1. 首頁
  2. 語文

小學語文教案與作業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與作業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與作業設計

[學習要求]

一看題目,我們就知道,這篇課文是寫黃山松樹的奇特。黃山的松樹到底“奇”在何處?這正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重點。在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松的奇美的同時,我們要進一步體會祖國河山的壯麗,培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此外,我們要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我們還要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會用“屹立”和“鬱郁蒼蒼”造句。

[閱讀提示]

這篇課文淺顯易懂,文字優美。初讀課文可看一看全文寫了幾個自然段,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讀的時候可以把一些表示主要內容的重點句子畫下來,和老師畫的對照一下,看看是不是一樣。

1、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鍾。

2、黃山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

3、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美。

[字詞點選]

學習本課生字詞,要注意“賓”是前鼻音,不要讀成後鼻音,“屏”是後鼻音;“譽、鬱”兩個字的韻母是“ü”,而“屹”的韻母是“”,讀時要注意區分。字形上,要注意“陡”和形近字“徒”的區別。查字典瞭解字義時,要注意“鬱”的多義,一是表示(草木)茂盛;二是表示憂愁、氣憤積在心裡不得發洩。要據詞定義,正確理解“鬱郁蒼蒼”在課文中的意思。“”而“遒”字則可以先聯絡上下文,自己揣摩一下這個字的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自己猜得對不對,以便掌握揣摩字義得方法。“遒”是強健有力的意思,你猜對了嗎?

[疑難解析]

很多同學可能會問:黃山奇松,到底“奇”在哪裡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重點體會下面的這段話

迎客松姿態優美,枝幹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鬱郁蒼蒼,充滿生機。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幹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徵了。

反覆讀描寫迎客松的這段話,你是否發現,迎客松有這樣“兩”奇:第一,“奇”在“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鬱郁蒼蒼,充滿生機。”要讀懂這句話,可以先想象一下迎客松怎樣“飽經風霜”,到過黃山的人都知道,黃山的松樹大都長在懸崖峭壁上,由於山高壁陡,山風似刀,霜雪如劍。另外,黃山松的根是紮在石縫中的,根不著土,能汲取的養分極少。生長緩慢,長到碗口粗就需百年,據資料記載,這棵迎客松已生長800多年了。一個“飽”字,充分說明松樹歷盡磨難。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仍能鬱郁蒼蒼,充滿生機,足見它有多麼頑強的生命力啊!不得不令人稱奇。第二,“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幹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這是迎客松姿態的奇特,一棵松樹竟然像彬彬有禮、熱情友好的主人,當然十分奇特。

理解“陪客松”、“送客松”的奇特可採用上述辦法,扣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加以想象和聯想。特別是送客松,遊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要想到“盆景”是經過人們加工的精美的藝術小品。送客松枝幹蟠曲,如同游龍戲鳳,而這種“小品”又是渾然天成的,這就非常奇異獨特了。

同學們細讀第二自然段,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反覆誦讀,邊讀邊聯想懸崖峭壁上迎客松鬱郁蒼蒼,陪客松如同巨人,送客松精巧絕倫的畫面,從精美詞句中細細品味黃山松的奇美。如能配上古箏樂曲誦讀,效果一定更好。你不妨試一試。

小學語文教案與作業設計

教學目標 :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透過理解教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絡,培養學生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4、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5、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重點、難點

1、聯絡全文內容,理解老師透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絡,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

一、匯入 新課,揭示課題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果實嗎?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4)作者為什麼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初步感知,瞭解內容

投影出示思考題: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查字典,聯絡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讀生字詞。

2、指讀課文。

本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麼理解的?(交流)

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為事物應該是這樣。聯絡課文內容,父親經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四、質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五、佈置作業

l、熟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由於老師的仔細觀察,善於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於從事物中得到啟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練習“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3、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麼事,其中包含著一個道理,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1)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板書 是……就……不要)

(2)“想當然”是什麼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麼叫“想當然”?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這兩個自然段講了什麼?討論:

(1)第二自然段分為幾層?

(2)找一找哪幾層是回答“我”為什麼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重點理解作者為什麼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師根據桌上的楊桃講解現在看到的楊桃就象五角星一樣。

②出示投影片,一橢圓形帶稜的楊桃。

③實物演示,讓從不同角度看的學生說出自己看到的樣子。(讓學生親自實踐看一看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是什麼樣子,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

④說出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講一講什麼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是透過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

讓學生把兩個原因結合起來講。(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討論題:

①開始同學們認為這幅畫畫得怎麼樣?後來又有什麼變化?

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指導朗讀,注意語氣的變化。

(3)用上“因為……所以……”說一說同學們的認識為什麼發生了變化?(進一步明確學生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

4、學習第七自然段,自由讀這一自然段。

提問:

(l)老師的話裡共有幾句話?

(2)前兩句告訴了我們什麼?

(3)舉例子說說怎麼就叫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

(4)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樣做?

(5)什麼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要受別人影響。)

在逐句分析這一自然段的基礎上,再讀並試背誦。

5、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齊讀。

提問:

(1)老師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

(2)為什麼說老師和父親的話對我來說一生受用?(板書:一生受用)

(3)父親和老師所講的畫畫上的事。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麼做?(板書要……不要,是……就)

誰能用“要……不要”說一句話?

三、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為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例數第一、二自然段並試背誦。

板書設計 :

5、畫楊桃

附:

【詞語解釋】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審視審察 半晌半天 教誨教導

反義詞: 和顏悅色疾言厲色 熟悉陌生

【難句解析】

1.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

這是因為,他發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別人卻說“不像”,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深思。

2.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這四句話可分成兩層意思。前兩句用畫楊桃這個例子說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後兩句告訴學生懂得了這個道理之後應該怎麼做。這四句話句句講的是畫畫,但道理不僅用於畫畫,而且適用於一切事物,一切問題。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的不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認為別人錯了,很可能別人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去想的。我們自己做事或者看問題,不能想當然,“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就是應該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