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重陽節作文300字集錦十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作文300字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陽節作文300字 篇1
今天是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我不由自主地想去幫外公和外婆做點事。
我悄悄地來到外公的身邊,問道:“外公,有什麼事要幫忙嗎?”外公說:“沒什麼事要你幫忙的,我自己會做,去做作業吧!”我說:“今天可是重陽節,我一定要給你做件事!”“那好吧,你就幫我疊被子吧!”外公笑眯眯的說。
我走到外公的床邊,高興地疊起了厚厚的被子,我不由得想到:“外公平時非常愛我,我一定要用心疊,把我的心也給抱在裡面,讓外公睡覺時,感覺到我的愛……”不一會,我就把被子疊完了。
外公又說:“我渴了,給我倒杯水。”我飛快地去倒了滿滿的一杯水,外公喝了之後,笑眯眯地說:“你呀,真的長大了。”我歪著頭,調皮地說:“這是外甥女應該做的!”
我又來到外婆身邊,悄悄地說:“外婆,我幫你捶捶背吧!”“好的。”我一拳一拳地捶著,直到外婆說好了,我才停下來。
這次重陽節我真是當了一個孝順的外甥女。
重陽節作文300字 篇2
10月5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重陽節。這個節日是兒孫們孝敬老人的日子。
重陽節有登高的傳統,我和爸爸媽媽在這天爬上了風景如畫的安徽黃山,眺望筆陡的天都峰,在神奇險峻的飛來石下,打通了爺爺家的電話,送上了我節日的問候。遠在寧夏的爺爺奶奶聽到我的祝福以後非常開心。他們問我:“黃山美不美呀?”我笑著回答說:“很美,就是黃山非常的高,爬起來很辛苦。”爺爺鼓勵我說:“要堅定自己的意志,人生就像爬山一樣,不斷攀登,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才能達到成功的山頂。”我覺得爺爺說的很有道理。奶奶有心臟病,我在電話裡對奶奶說:“你平時鍛鍊的時候,千萬不要像我現在爬山這樣用力,要不然心臟會承受不了的。”奶奶笑著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我聽了以後心裡美滋滋的。雖然重陽節不能回家看望爺爺奶奶,但是在電話裡爺爺奶奶一定能感受到我的祝福的。
放下電話,我像一隻輕快的小羊一樣爬到了山頂,望著起伏的群山、浩瀚的雲海,想著爺爺奶奶給我的鼓勵,我要對自己說一句話:有志者事竟成。
重陽節作文300字 篇3
今天下午,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重陽節的故事。
重陽節就是每年的九月初九就是我們的.重陽節。老師講了一個故事,是很久很久以前,大海里有一個鬼,重陽節時候會出來把人給毒死。不知道誰的媽媽被毒死了,她的兒子也中毒了。然後她兒子決定去找解藥,他爬了好多山才找到,喝菊花酒的話魔鬼就聞到味道不敢靠近,不知道什麼的扎到身體上魔鬼不敢靠近了,她的兒子就找到了一個神劍,把妖怪給戳死了。然後我們讀了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又欣賞了重陽糕,重陽糕有好多圖形,看著我就流口水,想吃掉它。我們欣賞完以後,老師讓我們尊重老人,然後我們又看了一個:有一個車說:“不讓老人坐我就不開車。”有一個男孩把書包放在椅子上,有一個老人想坐,那個小男孩說:“是書包不讓坐,不是我不讓座。”咦?大家看是誰不讓坐呢?答案是那個男孩不想背書包。
老師給我們說了這個故事,我知道那個兒子真的是很勇敢去找解藥,我還知道什麼問題都有想辦法解決。就像那個兒子一樣勇敢堅強,做事必須得辦完才能玩耍。尊敬老人的人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
重陽節作文300字 篇4
今天是重陽節,是登高望遠的日子。媽媽、哥哥、同學、和我一起去登南山,在媽媽的帶領我們歡蹦亂跳的蹦到了山腳下,登高的人比平常多多好幾倍。
開始沒有階梯,只是平路斜坡,這樣是非常輕鬆的。我就和哥哥你追我趕飛快的跑著,跑了一段就停下來等媽媽和同學,他們走到跟前時,媽媽說:“我們還有一半就到山頂了。”我和哥哥聽到這個訊息又飛快的跑著上山,可是快到山頂時,哥哥就說:“我們停下來慢慢走吧。”然後我們慢慢的走著上山到了山頂,我回過頭沒有看到媽媽他們的身影。我們只好等他們,在山頂往大海的方向看去,近看到了我們腳下的懸崖峭壁,遠處看到了通往香港的大橋、碼頭,還看到了即將靠岸的輪船,我想船上的人也是回來登山望遠的吧。不一會兒,媽媽他們也到了山頂,山頂也有許多小吃,我們每個人買了一條雪糕,一共花了十八元錢,然後我們邊走邊吃準備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我們小孩就背起了剛學過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作文300字 篇5
重陽節的傳說農曆9月初9的重陽節快到了,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重陽的傳說吧:農曆9月初9,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
老人們在這一日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重陽這一日,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9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在九九重陽寫的《9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被後人廣泛流傳,現在在中國幾乎是全部人家都會慶祝重陽節,登高、探親、賞菊,是一種民俗的享受。
希望這種傳統的節日能夠永遠的流傳下去!
重陽節作文300字 篇6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賞菊花、吃重陽糕、插茱萸等。
重陽日這一天,大家會從四面八方來欣賞五顏六色的菊花,因為菊花在古代象徵著長壽,也就是代表祝福老人們長命百歲。在賞菊花的同時,人們還會登上高山,眺望遠方,這樣可以達到心曠神怡、健身驅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聯絡的是吃重陽糕的風俗,因為“高”和“糕”是同音字。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糧食豐收,品嚐新糧的意思,後來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的習俗。代表了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在古代,茱萸是一種草藥,可以驅蟲避邪,並能消積食、治寒熱。古人認為九月九日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因此,人們喜歡在重陽節佩戴茱萸來避邪。
重陽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和“久久”是同音,包含著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到了八十年代,我國把“重陽節”又稱“敬老節”,倡導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
重陽節作文300字 篇7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或“老人節”。這一天,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此時,正值仲秋季節,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曆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家鄉道路的變化
都從崎嶇泥濘的鄉間小路變成了條條寬廣的大道。
家鄉住宅的變化
都從低矮的平房變成了高樓大廈。
重陽節作文300字 篇8
關心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在重陽節這天,也乘著小蘭阿姨的汽車去探望住在養老院的老太。
下了車,我看見住在養老院的老婆婆,老公公。雖然他們有的彎著腰,有的駝著背,但他們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死氣沉沉,反而生機勃勃。我走向一位正在鍛鍊地老婆婆,向那位老婆婆問路。老婆婆告訴我,老太住在一棟大房子裡。我順著老婆婆手指的方向看去。哇!好高大,好壯麗的房子呀!我快步向那棟房子走去,這時表弟也快速地向我這邊走來。不過,等我氣喘吁吁地爬到三樓時,我才發現大家都到了。
我走進了老太住的房間,才發現,老太正安詳地躺在床上,定眼一看,原來老太正在睡覺呢!這時候,老太從床上坐了起來,我才注意到,放在老太身邊的正是媽媽帶來的大包小包。就在這時,媽媽給了我一張一百元。說要我送給老太。就在我拿著一百元送給老太時,卻發現老太手上佈滿了老繭。頭上也多了幾根白髮。我想;這一定是太日夜操勞的吧!我把一百元送給了老太。老太開心地連頭上的皺紋也展開了。老太的臉更是紅通通的,像掛在樹上的紅蘋果 。
可就在我沉醉在開心中時,媽媽卻說要走了,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我想;我一定要以一顆感恩的心面對生活。
重陽節作文300字 篇9
在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日子————重陽節,重陽節也叫中重九節、老人節。
重陽節的種種習俗,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開心,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著,要發自內心去感受。
聽媽媽說從我三歲時起,由於爸爸媽媽工作忙,奶奶就開始照顧我和弟弟了,天天為我們洗衣服做飯,她不知為我洗了多少次腳,而做為孫女的我,又給奶奶洗過多少次腳呢?
今天是老人節,我想給奶奶洗腳來回報我那無私的奶奶。
我從洗手間拿了一個盆子,倒好溫水,輕輕地端出去,“奶奶,我給您洗腳!”“好!”奶奶高興地對我說。
於是,我就慢慢地為她捲起褲角,開始為她洗腳。我捧起溫溫的水輕輕地倒在奶奶的腳上,小心地搓洗。奶奶笑了,笑得那麼高興,那麼燦爛。
幫奶奶洗腳後,我感覺自己長大了很多。
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重陽節快樂,幸福安康!
重陽節作文300字 篇10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將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羅裡吧嗦!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