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有關寫重陽節的作文三篇

寫重陽節的作文

有關寫重陽節的作文三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重陽節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1

更興奮得像個孩子。

  在刻有漢白玉浮雕烈士紀念碑前,母親與一些素不相識的老人們聊起家常,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用照相機記錄下了這其樂融融的一幕。

  上山難下山更難,為防止輪椅失控下滑,採用上面拽下面頂的辦法,順原路下山後又推著母親經勝利廣場去公園賞菊,時逢國慶期間,燦爛的鮮花和遊人的笑臉把廣場和公園裝扮得格外美麗。

  各式花壇營造出一片花團錦簇、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親人的陪伴下,徜徉在花海中,母親一臉的幸福與快樂。

  又是一年重陽節,景色依舊,物是人非。

  今年國慶10點鐘,93歲的老母親安詳地走到另一個世界裡,在那裡她還會賞菊登高嗎?早晨,我獨自登上山頂,一路上尋覓著回憶著,在登山晨練的老人中間尋找母親的身影,我祝願天下的老人永遠健康快樂。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2

  快到重陽節了,我覺得要為老人做一件事——做重陽糕。不會做!怎麼辦?我靈機一動。為什麼不做一塊饅頭呢。這也是一塊孝心嘛!

  在一天中午,我準備趁爺爺奶奶午睡時做饅頭,給他們一個大驚喜。我先拿出麵粉,和了水。可是太稠了,第二次又太稀了,第三次,我終於調出了合適的麵糊。下面該把麵糰捏成饅頭形了,可我怎麼捏也捏不像。只好找來一個模具應付一下了。最後該蒸饅頭了,我把饅頭放進了鍋子,開始蒸了。我這時才想起來,忘記在饅頭下墊紙了,這樣蒸出的饅頭可不好吃。我只好再做一個了。可是我太著急了,做什麼都做不好。我只好靜下心來,一步一步慢慢做。先和麵粉,再印饅頭,最後蒸饅頭。這次我可記住要放紙了。很快,兩個饅頭就蒸好了。我細細的端詳我的作品,圓圓的饅頭上畫著一雙大眼睛、一張小嘴以及一對可愛的長耳朵,最後又飛快地用巧克力醬寫下了:重陽快樂!我十分滿意我做的饅頭。我又抬頭看了看。爺爺奶奶快起床了,我連忙躲了起來。

  很快,爺爺奶奶就下了樓,他們發現了這意外之喜,都驚呆了。這是,我從暗處跳了出來,祝福他們:“重陽快樂!”我看見他們眼中蓄滿了感動的淚水。奶奶一下把我抱住。連聲說:“孩子果然長大了,知道要孝順了。”我這時想起了平日裡的點點滴滴。最好的,他們總是讓給我。我有什麼無理的要求,他們也儘量答應。有一次,我把奶奶的手機摔壞了,媽媽要罵我,奶奶卻一個勁兒的攔著。我的眼中也流下了淚水,說:“這是我應該做的,應該的。”我應該感謝你們這麼多年讓著我、養著我,謝謝你們!

  這次,讓我懂得了感恩。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3

  重陽節在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的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