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重陽登高作文(通用18篇)

重陽登高作文

重陽登高作文(通用18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登高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陽登高作文 篇1

  每年農曆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在我們家鄉也叫做登高節,到了這個節日我們都會組織一次登山活動,約上同學或者家人去爬山,這個活動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慢慢的已經變成了重陽節的習俗了,一方面可以鍛鍊一下身體放鬆身心,另一方面還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親情或者友情。

  這一天大清早,我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上山去,大約走了半小時就到了目的地。吃過了早飯,我便和幾位同學去觀看風箏比賽。

  風箏競賽場的人可真多呀!把整個賽場圍得嚴嚴實實,真是裡三層外三層。突然一聲哨響,風箏陸陸續續飛上天空,不一會兒,各式各樣的風箏在蔚藍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飛的蒼鷹……最吸引人的那還要數栩栩如生的龍和蜈蚣了。那條龍抬起頭來,尾巴高翹,擺出一副神氣的樣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會兒,就超越那條龍啦 !場上的人都為它喝彩。我剛揉了揉眼,可不知怎麼的,那龍和蜈蚣糾纏在一起了,也許是龍害怕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兩敗俱傷的做法。不一會兒,它們倆都斷了線,掉進了山谷,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惋惜,都埋怨龍不應該那樣自私。它們的主人像箭一樣衝下山谷,尋找自己的風箏,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時間非常緊迫,但是它們的主人一點也不灰心,把風箏重新安上線再放飛……到了最後還是蜈蚣取得第一名,龍獲得第二名……風箏比賽在一陣陣熱烈的歡呼聲、掌聲中結束了。

  吃了午飯,就到我們學校的運動員大顯身手的時候,重陽節登山活動開始了,只見運動員們在半山腰上摩拳擦掌,做好預備姿勢。又是一聲哨響,運動員爭先恐後地向上攀登。你看,我班的小玲同學就要拿到紅旗了,“哎呀”,真糟糕!她被石頭絆倒了,摔得個四腳朝天,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她爬起來再跑,可是來不及了,紅旗被五〈2〉班的同學奪走了。

  這時,太陽漸漸地西下了,大家都玩得很開心,捨不得離開,我好期待明年的重陽登高,這樣我們又能聚在一起了。

  重陽登高作文 篇2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我們又迎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人們在這一天一般都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一大早,我就發現桌子上多了幾袋熱氣騰騰的糕。我奇怪地問爸爸:“今天是什麼日子?幹嘛買這些糕?”爸爸說:“今天是重陽節,這是重陽糕。”爸爸邊說邊拎起一袋子糕,說:“一袋給你爺爺,一袋給你外公,一袋給你,一袋給鄰居王奶奶,你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多可憐啊!她雖然不是我們的家人,但我們也應該多關心她。”

  爸爸說完,我點點頭,立刻拿起一袋重陽糕,飛快地向王奶奶家跑去。王奶奶六十多了,頭髮花白,臉上的皺紋一大疊,眼睛已經看不清楚了,平時很少有人來看望她。我平時一有空總會去那裡幫忙、陪奶奶聊聊天等。

  我拿著重陽糕跑到王奶奶家,只見奶奶正眯著眼睛在很費力地洗菜。我跑過去對王奶奶說:“王奶奶,你坐下來,休息一會,吃點重陽糕吧!我來洗菜。”我邊說邊把王奶奶拉到凳子上,開啟袋子,讓奶奶快吃重陽糕,說:“奶奶,你看這重陽糕還熱乎乎的呢,快趁熱吃吧!”

  奶奶笑著連聲說:“好!好!好!你真是個乖孩子。”我呢,回到水池旁,馬上行動起來。不一會兒,菜洗好了。不過衣袖卻溼了。我想:雖然衣袖溼了,但溼得有意義,我心裡非常開心。

  告別了王奶奶,回到家裡,我發現沒有人,於是趕忙找來一件衣服,剛想換上,爸爸回來了,說:“你怎麼弄成這個樣子?”我急忙解釋道:“我幫王奶奶洗菜,不小心洗溼了。”

  爸爸聽後高興地笑了,撫摸著我的頭說:“你真懂事,真是爸爸媽媽的好兒子。”我想:我以後一定要多陪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鄰居王奶奶,讓他們不感到寂寞,讓他們體會到家庭的溫暖,人生的快樂。

  重陽登高作文 篇3

  今天是重陽節,在重陽節這天有爬山登高的習俗。因此,我們在這一個特殊的日子裡,一家人來到德勝巖爬山。

  買好東西,我們一行人就開始登山了。瞧,一馬當先的是大表哥,後面緊跟著姐姐和表妹,後面就是我和小表哥了。我和小表哥真是羞愧不已,自己的年齡、個子都比小表妹大、高,竟然爬山還追不上小表妹;但最讓我佩服的還是外公了,今天就是外公的70歲生日了,看他身上背一個大包,手上抱著小表弟,還時不時扶扶外婆,望著外公矯健的步伐,根本不像一位70歲的老人,在我的想像中就像一位年輕的小夥子。

  一路上還有很多人叫賣飲料和食物,還看見了許多人挑著擔子往上爬,我心裡想,這些人挑著擔子,我們一點東西都不拿,兩腳都像灌了水一樣,很難走動了,他們挑著擔子,還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他們當然就比我更累,但從他們一步一步的腳印裡我打心眼兒裡的敬佩他們。

  在半山腰的時候 我碰到了同學朱堅定,從我們的談笑中,我更加堅強了,於是下定決心:一定要爬上山頂。可能是我的決心打動了老天爺,我們不一會兒就爬上了山頂,站在山頂是向下望,清風徐徐吹來,這感覺真好。

  我們下了山,坐在車上,我一次又一次的回頭,心想:重陽節爬山登高的習俗還在我們身邊流傳下去,下年我一定還來。

  重陽登高作文 篇4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於重陽節的詩,名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繪了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作者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為了感悟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我們來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座山——香山,我們沿著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勝收的景色,同時也看到了許多老人都在沿著山麓攀爬。

  我們登上山頂,看見了許多老人在香山頂峰上慶祝自己的節日——老人節,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在他們中間坐著一個老爺爺和幾個老奶奶,老爺爺坐在凳子上用手風琴拉著《歡樂頌》,曲調歡快、優美,令人陶醉。

  旁邊的老奶奶則用小鑔和小鼓等樂器為老爺爺伴奏,樂曲在這個小樂隊的演奏下顯得非常動聽,周圍許多老人圍者這個小樂隊盡情地跳呀、唱呀,使人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一般。

  遊覽完香山,我和爸爸媽媽就出發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們深深的祝福送給了老人。按照每年的習俗,今年重陽節村委會又給爺爺奶奶發放了慰問品,這體現出全社會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愛,敬老、愛老之風傳遍了神州大地。

  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如今雖已難得一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

  重陽登高作文 篇5

  10月2日,重陽節。我,爸媽,舅舅一家,陪外公外婆一同去新密青屏山。

  老爸的車跟著舅舅的車,駛進新密市。在一個路口,我遠遠望見東登山口。然而,舅舅車沒停,徑直開到菜市場。我納悶,咱來爬山,不是買菜,到這兒幹啥?哦,想起來了,舅舅來之前,研究過路線。

  菜市場叫青峰路,是個斜坡,足有30度。兩旁是攤販,賣肉的,賣蔬果的,賣調味料的,還有賣活蠍子的,應有盡有。我和表弟在賣蠍子的攤前停了會兒。問價錢,大蠍子兩塊,小蠍子一塊四。表弟想買幾隻,舅媽極力反對,只好作罷。

  看著逛著,雖上坡,卻不覺累。外婆瞅那攤問這價,興致勃勃。外公時而背手時而卡腰,步履穩穩。我和表弟則在人流中跑跑站站,催促大人們走快。大約二十來分鐘,上坡路到頭,眼前是望不到頂的臺階。兩廂有片平地,蓋了串小樓,盡是KTV,看來當地人挺愛唱歌。

  外公躬著腰,不急不慌往上攀。外婆、媽媽緊隨其後,呱嗒著朝上走。耶,一長溜高臺階連著一方小平臺,又一長溜高臺階連著一方小平臺,仍望不到頂。我有些擔心外公外婆的體力,想攙,卻不願落在表弟後,便超越外婆,超越外公,攆上表弟。

  終於登頂。這裡有亭子,旁邊有釣魚池,收費的,圍的人不少。我瞅了瞅,小魚特機靈,釣到魚的人少之又少。不久,外婆外公到了,沒喘粗氣,沒展疲容。難怪,外婆自小在山裡,外公年輕時也在山裡待了些年,爬山的功底厚著呢。

  不用說,這兒風景不錯。藍天白雲,蒼山綠茵,我們挑背景,使勁拍照留影。喝過水,沿著山頂的石板路朝前走。

  這路乾乾淨淨、曲曲彎彎,沒商店,只有草地或樹叢,再往外是陡崖或緩坡。這路清清幽幽、安安靜靜,能清楚聽到蟈蟈的叫聲,還有鳥鳴。外公說:這山名妙,青蔥屏風,雅緻之極。這山道好,敞亮,離城區近,卻鬧中取靜。表弟顧不上聽外公感慨,一會兒扒路邊的石塊,一會兒探樹叢的枝杈,期望捉個蠍子。結果,逮到只蟋蟀,挺大,近乎成年人拇指大小。還在草叢扒出個圓疙瘩,以為是古錢,擦了擦,發現是一元硬幣,中間還被人鑽了個孔。

  就這樣,不知不覺來到東登山口。不同的是,那時仰視,現在俯瞰。可謂一覽群樓矮,山下的建築像積木似的。

  中午,肚子餓了,我們開始下山。半途,見兩位年邁的老人,靠小輩的幫襯,蹣跚往上登。就是哦,重2000陽登山,避禍祈福,還得喝菊茶、插茱萸呢。

  回到青峰路,坐上車,我們四下找飯店。東西路平展,南北路多坡,商業區繁華,飲食街紅火。兩輛車慢悠悠轉圈,我的腦海也慢悠悠翻浪:青屏山,新密城,這裡的高與低、靜與鬧,挺哲學呢。

  重陽登高作文 篇6

  九月菊花飄香。落葉紛飛,我們迎來了重陽節,這也是登高節,我和哥哥,姐姐們第一次到鳳凰山登高。真是感觸頗深。

  登高之前我們就做好了準備,一人帶一瓶礦泉水,還拿著可口的零食。心想一邊爬山一邊享受美味,真是幸福!當然,我們每人手中都有塑膠袋,垃圾會丟在塑膠袋中,這樣就不會破壞鳳凰山秀麗的風景了。

  剛到山下,這裡早就擠得水洩不通了,來登高的人真不少。有三五成群洋溢幸福的家人;有成夥結隊活潑調皮的小孩;有一對對兩鬢花白相互攙扶的老人;更多的是精力旺盛,一路飛奔的小夥子……

  我們三人順著山勢一路往山巔爬去。走著走著,哥哥、姐姐竟然像頑童一樣跑起來,他們一邊跑一邊喊:“來追我啊!哈哈!追不上了吧!”我只好使出全身力氣追他們。無奈平時我缺少鍛鍊,才跑一會兒就氣喘吁吁,但我並不洩氣,拼了命地狂奔。可我又不是田徑運動員,我一個“小胖墩”怎麼追得上身手敏捷的哥哥姐姐們呢?跑到半山腰,我只能大聲喊著:“哥哥、姐姐,我跑不過你們,你們別跑了!”哥哥、姐姐停了下來,笑嘻嘻地向我走來。我雙手撐在膝蓋上,滿臉通紅,大口喘著氣。他們看見我這副模樣,笑著說:“你看看你,平時不好好鍛鍊,現在不行了吧?”我慚愧不已,不好意思地說:“那我以後好好鍛鍊就是了嘛!”話音剛落,我們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笑聲飄蕩在山腰間,傳得很遠,很遠……

  一路上,我們不時看見人們這裡一堆,那裡一夥,吃著帶來的水果,冷盤,涼麵,但沒有一個人亂扔、亂吐,大家都把果皮垃圾扔在垃圾桶裡,或放在塑膠袋帶走。人們素質提高了,都自覺地保護環境。我們不禁會心地笑了。

  爬到山頂,我們飽賞了鳳凰山美麗的風景之後,就高高興興地下山了。

  這次登高,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不僅要成績優異,而且還要有健康的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上一層樓!

  重陽登高作文 篇7

  初秋已至,重陽節緊跟國慶節的腳步來到了廣州。想必,許多同學都會登上白雲山,度過一個美好的重陽夜晚。今天,小記者王珮伃來向大家說說重陽登高的來歷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廣州雖然是出於北溫帶和熱帶的過渡區,但是夜晚也畢竟涼颼颼的,所以請大家去登山時記得一定要注意保暖,帶足衣服,不然非常容易感冒。

  重陽登高作文 篇8

  今天是重陽節,在重陽節有爬山登高的習俗。因此,我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一家人來到德勝巖爬山。

  買好東西后,我們一行人就開始登山了。瞧,一馬當先的是大表哥,後面緊跟著姐姐和表妹,最後面的是我和小表哥。我和小表哥都感到羞愧不已,論年齡、個子都比小表妹大、高,竟然在爬山上追不上小表妹;但最讓我佩服的還是外公了,今天就是外公的70歲生日了,看他身上背一個大包,手上抱著小表弟,還時不時扶了扶外婆,看外公矯健的步伐,根本就不像是一位70歲的老人,而像是一位正值年輕的小夥子。

  一路上還有很多人在叫賣飲料和食物,還看見了許多人挑著擔子往上爬,我心裡想,我們一點東西都沒拿,兩腳卻像是灌了水一樣,難以走動;這些人挑著擔子,還爬的那麼利索,我打心眼兒裡敬佩他們。在半山腰我碰到了同學朱明,從我們的談笑中,我更加堅強了,於是下定決心:我一定要爬上山頂。可能是我的決心打動了老天爺,我們不一會兒就爬上了山頂,站在山頂是向下看,清風徐徐吹來,這感覺真好。

  不一會兒我們就下了山,坐在車上,我心裡一直在想:重陽節爬山登高的習俗一定要在我們身上流傳下去,下年我一定還會再來。

  重陽登高作文 篇9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龍港!我最喜歡家鄉的重陽節了!每到九月初九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扶老攜幼,背插茱萸,上附近的山登高望遠,熱鬧非凡。

  那天上午,爸媽們都陪著爺爺奶奶悠然緩步登山,有說有笑。山中一條大路彎彎曲曲伸向山頂,道路兩旁鬱鬱蔥蔥,景色宜人。老人們不時做在青石凳上,小憩一會,閒話家常,欣賞著四周的美景,上空飄蕩著歡樂的氣息。我們小孩子可以不管那麼多,盡情奔跑,盡情探險,在人縫間穿梭、嬉鬧。

  咦!一陣濃濃的花香飄進我們的心間。“是菊花開了!”我們喊叫著,觀賞著,彷彿也成了一朵美麗的菊花仙子在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菊花叢中翩翩起舞了。

  最有趣的要算中午了,我和爸爸廣闊的草地放起紙鳶來。

  我站在遠方,握著線,爸爸舉著我最喜歡的“燕子”紙鳶。我喊了聲:“放!”爸爸立即放手,我就快速奔跑起來。紙鳶一下子就飛了起來。我將自己的紙鳶線漸漸放長,“燕子”紙鳶也越飛越高,似乎飛到了雲彩上。天上也成了紙鳶的世界。飄揚著各種各樣、琳琅滿目的紙鳶,有:“蝴蝶”“大灰狼”“小兔子”……

  飛了好久,我就從屋裡拿出剪刀,“咔嚓”一聲,紙鳶線斷了,“燕子”紙鳶帶著我們的憧憬、希望、夢想,自由自在地隨風飄向海角。

  玩累了,跑倦了,當然還有美味小吃等著你哦!到了傍晚,奶奶拿出珍藏的重陽糕,形狀多樣,三角形的、圓形的、星形的。顏色各異,每種顏色的口味各不相同。吃了一口,保準你會還想吃一口。我一口氣就吃了好幾個!大人們還品起了菊花酒來……

  重陽節健身、熱鬧、噴香、迷人,我喜歡重陽節!

  重陽登高作文 篇10

  重陽節的一天,秋高氣爽,天清雲淡。爸爸約了朋友一起去爬玉泉山,也帶上了我。

  我們很快就來到了山腳下,映入眼簾的正面牆壁中央書寫著“玉泉山公園”五個漂亮的大字。我們把車停在山腳下,沒找到爸爸約的人,於是我們便自己先上山了。剛開始,我沿著石階飛快的向上跑著,可以說是三步並做兩步,心裡想:玉泉山不是很陡,容易的很,看我跑得多快。爸爸遠遠地被我甩在後面,我彷彿看見了山裡的大樹在向我招手;石階旁的小草在向我彎腰;聽見樹上的小鳥對我唱著歌……他們都好像在讚美我的飛快的速度。可是沒跑多久,我的腳步就逐漸慢了下來,邁不開步伐了。

  爸爸不緊不慢地趕了上來,看見我這個樣子,有點幸災樂禍地對我說:“怎麼樣,你不是挺會跑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不懂得全盤統籌考慮安排的結果就是這個下場。”

  我豈能服輸:“還不到最後時刻怎麼見分曉,雖然現在有點累,但我最終還是會到山頂的,不信你等著瞧。”

  “有這種拼博精神難能可貴,要保持下去,更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魄。”爸爸鼓勵我。

  就這樣,我走走跑跑,累了就慢慢走,走了一會兒又開始跑,始終沒有停下腳步,很快到了半山腰,我已經累得有點虛脫了,抬起腳好像有千斤重,邁不開腳步,走一步就會鑽心痛。爸爸又說:“既然你累了,就休息一會兒吧!我在上面等你。”

  “我才不要呢!”我還是堅持努力的往上挪著不聽使喚的腳,真是變成了兩步都要分作三步走了。這時候,大樹、小草、鳥兒好像都在看我的笑話了。

  慢慢地,終於熬到了山頂,在山上平地的健身器材處,我聽見了陳勁航弟弟的呼喊聲:“你今天怎麼這麼慢,我都到很久了。”

  “爬山真是太累了。”我說:“能不慢嗎?你看我,雙腿你灌了鉛一樣。”

  陳勁航卻不當做回事:“這山一點也不高、不陡。你看我都沒什麼汗。”說著還扒開衣服給我看。

  爬玉泉山讓我有了新的收穫:爬山不但要堅持不懈,還要合理安排好體力。

  重陽登高作文 篇11

  重陽節登高的這一習俗由來已久,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我與爸爸也來了一場登高。

  我們一清早就朝著我們這兒有名的一座山峰走了去,在這個登高的日子裡,山腳下有不少的人,想來也是來登高的。

  人們前前後後的往山頂上爬去,一路上的人影都不少,大都都是說說笑笑的,他們三三兩兩的走在一起,在這個秋日的涼爽季節裡,今天是一個不錯的日子,也是一個古老的節日。我與爸爸並肩走著,也並不著急著登上山頂,反倒是這個登高的過程讓我們感到一種愉悅。

  我們悠閒的朝著山頂上走去,中途還瞧見了開在道路旁側的菊花,菊花開的很是茂盛,一簇簇,一叢叢,金黃的顏色將道路兩旁都帶上了熱鬧。

  “聽人說,山頂上還有一個菊花展,待會倒是可以去仔細觀賞。”爸爸突然說話,我突然也有點期待著山頂上的菊花展,不過現在還是老老實實的往上爬的好。

  往上爬的過程中,不是有陣陣秋風吹了過來,秋風從道路一旁的林子裡吹出來,還帶上林子裡秋天的味道,風中夾雜著一種枯葉的腐味,淡淡的,一點都不濃,有時候風裡還帶上了一種不知名的`清淡花香,這種融合之下,反倒合出了一種別樣的秋味來。

  一段時間過去了,我和爸爸的呼吸聲都有些微的急促起來,爸爸走到一旁的石塊上,朝著我說道:“先歇歇。”我欣然同意了,我與爸爸背靠著背,在這個重陽節裡,突然想起裡古人登高,那時候的人們也只有那些有著閒情雅緻的人才會在這個節日裡,去登高,去賞菊吧。心裡稍作了一下感慨,我和爸爸起身,接著朝著山頂爬了去。

  登高,等我們登到山頂才能望盡山景。

  重陽登高作文 篇12

  重陽節這天,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父母帶我去縣城南爬山,感受暮秋的景色。

  我們來到媽媽熟悉的一個村——小張家口村,她告訴我們這個村是明清時代的重要關卡,山裡儲存著山、石、土、磚四種長城,今天我們的目的地就是土邊長城。隨著村裡的嚮導爺爺一路往前走,到了山腳下,才發現原來的路早已經過封山育林長滿了荊棘,可是不死心的我們,硬是踩著枯枝敗葉一步步往山頂爬,時不時被腳下的棗針、枯草扎進褲腿、扎進腳底,既痛又癢,很不舒服,走到半山腰我真想放棄,這時我想起了《爬天都峰》裡的老爺爺和小男孩,相互鼓舞爬上峰頂的情景,便回頭大聲喊落在後面的媽媽,鼓勵她繼續往前爬。就這樣,我們艱難地爬了兩個多小時,終於登上了土邊長城。回頭望去,已經有條明顯的小路,難怪魯迅先生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變成了路。”我們不正是為這山造路之人嗎?再看看這些殘留的長城,經過幾百年的風雨沖刷,依然堅強地屹立山頂,真叫人佩服啊!站在城頂四處望去,遠處高樓林立,那是媽媽單位的一所大學,看樣子面積好大好大;近處層林盡染,這一片金黃、那一片火紅,還有翠綠、橘黃等等各種絢麗的色彩,那一樹樹的葉子更是五彩繽紛、形態各異,有圓形的、五角形的、鋸齒形的、針形的、心形的……令人目不暇接。我和爸爸每遇到一種不同形狀、顏色的葉子,就採下來,放進袋子裡,回來時採了滿滿一袋子。小酸棗的葉子已經全部落下,青青的枝幹上掛滿紅彤彤的小圓棗,貼近地皮出,還偶爾有一些紅色、紫色、藍色的小花競相開放……忽然一陣風吹來,耳邊響起嘩啦啦的響聲,各種顏色、形狀的葉子撲面而來,隨後飄向大地母親,讓人感覺到了落葉歸根的溫暖。

  啊!秋天,你是美麗的象徵,你是絢麗的色彩,你是成熟的季節,我愛你,秋天!

  重陽登高作文 篇13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元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賞菊並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登高作文 篇14

  過幾天就是重陽節了,我們老家在重陽節有爬山登高的習俗。因此,利用這個週末的時間我們全家和阿姨一家一起來到高榜山爬山登高。

  星期六下午四點鐘,爸爸開車載著我們來到高榜山腳下,等車停好後,我們一行人就開始登山了。哇,今天登山的人真多呀。我們也隨著人群往山上爬。瞧,一馬當先的是我和小表妹,後面緊跟著爸爸媽媽和阿姨姨夫。爬了一會兒我便累得氣喘吁吁,大人們也和我一樣。我們休息了一會就又開始爬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一個小亭,這裡是登山停靠的第一站。只見這裡已是人山人海,我喘著氣隨便找了個地方就坐下,沒地方坐的人乾脆就站著喘氣;那些繼續往上登的人只好在人群中穿來穿去,往上山的階梯走去。一路上還有很多人叫賣飲料和食物,還看見了年齡、個子都比我小的小朋友也在爬山。我心裡想,這些弟弟、妹妹比我小都能堅持一個人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我打心眼兒裡的佩服他們,作為四年級大姐姐的我一定要爬上山頂。於是我便加足勁繼續往上爬。不一會兒我們就爬到了山頂,站在山頂上向下看,清風徐徐吹來,這感覺真好。

  休息了一會,我們便下了山。坐在車上,我一次又一次的回頭,心想:明年我一定還會再來,重陽節爬山登高的習俗還要在我們這一代流傳下去。

  重陽登高作文 篇15

  秋菊的清香在空氣中飄蕩,她正傲放,展示著那一種清淨高潔,還有一絲絲耐人尋味的懷念。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值一年重陽,正是楓葉紅了樹梢的日子,帶著縷縷傷感,我雖家人健在,卻也生出幾分物是人非的悲傷思緒來。

  我隨手摘了一朵雛菊,它細小扁長的白色花瓣裹著中間豔黃色的花蕊。母親說它又名延命菊,有天真、和平、希望、純潔的美以及深藏在心裡的愛之意。我把它夾入書中,送給了外婆,算是來自我的一份樸素的禮物。

  迎著秋風,那點淡淡的花香縈繞鼻尖,帶著些思念,頗有些近人情味的。“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捲到更遠的地方,寄去我的思念。

  走在蜿蜒向上的山路上,腳踏著有些潮溼鬆軟的泥土,踢著細碎的小石子,我緩步向山頂走去。路經好幾個老人,她們就站在那裡,目光投至更遠的地方。她們的瞳孔黑黑的,深沉卻又帶著淒涼,那或許是對親人的思念,或許是濃重的鄉愁,我不得而知。她們揹著手,安安靜靜地就站在那兒,風迎面吹來,帶著些溼意,吹起了老人們花白的頭髮和老舊的衣裳。我一一說了句“重陽節快樂”,卻又覺不太好,好像在提醒著她們“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老人們沒說什麼,只是朝我輕微點了點頭。

  山頂是極為空曠的,但遍地長而密的雜草倒有些煩人,縱使它們早已枯敗。兩三棵樹站著,好似遙望遠方的老人,快要掉光了頭髮,躬著背,軀著腰。下面是清一色的黃色。

  不一會兒已到黃昏,天邊翻起一髻兒金黃,一點一點蔓延。有些深色的陽光均勻的塗抹在山上,灑在孤寥的樹上,灑在枯敗的花草上。

  我沿原路而下,那幾個老人已經離去了。我駐足呆呆地看了會兒那塊空地,心裡浮起不知名的情緒,是帶著苦味的點點思念之愁。

  最後的餘暉被吞噬,黑暗已然來臨,望不見月亮,我體會不到陶淵明的“悠然”,心中瀰漫的,不過是那“倍思親”罷了。

  重陽登高作文 篇16

  今天是重陽節,天氣睛朗,萬里無雲。重陽節的習俗有很多,如:登高、賞菊、飲菊花酒、插茱萸……我們班就組織了重陽登高的活動。

  一大早我就起來了,洗漱完畢,吃完早餐我們收拾了一下東西,迫不及待地跟著爸爸坐車到我們的活動地點——神仙嶺。好多同學都比我們先到了,一個個興高采烈的,看來同學們都很期待這次外出遊玩的活動。

  出發了,剛上了個陡坡,就看見一座寺廟,叫神仙寺。神仙寺分前殿和後殿,後殿有大雄寶殿、觀間殿、伽藍殿,供奉著如來佛、觀音菩薩和伽藍菩薩;前殿供有彌勒佛、韋馱菩薩;殿內塑像形象逼真,線條流暢,栩栩如生;後殿左側還設有賴布衣風水文化博覽館,陳列有賴布衣塑像,賴布衣生平事蹟介紹圖文五幅和生前用物複製品,前後殿之間有一個放生池。整個神仙寺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香氣繚繞,肅穆莊嚴,吸引著無數客人進香朝拜。我們進寺廟看了一會兒,又繼續爬山了,爬到山腰上,我們都累了就放慢了腳步。差不多到山頂了,我們已經累得精疲力竭,沒法跑了,連走都走不動了。我們在旁邊的亭子裡休息了片刻,然後我們男生又像充足了電似的,站成一排飛快地向前奔跑,終於到達了山頂。

  接著,老師和家長們也跟著上來了,老師提議說:“我們在這裡進行詩詞大賽吧,說出描寫四季的成語、含有數字的成語,還有提示成語猜出古詩詞。”聽到這句話,同學們都各顯神通。說四季成語的時候我們分了四組,分別代表春、夏、秋、冬,我在“春”組,我們四組輪流說,“春意盎然”,“夏日當空”,“秋高氣爽”,“冰天雪地”,“春色滿園”,“夏日炎炎”……我們一個接著一個說成語,先是夏天組被淘汰了,然後又是冬天組被淘汰了,後來我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到一個成語,所以春組也淘汰了。最終,秋組獲勝了,他們得到了獎品。

  接下來是“你說我猜”詞語比賽,這可是我最在行的了,我以前不知道,重陽節竟然會舉行這樣的活動,因為我以前在家裡已經跟家長玩過很多次了,所以我看到了“驚弓之鳥”這個詞,我立刻就想到了那個故事,我擺出一副射箭的樣子,然後在另一邊比了鳥掉下來的動作,可惜我爸爸沒有猜對,後來我又表演了“對牛彈琴”,先是指著一片空白,然後在那個地方假裝坐下彈琴,再跑到另一邊,擺出牛的姿勢,發出牛叫的聲音,這次爸爸猜中了,我也得到了一個獎品,是一支筆!同學們異常興奮,每個同學都和家長玩了一遍這個遊戲,大家也都拿到了自己喜歡的小禮品。

  到了才藝展示時間,同學們有的背唐詩;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我也講了《恆景劍斬瘟魔》的故事,故事講了一個叫恆景的少年,拜師學藝後在重陽節殺死瘟魔,為民除害的故事。時間很快就到中午了,我們依依不捨地互相告別,然後跟著家長回家去了。

  今天的活動太有意思了,真希望再來一次這樣的活動!

  重陽登高作文 篇17

  在重陽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登高山,我們買了些菊花酒和茱萸。在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菊花,那是菊花長的正茂盛,每一朵都有碗口那麼大,就像一塊塊白玉一樣,我們便聽下來賞花,看著那美麗的菊花我不禁被它陶醉了,便伸出手想把它摘下,媽媽急忙走過來拉住我的手說:“這些花是用來給別人看的,不能隨意就摘,更何況花也是有生命的,你摘了它以後就再也長不出花了” 聽了媽媽的一番教導,我打消了摘花的念頭。

  我們繼續上山,不知不覺感到有點冷,媽媽讓我喝了一口菊花酒,熱熱身子,媽媽說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剛喝了一口我就被這酒的清涼甜美所陶醉了,硬要媽媽再給我喝一口,媽媽說酒喝多了不好,在我的再三哀求下,媽媽還是讓我喝了一口。

  在回家的路上我還在回憶著這天賞菊、喝菊花酒的場景,每次想到這我就很想過重陽節,真希望重陽節快點到啊!

  重陽登高作文 篇18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情趣盎然。每到這個節日我都會想唐代大詩人王維寫的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年這天,我和爸爸媽媽都會去登高,據說是“避難”,可這次登高充滿了愛。

  我和爸爸媽媽在太陽都還沒起床的時候就準備去高榜山登高了。我們到了山下,媽媽即刻拿出了她準備已久的乾毛巾給了我,並說:“拿著吧,待會拿來擦汗。”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流出滿滿的關懷,溢在了我的心頭。我載著媽媽的愛向山頂出發了!

  過了十幾分鍾,我已經爬得氣喘吁吁了,但我也把爸爸媽媽落在了後面。可原以為快到山頂的我抬頭一看,只有茂密的樹葉和似乎無盡的樓梯。我已經沒有耐心爬了,可當我看向手中的毛巾,凝望著它,它彷彿對我說到:“孩子,加油!你要相信你自己,堅持下去!”“對,我要堅持下去,不能讓爸爸媽媽失望,加油”,我對自己說到。說完,似乎感覺渾身都充滿了力量,再次向山頂進軍。

  最終,我戰勝了疲憊,登上了山頂,我驕傲的對媽媽說:“媽媽,我成功了!”戰勝困難的感覺,就好像是登上了人生的頂峰!我驕傲的對媽媽說:“媽媽,我成功了!”媽媽笑了,那不是單純的笑,而是洋溢著辛福的笑容!

  今天,我踏著用媽媽的愛築成的階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