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精選】重陽節的作文400字4篇

重陽節的作文400字

【精選】重陽節的作文400字4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400字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陽節的作文400字 篇1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風箏始見於春秋時期,初型均是鳥類。相傳公輸般(魯班)“削竹為鶴,成而飛之”,“作木鳶以窺宋城”。這裡的“竹鵲”“木鳶”,就是代風箏的雛型。不過,當時沒有紙,只能用竹木製成。清人筆記中說“韓信率軍十萬圍攻項羽於垓下,以牛皮製風箏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鄉之曲,其聲悲怨,楚軍弟子八千人盡皆散去”。這裡所說的漢代風箏,也只不過是牛皮製的風箏。東漢蔡倫造紙術面世後,始有紙製風箏,出現了“紙鳶”和“鷂子”的稱謂。“風箏”之名的出現,據記是出現在五代,《詢芻錄》記曰:“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初,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採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俗呼風箏。”唐以後,風箏盛行,並定清明節為風箏節,宋已後更是在老百姓中間普及了。從這以後,風箏的形狀已不侷限於鵲、鳶、鷂等鳥類,蟲、魚、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後,風箏製作已成為一種十分精湛的手工藝術。

重陽節的作文400字 篇2

  昨天是重陽節,今天我們班開展了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活動搞得轟轟烈烈,還有一位退休老師來到了我們的班級做客,與我們一起過了這個難忘的重陽節活動。

  本次活動的主持人是:武妍貝、朱亦彤、朱佳蕊、張祺予和施韻蘭。許多同學都參與了活動,特別是葉沁媛同學為這次活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她帶來了重陽糕,並準備了40面重陽糕上的小旗子,給活動增添了節日的氣息。

  活動開始了,兩位“使者”把退休教師恭恭敬敬地領進了教室,掌聲立即響起,主持人們搞笑而精彩的演出,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主持人和一些同學一同採訪了退休的老教師,瞭解了高一小學的歷史了。接著,主持人帶大家瞭解了重陽節的來歷、傳說和習俗,還進行了“抽籤演”的遊戲和知識競答,教室裡洋溢著歡快的氣氛,同學們對重陽節的知識也有所增長。接著,活動進入了最高潮:開吃“重陽糕”!在之前遊戲中得分最高而又並列的第二、三組分別派出了張軼豪和馬雲卿進行“石頭、剪子、布”的角逐,最終張軼豪代表了第二組獲得了勝利。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這一小組的同學也為他歡呼。其他小組未免有些沮喪,不過他們也得到了重陽糕,分享著重陽節的快樂……

  “叮零零……”哎呀呀呀~~怎麼下課了?雖然已經下課了,重陽節活動也已圓滿結束了,但是同學們還是沉浸在活動的快樂氣氛中……

重陽節的作文400字 篇3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名“老人節”。今年的重陽節過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我們學校組織了三,四,五年級的中隊長跟五(1)班的全體同學到東成敬老院送溫暖,獻愛心,陪老人們度過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來到敬老院我們按照輔導員的吩付在敬老院門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後提著抱者花花綠綠的營養品跟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們。公公婆婆看了我們後,心花怒放,立刻排成兩隊隊伍歡迎我們。好象當我們是他們的孫子了。

  後來,紅十字會的一位阿姨跟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們還有我們學校的校長輪流上臺演講。最受人歡迎的要數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了!他沖沖忙忙地上臺說了幾句祝福的話,就說“拜拜”了。逗地大家哈哈大笑。演說就暫告一段落。

  我們非常醒目,立刻把禮物交給了公公婆婆,而且我還對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說了一段祝福的話:“祝老公公老當益壯,身體健康”呢!老公公聽了樂呵呵的好象十分開心。為了哄公公婆婆開心,我們幾個同學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跟她聊天,給她按摩,聽她講故事。雖然講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但是仔細一聽,故事裡蘊含著老婆婆的熱情跟好客,使我百聽不厭。

  快樂的時間過得真快啊!我們要回去了。一路上,我沒有了像剛才來老人院時的興奮,心裡好像有什麼想不通似的:我看見東城敬老院裡的孤寡老人,觸景生情,擔心我老了之後也會在那裡安家,沒有親人來看望,每天孤孤單單,生不如死。不過,經過一會兒思考我那個想不通的事情已想通了。現在老人院的工作人員已經改變了很多,對公公婆婆像對自己的父母一樣好,所以,我又恢復來時的心情,跟朋友聊天、歌唱……

重陽節的作文400字 篇4

  重陽節這一天,天氣真好,湛藍湛藍的天空中,微微涼風放牧著朵朵白雲。我們幾個小記者在老師的帶領下,歡呼雀躍地來到鎮老年人協會進行敬老活動,這一天的活動讓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這一天,我讀懂了《三字經》:“香九齡,能溫席”。東漢時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九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這一天,我讀懂了《弟子規》:“首孝悌”。古語有云: “百善孝為先”,今天,我也終於明白了我們新教學樓為什麼用了整整一面牆壁,貼上了整篇的《弟子規》,還要求我們經常去讀它,背它,踐行它。我們平時應該常回家看看,多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更不能惹長輩們生氣。

  這一天,我讀懂了《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都會老。關愛老年人的今天就是關愛我們自己的明天。正如古代先賢所倡導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對待自己的長輩一樣,善待天下我們身邊所有的老年人。我們不僅僅要對自己的長輩好,而是對天下的老人一視同仁。這一刻,你讀懂了什麼。

  (評語:小作者是個有心人,傳承經典,發揚了尊老愛幼的美德。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讀懂這些經典名言,並付諸於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