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秋節> 中秋賞月的作文9篇

中秋賞月的作文

中秋賞月的作文9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賞月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賞月的作文 篇1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的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的如水似鏡。在這個秋高氣爽的九月,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媽媽坐車一路來到了姥姥家,一進村,一股股香甜的月餅味道瀰漫在村子中,另我垂涎欲滴。我漫步在小巷裡,青年婦女們互相忙碌著,一個個天真可愛的孩子們一起嬉戲、玩耍,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順著林蔭石子小路,不知不覺來到了姥姥家,只見姥姥正在包餃子,做月餅,姥爺正在炒菜,忙得不亦樂乎。

  漸漸的,當太陽的將最後一絲光輝抹去,夜幕降臨,天空中繁星點點,點綴著這一望無際的天穹。我最期盼的要數晚上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小院的石桌上,看著一輪皎潔的明月冉冉升起,那明月被如煙似霧的輕雲包圍著,彌矇的月光下,寧靜安逸的夜晚月朗風輕,約我一種安祥清幽的美。在明亮清澈的如柔水般的月色中,世間的一切都籠罩了一層乳白色薄紗,柔和而透明,輕盈而飄逸,我們一家沉浸在月籠輕紗的世界裡,被那靜寂的夜晚所吸引,更被那皓月當空的美所陶醉……

  這時,姥姥從屋中走了出來,端著一盤月餅放在石桌上,說:“月餅來了,吃吧!”我看著各種各樣的月餅,棗泥的、黑芝麻的,開心的笑了,拿起一塊月餅,細細的端詳著,輕輕的聞著,慢慢的咬著,吃到嘴裡酥酥的,甜甜的,使我回味無窮。這香甜的月餅不禁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不知道居住在月亮上的嫦娥仙子是不是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與自己的小玉兔嬉戲呢?想著想著,我的嘴角不由得浮起一絲微笑。

  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時刻,我們的家庭是溫馨幸福的,月亮也在這個夜晚,展現出她的最美。

中秋賞月的作文 篇2

  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這天我們全家都回了奶奶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頓豐盛的團圓飯。月亮慢慢升起來了,奶奶端出果盤各月餅全家人開始吃月餅賞月。 月光從視窗照時臥室象鋪了一層白霜。這時我想起靜夜思這首望月思鄉詩。“窗前明月光,疑是地是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月圓之夜會勾起許多人思念 家鄉。

  飯後,我提議出去散步。爸爸媽媽陪我去了操場。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把銀光撒向大地,整個操場象披了銀色的外衣。我們一家人邊走邊說 著每年八月十五的趣事。爸爸還給我講了“月餅的由來”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聽得入了謎。最有趣的是爸爸講起他小時候偷吃月餅的事情,聽得我哈哈大笑。 爸爸說他小時候家裡窮月餅也極少,只有一種青紅絲的酥皮月餅。奶奶會在節前的村集上稱一斤酥皮月餅回家放起來,只有過節這天才拿出來每人分上一個。饞嘴的 爸爸常趁奶奶不在家時偷吃月餅。為了不讓奶奶發現他在每一個月餅上都啃點酥皮。有時不小心啃多了被奶奶看出破綻,他就謊說可能被老鼠咬了吧!想現在的生活 條件多好,我們提前幾個月就能吃上多種口味的月餅。

  十五的月亮升的越來越高,皎潔的象一面明鏡,時而被一層淡淡的雲遮住,月光又變的朦朧起來。在操場上又走了一會我們全家就踏著月光回家了。

中秋賞月的作文 篇3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個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賞月、家人團圓,因為那天的月亮最圓。關於中秋的月亮還有許多美妙的故事,帶著這些憧憬,今年中秋節,我也賞月了。

  那天晚上,我在看電視,忽然想起今天是中秋節,便叫上媽媽拿上望遠鏡,一起來到小區門口賞月。我們等了半天,天空一片空白,連星星的影子也沒有,天上空空的,只有深色,沒有其它顏色,我們它顏色,我們有些失望了。但是,一會兒,我看見了天上有一朦朧的光芒,也有了一些些星星。我想:星星都出來了,那麼月亮一定也會出來。我望著天上,慢慢地有了一絲光芒,彎彎的,一會兒又變成了小船;最後變成了一個大圓盤子。“啊,月亮出來了!”

  圓圓的月亮在天空上,把它那皎潔的光芒灑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亮晶晶的。月亮的銀白色光芒照在樹上,樹像披上了一件白紗衣,照在花上,花像一面鏡子,把光線反射到我的臉上。看著月亮,月亮上面似乎有什麼東西?噢,那可能就是傳說中計程車嫦娥和玉兔吧,正望著亮晶晶的大地。不一會兒,月亮不見了“是什麼東西?”慢慢地那東西飄走了,藉著月光看,那是雲。原來,晚上也有云呀。這時,我發現,地上的螞蟻不動了,好像也在看月亮。月亮多麼迷人啊!媽媽告訴我:“因為人們為了日子能過得圓滿,所以,人們要望著月亮許願。”於是我也許了一個願:希望每天日子能過得圓滿。

  月亮真神秘啊!又圓又美又亮,下一次我一定還會再賞月。

中秋賞月的作文 篇4

  懷著無比輕快的心情,我們迎來了中秋佳節。

  原本打算好好賞一賞月的,我家樓頂是最好的賞月場所。可是原計劃糟到暗算,在中秋節那一天,中秋節將在家中度過,晚上邊吃月餅邊賞月。

  既然如此,就要使這個中秋節過得別具一格。於是,我們便開心的“賞月計劃”。中秋節晚上,我帶了一個雙黃月餅。呵呵,著不是單我一個人吃的,是……哦,不能說,說了這個計劃就完了。

  剛好六點半。我們在陽臺坐下後,便把報紙連線鋪在一起,那時準備用來放月餅和吃月餅的!呵呵——可能你已猜到一半了,我們將在這裡一起吃月餅!一開始,我們看了一點電視,然後就是擠成一堆聊天。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齊抬頭望月。呵,月亮呈紅銅色,活像月食發生了。圓倒挺圓,只是……這顏色也真倒挺另類。不過,我們的計劃也很別樣,也就不計較這麼多了。紅月亮就紅月亮,月亮還不一個樣,顏色的差異或許會更具吸引力。

  八點種悄悄地來臨了。這是我們吃月餅的“神聖時刻”。我全家各自拿了一個不同的月餅來吃,恰好湊成一盒多元素月餅——白蓮蓉、哈密瓜、雙黃蓉、五仁香。我們興致勃勃地切開一個又一個月餅,六七個人圍成一圈“品嚐”四種不同味道的月餅,氣氛熱熱鬧鬧,輕鬆搞笑。邊吃又邊看月亮,還在“賞月”。媽媽發話了:“我們吃得這麼開心,不妨把雙黃給爺爺吃吧。”不愧是媽媽,我們舉雙手贊成。如果爺爺也能分享我們的快樂,那豈不是“皆大歡喜”?因為“快樂也是一種傳染病”,把我們鬧翻天的快樂透過一個小小的蛋黃月餅所傳達給爺爺,希望爺爺也和我們一樣過個開開心心的中秋節。

  這個中秋節十分特別,這是第一次和爺爺在一起賞月。

  爺爺說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說起中秋的來源,坊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

  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藥,變成了癩蛤蟆,被叫著月精。

  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可是又有另一個說法是,在月宮裡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唐明皇遊月宮,話說貴為天子的唐明皇對嫦娥非常的迷戀。一天他上了月宮,在月宮裡看到了一隻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間的傳說中是賴月餅作為通訊工具。朱元璋帶頭取義,把字條塞在每個月餅餡裡,呼喚眾人依時起義。

  中秋節的起源,其中的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為月娘。老人家說,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會被割耳朵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於新的一代來說,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是月餅。

中秋賞月的作文 篇5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明天是我國傳統的佳節——中秋佳節,可惜天公不作美,天氣預報說明天有雨,爸爸媽媽就邀我今天晚上去迎恩門城樓上賞月。

  一聽能去城樓觀賞月亮,我一蹦三尺高。

  到了迎恩門城樓,我就像一隻兔子似得飛快地跑上了一個個臺階。啊真亮呀!上面燈火輝煌,把城樓打扮的比白天還要美麗。往下望去,五顏六色的廣告牌,色彩斑斕的霓虹燈把整個城市變得絢麗多彩。

  我仰望著掛在深藍的天空的一輪金黃的圓月,滿天的繁星失去了往日的光澤,這時爸爸遞給我一塊月餅。我好奇地問:“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爸爸就給我講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邊聽故事,邊細細觀賞起月亮來。我彷彿在月亮裡看到了故事中的嫦娥,桂花樹和玉兔……

  邊賞月,我一邊還在想明天夾著雨絲的中秋節會別有一番風味吧。

中秋賞月的作文 篇6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題記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曾經的曾經有多少前人無法和想念的人相見,只能向月光訴說那肝腸寸斷的思念。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將那千般離愁,萬種相思抒發得淋漓盡致……

  夜,難眠;心,鬱結;神,恍惚。

  中秋佳節,月圓人圓,本是一個令人愉悅的日子——我們和家人相聚、飲酒、聊天、賞月。所有人都笑靨如花,喜氣洋洋,神州大地,一片歡騰,好不熱鬧。

  然而卻有這麼一個人——月下孤影傷離愁,獨上高樓,獨上高樓,把酒嗔說好個秋。世間落寞孤寂之情怕是盡在此處!

  忽聞得“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那略帶些憂傷的聲音飄入我耳內,使得我的心靈受到滌盪。我淺笑,爬上了屋頂。

  月光下,蘇軾舉杯對月,似是訴說著對家人無盡的思念。我想到了南唐後主李煜的一首詞“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只是此時,月,很圓,很圓。“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蘇軾驀然回首,微有驚訝。“是你?”我點頭,坐在他身邊,“想念子由了?”蘇軾淡淡的“嗯”了一聲。“是啊,中秋佳節,人人都可以團圓。唯獨我,只能在千里之外向月亮訴說著對子由無盡的想念。”蘇軾的思緒似是飄向了遠方,我想,那定是千里之外,他和子由共同成長的樂土。

  我呡了一小口酒,“這明月如何?”蘇軾回神,“明月雖美,給人一種靜謐感和朦朧感。只是我們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看到一輪明月。”“你是否想到月亮上住一住?”蘇軾搖頭。我甚是不解。“為何?”“宮殿雖華美、富麗,只是你高高在上,抵禦不住的寒風肆意向你湧來,令你無從招架,高處不勝寒。”

  我輕輕一笑,“今夜這月光定會透過窗戶照在不眠人身上,我想,這月亮對人們不該有什麼怨恨吧?!只是它為什麼一定要在人們分離之時月圓呢?”我故意問道蘇軾。

  “自古以來,人就有分離團圓之時,這月亮也並非都是圓月,它也有陰晴圓缺之時,想要一直和親人團圓,想要這天空中永遠都是一輪圓月,這樣的事情在古代都很難做到,更何況是在當下呢?”蘇軾望著天上的明月,頗有感慨,略微惆悵的說道。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色如水傾瀉,也有著嬋娟為我們互傳心裡的祝福,不是很美好嗎?”蘇軾側過臉,略有所悟的看著我,但笑不語。片刻之後,他開口道“我只願子由可以平平安安啊,健健康康。這樣即使我們相隔千里無法相見,卻仍舊可以共賞這月下美景。除此之外,我別無所求。”

  當即,蘇軾書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並留下千古佳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是後人所不知道的是,那裡面除了包含他對子由美好的祝願外,還有他那無處訴說卻又肝腸寸斷的思念。

  多年之後,我仍舊記得蘇軾的那句話,“我只願子由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這樣,即使我們相隔千里無法相見,卻仍舊可以共賞這月下美景,除此之外,我別無所求。”

中秋賞月的作文 篇7

  早上,我起床的時候,外面正下著很大的雨,我想,今天可是中秋季,這樣的天氣,怎麼賞月呢?

  吃過晚飯,雨終於停了,我和爸爸媽媽把賞月的東西拿到天台上,這時,月亮露出來了,今年的月亮很亮很亮,是不是經過雨水的沖洗才這樣?我望著月亮,月亮上好像有一棵樹,樹很大,好像在月亮中間,很像柳樹,在樹的下面還像蹲著

  玉兔呢!

  我望著月亮正入迷,這時,一串煙花飛快地向上飛躍,在天空出現了五個字:“中秋節快樂”,陸續又爆出了許多煙花,有心型、花型、紅的、綠的、、、

  五彩繽紛,光彩奪目,在天空中,一個接著一個爆開來,漂亮極了。

  我們一邊賞月一邊燒烤,奶奶和哥哥早就在烤東西吃了,我也烤了起來,我先用油擦一下雞翅,放在上面烤,媽媽拿起小刀在雞翅上割了兩下,我問媽媽為什麼?媽媽說:“可以快點熟。”雞翅不一會兒熟了,我放了點調味料,就吃了起來。

  月亮漸漸上升,想必是聽見我們的笑聲更亮更美了。

中秋賞月的作文 篇8

  中秋節觀賞月亮,品嚐月餅是中國人們的習俗,中秋的月夜代表著孤獨寂寞,代表著思念家鄉,思念親人,中秋的月餅代表這家人團圓,時光漸漸流逝,唯有月色永遠恆定。

  依然記得,那年中秋月下家人團圓,一起賞月,吃月餅的清晨,那天早晨,我們一起來到爺爺家,我們一家人開始做中秋必備的食品—月餅,首先我們先和麵,做月餅的面很講究,這面不易太軟也不能過硬,這樣做出的月餅才酥皮可口。

  每逢這時,爺爺就會教育我們做人和做月餅一樣,性格不易太好強,也不要過於軟弱,處事不易太過強橫,也不要太忍氣吞聲,要做一箇中性的人。

  月並做好後,我們一家人便團聚在院子中的梔子樹下,伴隨著梔子花淡淡的花香,我依靠在爺爺勞動了一生的臂膀上,吵著鬧著要聽爺爺講故事,爺爺老是總是說“我肚子裡的故事都被你消化了,”我就去問爺爺你“為什麼把故事吃到肚子裡去呢?”

  今年的中秋依舊,我依靠在那棵梔子樹下,賞著月亮,但沒有了爺爺的嘮叨,沒有了爺爺親手做的酥皮月餅,更沒有了原本可以倚靠一生的臂膀。

  天,颳起了風,冷風刺骨,我突然間感到寒冷起來,爺爺你是我的避風港,沒有了你我這隻漂浮不定的小船該何去何從,爺爺你是我的天燈,沒有了你我這隻迷路的小鳥該如何找到回家的路呢?

  月亮漸漸亮起來了,你一定化作星星守護著我吧!

中秋賞月的作文 篇9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縷輕柔的月光穿過窗子,向我們發出“請柬”,邀我們下樓沐浴這份柔美。

  一下樓,抬頭卻望不見月亮,我問媽媽:“月亮哪兒去了?”媽媽說:“城裡的月亮是害羞的,生活在狹小的樓縫間,要你小心地去尋;城裡的月亮是怕亮的,沒有霓虹,她才美,才亮!”“噢,尋月去了,月亮一定是躲在師大院子裡了。”

  急急穿過馬路,來到師大院子。果然,一輪金黃的圓月正睜大了眼,微笑地等著我們的到來,那柔和的月光映著幾絲兒羽毛般的輕雲,美妙極了。好一個“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走在林蔭道間,月亮在樹梢間忙碌地穿行,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在和我捉迷藏!月光穿過樹蔭,漏下了一地閃閃爍爍的碎玉。涼風習習,絲絲桂花香直往我的心尖裡鑽,好一個“中天一輪滿,秋野萬里香。”

  找了個石椅,媽媽坐下,我斜斜地靠在媽媽身上,望著月亮。那晶瑩的大玉盤上,也竟有微黑的瑕點,我問媽媽:“是吳剛在砍桂花樹呢,還是嫦娥抱著玉兔在眺望人間,還是孤獨的嫦娥在起舞呢?”媽媽說:“今天晚上一定是嫦娥忙著做月餅,她要把月餅撒向了人間。” “那嫦娥姐姐會把月餅也撒向汶川嗎?汶川的小朋友能得到月餅嗎?”“能,你看,在每一個人的眼裡,在每一條河裡,在每一個歡聚的酒杯裡,都盛著嫦娥姐姐撒下的月餅。”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月光如水水如天” ……緩緩地從媽媽的嗓子中流出,就像一曲抒情的月光曲,輕輕地流淌在我的心中……

  夜色越來越涼,看著明鏡如水的月亮,天空,就像是一幅神奇的畫卷;而這輪明月,則是畫卷裡最吸引人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