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秋節>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通用20篇)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通用2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的故事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但中秋節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我講兩個你不知道的故事給你聽聽。

  以前元代時期是元兵統治中國,大家受不了元兵統治,於是朱元璋就集合各路人馬進行反抗,但元兵看得很緊,怎麼才能把訊息傳出去呢?朱元璋的軍師就想了一個辦法,把紙條放進月餅裡帶出城。就這樣,明兵左右夾擊,把元兵給滅了。

  遠古時期,傳說天上有十個太陽,一個名叫后羿的人射去了九個。於是王母娘娘給了他一顆不死藥讓他吃了昇天,他捨不得離開妻子,就把不死藥交給妻子嫦娥保管,有一天,后羿不在家。有個心術不正的人要來搶,嫦娥只好吃下不死藥昇天,她的小兔子往她懷裡一跳,也飛了起來。但她非常想念后羿,於是到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大家想念嫦娥,就在每年八月十五這天擺很多東西給嫦娥吃。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2

  今天是中秋節,小飛來到他的好朋友家。

  他們買了麵粉、雞蛋、豆沙、紅糖……他們開始做月餅,第一步開始和麵,第二步包好餡,第三步拿到模具裡壓一下,第四步拿到烤箱裡烤一下,月餅就做成了。有小鴨、小雞、小貓、有圓形的、愛心的、正方形的、有蛋黃味的、豆沙味的……。

  月餅烤好後,小飛就和好朋友坐在月亮下吃月餅看月亮。他們吃著個月餅就想念家鄉的味道,甜蜜的。月亮像月餅,圓圓的,好想吃一口。月亮高高的掛在天上,看著他們吃著月餅,看著,看著月亮就越來越亮了。動物們就開心,他們一邊唱著歌一邊跳著舞。

  每逢佳節倍思親!月是故鄉明。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3

  中秋節晚上,媽媽要帶我去三友漁村燒烤,我高興極了。

  我們一家和表姐一家吃完晚飯後,就開著兩臺車,一共六個人,來到了三友漁村。

  烤爐點起來了,食物擺上來了。其中有我最愛吃的雞翅。我拿起叉子,動起手來,像大人一樣,把雞翅伸在烤爐上。過了一會兒,翻了一面。媽媽幫我塗上了蜜糖、燒烤醬、油等配料。又烤了一會兒,香噴噴的燒烤味兒鑽入鼻孔。我說:“好想嚐嚐呀!”媽媽說:“別急,烤熟了就可以吃了。”又過了一會兒,雞翅終於烤熟了。我像一隻飢餓的小狼一樣,狼吞虎嚥地吃了下去。

  燒烤結束,我們搬了桌椅坐在外面賞月。十五的月亮圓圓的,像一個大銀盤。月亮被我們看得不好意思了,急忙把白雲拉過去,遮住自己的臉。

  到了夜裡十二點,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三友漁村。我祝願:每個人都能像我們家一樣,都能幸福地團圓。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4

  “八月十五月兒圓喲,爺爺給我打月餅喲,月餅圓圓甜又香……”這是媽媽教給我唱的童謠。每年中秋節,我就會唱著這首童謠,望著頭頂上圓圓的月亮,感受著靜謐的星空,那些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就會湧上心頭。

  中秋節,小孩子們都盼望著那些甜甜的月餅,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咬幾口就扔掉了,一點兒也不懂得珍惜。媽媽對我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不知道珍惜了,我們那時候想吃一塊月餅,簡直就是一種奢望!”

  媽媽說,在她的小時候,有一年快到中秋節的時候生病了,唯一的奢望是能吃上一塊甜甜的月餅。她對爸爸、媽媽講了自己的心願後,大人雖然不捨,但還是給她買了一塊五仁月餅。她捧著月餅,覺得那精美的印花就是這一件藝術品,那香味令人垂涎三尺。她輕輕地咬下一口,頓時覺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一口氣就把一整塊月餅吃完了。

  想想媽媽小時候,再看看自己手中的月餅,就覺得這月餅越吃越香,越吃越甜……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5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中秋節原是豐收的節日。在中國農業社會,農民在豐收的季節裡,總是大事慶祝一番。這個節日之所以成為佳節也和“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有關。

  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為月娘。老人家說,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會被割耳朵。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於新的一代來說,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是月餅和燈籠。當然,月圓當空的節日,是人們團圓的大好日子。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6

  中秋,俗話說,中秋的月亮圓又圓我看也是,才剛五點半,月亮就上升的高高的天空好像在顯示它那圓圓的身姿,那為什麼中秋節那天月亮是那麼圓嗎?

  我知道,每逢農曆十五,月亮都會轉到月球—地球—太陽這一條近似的線上,由於太陽光的照射,月球反射,在地球看來月亮被完全照亮了,也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說法,這與月亮過軌道的近地點、遠地點有關,過近地點,十五時就圓了,但過遠地點,可能到十六,十七才能圓,這下你知道了吧。那你知道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嗎?我告訴你。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這下你知道了吧。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7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捨地離開妻兒,踏著雲彩上天宮去。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著嫦娥從身邊走去。兔仙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後,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幫什麼忙呢?想到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裡,多麼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個女兒,它立即飛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並說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雖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捨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這等於是割下它心頭的肉啊!幾個女兒也捨不得離開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雄兔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起來,你們願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願意去。雄兔和雌兔眼裡含著淚,笑了。它們決定讓最小的女兒去。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8

  輕輕地,嫦娥散落人間,贊不完的是驚羨的美豔與優雅的舞姿;

  柔柔地,月光灑滿大地,剪不斷的是故鄉的情愫與親人的眷戀;

  美美地,閤家歡聚一堂,樂不盡的是團圓的感動與中秋的芬芳。

  翻開歷史的長卷,泛黃的書頁記載著中秋的古色古香。幾千年前,人們在這個夜晚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一個叫嫦娥的女子在月圓之夜飛向遙遠的月宮。於是,人們常常在這個夜晚賞月,遙想月宮中的嫦娥,或快樂?或悲傷?或寂寞?

  也許,人們早已淡忘“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孤寂,只記住了那舞姿帶動裙襬飛揚的柔美,只記住了那驚豔的美貌與動人的歌聲。這樣也好,一個月圓的夜晚,又多了一份神秘的美麗,一個動人的傳說。

  一個夜晚,一輪圓月,品杯茗茶,莫過於高雅清靜之事了。“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深邃的蒼穹,一輪滿月如白玉盤高懸著,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傾瀉在大地上,撒成一片片弱嫩的薄紗。整個大地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般,又極似籠著輕紗的夢。

  微風輕輕地吹著,時不時送來縷縷清香,彷彿月宮中那棵桂樹瀰漫的芬芳,飄灑在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如此靜謐之景,如此誘人的清輝,怎能不觸動遠在他鄉的遊子的思鄉情結呢?

  幾百年過去了,不變的依然是對中秋的事情。有多少文人墨客與異鄉遊子在中秋用心凝成了一首首詩篇,那是他們對家的呼喚,對親人的眷戀。正如《虞美人》中所描述:“初佳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不論是身處異鄉的遊子,還是一心牽掛的親人,都把思念與祝福傳給月亮,讓圓月將這份牽掛傳遞給彼此。那月光,如同剪不斷的思緒,是故鄉的情愫與親人的眷戀。

  我想,此時此刻,每一個遊子的心中都充滿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愁緒,每一位異客都帶著一份“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的急迫心情。在這樣的月圓之夜,一股濃濃的鄉愁縈繞心頭,渲染成一圈淡淡的苦澀,串成“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9

  俗話說,中秋的月亮圓又圓。今天是中秋節,又可以欣賞到這圓圓的月亮了。

  晚上7點多,我們全家圍在一起津津有味的吃著團圓飯。我吃完飯了,便走到窗前。咦?那是什麼東西?只見一個粉紅色的圓圓東西掛在東邊,我想搞清楚那個"粉紅圓盤"到底是啥,就一直注視著它。過了幾分鐘,那個"圓盤"越升越高,慢慢地從淡淡的粉紅色變成了金燦燦的金黃色。啊!原來那就是中秋月啊。遠遠望去,它是那麼的圓,那麼的亮。

  我們把桌子椅子抬入陽臺,一邊賞月,一邊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在月光的照射下,樹葉被照得一清二楚。為什麼今天的月亮會那麼大?聽說,中秋節這一天,月亮是離地球最近的,怪不得那麼大,那麼亮。

  聽爸爸說,在中秋節這天,許多出門在外的人都會回家團圓,如果有些人回不了家,他們就會看著這明月,思念家鄉的親人,而家鄉的親人也會對著這輪明月想念在外的遊子。

  聽了爸爸的話,我深思起來: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像今晚的月亮——團團圓圓。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10

  “中秋時節雨紛紛,家家團圓路無人。”中秋節是一個傳統節日,是一家團圓的好時候,也有些人正在往回趕。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如果不珍惜這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便會失去很多。

  我們想想現在正在努力學習的初三、高三的學長們,我們就會為我們還有這樣的節日而感到高興,為我們的還有的假期而感到快樂,為我們還有時間在家裡歡度佳節而感到幸福。

  這個中秋到來了,我感動了一番。似乎一切都來去匆匆,轉眼間,已是十八個中秋了。

  今夜,心總是不能平靜,在澎湃著,翻騰著,不知道"心切"是否能表達。

  月,英貌依然,那樣的皎潔,使我不曾想過她會改變。靜謐的月,已經悄悄月悄悄地爬上了樹梢,像孩子天真的臉龐,幽幽地照在樹葉上,又輕輕地反射回來,把樹點綴,一片片,一點點,顯得十分神秘。溫柔的銀光一縷縷地灑在路上,像母親的手在撫摸著;她又溜進人的心裡,似春天融化的冰雪,滋潤著,冰涼又輕快。她也許是來自天堂吧,她有著聖母般的美麗。

  如此美好的月夜,我不忍心做些其它的事。這是一個特殊的夜,我不想把它驚動,我怕這位美麗少女隱匿了。恬靜的夜,恬美的月兒,這是上帝的寵兒。我總想留住今夜《這是一種奢望》。它不能頻頻的露面,而是上天的安排,這嬌貴的美人是給人們帶來團圓與幸福的。

  我在想:今夜,倒上一杯香茗,擺上一盤可口的月餅,靜靜地倚在窗臺上,風盈盈地吹,茉莉花香從杯中溢位,融入空氣。恰若在世外桃源。今夜,一個人獨自清涼,只是邀月為伴,聽嫦娥歌唱,看嫦娥起舞;與她一起思念,是怎樣的孤獨,又是怎樣的'陶醉呢"中秋節是人的心靈最脆弱的時節"。圓月,家鄉,親人,在今夜似乎也有很大的距離。哦!這是思念,親人在他鄉,家鄉在遠方。我看著明月,突然有一絲欣慰,我收到了遠方的祝福。月兒在雲裡穿梭,像兒時在捉迷藏,一會兒隱去了,一會兒又出來了。看著雲緩緩地經過月兒,我迷糊地想:今夜,我會失眠,和你一樣,都默默地為遠方祈禱。明月,你累了吧。來吧!臥在我杯裡,今夜,我來為你守夜。月明亮,我的心也坦然。回首往事,已過了十二個中秋了。雪白的月光灑在床上,隱隱約約地傳來《月光曲》那美妙的旋律。在月圓的今夜,我擁月夢酣。

  中秋佳節,雖然在雨景中,但我們的中秋節依然美好,雨中的中秋節別是一番風味,我們漫步在雨中十分涼爽。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11

  今年中秋節的月亮,又大又圓,像一個大銀盤。我一人在房間裡,看著這個“大銀盤”,心想:“今年中秋節,嫦娥會在做什麼呢?玉兔是不是還在不停的搗藥?吳剛砍倒了桂花樹嗎?”想著想著就慢慢地進入了夢鄉……

  “咦?這是哪啊?”我一睜眼就到了一個四周漆黑但地面閃著銀光的地方,“我該不會在月球上吧?”我無奈的繼續向前走,哪個讓我不知曉回家的路呢!忽然,我看見遠處閃著一點疑似機器的光,這個這麼荒涼的地方難道目前有人嗎?我快點跑過去,卻看到一古裝女子坐在電腦前?!沒錯,的確是古裝女子坐在電腦前。我向她打招呼:“你好我叫邱。”可她卻向四周望了望,說:“咦?身邊無人啊,如何有聲音?難道玩電腦太久,出現了幻聽?”說完又沉浸在我們的“電腦世界”中了。無法,原來她看不見我,我只有硬著頭皮看她玩電腦,看看能否找到回家的方法。她目前正在網購,買了很多各種各樣的月餅,有蓮蓉蛋黃餡的、有棗蓉豆沙餡的,有水果五仁餡……最後,她在購買單上填:收件人‘嫦娥’、收件地址‘月球廣寒宮’。暈——這還真是月球啊,這位古裝女子居然是嫦娥;沒想到,科技發達到了這個地步,連嫦娥也網上購物!

  一個雪白的身影以光速竄到了嫦娥身邊,原來是玉兔啊!它不好好搗藥,來著做什麼啊?我心裡正納悶,只聽到嫦娥訓斥道:“玉兔,你不搗藥,來著做什麼,快回去!”沒想到,玉兔非但沒回去,反而反駁嫦娥道:“就許你玩,就不許我看啊!目前的生活可都是機械化了,哪還要用手搗藥?我早就買回了一臺超級搗藥機,搗出的藥可好了,越獄兔在在網上很多購買我的藥呢!哪像你,玩了這麼久,連一個網友都沒。”這還什麼世界啊?玉兔居然會這般和主人說話,正在我瞠目結舌時,聽到離大家不遠的地方突發一聲巨響,我連忙跟著嫦娥和玉兔要去看看到底出了什麼事。原來,吳剛丟掉了過去那把斧子,拿起了便捷好使的電鋸,一下子便把桂花樹砍到了。頓時,月球上滿天是花,一大堆桂花一下就把我包圍起來,憋得我暈了過去。

  忽然,我一睜眼,發現自己還在溫暖的床鋪上。有驚無險幸好這只不過個夢,看來月球上有高科技也不見是好事啊:它害嫦娥沉迷網際網路,害玉兔偷懶,還害吳剛一下就把桂花樹砍到了,弄得月球都是桂花。不過,這個既有趣,又驚險的夢,終於結束了……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12

  今天是中秋節,在爺爺家吃過晚飯後,我迫不及待地跑出屋外看月亮。可是心中那圓圓的月亮卻遲遲沒升上來,周圍仍是一片漆黑。

  當大家驅車回家來到學校的操場時,我驚喜地發現月亮已經從大家居住的樓房東頭升起來了!這個時候的月亮並不白,也不十分的亮,泛著黃色的光,淡淡的,像個大柚子。我連忙從車上跳下來,興奮地在操場上跑來跑去,而月亮好像也在跟著我跑。

  這時的操場,樹影婆娑,微風輕拂,非常是舒服。月亮還在緩緩上升,但並不吃力,非常是輕盈,不急不躁的,大家也在操場上悠然地漫步。

  無聲無息間,月亮又升高了不少。母親建議說:“大家還是回家,拿些吃的東西,到陽臺上坐著舒舒服服地賞月,會更有意思的。”我和父親連忙舉手同意,我還自告奮勇地請求由我來安排這漂亮的“浪漫之宴”。

  一回到家,我就忙著洗水果,拿飲料,搬椅子。待所有佈置停當後,我高興地邀請書房裡的父母來陽臺享用這“月光下的盛宴”!看到父母坐下來,我忽然模仿古時候跑堂的小二,點頭哈腰地說道:“菜來了,請客官享用!”逗得母親和父親哈哈大笑。

  看到面前擺設的東西,父親還誇張地大叫道:“您太客氣了。”哈,說實話,我籌備的東西真地非常豐盛哦:有葡萄、哈蜜瓜、飲料,還有一大塊月餅。

  大家一邊品嚐著水果,一邊抬頭賞月。看著酷似玉盤的月亮,我不禁朗誦起那首有名的古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母親在旁邊慈祥地看著我說:“寶貝,將來你讀大學了,我和父親一定在這月圓之日思念你的。”父親在旁邊也深情地說:“大家三人在一塊可真幸福啊!”

  無聲無息月亮已經爬到了陽臺對面那座高樓頂上,她比剛才更美、更亮、更圓了!於是我關掉屋子和走廊裡所有些燈,讓皎潔的月光照在大家的臉上,照在大家的身上。

  吃著香甜的月餅,喝著可口的飲料,大家談起漂亮的嫦娥,談起航天英雄楊利偉,談起大家平凡而漂亮的生活……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13

  中秋月夜吃了晚飯,“丁零零”,電話鈴響了,原來是父親要帶我去看煙火。我聽了真是興奮不已。在等待父親的間隙,奶奶和我一塊到陽臺上去看月亮,由於今天多雲,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雲層裡,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屋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洩的清流,注滿大地。父親的摩托車聲從窗外傳來,他大聲地喊道:“塗其威,快點下來,再多穿點衣服,外面非常冷的。”我立刻穿了一件衣服,飛速地下了樓,車“嘟”地一聲離開了家。一路上,涼風陣陣,開始感覺蠻舒服,日漸的,感覺有點冷,讓我嚐到秋風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時,前面的汽車、腳踏車都堵住了,大家的車只能停停開開,開開停停,慢得像龜爬。

  我心裡真著急,眼看著前邊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開不快,可能是全嘉興的人都想方法跑出來了,想看看這難得一見的美妙煙花。很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揮下,大家停了車,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天上的圓月跟伴隨我,今晚是團圓的日子,月色是多麼迷人。忽然,天上“啪”地一聲,禮花像流星一樣出現了。紅的,藍的,紫的……五彩繽紛,萬紫千紅。“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聲一片連一片,使人忘記了白天的疲勞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煙花連續綻放了近30分鐘,一會兒如天女散花,一會兒又有繁花似錦的“菊花”佈滿夜空,一會兒晶瑩透亮的“星星”向你撲來,一會兒又見“五彩蘑菇雲”向上升騰……煙花晚會結束了,大家陸續回家,我緊緊地抱住父親的身子,迎著中秋的涼風,回家了。天上的明月還是那樣圓,那樣亮……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繽紛的煙火,在我的腦海中如何也揮之不去。

  我陶醉在這迷人的景色裡……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14

  早上起床,翻過一張日曆,這天就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了,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中秋節。

  爸爸媽媽早已商量好,在中秋這天要去老家過。我想到爺爺奶奶,都已經很久沒去看望他們了,他們看到我回去必須很高興。

  到了老家,我就看到爺爺、奶奶在那邊忙碌著,奶奶在包餃子,做月餅,而爺爺在做菜。看到我時,他們都樂得合不上嘴,奶奶還拿了一個做好的月餅塞到我手裡,看到他們這樣高興,我也跟著高興起來。

  爺爺奶奶繼續忙了,爸爸媽媽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當中,我就到街上和小朋友們玩了,街上的人們也都在忙活著,相互招呼著,到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最熱鬧的要數晚上了,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院裡擺一張飯桌,上面放滿了大小不等的月餅和瓜果,全家圍坐在一齊,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團圓。大家坐在一齊,說說工作,學習中事,嘮嘮家常事。其樂融融。供完月神以後,奶奶就把的一個月餅切開,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塊,切的時候要從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長塊。月餅吃到嘴裡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無窮。今晚真高興,到臨睡之前,我那激動的情緒還沉浸在節日氛圍中…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15

  今天是中秋節,媽媽給我查了一些關於中秋節的資料,我看到資料上說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於"中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中秋節又叫"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所以,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媽媽又給我講了月餅的來歷,傳說董永的妻子是天上的仙女,仙女又給董永生了個大胖兒子。有一天,兒子長大了,兒子就想,為什麼別人的孩子都有媽媽,自己卻沒有媽媽呢?他越想越傷心,天上的吳剛一見,心就軟了,就打扮成一個農民的樣子走到孩子面前,說:"可憐的孩子,我送你一雙登雲鞋,等到月亮升起的時候,你就穿上登雲鞋,跳到天上去,你就可以見到你媽媽了。"說完,那個農民就"嗖"地一聲不見了。可憐的孩子聽了吳剛的話,傻傻的一直等啊等,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就穿上了登雲鞋,終於等到明月升起的那一天了,一蹦就跳上了月宮,仙女們看見可憐的兒子來了,就把嫦娥姐姐送的蜜糖做成仙餅,給兒子吃。玉帝知道後,龍鬚大怒,就說吳剛多管閒事,就罰吳剛去砍樹,玉帝還派人叫那孩子的登雲鞋拿回,打發麒麟,把那可憐的孩子打下了凡間。

  不久,那個孩子做了大官,就想起了媽媽給他做的仙餅,就叫人們把這餅做成圓的。後來後人就把這餅稱為月餅。

  原來月餅有這麼多故事啊!這個中秋節我學到了許多關於中秋節的知識,這真是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啊!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16

  中秋節,是閤家歡樂、團圓的日子,本是滿懷暢飲的時刻,可為什麼心中卻有種孤獨的愁緒浮上心頭。匆匆過了十八年,在記憶中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人,因此童年比其他人少了幾許關心與呵護,比其他人多了些孤立與堅強。每個節日都是由自己度過,從未享受過生活節日的氛圍,家的溫馨,所有些歡樂都走向寂靜。爸爸媽媽一生忙碌,長年累月在外,日漸的習慣了這所有,總之黑漆一團活著,夜闌人靜,回頭一想,哪可以不為自己悲哀,哪可以不痴痴地笑,笑裡感到無限的生的悲哀。

  每逢中秋節時,心裡總有說不出的苦痛纏著,可想到爸爸媽媽與自己相隔兩地,看到這深深一層的隔膜,我除去傻笑,還有哪些別的方法嗎?笑之餘又好像隱約有淚的味道,實在正是由於後面有看不見的淚,說不清的孤獨。中秋的夜晚,其他人的幸福與歡樂,我不羨慕也無羨慕的必要,與其羨慕不如找些理由來填充心裡的孤獨,為自己找一絲的安慰。我沒辦法說清我內心裡的這所有是怎麼樣發生的,不過說清或許只不過多餘的,存在就是合理,已經發生了就只能面對,沒辦法拒絕也抗拒不了……

  中秋時的月亮好圓,凝視著天空,我好像可以感受到其他人幸福的聚在一塊享受這節日的氛圍,而我卻只能把它當作休假日一樣百無聊賴的打發。靜謐的夜,看著皎潔的月光,星星好像在向我眨眼,像是在諷刺我的孤獨,頓時有種想哭的衝動。

  皎潔的月光用白紗裝飾了大地的漂亮,道路旁的燈光普照著大地,燈光與月光渾為一體,看上去格外的漂亮。心中同時充滿了孤獨的惆悵和感受中秋月圓的歡悅,這兩種情緒混雜在一塊,使我的心就像一清一濁兩水交匯的河流,兩水都洶湧著,努力撫平,使它們融合一地,並且進而相互在他們中消失,以使我們的內心恢復平靜。

  淚與笑,同樣可以演繹出不一樣的精彩。中秋,自己並不孤單,由於在日常已倚賴了它歡樂的氛圍,所以一個人過又何妨呢?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17

  不知不覺,又到了農曆八月十五,按習俗,過中秋節最重要就是吃月餅了。在八月的初旬,家家戶戶都忙著買月餅。

  時間到了八月下旬,中秋節開始了。以往,每到中秋節,我們全家人都在院子裡度過,就是在院子裡擺一張桌子,桌子上鋪了好多好吃的,當然少不了月餅了,每年都這樣,真叫人膩味。

  今年,我們改頭換貌,全家來到岐江公園賞月。我們把席子鋪在草坪上,一邊吃東西,一邊躺在席子上賞月,好不舒服!到了晚上8—9點時,月亮姐姐才開始露臉,她很害羞,還是個靦腆的小姑娘。月亮開始慢慢挪動,慢得叫人看不出來,約莫半個小時後,月亮終於揭開了她的神秘面紗,皎潔的月光,大地在貪婪地吸取月亮的精華。這時,我對爸爸說:“老爸,今天的月光多麼美麗,我們來說一說月亮的詩句吧。”我迫不及待地先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爸爸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我續:“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我和爸爸津津有味的聯著詩句。

  漸漸的,公園裡遊人越來越多,許多遊人和我們一樣三三兩兩的坐在草坪上賞月。岐江河的水波光粼粼,碧波盪漾,遊船在江水裡來往穿梭。不遠處,一股音樂噴泉散發她那芬芳的清香,展現出她那五顏六色的衣裳,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月色、燈火交相輝映,天上、人間無限美好,我們置身於這樣的良城美景中,口嚼月餅,仰天遙望月色,耳邊縈繞著悅耳動聽的音樂,心慈神往,好像來自天籟。

  這就是我與中秋節的故事。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18

  依然的佳節,卻早是人是情非。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沒黃花分外香,卻加快了時間的跳躍。

  冷風颳貧瘠了大地,為了中秋節,我就揹著大堆的書,穿著灌滿冷風的衣服趕赴家了。

  老遠就聽到車站的嘈雜,進來更是滿眼的各界人士。平常廖無人煙的售票口排起了老長老長的隊伍,候車椅上更是成堆的行李。唉,每人都要回家過中秋,此時的人潮高峰不知何時才能消散。無奈站在“蛇隊”後伴隨前方的人向前蠕動,不是首次坐車,不是首次買票,首次這麼緊張,怕這麼一群人把無辜的我踩死腳下;怨父親,不可以來接我;恨學校,不早些放假。一輛大巴踩著天黑的最後一刻到站,我拋開所有怨言,歡快奔去,哈~,誒?哪個掛住了我的包?哪個踩上我的腳?哪個在擠我?啊啊,我不可以呼吸了,啊

  啊,擠著我的胳膊了,疼、疼啊、野獸、野獸啊。包丟在後面,其他人都一轟向前,我如何退後啊?一同學將我拉回,看來我之前的後怕不是杞人憂天,要不是這棵救命稻草,我早就躺在眾人的腳板下嗚咽了。錯過了車不算,受了傷不算,受了冷不算,天黑了,下班車還有麼?中秋,中秋,是擁擠?是人山人海?還是人頭壓人頭、人腳踩人腳?

  中秋早晨不賴床,頂著七點的鬧鐘走出屋門。純真無邪好,藍天白雲掛太陽,好久沒如此的景緻了。彷彿從沒昨日的寒氣,一掃陰霾,也忘記了昨日的倒黴。翹著二郎腿,咬下一口月餅,呵呵,原來月餅也沒那樣難吃,沒那樣難消化。中秋團圓,大家一家坐在了一塊,吃著難得的團圓飯。

  假如說中秋有味道,那就是滿足。

  一盤水果、一盤月餅、一陣歡笑;一個對視、一個微笑、滿園豐收,手拉家人手。此為滿足,此為中秋之味。

  假如說中秋有味道,那就是放卻。

  過去戀上離家的感覺,牽掛會成為動力。為了家,我會努力,會做出成績。在團圓的日子,卸下裝備,卸下疲勞,不需要努力,不需要警惕。此為放卻,此為中秋之味。

  假如說中秋有味道,那就是爽朗。

  當那輪月亮懸在空中,本是無暇觀賞,又是無意抬頭。一份明亮,幾份純淨,這真是太陽的光芒麼?沒那樣討厭的刺眼的光芒,沒那樣不被人直視的孤傲。駐足,原來月亮的美好,在於將我們的美好毫無保留的獻給其他人,它並不淒冷,並不充滿拒人於千里以外的氣息。可以在那份爽朗中融化,對所有些壞心情擺擺手。我向往的單純,喜歡的溫順,原來,在這裡。

  多角度的看待問題,一直美好沖淡厭惡。中秋,我尋到了想要的,想要的感覺。圓滿的,將不僅僅是月亮,而是我的將來。這個時間的跳躍,讓我離理想更近。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19

  中秋的夜晚,一輪金月徐徐升起。它大如金盤,黃得好看。在那月光皎潔的夜色中,我彷彿看見了一條月亮河盤在飯桌上,把飯桌映得白白的。那天,那月,那月亮河,那飯桌,都不知不覺地合為一體。

  發呆了好久,再抬頭看看月亮——她就像一位母親,慈祥、和藹的母親。月色迷人,月兒也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羞答答地散發出淡淡的香味兒。月亮又似變色龍,轉眼間,它的顏色就由淡、金黃變成了淡白。月亮河也由淡黃轉為淡白,美不勝收。

  猛然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那時候是做了怎樣艱難的抉擇呵!現在,她和她的小玉兔一定很孤獨。我恨不得讓自己長出一對兒翅膀,飛往那冷清的月宮,給她們作伴。

  星星少得出奇。它們像萬花筒,在月亮周圍,忽而聚攏,忽而散開,在深夜中跳著舞。月,不見了,只剩下星星在一閃一閃地發光。不一會兒,月亮又從雲層中現身了——這回,她的顏色又逐漸變成銀白,接著,月亮河也是這樣。

  月亮再次在兩顆星星的護送下進入了雲層,突然,我發現月亮河竟是那麼透明,那麼薄弱,好像馬上就會消失似的!我不由得一下子緊張起來。等了一會兒,月亮河沒有破碎,我那懸著的心才穩定下來。

  月兒高掛在夜空,月亮河仍在流淌。

  中秋節的故事作文 篇20

  中秋節即將臨近,社群要舉辦博餅大賽,我從小區物業管室領取了一張博餅票,興致勃勃地來到大賽現場報名參加。

  活動大廳非常熱鬧,人頭攢動,大家躍躍欲試。廳內十張圓桌分兩行排開。每張桌上各有一個紅瓷大碗,大碗內放著六粒大小相同的骰子。工作人員要求參賽者每十人人圍成一桌,分為十個小組,我分到第二小組。

  主持人大聲宣佈,博餅大賽現在開始,話音剛落,有的組員便迫不及待地開始擲起骰了。“噼裡啪啦”大廳裡骰子聲此起彼伏。我們組首先出場的是一位可愛的小妹妹,只見她手捧起骰子,慢慢地張開小手輕輕地將骰子放到碗中,大家不由自主地探出頭,一看,兩個“四”是‘舉人’,小妹妹開心地領過獎品。下一位是一個戴眼鏡的小哥哥,他手抓起骰子,猛地甩進碗中,“碰”地一聲,骰子跳出碗,按照規則被停了一局,小哥哥一臉失望。輪到我了,我小心翼翼將骰子擲入碗裡。哈,我竟然擲出了一個“三紅”,“真不錯”一旁的老爺爺說“是‘探花’噢!”我美滋滋地領到了一份獎品——一瓶橄欖油。緊接著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他輕輕一擲,“哇”全場一片歡呼,原來她博出了一個‘四紅’帶‘二點’的‘狀元’。老奶奶頓時樂開了花,滿臉喜悅。大家紛紛向她表示祝賀……經過幾輪角逐,‘狀元’、‘榜眼’、‘探花’各有歸屬,各組員分別收穫了不少獎品,我也滿載而歸。

  中秋博餅是閩南的傳統習俗,它不僅給小區居民帶來了節日的快樂,而且增進了鄰里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