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秋節> 又到一年中秋時初中一年級作文

又到一年中秋時初中一年級作文

又到一年中秋時初中一年級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又到一年中秋時初中一年級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又到一年中秋時初中一年級作文1

  中秋節是中秋節,所以被叫做中秋或仲秋。中秋節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8月節”。中秋前夕,大家都儘量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國內就有“秋暮夕月”的風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風靡。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遊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愈加風靡,很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風俗,已極少了。但設宴賞月仍非常風靡,大家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可以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可以切多也不可以切少。月餅與中秋節的聯絡是在明代。具備關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裡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大家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製作月餅,用於自己和贈於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非常不規範,差別甚大,其名字也頗特別。比方說,山西介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閤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風俗其製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隻限於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孩子們籌備的“孫奧創”,“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又到一年中秋時初中一年級作文2

  火車票愈來愈緊張,大夥忙著回家和家人團聚,一塊過中秋,搬著凳子在外面賞月,吃著可口的月餅。我回憶著從前過中秋的情景,感到會心的欣慰。

  放學的路上,抬頭看著月亮,月亮跟著我走。我想,等到月圓的那一天,全國各地的.大家是不是都可以和我們的親人團聚呢?忽然想起了養老院的老大家。有的老人沒子女、孫子、老伴,孤獨地活在這世上。每逢佳節倍思親,想來老大家都在思念著我們的親人吧。

  曾看過如此一個故事:一個小孩子從小生活在孤兒院裡,他一直想找到他的母親。有一天,他終於想到了一個好方法,他天天幫一個人,當其他人感謝他時,他就會請那人對另外十個人給予幫。他堅信,一傳十,十傳百,總有一天,他的母親會得到幫的。然後,他的行動感動了大家,電視臺採訪了他,他一夜之間變成了名人,但他依舊堅持不懈地傳遞愛心。

  是小孩子對媽媽的思念使他一直堅持做下去。有時,思念也會化作一種力量。

  大家每到中秋節都會思念在遠方的親人。有些人卻沒親人思念。所以有些人喜歡中秋節,由於能和家人團聚。有些人害怕中秋節,由於他們已經沒親人了。大家不是應該給予這部分人親人般的溫暖嗎?

  於是,我加快腳步向前走去。中秋節那天,我肯定會給孤獨的鄧奶奶送去一盒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