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秋節> 中秋之夜初三600字作文

中秋之夜初三600字作文

中秋之夜初三600字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之夜初三600字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之夜初三600字作文1

  我喜歡秋天,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秋風習習,天高氣爽;秋天也是個收穫的季節,碩果累累,五穀豐登;秋天更是個團圓的季節,因為有中秋佳節。

  提到中秋節,大家馬上會想到的是不是月餅呢?每年中秋節快到的時候,姥姥和媽媽會在家裡做很多月餅。她們做的月餅種類很多,有五仁餡的,有豆沙餡的,還有慄蓉餡的。其中,我最愛吃的是五仁月餅。雖然平時超市裡隨時能買到月餅,但我覺得只有中秋節的月餅吃起來才有滋味。

  姥姥和媽媽做月餅會很忙碌,需要的材料要提前準備好。我也不偷懶,跑來跑去幫她們取東取西、揉搓麵糰;還會偷吃一口香甜的餡料。姥姥邊做月餅邊給我講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故事;媽媽教我唱兒歌:“八月十五月兒明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等到月餅新鮮出爐了,姥姥卻總會說:“月餅要放兩天才好吃呢!”我可等不及了,拿起一個就咬了一口,呀!好吃極了,一直甜到心裡!

  做好月餅,我還會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給長輩們送月餅。我們走在鄉村小路上,看見田野裡的玉米和穀子都成熟了,沉甸甸的果實在向大地彎腰致敬;有人挑著一筐新摘的瓜菜走過,筐裡有金黃的南瓜和長彎彎的倭瓜。

  香甜的月餅伴隨著祝福的話語都送到了長輩家裡,我們也滿載而歸:爸爸肩上扛了一隻大南瓜,媽媽提了一袋核桃,我拿著紅棗和葡萄邊走邊吃……

  這就是我心中的中秋節——一個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甜蜜,分享收穫喜悅的節日,真是一個迷人的節日。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的夜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圓圓的月餅,望著圓圓的明月,吟誦著動人的詩歌,這個時刻真令人難忘!

  “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今年的中秋節就要到了,提前祝大家中秋快樂!

中秋之夜初三600字作文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一直是我向往的日子。可是今年的八月十五天公不作美,白天下了一天的雨,晚上月亮也不像往常一樣圓圓的、亮亮的掛在天上了。

  吃過晚飯,外面仍下著濛濛細雨。我們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看電視。一會兒,媽媽拿出一塊月餅切成三份,對大家說:“來,吃月餅吧!”我拿著月餅,想:就三個人在一塊兒吃月餅,多沒意思!外公外婆全在百里之外的老家,而舅舅遠在千里之外的上海,今天本該是團圓的日子,而我們全家卻相隔這麼遠。我拉下臉,十分不高興。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說:“今天你可以隨便打電話。”“啊!太好了,還是媽媽瞭解我!”我放下手中的月餅,歡呼著奔向電話。

  首先撥通了外公家的電話。“喂!”聽到外公親切的聲音,我興奮地說:“外公,祝你中秋節快樂!”“謝謝,謝謝!這兩天學習累不累呀?”“不累。”“一定要好好學習啊,孩子!”“我知道,你們那裡有沒有月亮呀?”“唉,天陰,哪有呀!”“別的沒什麼事,祝你和外婆身體健康!再見!”

  放下電話,我又立刻給舅舅打手機:“HappyMid-Autumn!”“ThankYou!”舅舅快樂地說。“舅舅,你那裡能看見月亮嗎?”“能,月亮很大很圓!”“國慶節你能回來嗎?”“工作太忙,肯定回不去。”“那春節呢?”“春節一定回來!”“GoodBay!”“Bay!”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事業,幹一番事業需要付出。這個中秋節,我們全家雖然沒坐在一起談笑,可電話卻把我們連在了一起

中秋之夜初三600字作文3

  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曆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只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餘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並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資訊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