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秋節> 關於八月十五作文集錦五篇

八月十五作文

關於八月十五作文集錦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月十五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月十五作文 篇1

  今年的中秋節可真爽,它終於成了可以放假的節日了,賞月再晚也不用擔心第二天上學遲到了。更開心的是,可以和媽媽回老家了。

  今天就是農曆八月十五了,一起床我就盼著早點天黑,想仔細看看今晚月亮裡的嫦娥和玉兔。不到六點鐘,太陽還沒落山,我和弟弟就跑到田野裡看月亮。可月亮好像和我們捉迷藏,遲遲不肯出來。是不是我們站得太矮?我倆乾脆爬上房頂等月亮。我倆在房頂上正做遊戲,月亮竟悄悄地露出了她圓圓的臉。剛看到時,我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因為此時的西方正是晚霞滿天呢。月亮也真是瞭解我們急切的心思。只是看這時的月亮,雖好圓好大,卻像害羞的姑娘那樣,有些朦朦朧朧的。

  誰說一定要天黑才看到月亮?我們在城裡每天只能看到那小小方方的天空,見到的總是已經掛在高空的月亮。想到這裡,我不由得深吸了口新鮮的空氣。

  媽媽他們把月餅和水果都端到院子裡,招呼大家吃。吃著香香的月餅,我彷彿看到了嫦娥抱著玉兔從廣寒宮裡走了出來。當年嫦娥迷戀天上的生活,多吃了一粒仙丹,結果丟下后羿,一個人飄到了寒冷寂寞的月亮上,那麼大的廣寒宮,只有一隻玉兔和她作伴。

  我有些發愣,嫦娥怎麼那麼傻,在天上有什麼好,孤孤單單的,她這會兒會後悔嗎?如果繼續和后羿一起生活在地球上,該是多麼幸福。她能看到我們手中的月餅嗎?她羨慕嗎?想不想下來和我們一起分享快樂和幸福呢?

  媽媽說,月圓的時候也是家裡團圓的日子,吃月餅就代表著家庭團圓的`深意。一提到團圓,我就立刻想到常年遠離家鄉,守在邊關的爸爸,不禁淚流滿面,心潮起伏。都說明月千里寄相思,美麗的月亮,你能把我們的思念捎給爸爸,讓他多一些開心嗎?此時,如果我爬上月亮,是不是就可以頭朝下看到爸爸呢?

  中秋的月亮,你讓我難以忘懷!

八月十五作文 篇2

  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空格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空格說起中秋的來源,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

  其中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最為流傳,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說是當時老百姓們為推翻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裡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推翻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悅吧!也有人說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悅與高興吧!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悅的象徵,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八月十五作文 篇3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寫得真好啊,寫了思念家鄉感情。

  自古以來,家人在一起過中秋節才是快樂的,一點不假,還越吃越開心。

  今天就是中秋節,我的親人都來了我家,媽媽,大姑,都在忙著煮飯,我就和我堂妹玩咯,呵呵,開心!之後,我就聽鍋勺敲打的聲音,又聽到炒菜聲音,噼裡啪啦,最後聞到菜香味,啊!真香啊,我現在垂涎欲滴了,好了,一切都準備好了,我們開動了,我看一下是什麼菜,哇!好豐盛啊!有雞、燜鵝、惠東特產番薯米絲、辣魚、豆角、青菜等,哇!我已經等不及了,我馬上拿起筷子和碗,我的手不停揮動,夾了這個夾那個,我先吃雞,很好吃啊,之後我又吃燜鵝。我覺得惠東特產番薯米絲最好吃,大家都表揚媽媽說:“嗯!不錯不錯,太好吃了,回頭我和嫂子學學!”

  媽媽的臉上自然就很開心,我說:“那是,如果不是我媽媽煮菜煮的好吃,你們還有胃口嗎?”

  “是啊是啊!”大家應和道。堂妹也說伯孃做菜好吃,(她叫我媽媽叫伯孃)。吃飽了,我和堂妹,表弟,嫂嫂,哥哥去廣場點燈籠,我家到廣場很近,不一會就到了。廣場人山人海,喜氣洋洋,每個人都洋溢幸福的笑容。嫂嫂買了五個,燈籠,一個給我,一個堂妹,一個給弟弟,另外一個給另一個弟弟。我們拿了幾個蠟燭,我點火,燈籠一個一個亮了,好爽啊。我們便開心笑起來了。

  我的中秋節過得很快樂,你呢?

八月十五作文 篇4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這一天人們都團團圓圓的在一起吃月餅、賞月。

  這天晚上,月亮升起來了,好大啊!像個銀黃色的圓盤,掛在空中,真是“月到中秋萬分明”啊!我和爸爸、媽媽作者擺著月餅和水果的桌子旁,一邊賞月,一邊聊天,我吃著甜甜的月餅,望著天上圓圓的月亮問媽媽:“媽媽,月亮裡真的有嫦娥嗎?”媽媽笑著說:“那只是個傳說,傳說嫦娥吃了不死仙丹,飛到了月宮,可是月宮裡只有一隻玉兔陪伴她,他特別寂寞,所以每逢八月十五月圓的時候,他都會抱著玉兔站在廣寒宮裡,遠遠地望著家鄉,渴望和家人團圓。”聽完了這個故事,爸爸說:“那只是一個傳說,其實”嫦娥奔月“是中國航天探月工程的代號。”

  這次中秋節,讓我知道了月球正在等待著人們去探索,等我長大了,也要去月球上看看到底有什麼。

八月十五作文 篇5

  在八月十五之前,人們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臉上寫著大大的“興奮”。在家的人,每到這個時候,總會期盼門口出現熟悉的身影;而在外的人呢,總想著家裡的人,想著與他們團圓的場景,那麼溫馨。總之,在這月圓之時,家裡家外的人總是惦記著彼此。

  終於等到久違的這一天了!青煙縈繞,鞭炮聲此起彼伏,人們個個身著紅衣,面帶微笑,過節的氣氛在人群中蔓延開了。此時,在異鄉的遊子們正風塵僕僕地往家趕,“興奮”早已在心中紮下根,恨不得一下子就回到家裡,抱一抱自己的親人。而在家裡,大人們等待著孩子的歸來,有的站在門口,目光死死盯在路口,尋找著孩子的身影;有的站在路口焦急地走來走去,彷彿一刻都不能再等了;有的站在街坊鄰居的院子裡,伸長脖子,向路口眺望,再也按捺不住了!終於,那張熟悉的面孔又出現在自己的眼前,什麼都不用說,一個大大的擁抱,似乎就已經淋漓盡致地舒發了自己的思念。遊子們終於卸下了那重重的行李——思念,這一刻,只屬於他們!

  炎熱的中午過後,迎接人們的便是涼爽的下午,不知是誰開了頭,清脆的鞭炮聲響徹雲霄。接下來,鞭炮聲一陣接一陣,像是在演奏一曲高分貝的交響曲,人們沉醉其中,也不在意它的音量了!每家每戶都準備起了貢品,那些做工精緻的貢品道具,一看就叫人舒服,平時愛頑皮的小孩子們也充當起了小能手,跟著大人們忙前忙後,長大了,再也不是家長的累贅了!

  我們家也要開始祭拜了!貢銀燃起後,隨之響起的就是一串鞭炮聲。那場景,媽媽就是一個受了驚的小雞,拿著一枝香,便趕緊跑了回來。人人捂著耳朵,時不時還有一個炮飛到自己身上,不過沒事,因為要過個趣味節嘛!我們點起了香,徐徐青煙嫋嫋升起,然後,說出了自己一年的心願,希望能顯靈。

  夜幕降臨,香噴噴的團圓飯終於開始了!每個人家裡都有那麼兩三道美味佳餚,有的還是滿漢全席呢!舉起一杯美酒,想說的話,都在此刻暢談,每個人都很享受其中。吃著媽媽煮的飯,交流著心事,其樂融融!飽飯過後,接下來就是孩子們的玩耍時間了!那麼五六個小孩聚成一群,在一起玩大人不理解的獨特遊戲。奔跑著,歡笑著,樂此不彼,還有什麼比在月圓之時與好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