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秋節>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9篇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9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1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雲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題記

  中秋節如同仙子般在我們的盼望下到來了……晚上,我站在陽臺上,天空中一輪明月懸在天空中,快活的眨著眼睛的星星、五彩繽紛的煙花如花般鑲在了夜幕中,像一幅油彩畫。頓時,我煩躁的心情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目不轉睛的觀賞這月,可是星星已經沒有以前的多了,於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小時候中秋節時候,穿著毛衣,拿著手拿的那個煙花,在廣場的活蹦亂跳,也沒有人會管你。像瘋子般的吼叫,在童年,也只能表現出你很調皮。星星滿天,代表著無盡飄渺的思念。有時,我會傻傻地問媽媽:“媽媽,天上的星星是什麼?”“那是死去的親人,你看,那顆最亮的星星就是對國家做有巨大貢獻的人啊。孩子,你要好好學習,長大好報答國家。”媽媽抹抹眼淚。“恩。”那是我津津有味的聽著。那時,我便有了一個希望:以後天空的星星更多、星星更亮。這樣,會為找不到家的孩子點明方向。

  慢慢地,我也長大了,爸爸媽媽的頭髮上也多了一縷銀絲。天空也黯淡了,星星也寥寥無幾。這是為何?現在我才明白,科技發達了,烏煙瘴氣了,星星不愛這個地方了。中秋節也沒有那時的歡快了,最多隻是吃幾塊月餅就已經夠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是在外的遊子們最好的寫照。雖想回家,但卻回不了。家裡傻傻等待的父母還做了你愛吃的飯菜,可是這些卻是一個安慰。去縣城上大學了,去闖蕩了。那時的稚氣已變得血氣方剛。也不再回家了,慢慢家裡的聯絡沒了。我還傻傻的說著“我已不是孩子了,不需要你們了。”換來的卻是父母的眼淚。小時候的照片已經褪盡,媽媽卻把一個相框,我小時候的照片全部裝進了裡面。我問她為什麼要把這些裝進那裡?她說留著只是一個念想……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中秋節就是回來看看已經年邁的父母,和他們吃一頓團圓飯。他們是愛我們的。他們怕我們受傷,便把傷口默默忍受著。他們對我們做出了許多,我們卻無以回報。其實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好的回報。

  中秋節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一家人吃罷晚飯,坐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欣賞起中央臺的中秋晚會。我看了一會,便走出屋,來到小院,獨自賞月。

  立秋已過,中秋的夜晚有些寒意,我披上一件長袖褂子,漫步在小院之中。小院的東面有一方泥土,建有一個花池,面積雖然不大,但是裡面栽滿了花花草草,花草之下藏匿著一些小昆蟲,他們爭先恐後地演奏著自己拿手的音樂,美妙的樂曲湊成一曲扣人心絃的大合唱。我傾聽著自然界中的天籟之聲,愜意無比。我抬頭凝望蒼穹,一輪明月懸掛天空,圓月宛如一個玲瓏剔透的大玉盤鑲嵌在蒼穹之上。皎潔的月光顯得那麼柔和,那麼潔淨,那麼光亮。月光灑滿小院,灑滿樹梢,灑滿山川。整個世界彷彿罩上了一層薄紗,朦朦朧朧,若隱若現。天穹中的星星在月光的映襯下,黯然失色,星星稀稀疏疏,不情願地眨著眼睛。似乎在嫉妒圓月呢!我如痴如醉地欣賞著圓月,突然,飄來一片黑雲,圓圓的月亮被黑雲遮住,頓時月亮失去了光芒,圓月悄悄藏匿在黑雲之中。我有些惆悵,暗暗抱怨起可惡的黑雲。過了片刻,圓月終於衝破黑雲,重現蒼穹,月光愈顯皎潔。我轉悲為喜,心情豁然開朗,目不轉睛地欣賞著失而復得的圓月。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文人墨客對明月的讚美:“床頭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多麼美妙的詩句,表達出詩人對明月的讚美之情。此景此情,讓我也湧動一種寫詩的衝動,於是低吟出一首小詩:“月到中秋分外圓,皎潔月光灑山川。嫦娥寂寞羨人間,玉兔乖巧伏身邊。”

  我凝望著圓月,心潮澎湃,浮想聯翩。我彷彿看到嫦娥在廣寒宮獨自跳著舞蹈,不時窺探人間的璀璨的燈光,火樹銀花不夜天,人間燈火讓天河黯然失色,怎能不使嫦娥窺探人間哪?玉兔乖巧地伏在一邊,欣賞著嫦娥的優美舞姿,不時搖搖耳朵,以表對嫦娥的讚美;我彷彿看到吳剛揮舞大斧不停地砍著桂花樹,木屑飛濺,吳剛揮汗如雨,氣喘吁吁;彷彿看到我國的玉兔探測器正在漫步在月球之上,小心翼翼地探測著月球的地貌。我深信,不久的將來,我國的宇航員也會登上月球,漫步月球之上。中國人征服月球已指日可待,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夜,深了。秋風乍起,一絲寒意襲來,頓覺涼爽。圓月偏西,月亮依舊那麼圓,那麼大,月光依舊那麼皎潔。蟋蟀的琴聲清晰可辨,不絕於耳。我滿懷戀戀不捨之情離開小院回到屋裡。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3

  月圓了,團圓的味道傳遞著家家戶戶,可是總有一戶家庭不完整,整個家是冷清清的……

  我躺在床上,看著天上那又大又圓的月亮,我哭了,我這個家就僅僅是我一個人,全家人都回家鄉了,我可以知道他們現在是多麼開心:大人們肯定在聊天、喝茶,孩子們一定在開心地放煙花,再過一會兒,他們一定坐在沙發上,熱熱鬧鬧地吃著月餅……那一陣陣幸福的笑聲在我的耳邊不停地響起,它們就像魔鬼圍繞在我周圍,讓我生不如死……

  我尖叫著從床上坐了起來,我根本睡不著,我慢慢地穿好拖鞋走出房間,我漫不經心地走到陽臺,孤零零地坐在一個角落,看著家家戶戶那火紅的燈光瀰漫著整個家,這不禁讓我轉過頭看看家裡那灰暗的燈光,此時的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痛,我的眼角悄悄地流下了淚。

  我扶著牆一點一點站起來,不知不覺走到了冰箱面前,我輕輕開啟冰箱拿了一個月餅出來,慢慢地開啟包裝一點一點地咬著月餅,要是在平時我一定會不停地說“好好吃!”然而,現在卻覺得月餅是那樣的難吃,吃了幾口就吃不下了,只好小心翼翼地把月餅放在了桌上。

  就在我站起來的那一刻,窗外響了一下,我不禁朝窗外看了一下,我看到那煙花在空中綻放,真的好美!就在那一刻,我倒在了地上大哭起來,心裡是那樣的痛苦:我恨你們!我恨你們!有誰能在我身邊安慰我?我討厭這個節日,我討厭你!我很孤獨,你知道嗎……不知不覺中,我似乎睡著了,一切東西變模糊了……

  慢慢地,我醒了,看了看月亮,這讓我想到了一個人:黃老師。我慢慢地走到電話機面前,拿起電話小心翼翼地摁著電話號碼,不一會兒,老師接了,聽了老師的聲音,心裡不禁有些放鬆,就小聲地對老師說:“老師,是我啊,今天是中秋節,祝您中秋節快樂!”老師聽了,似乎在笑,然後開心地說:“呵呵,謝謝啦,你也是!”我聽了,心裡真的好幸福,過了幾秒鐘,老師笑著說:“好啊,晚了快去睡吧!”我知道不情願地說:“嗯,好吧。”

  我輕輕蓋上電話,摸了摸電話機,然後慢慢走到房間,躺在床上含著幸福的淚水睡著了……

  這個中秋節也許將會成為我最難忘的中秋節,因為在這個中秋節,我哭了,也笑了……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4

  又是一年中秋月圓時,月圓人圓,餅更圓。踏著桂香,披金戴銀,珠光寶氣的月餅信步而自,不慌不忙,不緊不慢,早已沒了前些年樸實的勞苦大眾模樣。如今脫胎換骨,一躍進入豪門的它,不愁沒人要。不用吆喝,往那兒一站,自有人為他傾倒。

  月餅是什麼?月餅是個餅。這聽著像廢話,確是大實話。可悲可笑可嘆地是如今這大實話卻真成了廢話。只因它改了姓,整了容,順便還和皇室沾了點親帶了故。人家現在叫做“皇家極品金裝月餅”。

  俗話說人靠衣裝,餅靠包裝,僅是換了身貴族行頭,原來大街上2快5一個的地攤貨,便成了人人得而吃之的搶手貨。單是外表又怎能定顯它的貴氣呢,於是,人們又挖空心思給它加料啊,附贈品啊,藏金納銀啊。一盒小小的月餅瞬間身價長了N個百分點。掛的是月餅“羊頭”,賣的卻是其他奢侈品的狗肉,美名其曰“買一送N”。殊不知月餅到底是主角還是配角?

  貴?沒關係。需求決定生產。正有人發愁呢,佳節將至,送錢吧,太俗,還是貪汙受賄,名聲不好聽,送月餅吧,太沒誠意。於是,披著“月餅”外衣的絕佳禮品便應運而生了,拎一盒金貴“月餅”小小心意,領導笑了,工作有了,事兒有著落了。貴嗎,不貴,也就萬兒八千。不得不佩服中國人偉大的智慧,明著不行目睹著來,“意思意思”,其中的意思,地球人都知道。只是不知道那些油光滿面,腦滿腸肥的領導大人,撕開華麗包裝時,會不會兩眼放光,仰天長嘯:“爺吃的不是月餅,是腐敗!”

  這是月餅嗎?不是!它只剩下一層華而不實的空殼,所有的內在都應經被挖空敗盡,取而代之的大量陪嫁品。鮑魚參翅肚樣樣俱全,五糧液茅臺酒更是小意思,甚至還有粉嫩嫩的毛爺爺隨之出嫁。這些大老闆出手可真闊綽,比嫁個女兒只要大下血本。今天買月餅送RMB明天該送什麼呢,該送“二奶”了吧。

  中秋,準備上一桌好菜,一家人和和樂樂地分食月餅,共賞明月,是同等情趣,如今這中華美食怕是變得自家人都完全陌生了吧,試問我們的傳統在哪裡?年年月圓,月似當時,月餅卻已不是當時模樣。

  又是一年月圓時,只是何時才能再見月餅?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5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句關於中秋渴望與親人團圓的詩,強烈的表達了中秋團圓之意,中秋月圓時,李白不能與家中親人團聚而寫下這首詩,團圓之意,他很想見親人一面,問自己的老母親,您,還好嗎,卻又不可以。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又名團圓節,而習俗便是吃月餅、賞月等。說起吃月餅,那就得從挑月餅開始,挑不到好的月餅,就自然吃不到好的月餅啦。

  中秋節當日,我與爸爸去各個蛋糕店、超市、商場挑月餅,總之哪裡有月餅哪裡就有我們。我逛來逛去都找不到心儀的“ta”——鮮花月餅,取而代之的便是五仁月餅、火腿月餅、叉燒……我與爸爸東奔西跑,爸爸似乎有些累了,於是我便大發慈悲叫爸爸給錢給我,我自己“探索真相”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沮喪的回到了家,心情有些低落,不過,我收穫了葡萄味的果凍。晚上,桌上擺著許多佳餚,雞鴨魚肉,總之應有盡有,可令我驚奇的是,桌上還擺著鮮花月餅,“這是怎麼回事?”我問道。“是你阿姨從興義最大的商場買來的,他知道你喜歡吃鮮花月餅。”爸爸答到。

  我很感動,可我就是個倔強的性子,不喜歡在別人面前掉眼淚,於是,我心裡懷著萬分的感激,開玩笑的說:“阿姨真不愧是個大大的偵探,連我喜歡吃什麼都摸好底了。”飯後,坐上原本一盤盤佳餚變成了光碟兒

  夜幕降臨,“看!快看!”我大叫起來。

  大家順著我指的方向看去,只見月亮像個害羞的姑娘,羞答答的從烏雲背後伸出半個腦袋,偷偷地向下俯視,發現沒有什麼動靜一扭身,就出現在天幕中。這時,天空中就像掛著一盞明亮的燈,周圍的景色都鍍上了一層銀白色,我和家人望著這盞明亮的燈,也許,它能使不能回家陪伴親人的孩子們找到親人的那一份關心,幸福……

  中秋節,是親人們聚在一起吃個飯,賞個月就完了嗎?不,並不是,而是希望、代表著一家團圓,永遠幸福,中秋節是團圓的徽章,是幸福的象徵,就如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字“福”團圓幸福,便是“福”的代表之一。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6

  寂靜的夜,清風拂面,田野中傳來陣陣蛙鳴.大地上的一切都隱沒在蒼茫的夜色中,風吹雲動,在遙遠的天邊,漸漸露出一面玉鏡的模糊輪廓,越來越清晰,同時皎潔的銀光也悄無聲息的灑上鄉間阡陌.照亮歸家的路,在每個人的心湖激起陣陣漣漪.

  月,從自然科學角度說,它只是一顆普普通通的衛星,沒有地球的生機勃勃,沒有太陽的光亮耀眼.但是月給人以寧靜祥和之感,在中國人心中,月更是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月是神聖的,是團圓的象徵,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代詩人李白望月思鄉,以月寄情,寫下不朽詩篇.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早在宋代,蘇軾的詞中月就成了人情感的載體,透過月來表達思念之情和對天下所有分離之人的美好祝願.可見月在中國人心中早已被賦予了無限的遐想,是團圓美好的象徵.

  月文化在歷史長河的盪滌中,不但沒有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反而逐漸發展,更加深入人心.每逢佳節倍思親,正值中秋佳節,雖然如今,網路,電話,郵遞都可以解決相思之苦,但中國人所盼望的還是一家子坐在一起,吃上一頓團圓飯,酌酒賞月,要的就是那濃濃的人情味兒.

  我覺得中秋的意義並不單純是團聚,而是心與心的溝通.中秋不只是向一個名叫故鄉的地方奔波,更可貴的是採擷異地的月華,卻擁有著同一種感動.中秋不僅是家庭聚會上的觥籌交錯,更難得的是身在他鄉,卻能心意相通.在月下許下美好的願望,讓月光傳遞我們的真情.不論你是事業有成的名人富商,還是忙碌平凡的普通百姓,或是落魄貧窮的流浪漢,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輪圓月,照亮你的內心,帶給你最深的感動.

  身為子女的你,希冀著父母健康長壽,身為父母的你,盼望著孩子聰明伶俐,身為人民的你,期待著祖國繁榮昌盛,在中秋月下,許下你的願望,讓月光載上這些願望,將它們送上天宮.

  又是中秋月圓時,月兒園,人團圓.仰望夜空,昨夜星辰早已墜落,今日明月正當空,望月息心,以月為題,記情於文,寄情於月,記情於心.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7

  時光荏苒,轉眼間,秋娓娓到來。蕭瑟的秋風送來了家的味道,捲起一種濃烈的思念之情。“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思念,引著我們向家的方向走去。

  歲月不饒人啊!到了老家,我真切的感受到這一點。想當年,我姥爺能揹著我走三十分鐘,如今的他走路已是顫顫巍巍;想當年,我姥姥能一次從集市上帶回來二十斤的東西,對如今的她而言,這已經成為一段永垂不朽的歷史了;想當年,姥姥姥爺的頭髮又黑又密,如今姥爺已是兩鬢斑白,姥姥也是滿頭銀髮;想當年,他們的精氣神總是那麼足,可如今,他們被各種疾病折磨,瘦骨嶙峋,精氣神大不如從前了……

  但是,唯一不變的是姥姥姥爺對我們那永恆、樸實的愛。每次回老家,他們都會為我們準備很多東西。知道我愛吃肉,他們就會買或親自炸很多肉;知道現在的東西不放心,他們就會付出辛勤的汗水,自己親自種地,只為我們吃的到食物健康一點兒;知道我們不能常回家,他們總是讓爸爸媽媽好好工作,讓我好好學習,不要擔心家裡;知道我們有困難時,總會第一個在我們旁邊噓寒問暖,及時送上鼓勵和祝福,讓我們倍感溫暖……

  以前,我們沒有條件讓他們過的更好,可現在,我們有條件了,他們卻享受不起了。媽媽給姥爺買了些上好的魚罐頭,可姥爺說,他咬不動了;姥姥愛吃甜食,可她被糖尿病所折磨,看見想吃的'東西卻不能吃,這種感受我深深有所體會;我把書包上的拉桿給他們上集市買菜用,可他們已很少上集市,拉桿上蒙著厚厚的灰塵;每次要給他們錢,他們都百般拒絕,可我們深知現在物價高,他們是如何省吃簡用度過著年年歲歲的,他們不要,我們的心裡也不是滋味。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是,今年的月亮還是去年的月亮嗎?它會有所改變嗎?歲月如流,萬物不停的變化著,但不變的是父母對子女永恆的愛。月光像輕紗那般灑滿大地,媽媽希望她的父母能健康平安,這樣她才能開心、放心;我也希望我的父母能健康平安,我也會像他們愛他們的父母那樣深深的愛著他們。

  月到中秋分外圓……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8

  時間,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歲月年輪碾過之處,除了眼角髮際,還有內心,揮之不去的歲月洗禮與生活磨礪,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幸福?快樂?還是辛酸?亦或是五味雜陳兼而有之?

  對自己、對身邊的人以及生活要求得越多,便越來越不懂得珍惜當前所擁有的,越來越不懂享受簡單的美好。最初的那份純真,被我遺落到了哪裡?是否有人已把她拾取?還是,她還在一直流浪、一直飄蕩,只因為,她的美麗,不再有人動心?

  小時候獲得一個新的鉛筆盒的欣喜、贏了同伴們一個小小玻璃珠的雀躍、看到老師在作文批改簿上籤下“優”字時的自豪……因為擁有一顆容易滿足的心,兒時的生活顯得如此的五彩斑斕。可是那樣的心情,現在似乎只有可能在夢境中出現了吧——似乎觸手可及,可睜開眼,一切又消失得無影無蹤——成年後的我們,像一個貪得無厭怪獸,總是無法讓自己停下追逐的腳步,心,卻在患得患失的情緒中永遠失落著!

  我總是容易跑題,文字如是,生活亦如此。明明開始的時候不是這樣想的,卻在過程中慢慢放任自己,任其天馬行空地脫離原始的軌跡。所以,才會不斷不斷地讓自己生出挫敗感吧?呵呵,難道我真的學不會控制自己?

  剛跟一個久未謀面的朋友互道中秋祝福,突然想起某一年的中秋,跟公司總部的同事們一起為派出機構的同事們包裝中秋禮物、撰寫中秋賀卡的情景。很多年過去了,這樣的場面在每一年中秋臨近的時候都會在我的腦海中閃現,我不知道我為什麼總會想起那個場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一直這麼深刻地儲存在我的記憶中,但我知道,每一次想起,心底總會升騰起一陣一陣的溫暖,還有內在的一些叫做動力的東西——那些曾經努力奮鬥的日子,那些陪伴我成長的人、事、以及一次一次成功或者失敗的經歷,豈是歲月所能磨滅?

  那麼,我所追求的,也是為了實現我最初的夢想嗎?不斷的捨棄、不斷的追逐,也都是為了獲得內心的安定吧!那麼,在時間的流逝中,在生活的磨礪中,我是有收穫的,你也一樣,不是嗎?

  所以,我們是幸福的,特別是在美麗的月圓之日。讓我們的內心充盈起來、一起感恩擁有…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9

  四季輪迴,風雲變幻,又到一年中秋月圓時。

  舉頭望月,這冰清玉潔的銀盤出奇地圓,仍然像往常一般安詳地躺在靜謐的夜空,遠遠地、遠遠地望著忙碌的人們。人們也一樣,遠遠地、遠遠地望著這一輪有些悽清的明月,心中有苦、有甜,五味交織。月亮不知道這些,它只靜靜地、靜靜地與人們對望著,殊不知自古以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的它,會承載著千家萬戶親朋團圓的喜悅和骨肉分離的憂愁。

  我不曾經歷過骨肉分離的痛苦,也不曾感受過漂泊遊子的鄉愁,但我仍盼望中秋,盼望著那種捧著月餅和親人一起在月下談笑風生的溫馨。我最喜歡的還是和外婆坐在窗邊,看著月亮,說著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由描寫中秋的古詩詞,想象當年詩人月下作詩的場景,感受詩人當時內心的悲喜。

  “阿婆,阿婆,我在書上看到一句詩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你能給我講講麼?”記得很多年前的一箇中秋夜,我這麼問外婆。“好,好,把你的小板凳搬來,阿婆來給你講講這首詞的故事……”每次我問外婆,她都會慈祥地輕扶我的頭笑眯眯地這麼說。那是我第一次接觸描寫中秋的宋詞。

  到了長大一些的時候,我開始幻想,想嫦娥在雲母屏後會不會思念親人,想吳剛會不會坐在桂樹下望著曾經的家嘆息,想月亮獨自在清冷的夜空中會不會感到孤獨。“阿婆,你說月亮會不會記得曾經的每一次中秋?或者它早就忘記了?它會記得庭院中獨自踱步的王建嗎?又或者,它會記得我們嗎?”小學五年級的我,開始學會回首過去。“它會記得的,它從不曾忘記,人們的悲歡離合都儲存在它的心裡,包括王建,包括辛棄疾,包括我們。”外婆對於我的每個問題都如此認真地回答。或許吧,月亮沒有忘記,它記得與人們共同度過的每一次中秋,記得千里同望月的我們。

  今天,我並沒有和外婆在一起過中秋。第一次和外婆分開賞月,我竟有些無所適從。身下的小凳和外婆一樣,陪了我許多年,如今它已十分陳舊,我獨自坐在窗邊,手裡捧著一塊月餅,抬頭望月,而膝上卻放著一本幾米的《月亮忘記了》。“中秋月,你真的忘記了嗎?你可不能忘記啊,我把過去關於中秋的記憶都放在你這兒了。”我自言自語地嘀咕著,心裡想的卻是外婆。“姐”,小我半歲的妹妹走過來,遞給我一杯牛奶,“月亮不會忘記,它以後還會記得,今年有我陪你和它對望。”

  又到中秋月圓時,天涯海角共賞月。我又一次把關於中秋的記憶託付給了這圓圓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