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秋節> 中秋節有感初二作文(通用9篇)

中秋節有感初二作文

中秋節有感初二作文(通用9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節有感初二作文(通用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有感初二作文1

  說起中秋,我們總是最先想起月餅和中秋圓月,月亮一直和我們相伴,然而我們平時卻很少注意到懸掛於頭上的月亮,只有在中秋佳節的時候才會去看一眼圓月,和家裡人一起賞月吃月餅。

  家裡人因為各種工作學習的關係,彼此在一起賞月的日子並不是很多,有的時候是我在家,而爸爸不在家,有時候是媽媽在家,我和爸爸不在家。有時候覺得覺得很遺憾,連一家人在一起度過一個團圓夜的時間都沒有,月亮啊月亮,都說月圓之夜人團圓,為什麼人不圓?

  盼望了很久,去年的中秋節我終於了卻了這樁心事。中秋夜的那一天,我們一家難得聚在了一起,全家興致勃勃地帶著水果零食去樓頂賞月。雖然,皎潔的月光很美,可能是月光的原因,感覺所有的一切都反射出淡淡的冷光,四周安靜極了,一家人望著月亮都不想說話,冷冷清清地感覺到缺少什麼,吃東西也感覺沒滋味,我想大概缺少的一份熱鬧,“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陶醉的唱起了歌,爸爸媽媽被我感染,也跟著我緩緩唱了起來,爸爸更是拿出了自己許久不曾用的手風琴,一家跟著爸爸的節奏一起唱。

  弟弟更是來了興致,朗誦了自己在學校學的古詩。“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我和媽媽也不甘示弱,紛紛朗誦起古詩來。

  夜深了,一家人賞月的時光結束了,儘管月餅沒有吃多少,但是中秋圓月下留下了我們的歡聲笑語,期待今年的中秋節圓月早點出現,當明月照亮大地的那一刻,我們一家人一定很溫馨地望著月亮,在"明月幾時有"的千古詩句中享受傳統。

  中秋節有感初二作文2

  初二的生活,忙忙碌碌。在上課與下課的鈴聲中,人的思想與感官也開始漸漸麻木。不知不覺間,本是月牙兒彎彎掛天穹,卻已愈走愈圓照地光。啊,八月,中秋節該來了。

  不知從中秋節前的多少天開始,我們的心中便有了期盼,有了念想,期盼著那一個美妙的時刻早日到來,念想著快點放假好與家人團聚。

  於是乎每天清晨五點半醒來,便會下意識地望望窗外還略顯空洞幽暗的天穹,那好似缺了一角的白玉盤何時才能圓滿,看那星星光輝燦爛,那本該屬於你的輝煌還不爭取嗎?

  而夜晚漸深,十多點放學的我們,更是把抬頭仰望當成了習慣。看著天際上星星一顆顆增多,一顆顆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一顆顆開始放射自己絢麗迷人的光彩。而月牙兒你為何獨自隱藏在幕後,躲躲閃閃在雲後飄移,好似一位正要出嫁的新娘怕見眾人。啊,你也知道不久後便是你的節日,所以是想在那十五的夜晚給我們一個驚喜吧!

  可是,中秋節前,我們的生活卻照舊是忙碌的。只是一絲絲殷實的期盼讓那時光的腳步偶爾變慢。但初三學生的腳步卻不會因此而停止,青春的腳步更不會因此而停滯減緩片刻。該完成的作業,還是要完成,該讀背的單詞和課文,還是要讀背。儘管如此,我們的生活還不算太悲涼,好歹有的期盼,終會有團圓的時刻,到那時就可以盡情享受家人的濃濃愛意。而那些漂泊天涯的'孤獨遊子,他們卻只能對月思空,把酒言愁愁更愁。

  中秋前夕,雖人微技拙,也禁不住要吟道:明月悠悠照地光,空懷愁思空無意。吾等今朝多奮戰,霜潔瑩瑩把家歡。

  中秋節有感初二作文3

  農曆八月15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因此在外地打工的人們都會趕回家裡與親人團聚。我的爸爸也一樣,無論有多忙,都會回到家裡與我們團聚。而我最期盼的是,中秋夜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著月餅賞著月,這一刻別提有多幸福了!

  其次,博餅是閩南地區中秋期間最受歡迎的一項活動,每到這個時候,到處都能聽到清脆的骰子聲,我們小區也不例外。今天我也去參加了小區組織的博餅活動,只見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禮品,十分誘人。走在路上,抬頭仰望星空,一輪皓月高高懸掛,在月亮的照耀下,每件禮品都顯得異常珍貴。

  很快,博餅便開始了,我們其中一個人拿起兩個骰子,決出誰先投。輪到我博餅的時候,我抓起骰子,將骰子捧在手心搖一搖,然後祈禱自己有個好運氣,隨後雙手一鬆,只見六個正方體骰子在紅色的大碗裡舞動著,旋轉,跳躍,碰撞終於停了下來,我一看,以為是一秀,頓時失望至極。突然,人群中出現了一個聲音:“對堂!”我便仔細數了數1、2、3、4、5、6!真的是對堂。一陣陣驚呼聲湧來,我欣喜若狂,得到了媽媽夢寐以求的獎品——煎鍋,媽媽也高興的手舞足蹈,興奮不已。

  儘管後面幾次表現不盡人意,但是我們也博到了很多獎品,非常滿足,因為我博到了媽媽最想要的東西。

  雖然這個中秋節很愉快,但只可惜爺爺沒有與我們團聚,讓我甚是想念,我不由得想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有感初二作文4

  今天是中秋節,我特別高興。晚上,我們來到南湖廣場,這裡人山人海,燈火輝煌。我和爸爸找到了一塊空地,鋪好了布,然後再把月餅和水果放好,我抬頭向上看,啊!月亮掛上了樹梢。

  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一點也不錯。看,那帶著一圈金環的月兒急匆匆地趕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穿過一屢一屢輕煙似的的白雲向上升。一剎那,月兒的顏色變淺了,淺了,變白了,白了。它高傲地掛在碧藍的天宇,像一個玉盤反射出道道光芒。

  我坐在布上吃著美味可口的月餅,想到了很多很多……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於到了,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節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這天剛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裡聚餐,慶祝生日,共度佳節。

  來到酒店門口,譁!那裡人山人海,連泊車的位子都沒有了,人們把酒店都圍了個水洩不通。幸好我們預先訂好了四張桌,看到整個飯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歡樂景象,我心裡特別高興,盡情地品賞著各種各樣的海鮮和名菜。

  吃完晚飯,我們就到海濱泳場看花燈。這時,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把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氣特別好,九點十五分,我們來到目的地時,沙灘上已經燈火輝煌,遊人如織了。我們沿著沙灘一邊觀賞一邊向前走。走進大門,“奇燈異彩耀水灣,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對聯則提醒遊人千萬不要忘記了在此賞月的大好時光。進入泳場,只見偌大的泳場裡到處都是火樹銀花,奇燈異彩。遊人的歡歌笑語此起彼伏。沙灘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擺開鍋碗瓢盆,搞起燒烤;有的在沙灘上鋪開塑膠紙,放上月餅、飲料等等,圍在一起,對月舉杯;有的人還手拉手跳起舞;熱鬧無比。

  今天晚上的花燈令我大飽眼福,真是流漣忘返。當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圓圓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們的後面。

  中秋節有感初二作文5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今晚的月亮真美啊!月亮圓圓的臉,像極了我可愛的小弟弟。月亮看見很多人看她,像小娃娃一樣害羞地把身子慢慢地藏到雲媽媽身後。雲媽媽看見了,說:“不要害羞,你出去玩一下吧,還有好多小朋友在望著你等著你。”月亮娃娃經過雲媽媽的再三勸說,終於一點一點地從雲媽媽身後探出頭來,露出歡喜的笑臉,那麼天真,那麼可愛。我們又歡呼起來!誰知,在我們的歡呼聲中,月亮娃娃又害羞了,半邊臉兒露出來,半邊臉兒又隱藏在雲媽媽身後。

  我焦急地望啊望,盼啊盼。過了很久很久,已是深夜了,奇怪的是月亮還像娃娃一樣害羞,躲在雲媽媽身後不肯出來呢!

  中秋節有感初二作文6

  又是一年月圓時,無論時光如何變遷,我的思緒都不得不為那輪明月所牽絆。

  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到中秋,家裡都特別熱鬧,每個人都打扮得喜氣洋洋,家中燈火通明,很和諧,很溫馨。我們吃了團圓飯後,就抱著一堆月餅上了樓頂賞月。抬起頭,映入眼簾的是一輪圓圓的明月,只見她賣力地展現自己美麗的身姿,與旁邊閃閃的星星一起構成了一幅浩渺的星月圖,讓人沉浸在它的寧靜與美麗之中。我轉頭看了看爺爺,他樂呵呵的笑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爬滿皺紋的臉上放著紅光,就像田野上一穗淳樸的紅高粱。旁邊的爸爸媽媽邊吃著月餅,邊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奶奶也露出了可愛的笑容……這樣其樂融融的畫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上了小學,一切都改變了。我的作業特別多,即使是中秋節也不例外,而我又沒有合理地安排時間去完成作業,只好囫圇吞棗地吃完團圓飯,匆匆上樓賞月了。彷彿我只是例行公事,走流程一般。那時的我,再也無暇體會賞月的樂趣,在我眼中,月亮還是與往年中秋一樣的大,一樣的圓。看了一會兒,我興趣全無,心裡總是念著那沒有完成的作業,便匆匆下樓去。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望著我漸遠的背影一臉愕然。

  今年中秋,我早早地完成作業,我不緊不慢地和家人一起開開心心吃團圓飯。家中又恢復了那種歡樂和諧的氣氛。賞月的時候,我覺得今年的月亮似乎特別的美,月亮好似有點害羞,躲在雲朵後面,羞答答地探出頭,看到沒有什麼危險,便一使勁從雲朵後跳了出來,盡情地向我們展現她美麗的風姿。而爺爺,爸爸他們臉上又恢復了昔日的笑容,一家人的歡笑聲迴盪在這寂靜美妙的夜晚中。

  原來內心的得失,會影響賞月的心情,不是月亮不再美麗,而是我沒有靜下心去體會它的美。我終於明白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只要用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才會發現它的美。

  中秋節有感初二作文7

  中國有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在夏曆八月十五那天。正由於那天是秋季的正中,得名中秋節。

  說到中秋節呀,尚有一個瑰麗的傳說呢!相傳在八月十五那天,嫦娥由於偷吃了仙藥,卻不知那藥不能多吃。一時之貪使他飛向了清涼的月宮。月宮裡什麼人都沒有,唯有一隻玉兔陪伴她閣下。當人們看到玉輪上那並犯科則的圖畫時,便想著那是瑰麗的嫦娥仙子和玉兔在玩耍。也正由於這點,古時辰的婦女們在中秋節的晚上設案供奉瓜果和糕點,還要虔敬祭拜,以求本身芳華永駐。

  在老家,中秋節此日尚有賞月呢!早早地吃完晚飯,我們一家便都出來賞月了。玉輪就像首次登臺演出的小女人一樣逐步升起,怕羞膽寒,皎潔如玉。玉輪上的圖畫像小孩子信筆塗鴉,又像人人的奇書異畫,讓人捉摸不透。你看,從這個角度看上去是很像山丘;然則換個角度再看,又像一片茂密的小樹林。雪白的玉輪灑落在大地上,統統都是那麼安靜。

  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並吟誦了《水調歌頭》中的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爸爸媽媽都誇我朗讀程度進步了不少。

  賞了月,還要吃月餅呢!開啟那油膩的包裝紙,看到的即是一個金黃的月餅了。這月餅外皮酥脆,內裡的豆沙餡卻是鬆軟適口,好吃極了。她摸進臥室,拿出準備好的月餅——伯父送給他的。姐夫也送來幾個高階月餅,爸、媽、姐、姐夫、外婆和我在這銀光下品嚐著月餅的甜美,同時也品嚐著團圓的氣息。他們又在談起以前的事來,我在旁邊有滋有味的聽著,一盆子水果、乾果不一會就全沒了,微微的談話聲把風都送回了被窩,姐姐他們也該回家了。外婆目送他們下了坡。

  那圓圓的玉輪也請託著人們盼願團聚的空想,因此身在異鄉的你必然要回家哦!

  中秋節有感初二作文8

  許多節日都洋溢著歡樂喜慶、闔家團圓的氣氛。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如果要我用四個字來形容一下這個節日,那就真的是無聊至極了!

  每年的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每年的這一天,各個家庭都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吃香噴噴的月餅,在浩瀚無垠的天空下一起聊聊天,賞賞月。

  也許每個家庭都已經到齊了吧,你看人家多熱鬧呀!而我家卻是冷冷清清,我爸爸因為工作忙,不能跟我們一起過個完美的中秋節。於是,我和妹妹只好吃完飯,早早地跑到了天台上去賞月。

  燈光朦朧,許多小孩拿著各種各樣、五彩繽紛的燈籠在路上開心地走著。而我爸爸沒有到來,我對這個“玩”感到十分無趣。你瞧,月亮害羞地用那薄薄的輕紗遮擋那潔白明亮的臉龐,你們催促了很久很久,它才掀開那輕紗,這時你才欣賞到那仙女一般美麗動人的臉龐。

  “姐姐,那就是圓盤嗎?”妹妹好奇地問。我心想:“這也許就是小孩子單純的一面吧,真好哄。”“嗯。”我輕輕地回答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妹妹不知不覺地吟起了詩,而我也鼓起了掌誇道:“好詩,厲害啊!”不一會兒,我們倆便開始了吟詩比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這樣我們一邊吟詩,一邊拿著叉子吃著各式各樣的月餅。其中我偏愛鮮花餅,甜甜蜜蜜的,十分可口。“嗯,真好吃。”妹妹也十分滿足說道,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神情,漸漸地,妹妹已經睜不開眼睛,趴在我腿上慢慢睡著了。

  時間一眨眼,一晃就過去了,冷清之夜,我凝望天上的月亮不禁嘆道:“真是一個無聊又充實的中秋節啊!”

  中秋節有感初二作文9

  “今人不識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正像李白所說,無論是今人還是古人,都對月亮產生了一份獨的感情。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就是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那天晚上,每個家庭裡都坐滿了成員,坐滿了月亮照射下的地方,在膠潔的月亮下,一起吃月餅,一起聊天,那是個美好的團圓節。

  中秋節的夜晚夕陽西下,太陽漸漸散去了他的光輝,留給大地黑暗。幾小時以後,天上照射著一道銀白色的月光,照亮了成片大地。月亮慢慢地岀來,周圍的黑雲,一時遮著月亮的一邊,一時遮著整個月亮。好像小孩子們玩捉迷藏一樣。漸漸的,月亮升到最高峰,剎那間,月亮照亮了整個世界,好像是在對大家說:中秋節快樂。

  隨著月亮的光,照射著我的眼睛,在我的眼裡,彷彿看見嫦娥在月亮裡,嫦娥在月亮裡舞蹈著,好像在為我們感到高興。在我們的眼裡只有月亮裡的嫦娥,我們陶醉在她的舞蹈中,忽然一陣清涼的風,隨著我們這邊吹來。陶醉的我們醉了。

  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夜,瀰漫著異樣的氣息;月,散發著皎潔的銀光,在這茫茫的夜空下,是我,是她,是他,笑得多麼燦爛,我吃著吃著,陶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