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秋節> 關於月到中秋的作文(精選15篇)

月到中秋的作文

關於月到中秋的作文(精選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月到中秋作文(精選1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1

  在外的遊子們也都會在這天的夜裡抬頭仰望星空思念自己的故鄉。我不是遊子,所以無法感受那種思鄉的苦楚,但不管怎樣,我還是很喜歡中秋節的。有一句古詩說得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所以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中華民族的歷史是悠久的,傳統節日也不例外。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更加盛行了。在北宋京城,這一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這不是迷信,而是一種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相比之下,南宋也許更實際些。他們以互相贈送月餅為活動,取團圓之意。還有些地方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這些似乎離我們遠了點,那麼就挑近點的說說。明清以來,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點塔燈,放天燈等特殊風俗。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雖然月下游玩已沒有那時那麼盛行,但還是有很多很有特色的習俗保留至今。我有一個福建的網友告訴我說,在浦城那兒,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你是不是覺得很像我們在生日時吃長壽麵以求長壽呢?還有一個我很要好的朋友是廣東潮洲人,他們也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但我以為她許久沒有回去,所以早就忘了這一習俗。沒想到去年去她在南通的家做客,竟然有幸的在她房間的陽臺上發現了沒有吹淨的灰燼。她告訴我說,只有她跟她媽媽拜月,因為在她們那邊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真是一句奇怪的諺語。我媽媽是江南一帶的人,所以我也沿襲了她們老家的傳統,除了吃月餅外,還必吃桂花鴨。當然我不討厭吃桂花鴨,她的肉肥而不膩,味美可口。再說說北方吧,在山東省的許多地方除了要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這跟我們只在清明節祭祖有所不同。不過,在這麼花好月圓的時候當然還是賞月吃月餅是最重要啦。吃完團圓飯,家裡人搬張板凳坐在房門前的庭院裡。旁邊放張小圓桌,上面擺上各種樣式的月餅,只要你稍稍的伸一伸手便可夠到,這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啊。

  我還依稀記得小時候趴在媽媽的腳邊,聽她講中秋傳說——嫦娥奔月。相傳,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於是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尊敬和愛戴。再後來,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叫嫦娥。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了王母娘娘,便向她求得一包不死藥。這藥一直由嫦娥保管。三天後,一名心術不正的徒弟逄蒙趁后羿外出狩獵,逼嫦娥交出藥,情急之下,嫦娥將藥吞下,升了天成了仙。等后羿回來,一切無法挽回。他思妻心切,擺上香案遙祭嫦娥。百姓們聞知後,也紛紛擺上香案。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其實,不論是哪一個節日,對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是重要的,它們都沒有輕重貴賤之分,每一個都代表著華夏五千年的歷史,所以作為新時代的我們除了學習,傳統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我相信只要願意繼承,我們的中華民俗會更輝煌!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2

  從小就喜歡中秋節,喜歡看雲霧繚繞的圓月,喜歡吃皮薄餡靚的月餅,但更愛的還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享受著天倫之樂,和傳統的節日習俗。

  吃完團圓飯,我來到小院,獨自欣賞著八月十五的月亮,一縷縷輕煙似的微雲中,隱隱散發著金色的光澤,若隱若現。

  四周一片寂靜的黑色,唯有細碎的光芒在夜空中閃爍。悄悄的,月亮從雲海露出半邊臉,似脫水而出的玉輪,不染纖塵。微風拂過,雲霧漸漸散去。霎時間,一片銀霧般的月光灑在大地。透過樹枝,漏下了一地閃爍的碎玉。月亮如皎潔的冰盤,鑲嵌在幽黑的夜空中。

  舅媽搬出一張桌子,朝著月亮擺放。緊接著,外婆從屋裡端出許許多多誘人的美食。有金黃飽滿的月餅,香氣誘人的水果,有香糯的八月芋,黑黝黝的菱角,醇馥幽鬱的甜酒……讓我垂涎欲滴。桌面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香爐和盆碟杯盞。我不解地問外婆:“外婆,這些東西都是用來做什麼的?難道是要祭祀祖先嗎?”外婆笑了笑,和藹的說:“這些祭品都是用來奉獻給月神的。每到中秋節,人們都會擺上月餅、菱角、柚子等祭品獻給月神,以求家中像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樣,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哦,原來流傳至今的祭月風俗是人們祈願幸福的一種追求啊。

  桌上的一切都整理好後,我們開始祭月了。一行人由長到幼的順序向月亮敬香,最先的便是外婆。只見她雙手鞠舉著點燃的香,容貌顯得十分肅穆與虔誠,朝著月亮,閉上眼睛,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嘴裡不知念著些什麼,好像是在默禱。外婆將香插進香爐中,又唸叨一番,才神情莊重地退下去。外婆唸叨些什麼,我不知道,或許是老一輩對家人的美好祝福吧。輪到我了,我接過舅媽手中的香,學著外婆的樣子,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祈求著幸福與團圓。

  祭完月,該分月餅了。雙黃蓮蓉月餅是我的最愛,金燦燦的月餅上鐫刻精美的牡丹,還刻著“花好月圓”四個字。月餅散發著淡淡的香氣——一種烘烤過後的蓉焦甜香。輕輕咬一口,香糯細滑,蓮蓉甜而不膩,齒頰留香,讓我回味無窮。

  外婆拿來一個柚子,一邊剝柚子,一邊意味深長地說:“在中秋,吃柚子也是有含義的。剝柚子叫“殺柚”,也叫“剝鬼皮”,帶有驅邪的意思在裡面,寄寓了驅邪消災的願望。其實中秋節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寓意所在。”我點點頭,明白了這風俗是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吃過飯後水果,表姐帶我到村尾看燒番塔。一塊塊紅磚相互交錯堆積成番塔,只在塔底留下一個“火門”。燒塔的人把稻草,樹枝塞進塔內,發出霹靂啪啦的聲音。漸漸,火苗竄上塔頂,熊熊燃燒起來。火光四射,映紅了漆黑的夜空。塔頂噴射出絢麗的火花散落四周,煞是壯觀。燒塔人往塔裡撒入鹽粒,頓時異彩疊現,蔚為壯觀。交錯的洞口噴射出熊熊火焰,彷彿要吞噬四周的稻田。

  外婆說過,中秋節中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含義,那燒番塔又有什麼含義呢?”我不解地問表姐。表姐思索了一番,說:“燒番塔是為了消除鬼怪,讓家中平平安安,沒有壞事發生,生活紅紅火火。”

  原來,在中秋節裡,每一件事都擁有著人們對幸福美好的追求,對平安的嚮往,對家人的祝福。

  月,帶著幸福和美好來到了中秋。我喜歡中秋節,更愛它的傳統節日習俗。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3

  中秋已至,佳節在秋雨中感覺有些姍姍來遲,很不巧地和這滿天的濃雲“邂逅”。也因此我並沒有感覺到多少節日的喜慶。不過仔細想想,似乎這看上去燈火萬家的城市繁華中,這傳統佳節的氣氛,確實冷了許多,淡了許多。街邊賣月餅的人多了點,卻獨不見幾個貪吃的頑童的影子,這竟令我感到些許莫名的失落。

  回到家中,看到的是母親忙碌的身影,父親正在看電視,我不禁笑了,無論外界如何,家總該是不變的。心裡正想著,晚飯已經做好了。一家人邊閒聊邊吃飯,這沒有月亮的晚上,倒增添了許多暖意。

  對於現在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我還是很珍惜的。或許再過得一年,步入大學的我就要和他們分隔兩地,到時候,也就只能“舉杯邀明月”了。今晚雖沒有月,但在燈火的映照下,一家人倒也“影成三”了。

  吃過飯後,突然想去我們走走。大概是不相信那年年如期的月光今晚會失約吧!家門外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平常這裡人很多的,今晚卻格外靜謐。靜靜走在路上看黑漆漆的天空,我不禁嘆了口氣,這耀了不知多少年的月,今晚終究是不肯露出半分玉面,雖然早知如此,但我還是忍不住有些煩悶。

  可我還是不願就此回去,徑向院子那頭踱著。正恍惚間,忽然聽見院子那邊傳來一陣孩子們的歡笑。他們是在“燒寶塔吧”!我想。“燒寶塔”是家鄉的舊俗,也是中秋必不可少的娛興節目,只是我有很久沒有再玩過,我已有些記不清了。

  想到這兒,我不禁笑了笑。思緒卻是穿過那厚厚的雲層,飛回了童年。小時候實在農村過的,那時候每到中秋,總會和村裡幾個小夥伴搭出個高塔來,中間點上火。火光與月光對映,照的心裡都是暖的。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已遠離自己的生活了。如今再望向院牆那隱約的火光,聽著幾個頑童的歡笑,倒覺得舒坦了許多。

  心中神遊過往,倒渾然不覺時間的流逝,看看錶,已是十點了。我搖了搖頭,終究是邁著步子向家中走去,目光不經意地掃了遍天空,突然發現了讓我驚奇的一幕。厚厚的雲層不知何時缺了個口子,一輪有些模糊的月亮正閃耀其中,只是蒙了層淡淡的雲,看的不大真切,但正因此,卻給本就美麗的月光賦予了一份朦朧的美。我被它吸引住了,隔著千萬裡就這樣默默的注視著,注視著這令我等了一晚的月。但可惜世事並不盡如人意,好不容易竄出來的月不一會兒又被遮住了,但我卻依然注視著。這月光雖然短暫,但卻讓我感覺到了它的掙扎,當它終於展現一剎那的永恆,我終於明白,月並沒有拋棄我,而是我拋棄了這月光。我之所以依舊注視著如墨的雲,是因為我明白,月就在雲後面。月在每個中秋之夜,而我看不見月是因為天空的雲,感受不到月卻是因為心中的雲。

  月沒有辜負任何人,想想曾經多少古人一次次的欲邀明月,其實只不過是想慰藉他們內心的傷口,有誰又真正的為賞月看看月呢?我想,或許是我們的自私傷了這月吧!而現在,我注視著濃雲,只不過是想向它身後的月亮說聲抱歉了。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4

  每當月亮圓的像一個乒乓球時,人們都知道中秋節來了。但是月亮有時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不到中秋節就是不給你圓。

  古代的人們把月亮最圓的一天定為中秋節。而今天就是中秋節。中秋節代表團圓。我們在我放暑假的時候,早早的從老家帶回了月餅。為中秋節做準備。好不容易盼到了中秋節。我們都在忙碌著,這一天人們幾乎都是喜悅而忙碌的。我們全家也不例外。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供月亮的習俗。我們也早早準備好了各式各樣的水果和月餅。

  晚上,我幫姥爺把水果放在了桌子上供月亮。我們把西瓜整個給供上了。以防切開後壞掉。以前姥姥在的時候,西瓜都會切成月牙形,西瓜也會被大家吃掉。可惜姥姥如今不在了。我好想姥姥啊!我在陽臺上賞月。一邊吃著美味的月餅。我覺得月餅怎麼也不如姥姥在的時候好吃。月亮像一個閃著銀光的圓盤,為晚歸的人們照明。電視裡播放著中秋節晚會。我心想:“人們在這個時間裡應該都是邊吃月餅邊賞月吧!”我覺得這個中秋節過的一點意思也沒有。大家要嗎上班要麼有事誒!不過我還是很喜歡中秋節的。

  我覺得這個中秋節雖然沒有趣,但是還有姥爺和我們一起過。還是很棒的。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5

  連續幾天的陰天,看不到月亮的影子,擔心中秋節因為看不到滿月而遺憾。天氣就像猜謎似地,今天傍晚,天空終於烏雲散盡,直到明月把熠熠清輝送進每一個人的心裡,中秋節才忽然敞亮了。

  晚飯決定出去吃,我邀了妹妹一家人,妹妹攜女兒早早的就來了。我們閒聊著,打發著著時間。一年一度中秋,披著月色,相約親人,在滿月的清輝裡攜兒帶女尋一理想的去處,任圓圓的心情發酵,是最理想的一種狀態吧!可小孩子顯得非常興奮,未到天黑,他們就嚷嚷著要出門。對於中秋,他們未必能理解到什麼,只是從大人的行為裡知道,這一天不比尋常,是需要用特別的方式來慶祝和紀念的。而這種表面的東西,會在日子的流逝中,在他們對生活的理解中一點點的滲入到他們的內心,直至形成一種文化觀念,就像今天的我們。

  看來等不及清輝遍地了,我答應了孩子們,可心裡還是有那麼一丁點的遺憾的。就在出門的時候,我回了一下頭,看見院內西牆上半部好像淡淡的亮著,仔細看時,竟然是月色!一輪明月,在未褪盡的白晝裡輕描淡寫,就那麼很羞澀的給我一份美麗。孩子們激動時,我無言了。

  今夜,陰雨過後的清寒猶在,但大街上仍有有不少的行路人,牽手散步的,手拿禮品匆匆的行走的……殊途同歸,悠閒或忙碌,大概都是因為今夜的月亮,在月亮圓的時候要圓自己一年的心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我們進了一家飯店,老闆高興的招呼我們。因為這個特殊的日子,人很多,難得一見的興隆。坐在一起的人推杯換盞,把酒言歡。盛滿明月的清輝,舉杯相邀。一張飯桌,一份親情的圓滿,一份友情的祝願,一份愛情的長久……

  月月有今日,年年有此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6

  中秋節到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嚐著美味的月餅。我的心中就像吃了蜜一樣甜,中秋的夜晚是那麼美好啊!

  月亮又大又圓,我仰望著天空,想起了“嫦娥奔月”,“吳剛砍樹砍樹造林”的故事,那時我還小,不知道什麼叫做“月到中秋分外明”。

  我抬頭仰望天空,月亮又大又圓,像個大玉盤,又像幾個大玉盤,我的心也彷彿被什麼東西吊起來似的。我不敢眨眼,生怕一眨眼月亮就會被我看見。

  月亮又大又圓,就像一個巨大的盤子,我又想看月亮。我又想吃月餅,就像是月餅一樣。一陣陣月光從我的頭頂灑落,我的嘴巴不禁跟著月亮“咯咯”地笑起來。一陣風吹來,月餅隨風而動,我又想看看月亮上到底有沒有嫦娥、玉兔和月兔呢?

  吃完月餅,我抬頭看看月亮,月亮好像在跟我玩捉迷藏呢!她總是躲在雲層後面,好不容易才找到我。

  我抬頭看看月亮,它的身體是白色的,像是穿著白衣服的小姑娘。她總是喜歡和我捉迷藏,我一躲起來它就躲在後面,我總是躲得躲得快的時候就躲在地上。

  這就是美麗的中秋節,我喜歡中秋節!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7

  寂靜的夜,我站在窗前,望著那圓圓的月。那月亮亮的,散著金黃色的光,為人間撒上一層暖意。又是一年中秋節,月亮是那麼圓,每一個人都盡享團圓的喜悅,可我,心中卻滿是悲涼。

  身後,家人的笑語宇碰杯聲不斷迴盪,我的心中卻很傷心。他們忘了她了嗎?忘記那個最愛我的人了嗎?

  記得那也是一個秋天,臨近中秋,寒冷的風瑟瑟地吹著。我被一陣刺耳的鈴聲吵醒,迷濛中爬起,接起電話,卻恍如被冷水浸泡過,他說:“你快來醫院,奶奶不行了。”那一瞬,我彷彿被世界所拋棄,我奔出家門,眼淚噴湧而出,內心大喊,上帝,你不要這麼殘忍,讓我這麼早失去奶奶。我不斷奔跑,害怕一停下,就會失去見奶奶最後一面的機會,害怕一停下,就會憶起曾經相處的點滴。

  到了醫院,我怎麼都找不到奶奶,望著那四周熙熙攘攘的人群,屋外的救護車的聲音,不斷進出的擔架,望著那人群,人群中卻沒有一個我所熟悉的人,內心升起一陣從未有過的無助,突然,好懷念小時牽著我的手喚我的小名,給我安全感的奶奶。

  終於找到了她,可我,卻沒有聽到她在喚我名字的聲音,又一次來到了奶奶家,那熟悉卻又陌生的事物,讓我一直忍著的淚,流了出來。媽媽給了我一個月餅,說:“這是奶奶給你的。”我望著那月餅,思緒回到從前,那是小時,中秋節前期,月是那麼圓那麼亮,我坐在她腿上,吵著要吃月餅,她慈祥地笑著:“乖,等中秋夜,你就能吃了。”可我卻忘了那個約定,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輕輕地互換將我拉回現實,是媽媽,手裡託著一個月餅,蓮蓉的,黃澄澄的蛋黃如那明月。可這月餅卻少了一角。媽媽說:“吃塊月餅吧,你最愛的。”我拿起,望著那月餅,那月餅亦如這家,不論多麼和諧,始終少一人。

  月到中秋,月仍是那麼圓,可那愛我的人已不在,望著那月,仍那麼圓,可這個家仍如那月餅,不在圓滿。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8

  離家在外的日子,喜歡抬頭看一看月亮,總希望能將我的思念透過月亮傳送到父母曾走過的庭院,傳遞我的思念,心中忽然點燃起這樣的急切:中秋何時到來?

  在這紛繁的世界,離家後的心總會感到孤單,躲在淡雲後面的月亮總會讓我發現自己的脆弱,腳步匆匆,在陌生又熟悉的街頭來來回回,卻一直走不上回家的方向。在他鄉看著月圓到月缺,月缺到月圓,卻怎麼也比不上家鄉的中秋之月。

  盼啊盼,終於盼到了夢中的思念。

  背上行囊,釋放煩惱,回到家鄉看一看中秋的月亮,卻忘不了那遙遠的記憶。童年時,坐在媽媽們的膝下,望著神秘的天空當中鑲切著的一顆閃爍的夜明珠,聽著流傳奔月的神話。長大以後,看飛天奇蹟,贊“嫦娥”探月,點點滴滴的記憶,讓望月的計劃反覆在心頭湧動。

  金秋時節,家鄉的空氣那麼令人陶醉,門前的菊花還顯露著鋒芒,久別的地方依舊是那麼的親切,天空的雲朵都原為我停留,每一條小路都鋪上了枯葉做的地毯,每一顆米飯都散發出家鄉的味道。一切都是那麼的懷念,那麼的熟悉。原來,中秋是對家鄉的思念,中秋是對家鄉的回憶。

  夜幕拉開,伴著蟲鳴的樂曲,一輪潔白的滿月,跨過樹梢爬到天的最高處,月光不由的痴痴地停下,還有淚水的浮起,這就是我日夜思念的家鄉之月。皎潔的月光籠罩著整個庭院,習習的涼風拂亂了我眼前的頭髮,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一種莫名的感覺湧上心頭。此時我忽然覺得,我思念的不是家鄉的月亮,而是那久別未見的親人。想家鄉的月亮只不過是一個欺騙自己的藉口,中秋之夜也只不過是給自己一個回家的理由。

  不管身在何處,抬頭看見的都是同一個月亮。月到中秋分外明,我們只會用它來形容家鄉的月亮吧,或許更準確的說這是詮釋我對家鄉月亮的那種親切感,或許思念家鄉的情緒只有在中秋月時節才燃燒的更旺吧。

  終於又到告別家鄉的那一刻了,一路風塵而歸,又帶一路風塵而去。歸時心中激動,喜悅難掩,去時轉變為心中灰暗,悲傷難蓋。中秋節似乎成為一年之中回家的中轉站,無論在外有多少辛酸,嚐到多少苦難,從年頭開始積累到中秋,也只需抬頭望一下中秋之月。一切煙消雲散,重新踏上又一程的道路。

  又返回到了這個紛繁的城市,又一次走在那川流不息的街道上,卻從來沒有走在家鄉小路的那種塵土的氣息湧上心頭。在異地抬頭望一望月亮,卻沒有家鄉時的潔白和親切。

  閉上眼睛,用心慢慢地回憶一路走來的生活,在他鄉待久了,家鄉的樣子依然印在心裡,還會不由得想起中秋時節家鄉的月亮,我知道不是真的想家鄉的月亮,而是它是連線我與家人的信使,也連線著我對家人割捨不斷的思念。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9

  古人云:“月到中秋分外明。”此言得之。

  中秋時節,天高雲淡,風清氣爽,空氣溼度降低,能見度增高,因而中秋的月亮的確比平時的要亮一些。這是符合自然科學道理的。

  不過就人的感光靈敏度來說,把同等清晰的正月十五的滿月照片和八月中秋的滿月照片放在一起,如果不是事先告知,我們一般是分不出是什麼時候的。“月到中秋分外明”,更大程度上源於我們的主觀感受。

  自古以來,月亮在人們心目中就不單單是一個自然物體,富有想象力的中國人賦予其美麗的傳說和濃郁的情感。

  從兒時起,我們就熟背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我們幼小的心靈裡,已經有了“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意蘊了。此後我們讀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讀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讀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甚至讀王昌齡的“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我們在感動於古人語言美的同時,也被其真摯的思鄉之情同化了。“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董文華那恬美深情的一曲《十五的月亮》,唱出了現代人的古老情感。

  “月到中秋分外明”,更是我們的心靈使然。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小時候,母親會在這一天晚上,在房上擺上月餅、水果,然後虔誠的帶著我們向月亮磕頭。我們那時年齡小,不知道磕頭的深味,每次都馬馬虎虎的磕上一個,同時眼睛直盯著那為數不多的幾個月餅。我在家裡最小,每一次母親都會讓我多吃一個。可這我也不領母親的情,甚至會“殘忍”的把她那一份也吃掉。

  “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天就是中秋了,我想到了長眠於地的孃親!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10

  “月到中秋圓更圓,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離家在外多年的我感受最深,二十二年沒回家了,中秋之夜又平添了幾多思念、幾多牽掛。在此團圓歡樂之夜,人們的潛意識裡,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家。”而“家”對不同年齡的人來說,卻有不盡相同的概念。在孩子的眼裡,"家"是思想的牢籠,禁錮自由的枷鎖。而對於過來的成年人來說,“家”是溫馨的港灣。但不管怎樣,“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作為女兒,漂泊得再遠,也漂泊不出母親的心,漂泊不出家的根。多年以來,時常想起甜甜的.是那:故鄉的水,深深的是那故鄉的情,圓圓的是那故鄉的明月

  ……那裡雖沒有林立的高樓,但那裡有起伏多情的山嶺,環繞著那一排炊煙繚繞的毛草屋,還有那源遠流長的“瑪延河。”思鄉之情總是隔不斷,鄉音、鄉情,家鄉的山水常在夢裡回想、閃現,尤其是在中秋月圓時。記得小時候每到中秋節的晚上,全家人圍在桌邊,一邊吃著甜甜的月餅、一邊賞著圓圓的月亮。一輪明月掛在樹枝頭,像害羞的少女漫漫的抬起頭。把她那靜潤皎潔的月光灑了在大地上,照在人們幸福的臉上,全家團圓在一起說說笑笑,真是其樂融融。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令人難以忘懷。光陰荏苒,歲月如梭,又是一年月圓時,心中裝滿了思鄉的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著故鄉”,忙碌一天的我,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有閒暇的時間,來細細的回味故鄉那山、那水和山水間的人……

  其實,對不同的節日,人們賦予的情感色彩便各不相同。而對於中秋節來說,莫過於一個“圓”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不同的心境,成為多少年來,無數文人墨客筆下所描慕經久不衰的話題。

  遠在異鄉的遊子,此時會想起,我已多年中秋沒有回家了。我非常想念我年邁的老父老母,因不能陪在老人的身邊,不能常回家看看,心中總有一種愧疚之感。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皓月當空,涼風習習,倍覺淒涼,身處異地他鄉,獨自賞月,這份感覺不憑添幾分鄉思嗎?望著那圓圓的月亮,時常想起母親的叮囑,懷著對家人深深的眷戀,託明月捎去我衷心的祝福,平安和快樂!

  明月當空,天際沒有繁星。於是。我和著月色。舉杯獨飲。

  中秋佳節,家人團聚的日子,全家人圍坐在餐桌旁,舉杯共飲。閒聊暢談,此時月影朦朧,那淡淡的白色懸掛在空中,如輕霧如夢幻。

  今年的中秋節如同往年一樣全家聚在外婆家過節,跟著父母我也早早得到了。

  “外婆~~怎麼這麼冷清啊”看著在門外摘菜的外婆,我撒嬌的摟著外婆問道。“人還沒來吶,來了就熱鬧了,不會冷清的。”

  等人來了?還有誰會來,外婆是在自我安慰還是沉浸在快樂的回憶中。

  “哎呦,大娘您越來越年輕了,呦這是老四的女兒吧!長得真高。”人是來了,可來的都是些街坊鄰居,說的都是些聽膩了的客套話。到了吃飯的時間依然只有我們一家人和外婆以及後來才到的姨媽們。我很快便吃完了,拿著果汁向後院走去,身後響起他們的議論:“我才發現今年過節就剩一個孩子了”

  “可不是嗎!一年送走一個大學生。”

  一年送走一個,呵呵,到我這要等四年了,我在心裡默默的回應,我坐在石階上看著月亮,此時她黯淡柔和。

  “哥,我要紅豆陷的,你把那個月餅給我。”

  “好了,陽陽,別欺負妹妹了”我和哥哥的嬉鬧聲,還有姐姐的訓斥聲在我耳邊迴響,我抬頭看著月亮,心裡悲傷著北京、上海、四川、山東,我們四個相隔如此之遠,然而今晚能同時欣賞到同一輪明月也未嘗不有一絲欣慰。

  “倔強說不痛假裝什麼傷都沒有,倔強抬起頭決不讓眼淚往下流”手機響了,我開啟,接通,聽到熟悉的聲音。

  “喂,妹妹啊,最近乖不乖啊!有沒有用功學習?大城市真的很美所以你要努力考到大城市去!我和大哥他們商量之後決定這個電話由我來打,他們說咱倆感情最好了,我知道現在你一定很孤獨,我們真的很心疼,恨不得馬上飛回去陪你,還有四年了,到時候你也會很忙的,好好努力吧!為了自己的理想,妹妹你在聽嗎?怎麼不說話。”

  “嗯,我在聽,哥,我會努力的,誰說我孤單了,不要以為我會想你們,沒有你們欺負我我還樂得自在呢!長途太貴了,掛了吧!”還沒等那邊回應,我就結束通話了。低下頭,淚水不斷湧出,再也無法停止,哥,我何嘗不想多聽會你的聲音,我何嘗想結束通話電話,可是我怕你聽見我的哭泣聲,你們放心妹妹我一定會拼命努力地。

  此時月亮周圍沒有半點繁星。為什麼繁星都離開了月亮,是因為月亮太過耀眼還是繁星的無奈,我不知,正如我現在還抱怨哥哥姐姐所謂的忙碌,我真的有感覺到孤獨嗎?我抬起頭看著這茫茫月色,與從中找到答案,淚水倒流回眼眶,透過淚水一切被看穿,原來月亮也在哭泣啊!

  月亮,你也孤獨嗎?那就讓我們為孤獨乾杯。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11

  再過幾天中秋節將至,我們會想念曾在一起生活的親人,每逢佳節這種情緒會異常強烈,有時候常常會想:節日是送給孤獨寂寞人的禮物,是給遊離家鄉人的安慰,讓他們每年都有幾天能夠感受到生活的溫情,感受到活著和努力的意義。

  於是,每一個節日對於即將步入中年行列的我們都會倍加珍惜,每個節日我們都有太多的渴望:渴望團圓、渴望與家人坐在熱氣騰騰的餐桌前一敘思念之情。當這種渴望彌散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懷念那種每天柴米油鹽的瑣細,懷念親情環繞的生活。

  這幾天走在外面,忽然發現天變高了,天變藍了,雲變淡了,不再堆積著陰霾,大朵大朵的白雲,悠閒地漂浮著。長空萬里,視野開闊,心中豁然開朗。此時的城市也安祥了,被暑熱困擾的行人,在街上緩行,臉上開始有淡定地笑容。

  走到鄉下的堤上,河兩岸的莊稼已經成熟了,稻地裡一片片淡淡的金黃色,棉田裡,雪白的棉花露出了笑臉,棉農們正在腰扎布兜兜彎腰摘棉。水泥路旁邊已經曬了大豆,他們顆粒飽滿,是最早從田間放假回來的,躺下來曬曬太陽,然後就顆粒歸倉了。這秋天的百寶箱正在你的眼前徐徐開啟,你曾經播種的什麼就來取吧。

  秋日的盛會剛剛拉開帷幕,中秋節就飛奔而至,像賽車手,讓人猝不及防。中秋節,是我們中國人排在春節之後的第二個隆重的傳統節日。因其是在三秋的中間,故名仲秋,也就是我們現在通俗叫的中秋節。中秋節還有個名字,叫月節。“月到中秋分外明。”一輪圓月,掛在天空之上。秋高氣爽,萬物微涼,月光就如瀑布一般灑瀉下來,思鄉的遊子回來了,離別的情人悄悄扣響門扉,就是那些徘徊在他鄉的親人,也在這一天,透過各種方式傳來節日的祝福,而團聚在一起的親人,就在中秋節的晚上,吃月餅,賞明月,舉杯邀飲,通宵達旦,不醉不歸。原來這一輪圓圓的明月,就象徵著團團圓圓。

  細細想來,我人已至中年,這中秋的明月已照了我幾十次了,中秋帶給我的快樂竟然那麼遙遠,值得追溯和回憶竟是童年的中秋節。小時候,農村的生活條件差,每每中秋,母親用柴火燒著

  大鍋烙上幾個玉米麵和著白麵的火燒,裡面加上點紅糖,我們姐妹倆站在鍋臺旁邊等著那垂涎欲滴的一刻,月光透過窗戶照進來,那時的心情是甜蜜而愉快的,感覺特別美好。母親還給講起嫦娥,說起銀河。母親總是很慈愛地說,慢慢吃,別噎著。那時咀嚼的香甜、那時被人寵愛的感覺,那時無憂無慮的天真,大約就是一種幸福吧。

  後來,人慢慢長大,再後來就隨著改革的春風去了上海,十幾年的中秋節都是在上海過的,每年中秋節,年輕的我們,聚在一起吃飯,小小地傷感一下,就算過了中秋節。後來的後來,節日淪為日子,過節就成了平淡日子中的平淡。

  中秋節已成為國家的法定節日,想忽略都忽略不掉了,盤子大的月亮在天上掛著呢,同樣也忽略不掉,隨著光陰的流逝,很多情感漸漸被沖刷洗淡,然而放置於自己身上,以往種種細枝末節都會越漸清晰。生活就是這樣,五彩繽紛,張揚著我們生命的色彩;又一片空白,顯示著我們生命的脆弱。有太多的感觸與感動,感動於人性的光輝,感觸於生活的多彩。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12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風俗,都有自己的節日,每一個節日都蘊涵著它值得紀念的意義。《我們的節日》一書中,詳細描寫了我國的傳統節日和現代節日,還有部分外國節日。閱讀了此書後,就能對這些節日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與認識,從而讓大家更愛這些節日,更愛這個民族,更愛這個社會,更愛這個家園……漸漸地,你會發現,原來節日也能夠過得如此有意義,如此值得回憶。

  一聽到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節,人們首先跳入腦海的便是那又大又圓的月亮,隨後想到中秋節的風俗習慣,賞月、吃月餅等,到後來也會慢慢聯想起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故事,讓人回味無窮。俗話說“月到中秋分外明”,不錯,中秋節的夜晚,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家家戶戶來到陽臺上,走到樹陰下,抬頭望著墨藍的天空,觀賞這一輪滾圓的月亮,這一道皎潔的月光。中秋節,是團聚的節日,身於五湖四海的兒女們總會回到家鄉,與父母親戚吃上一頓團圓飯。雖然只是一頓飯,卻是老人們最樸實的期盼。吃吃月餅,看看孩子,聊聊生活,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卻足以讓他們臉上露出漣漪般燦爛的微笑,漸漸盪漾開來,一圈又一圈……然而,有些人由於多種原因並不能回到父母身邊,只能寄託這夜晚,望著月亮,對家人勾起一絲絲的回憶,對著天空,向著月光,許下心願,望家人們能夠幸福、平安。李白在《靜夜思》中的心情也正是如此吧。

  而對於我們,現在要做的,只是共同攜手建立我們的家園,讓它變得更加美好。比如就對於中秋節來說,我們可以陪親戚家人一起吃飯;可以自己親手學著做月餅,讓這個節日過得有價值,有意義;可以尋找、蒐集一些節日的來歷,充實我們腦袋裡的知識,並且把這些知識傳給其他人,讓的人瞭解我們國家的節日;也可以關心孤寡老人,讓他們在中秋節時同樣能感受到愛的溫暖……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做的事正在等著我們去做,只要大家都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讓我們的身影踏遍的泥土,讓我們的節日影響的人心,讓我們的家園充實的地方!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13

  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天正是中秋節。看,那帶著一圈銀環的月亮冉冉升起來了,它圓得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一隻玉盤懸掛在天的邊緣!“月亮上有什麼?”我問爸爸。爸爸的話匣子打開了: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大地像著了火似的,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因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了崑崙山頂,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后羿有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她和后羿一樣善良,後來,嫦娥因誤吃了仙藥,來到了寂寞的廣寒宮內,從此與后羿天各一方;吳剛,被罰砍那永遠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在廣寒宮裡為嫦娥搗藥……媽媽走過來,撫摸著我的頭,問我,月亮像什麼?我脫口而出,像月餅。

  媽媽笑起來,你這隻小饞貓,然後就像變魔法似的,拿出一塊月餅,看我大快朵頤,笑咪咪地說:“慢點,慢點,別噎著,這裡還有……”看著這圓圓的月亮,我不禁思念起去世的奶奶來。她那慈祥的面龐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的眼睛溼潤了。要是奶奶還在,一定和我們一起在歡度中秋佳節。這不正應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嗎?這個中秋節,雖說因缺了奶奶有些遺憾,但也讓我明白了: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地過節,團團圓圓地吃飯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簡評:中秋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個團圓的節日,現代社會的人們,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往往很難有一份心情陪伴家人,一起分享這美好的月色。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14

  月到中秋更團圓。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暑期溽熱全部消退,薄秋泛起一縷微涼,北方的夜空被乍起的秋風吹得晴朗透徹,更襯得圓月皎潔明朗,銀河星辰晶亮。這樣舒適的時節,又恰逢傳統佳節中秋,每年逢此良辰,永恆的記憶湧上心頭,我們一家人總會默契的團圓一室,一家人熱鬧親和的圍坐在一起,品香茗、嘗月餅,嗅著窗外馥郁馨甜的桂花香氣,盡享生活的溫馨甜蜜。

  對於小時候的我,月亮總是神秘的代名詞。每到中秋節,晴朗夜空上懸起一輪玉盤,幽幽的灑下清冷的銀霜。幼小的我踮起腳尖盡力遠眺,卻也始終望不到月亮的真實容貌。也會有烏雲遮蔽的時候,還記得有一次月圓日,恰巧趕上了月食。在天文科學知識並不普及的小地方,我們被普及的是“天狗食月”的傳說。大人們抄起臉盆,用筷子使勁兒的敲敲打打,造勢驅逐“天狗”,最後“天狗”被成功驅逐,月亮灰暗的輪廓重新明亮起來,孩子們在一旁喜逐顏開的歡呼雀躍。

  對月亮神話深信不疑的我,聽信著那些傳說,於是當我望到幽藍夜空上,圓月影影綽綽的表面,我就斷定那是桂花樹在隨風搖晃。年幼的我隨大人一起賞月的時候,心裡滿是雀躍的疑問。是不是夜深了安靜了就能聽到吳剛用力砍樹的聲音,是不是廣寒宮的清冷孤寂也折損不了嫦娥曠世的容顏。後來上學讀書,學習科學知識,明白神話只是美麗傳說而已,我也曾拿起了望遠鏡,想努力的看看八月十五那個晚上能不能看清楚月亮上的山谷坑洞。

  記憶裡最喜愛的,還是中秋節特有的美食——-月餅。小時候,父親的工作單位每年都會發廣式豆沙餡月餅,做法獨具匠心,口感甜而不膩。在物質尚不富裕的年月,月餅被油紙包住,細繩捆緊,父母總不捨得吃,我也是格外小心的把月餅分成小塊,一家人圍在一起細細品嚐,剩下的再仔細的包回去,留到下一頓,再仔細品嚐。

  九十年代之後,生活條件逐年改善,中秋節的節日氣氛隨著商家造勢,越來越熱切。慢慢的,吃上了一些本地的多味月餅。喜歡過街邊商店的蓮蓉月餅,留意過糕點房的椰蓉月餅,品嚐過他人饋贈的水果味月餅。有一年,親戚帶回來一盒北京的月餅,忽然發現原來還可以把月餅做得雅緻美觀又清淡爽口,那一盒七星伴月,每一隻月餅都仔細的分成若干小份與家人分享品嚐,一家人有說有笑的圍攏在一起,談論點評,喜笑顏開。記憶中再也忘不掉棗泥與細沙的味道,或許有的美味,只此一回,便能終生回味。

  工作之後,商家推陳出新的售賣起小巧玲瓏的迷你月餅,小小一枚裡裹進酥嫩蛋黃,外面覆以蓮蓉或是水果餡料,甚是喜歡。還有更多新奇,比如蘇式月餅,居然是鹹餡的,還有的竟是新鮮肉餡。

  記憶裡的家鄉傳統月餅自然要數大白皮了,論起來這其實應該算是一種點心,五仁餡居多,外面是白色小酥皮,配著紅,綠色的果脯絲,絕對吃不膩人,不過,油有點大,南方人不一定享受得了。那一口香酥綿甜的月餅咬下去,真的要融化一顆心了。

  社會經濟飛速發展至今,月餅市場逐年膨脹,越來越多的種類琳琅滿目的擺滿商場櫃檯,口味繁多,式樣多種,包裝金貴,大可滿足不同人的不同口味,風頭甚至蓋過了國人對中秋節所包含的傳統文化意蘊的追憶。然而,美味的食物雖然多了,卻難找回當初一口月餅咬下去,味蕾溢位的滿足和欣喜,也難找回對中秋節那種翹首期盼的心情。我想,記憶裡的中秋節,不僅是食物和佳節,還滿漾著團圓起來的濃厚親情。記憶裡的那一枚枚月餅樸實無華,但它牽連著我熱愛的家鄉,牽連著我熱愛的人們。

  月到中秋的作文 篇15

  水岸花燈繁,月白青夜寒,露圓人兩半,清歌憫秋蟬。——題記

  時光如梭,歲月荏苒。前幾天同學們在那裡討論說要吃月餅,才發現中秋要到了,而去年的中秋彷彿才沒過多久。

  作為中華傳統節日,中秋節有很多傳說,很多傳統,還有很多美食。最重要的是中秋的意義,象徵著團圓。月圓人也圓,老人與兒孫晚輩們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是人生的幸福。不管平時有多忙,在中秋節,兒孫們都會盡量趕回去,陪陪老人,一起過一個團圓節。我們家也是這樣。

  還記得上一年的中秋節,我們按照慣例,回爺爺奶奶家過中秋節。到了一看,叔叔、姑姑們已經到了,弟弟妹妹們也來了。我們進去爺爺奶奶更高興了,樂呵呵的。奶奶一直給我們拿吃的。到了吃飯的時候,一大桌子菜,飯香伴著月餅濃濃的香氣,還有電視裡面中秋晚會中傳來的陣陣笑聲,使人更覺喜氣洋洋,愜意極了。

  吃過飯,我們一大家人其樂融融地聚在院子裡,桌子上擺滿了水果,零食以及必不可少的月餅。我們一邊吃著美食,一邊陪爺爺奶奶聊著家常,說說笑笑。我時不時的注視一下天空,焦急的等待著月亮出來,渴望一睹那姣姣明月的面容。而小孩子們呢,就拿著好看的燈籠跑來跑去……

  隨著孩子們腳步聲的停止,我們看向了天空。只見黑黑的天空中,掛著一輪圓圓的月亮,它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的明亮,那是天空中一顆最為璀璨的明珠,被絲絲烏雲包圍著,散發出一種神秘感,似一位羞澀的姑娘。月亮徐徐穿過輕紗般的雲層,越來越高。看著這高掛的月亮,忽然想起了一首古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圓圓的明月,就像詩人所寫的,一個巨大的白玉盤,散發著淡淡的清輝。

  中秋之夜,這月光是如此的皎潔。月亮撒下了銀白的月光,猶如輕紗一般,為大地換上了一件新衣。月光星星點點地灑在大地上,顯得寧靜而美麗。看著爺爺奶奶臉上幸福而滿足的笑容,好像月亮的清輝給他們敷了面膜,我想這才是他們盼望過中秋的原由吧,不知世上有多少老人如他們一般盼著中秋的明月。月圓人更要圓,這樣想著,我盼著中秋快點來到。

  中秋是圓圓的,我們吃著圓圓的月餅看著圓圓的月亮做著圓圓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