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 有關閱讀與作文4篇

閱讀與作文

有關閱讀與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閱讀與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閱讀與作文 篇1

  (一)閱讀下文,完成3—7題。(16分)

  作文與運思朱光潛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寫”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稱“寫家”,作品叫做“寫品”。寫須用手,故會在中文裡有“眼高手低”之說。這種語文的習慣頗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還是“寫”的呢?創造文學的動作是“用心”還是“用手”呢?

  ②一般人作文往往不先將全部想好,拈一張稿紙,提筆就寫,一直寫將下去。他們在寫一句之前,自然也得想―番,只是想一句寫一句,想一段,寫一段;上句未寫成時,不知下句是什麼,上段未寫成時,不知下段是什麼;到寫得無可再寫時,就自然終止。這種習慣養成時,“不假思索”而任筆寫下去,寫得不知所云,也是難免的事。文章“不通”,大半是這樣來的。

  ③這是一個極端,另一個極端是把全部作品都在心裡想好,寫只是記錄,像克羅齊派美學家所主張的。蘇東城記文與可畫竹,說他先有“成竹在胸”,然後鋪紙濡毫,一揮而就。“成竹在胸”手是成為“腹稿”的佳話。這種辦法似乎是理想的,實際上很不易做到。

  第一,我們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所能及的範圍有一定的限度,把幾千字甚至幾萬字的文章都一字一句地記在心裡,同時注意到每字每句每段的線索關聯,並且還要一直向前思索,縱假定是可能,這種繁重的工作對於心力也未免是一種不必要的損耗。

  其次,想到一點意思,就必須把它寫下來,否則那意思在心裡只是遊離不定。好比打仗,想出一個意思是奪取一塊土地,把它寫下來就像築一座堡壘,可以把它守住,並且可以作進一步襲擊的基礎。

  第三,寫自身是一個集中注意力的助力,既在寫,心思就不易旁遷他涉。

  ④我個人所採用的是一種折中辦法。在定了題目之後,我取一張紙條擺在面前,抱著那題目四方八面地想。想時全憑心理學家所謂“自由聯想”,不拘大小,不問次序,想得一點意思,就用三五個字的小標題寫在紙條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記下去,到當時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記下來了為止。這種尋思的工作做完了,我於是把雜亂無章的小標題看一眼,仔細加一番衡量,把無關重要的無須說的各點一齊丟開,把應該說的選擇出來,再在其中理出一個線索和次第,另取一張紙條,順這個線索和次第用小標題寫成一個綱要。這綱要寫好了,文章的輪廓已具。每小標題成為一段的總綱。於是我依次第逐段寫下去。寫一段之先,把那一段的話大致想好,寫一句之先,也把那一句的話大致想好。這樣寫下去時,像上面所說的,有時有新意思湧現,我馬上就修改。一段還沒有寫妥時,我決不把它暫時擺下,繼續寫下去。

  ⑤尋思是作文的第一步重要工作,思有思路,思路有暢通時也有蔽塞時。在蔽塞時,我們是否就應放下呢?

  ⑥福樓拜有一封信札,寫他著書的艱難說:“我今天弄得頭昏腦暈,灰心喪氣。我做了四個鐘頭,沒有做出一句來。今天整天沒有寫成一行,雖然塗去了一百行。這工作真難!藝術啊,你是什麼惡魔?為什麼要這樣咀嚼我們的心血?”但是大凡優秀的作品未始不從這種艱苦奮鬥得來。元遺山與張仲傑論文詩說:“文章出苦心,誰以苦心為?”大作家看重“苦心”,於此可見。就我個人所能看得到的來說,苦心從不會白費的,思路太暢時,我們信筆直書,少控制,常易流於浮滑;苦思才能撥繭抽絲,鞭辟入裡,處處從深一層著想,才能沉著委婉,此其一。苦思在當時或許無所得,但是在潛意識中它的工作仍在醞釀,到成熟時可以“一旦豁然貫通”,普通所謂“靈感”大半都先經苦思的準備,到了適當時機便突然湧現,此其二。難關可以打通,平路便可馳騁自如。苦思是打破難關的努力,經過一番苦思的訓練之後,手腕便逐漸嫻熟,思路便不易落平凡,縱遇極難駕馭的情境也可以手揮目送,行所無事,此其三。

  ⑦大抵文章的暢適境界有兩種,有生來即暢適者,有經過艱苦經營而後暢適者。就已成功的作品看,好像都很平易,其實這中間分別很大,入手即平易者難免浮淺,由困難中獲得平易者大半深刻耐人尋味,這是鉛錫與百鍊精鋼的分別,也是袁簡齋與陶淵明的分別。王介甫所說的“看似尋常最奇倔,成如容易卻艱辛”,是文章的勝境。

  (本文有刪改)

  3.第①段加點詞“眼高手低”用於表達寫作的某種狀態時的意思是。(2分)

  【考綱考點】理解詞語、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分值佔比】必考,2分

  【易錯點】詞語的意思不理解;結合文章內容概括不清。

  【創新點/變化點】無

  【解題思路】先理解詞語的本義,同時要關注詞語的詞性,放在句子裡結合句子內容要將詞語的關鍵要義解釋清楚。

  4.以下詩句作為第⑥段劃線句例證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吟成一個字,拈斷數莖須。

  B.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C.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D.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考綱考點】分析所用材料、方法的作用。

  【分值佔比】非必考,3分

  【易錯點】不理解選項中詩文內容;文章中論述的要點把握不清。

  【創新點/變化點】無

  【解題思路】讀清每一個選項,同時注意題幹中選擇恰當還是不恰當,讀題要細緻。看論據的側重點哪個與例句中側重點不一致。

  5.以下對“文章的暢適境界”的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

  A.生來即得的暢適,缺少艱苦經營,成不了好作品。

  B.袁簡齋的作品不如陶淵明,未達到暢適的境界。

  C.苦心經營而得的平易是文章的勝境。

  D.只有經過苦心經營才能使作品達到暢適的境界。

  【考綱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分值佔比】較為常考,3分

  【易錯點】這類題可能偷換概念,曲解文意,對文章內容不夠清晰,可能會出現錯誤。

  【創新點/變化點】無

  【解題思路】結合文章內容,校對選項,選擇能夠與文意相符並且能夠解釋題幹要點的語句。

  6.能依據文意做出推斷的一項是( )(3分)

  A.沒有預先運思,就不可能寫作。

  B.儘管有天才作家的.輕鬆成功,但絕大多數作家的成功來自“苦心”。

  C.作者認為要嚴格按照作文前運思的結構進行創作。

  D.有了苦思的訓練,就能手揮目送創作中極難駕馭的情景。

  【考綱考點】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

  【分值佔比】常考,3分

  【易錯點】會考查到各種關係,容易判斷錯誤。

  【創新點/變化點】無

  【解題思路】需要了解掌握各種關係,能夠分辨出各自的區別,並分析文中內容的所表現的關係進行推斷。

  7.評析②③段在全文論述中的作用。(5分)

  【考綱考點】評析文章所運用的材料、方法的邏輯性

  【分值佔比】較為常考,5分

  【易錯點】分析作用不夠全面,同時評價不夠得當或者未評價。

  【創新點/變化點】無

  【解題思路】評析段落需要有內容的解讀,需要概括內容,同時考慮內容對於論述的作用,是否有佐證文意、是否有進一步論證論點……,同時也要考慮結構上的作用。分析完要進行評價。

閱讀與作文 篇2

  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對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是非常看重的,一個學生的閱讀習慣可以改變他的一生,也可以讓他受益一生,也可以改變日後的一切。今年我所帶的班級是新班,開學不久,我和學生交流,發現很多學生還不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從我帶的學生來看,能夠在中考時作文達到二類到一類的同學,他們的閱讀量都是非常大,可以說他們所看的書是一般人很難想象的,在三年的時間裡,大家的時間都是一樣,可是他們會合理安排時間,他們能夠在初一年級閱讀完中考要求的十二本古今中外名著。再利用其餘時間看其它型別的報刊雜誌,還可以參與其它活動,但是對於有的同學來說,這有些誇張,其實這是和他們的閱讀習慣和學習習慣至關重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主要採取以下幾種訓練方法綜合進行。

  一、確定目標,有的放矢。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我們都是在穿新鞋走老路,最終目的都是要讓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那麼沒有閱讀就沒有成績。在閱讀之前我會給他們確定一些具體目標,然後針對這些目標完成閱讀的全過程,即目標閱讀法。它有層層推進、反覆閱讀的特點,可較全面地清掃文章中的障礙,很適合自學新課和疑難文章,那麼面對中考的十二本名著,學生總得有一些目標,要讓他們的短期目標產生效果,就要做到有的放矢,不斷超越。

  二、重點閱讀,重點積累。

  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閱讀水平,有選擇地閱讀文中的重點、難點或重點文章,捕捉陌生知識點,也稱重點閱讀法。該法針對性強,省時省力,適合於複習舊知識和自學與課文相似的文章。在閱讀的同時,我會讓他們做好筆記,每個月在同學的筆記中挑選重難點來出題。這樣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和閱讀效果,當然有的同學也是為了完成任務,自己記過的筆記,老師重點講解的筆記,再次出現在試卷上,還是丟分,可以看出這樣的同學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借同學的筆記來抄寫,這樣缺乏對原文的品讀感悟。即使考試可以取得高分的成績,那也是處在閱讀的表面。這從學習分享可以看出,有的同學站在講臺上,說不出半句話,這是沒有深刻的閱讀體會。

  三、比較閱讀,縱深發展。

  閱讀文學名著,可以採用比較閱讀法,可以讓所學知識轉移課外,比如《再塑生命的人》可以聯絡《假如可以給我三天光明》進行同步拓展閱讀。《小聖施威降大聖》可以聯絡《西遊記》第六回原文閱讀。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感受原文和選文的不同之處,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與鑑賞水平。這樣它能較好地解決知識的橫向聯絡問題,利於分清歧義,鞏固知識,使學習者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四、快樂閱讀,佳作展示。

  學生閱讀之後,讓學生寫寫讀書筆記,好的素材進行轉換升級變換成自己的儲備素材。平時大家都認為作文往往是一個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我們在訓練時,不妨把閱讀和作文設計到一起,簡化頭緒,以名著的一個章節為單位時間進行訓練,這樣可以減少學生的疲倦感。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每次設計訓練題,找一篇可讀性強的文章,要求學生圍繞此文進行作文,對作文題目不作任何規定,但對作文要求必須說清楚,一是作文內容必須和所讀文章有關聯,二是提醒學生要從多方面立意,不能都寫讀後感,當然也可以寫讀後感,可以從文章的思想內容立意,可以從寫作方法技巧立意,還可以就你對此文某一方面的特殊感悟立意,總之只要是你從讀文章時的收穫來立意都可以。這樣要寫好作文,就必須先讀懂文章,老師要鼓勵學生每次寫作都要有新意,雖然沒有專門訓練閱讀,但卻可以收到提高閱讀能力的效果,而且作文水平也可以提高。因為這樣的訓練學生比較樂意,隨練隨收,不搞馬拉松戰術,也可以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你想一下,一節課的時間,學生能讀懂一篇文章,又能圍繞文章寫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學習效率不是很高了嗎?而且當堂批改,當堂點評,寫的好的佳作進行展示,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不過,老師一定要用好鼓勵的藝術,要善於發現學生的每一次進步,並及時肯定,學生的興趣就會不斷高漲,效果會更好。

  五、重視課堂,提升指導。

  課外閱讀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我們應指導學生將課外閱讀與日常的語文學習有機地聯絡起來。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文學作品,不少便是中外名著節選,教學時,我是指導學生適時地閱讀原著,便會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再如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對照有關原著,找出自己在觀察生活、瞭解社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並加以改進,指導他們學習使用課外閱讀中積累的詞彙,學習運用課外閱讀中學到的寫人記事等的方法,那麼,學生的作文水平便會穩步提高。

  總之,語文教學雖然有法,但是教無定法,只有根據自己不同的班級特徵,制定適合本班學生實際的閱讀計劃,學習目標等,才能不斷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與作文寫作水平。讓我們在閱讀中快樂閱讀,在作文中愉悅寫作。做到以上這些,我們的閱讀與作文同行的路還難走嗎?

閱讀與作文 篇3

  我從小就做著一個“天使”的夢,幻想著某一天,會扇動著那對潔白的翅膀,在藍天上飛翔。

  ——題記

  現實證明了我的猜想,目前為止,我就與“閱讀天使”有了三次邂逅。三次的邂逅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它們在我心中烙下了抹不去的美好而又痛苦的回憶。

  四年級時第一次和“閱讀天使”相遇。當時老師也支援我們參加“天使”的競選活動,可我太小,不懂得支爭取。只是胡亂寫了幾篇文章,應付了事,也不看參賽規則。最終,我與“天使”失之交臂,我大哭一場。以下幾個段落表明當時的心境。

  沒過幾天,結果就出來了。我們班共有7位同學成為“天使”,我淚流滿面,直抱怨評委“有眼無珠”,看著7位同學燦爛的笑容和手中的獎狀,真想打他們一頓。

  就這樣,我眼巴巴地看著7位同學身後的翅膀。下定決心奮發圖強,爭取下一次的“天使”。接來我每兩天寫一篇博文藝,開始感覺良好,到後來,覺得太累了就想放棄。但一想到潔白的翅膀,就像又有了無窮的力量。功夫不負有心人,評委組還是有眼光的,我如願以償。我當時的心情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只知道領獎的時候我是一路小跑,恨不得藉助“天使”的翅膀飛過去!

  這次的獲獎為我增添了信心,我懂得,只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對下一屆的評選充滿了期待。誰知評委組增添了新的規則,“天使”的難度加大。我退縮了,總覺得自己的水平與金牌天使還有差距,和眾多博腕角逐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既然不能成為金牌的“天使”,當個星星也不錯。假期內我寫的文章不多,只求精,效果還不錯。在結果即將揭曉的日子時機,我的心再次抽緊。

  9月27日

  早晨一進教室,小荷對我大喊:“今天27號,離“天使”的揭曉結果又近了一天!”我的心一下抽緊了,後天“天使”名單就公佈了,我會是“星星”嗎?

  9月28日

  今天,我、小夢、小荷和小冰聚在一起,討論如何度過這個重要的日子。最終,我提議的祈禱得到大家的支援。我們相約,在午夜12點,跪在床上,面對窗戶祈禱,我們相信第二天醒來時,會有驚喜出現。晚上,我努力控制著睡意,聽到手錶12點的響聲,我翻身起床,屈膝跪下,十指合攏,虔誠地祈禱。我不會用華麗的詞語修飾我的禱詞,只能說出自己的願望。

  9月29日

  早晨剛起床,接到了小夢的電話。她已經有些語無倫次了,她告訴我,夢想成真了。我真是激動的要死,滿面春風地到了學校。可惜,小冰和小荷沒有評上,原因是她倆忘了祈禱,看來,祈禱的力量是偉大的。

  “天使”為我帶來了美好與痛苦,更見證了我的成長。我會帶著她給予的翅膀,順著未來的腳印走下去……

閱讀與作文 篇4

  克萊因曾說過,偉大的數學家,諸如阿基米德、牛頓、高斯等,都把理論和應用視為同等重要而緊密相關。這句話的意思是指,理論和實踐同樣重要,理論要在實踐中證明。

  星期天,我媽媽上班前叫我去買水果,要買蘋果、橘子和梨。我滿口答應。正準備拿錢時,猛然想起還沒問單價,可回頭一看,媽媽早上班去了。我一個人去買水果,就怕買到便宜但質量不好的。上次買回來兩個西瓜都是做過手腳的。這可怎麼辦呢?

  正當我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時,突然一道靈光閃過,對了,我可以運用數學知識求出單價啊!媽媽這幾次去買水果的事,我還依稀記得第一次,買回蘋果、橘子、梨各2千克,共用14元;次買回蘋果4千克、橘子3千克、梨2千克,共用21.5元;

  第三次買回蘋果5千克、橘子4千克、梨2千克,共用26元。條件是有了,可怎樣解決,用什麼方法解決這麼複雜的題目?這幾次買水果的記錄中,未知量多,數量關係複雜,我坐在桌邊託著腦袋沉思。無意間,我想到了用消去法。消去法可以使複雜的題目變得比較簡單。只要設法消去其中一個未知的量,這種方法離不開比較,也叫做比較法。

  如果用消去法,就先將數量關係式列出,先排列發現兩次都是2千克梨,先消去梨,用第二次的減第一次的:2千克蘋果+1千克橘子=7.5元,再用第三次的減去第二次的:1千克蘋果+1千克橘子=4.5元,再消去橘子,直接求出蘋果單價:7.5-4.5=3(元),再求出橘子的單價4.5-3=1.5元,梨的單價:14÷2-3-1.5=2.5(元)。三種水果的單價一下子就出來了,我順利完成了媽媽的任務,也得到了一個啟示:數學不僅能用在課堂上,也可以應用到實踐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