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元宵節> 元宵節趣事踩高蹺作文(精選5篇)

元宵節趣事踩高蹺作文

元宵節趣事踩高蹺作文(精選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元宵節趣事踩高蹺作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元宵節趣事踩高蹺作文1

  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人們去大街上看踩高蹺,一家人團團圓圓吃元宵,還有點蠟燭、放煙花、看花燈等等,但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大街上的踩高蹺。

  上午十點鐘左右,我就和姑姑還有弟弟去上海城銷售處等著踩高蹺的人的到來。等了不一會兒,就聽見了敲鑼打鼓的聲音。一會兒,我們就看見了踩高蹺的人,前面是一輛卡車,上面坐滿了“猴子”在敲鑼打鼓,後面跟著的就是踩高蹺的人。他們的腳下踩著高高的木棍,最前面的是兩個道士,中間有醫生、仙女,還有幾位小孩子裝扮的小猴子,只是他們踩的高蹺短一些。最後一個是彎腰駝背的人,我覺得最後一個人最讓人好笑了。他弓著腰、歪著嘴、偏著鼻子,手裡還拿著一個酒壺(其實裡面裝的是水)。邊走邊說:“喝酒了!”看見誰在他旁邊,就往那個人嘴裡倒一點點,真是好玩極了!他走路也和別人不一樣,走兩個小步再走一個大步,像個醉漢一樣。

  踩高蹺的人走了一會兒,開始表演了,有仙女跳舞、小猴搶桃子……,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猴搶桃子。一位道士手裡拿著一根樹枝,上面有好幾個仙桃,在小猴子面前舉來舉去,小猴子在下面一邊跳,一邊搶,他們雖然踩著高蹺,但動作還是非常滑稽可愛,真像一群可愛的小猴子。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掌聲,我也為他們的精彩表演讚歎不已!

  這次看踩高蹺真有趣!

  元宵節趣事踩高蹺作文2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製,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

  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元宵節趣事踩高蹺作文3

  “咚咚!”一陣敲鼓聲與樂器聲傳到我的耳畔。不用說,一年一度的陸豐碣石玄武山元山寺重光xx週年慶典活動,如期而至了。我帶著滿滿的興致,飛奔下了樓。

  正好趕上踩高蹺,這也是我最為期待的節目之一。一大群人圍在道路兩側,圍得水洩不通,好不熱鬧!我找了個空隙鑽進去,人們擁來擠去,這可把我憋壞了。

  但隨之迎來的高蹺隊伍立刻消除了我不滿的情緒,兩排人馬浩浩蕩蕩,接連迎來,往遠處望去,幾乎看不到邊,甚是壯觀!

  排的前頭是唐僧師徒四人,這個孫悟空還真是十分相似呢,揮舞著金箍棒,氣勢洶洶。豬八戒則有些滑稽,十分吸引人的眼球。接著來的都衣式各樣,五顏六色,十分醒目。他們的技術都十分高超,平穩地踩著高蹺,自如地行走著。忽然一個少女的身體往前傾了幾步,但她並沒有慌張,而是沉穩地控制住了。這可贏得了觀眾們熱烈的喝彩。我們叫的越大聲,他們也就更來勁,絲毫不感到疲倦。我也沉迷在其中,幾乎忘了世界,也忘了時間。

  在一陣陣喝彩聲中,這支隊伍總算走到末端了。我們都十分不捨,紛紛上前拍照做紀念,然後止步,看著那五彩的顏色逐漸遠去,最終變成一個小黑點。

  好一場舒適的“目光浴”!在這次遊行活動中,我看到不少節目,十分愜意,其中也包括精彩的踩高蹺。這些都令我感到十分自豪!碣石在發展,生活也在進步,未知的明天一定會充滿著精彩!

  元宵節趣事踩高蹺作文4

  年到了二月初五,我們一家都會回老家鶴溪看踩高蹺。

  先說說踩高蹺的來由吧!傳說,春秋戰國時期,以滑稽著稱的晏嬰,一次出使鄰國。鄰國的大臣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裝一雙木腿,頓時高大了起來,弄得那國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題發揮,把鄰國君臣挖苦一頓,使得他們很狼狽。據此,踩高蹺活動由此流傳民間。

  高蹺有各種形式,我們老家的高蹺是一種固定的形式:大約有兩層樓高,上面是由小孩打扮的各戲劇人物,中間是鐵架,下面是木板車,那些小孩扮的比如有:哪吒、孫悟空等……

  一般在二月初五這天來遊街,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我們一家也去看了!

  我問爸爸:“那些人,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呢?”爸爸回答到:“他們的身體是固定在鐵條上的。”我又問:“那他們是怎樣裝上去呢?”媽媽也說:“他們是坐在很高的牆壁上,然後放鐵架的木板車推過來,再讓小孩演員的腳和身體固定就可以了!”

  原來,高蹺是那麼多學問的呀!

  元宵節趣事踩高蹺作文5

  我小時侯有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最讓我難忘的是學踩高蹺。一天,媽媽從外婆家找出了兩對怪東西,我奇怪地問媽媽:“媽媽,這奇怪的東西是甚麼?”“這叫高蹺,人踩上去就變得高了許多。走得也快了許多。”媽媽回答。“那這東西怎麼玩?”我又問。媽媽說:“你先站上去,保持著不掉下來。然後用手腳控制著前進。”說著,媽媽給我做了個示範。我看後說:“這很簡單,就和走路一個樣。”媽媽讓我試一試,我先用踩上高蹺,然後用右腳一蹬想上去時,卻從上面摔了下來。我不服氣,再一次上了去,這次還算順利,安全地上了去。可是沒走幾步,我又從上面掉下了來。我現在知道了學踩高蹺很難,要下定決心不怕摔跤才行。接下來我繼續學踩高蹺。

  我再次成功地上了高蹺,小心翼翼地走了幾步。為了安全起見,我讓媽媽用手扶住,別給我掉下去。這樣,我成功走了五十多米。突然,媽媽鬆開了手,但我卻沒有覺察到。快到圍牆時,我喊媽媽讓我下來。這時,我才發現了媽媽已經鬆開了手,我沒辦法停下來,一頭撞在牆壁上,摔倒在地。過了一會兒,我學會了拐彎、跑步、剎車、蹦跳後,我還和媽媽比賽跑步了幾場,結果是我贏了,我高興極了。真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