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哲理故事> 關於搞笑人生哲理故事(精選)

搞笑人生哲理故事

關於搞笑人生哲理故事(精選)

  篇一: 怪才的幽默

  張勳生日,大學者辜鴻銘送給他一副對子,說:“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技。”

  後來,辜鴻銘和胡適說這件事,說“擎雨蓋”指的是清朝的大帽子,而“傲霜技”指的是他和張勳都留著的長辮子。

  辜鴻銘既會講英國文學,又鼓吹封建禮教。

  他當北大教授時,有一天,他和兩個美國女士講解“妾”宇,說:“妾’字,即立女;男人疲倦時,手靠其女也。”

  這兩個美國女士一聽,反駁道:“那女子疲倦時,為什麼不可以將手靠男人呢”

  辜鴻銘從容審辯:“你見過1個茶壺配4個茶杯,哪有1個茶杯配4個茶壺呢,其理相同。”

  篇二: 趙樹理的冒名頂替

  曾任美國副總統的亨利·威爾遜,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當他還在搖籃中牙牙學語的時候,貧窮就威脅到了他的生存。從10歲開始,小亨利就離開家,在外面當了學徒工。在這段長達11年的學徒生涯中,他每年只能接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

  11年的`艱辛工作之後,亨利終於得到了1頭牛和6只綿羊作為報酬。他把它們換成了84個美元,然後精心算計著怎麼花銷,當然大部分他都用在了學習上。因此他成了學識豐富的人。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他是一個非常善於在“閒暇時光”裡尋找學習機會的人,比如在21歲離開農場之前,他已經讀了上千本書。

  辭去學徒工工作後,亨利徒步到了100英里之外的馬薩諸塞州,在內蒂克市,他開始學習皮匠手藝。在此期間,他曾經風塵僕僕地走到過波士頓,參觀了邦克希爾紀念碑和其他歷史名勝,但整個旅行他只花費了1美元6美分。以這種方式度過自己21歲的生日後,亨利帶著一隊人馬進入了人跡罕至的大森林,在那裡採伐圓木。每天,他都會在天際第一抹曙光出現之前起床勞作,一直到星星出來時才休息。這樣夜以繼日地辛苦勞作了一個月後,亨利獲得了6美元的報酬。

  在那樣的窮途困境中,亨利從來不讓任何一個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悄悄溜走,他像抓住黃金一樣緊緊地抓住零星的時間,不讓哪怕一分一秒無所作為。他的朋友們說: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深刻理解閒暇時光的價值。

  又經過12年的努力,亨利到了政界,並很快脫穎而出進入國會。

  小故事大道理:機會的本質不是等待,而是在等待之中不斷進取。記住:真正懂得把握機會的人,即便在閒暇時光也是能夠發展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