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哲理故事> 愛的哲理故事(精選18篇)

愛的哲理故事

愛的哲理故事(精選1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的哲理故事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的哲理故事 篇1

  在法國南部的某個城市,一位老婦人正在家中考慮應該以什麼樣的理由來拒絕一家慈善機構的請求———這家慈善機構在兩個月前就派人來找這位老婦人交涉,希望老婦人能捐出郊外的一片土地為貧苦無依的孩子們蓋一所孤兒院。他們之所以向老婦人提出這樣的請求,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老婦人素以仁慈而聞名,經常透過慈善機構向那些遭受天災人禍的人捐獻財物;第二個原因是,慈善機構的義工們經過多日努力已經籌集到了不少資金,但是修建孤兒院的地址卻一直沒有找到。

  雖然老婦人深知慈善機構的苦處,而且她也對那些可憐孩子們的處境深表同情,可是她考慮再三,決定還是要拒絕他們的這個請求。因為那片土地是她的祖輩歷經辛苦才開拓出來的,她兒時最美妙的童年就在那裡度過,而且她的身體日漸衰弱,她早已打算好了過幾年就要到那片土地上養老。可以說,那片土地直接關係到她今後的生活。

  這樣想著,老婦人迅速走出家門,想在今日就對此事做個了斷。老婦人一心想著那片土地和孤兒院的事情,結果忘了外面已經是陰雲密佈了,一場大雨眼看就要來臨。果然,在她剛走到距離慈善機構還有一半路的時候下起了大雨。她跑到一家商店避雨,可是雨並不是馬上就要停的樣子,她打算冒雨前行了。就在她推開商店門的那一刻,門口正準備下班回家的導購員伸手攔了她一下,把手中的一把傘遞到老婦人手中,然後自己披著一件薄薄的衣服衝進了雨霧當中。老婦人拿著傘一愣神,然後繼續朝慈善機構走去。

  好在離慈善機構並不遠了,一會兒她就到了慈善機構所在地。她推開大門進入走廊,走廊被進進出出的人們踩得溼乎乎的。她想找一雙拖鞋進入大廳,可是她發現放拖鞋的地方什麼也沒有,老婦人心中有些懊惱,因為腳上溼淋淋的鞋子令她很不舒服。正在這時,有人遞給她一雙拖鞋,老婦人說聲謝謝,穿好鞋回頭看到遞給自己拖鞋的正是慈善機構的一位義工,這位義工穿著白白的襪子站在溼溼的地上,原來她是把自己腳上的拖鞋給老婦人穿了。

  看到那位義工小姐穿著襪子在潮溼的地板上為自己倒水、幫助一些人填寫資料,老婦人想到自己這個聞名於全市的“慈善家”平時的行為與自己一路上享受到的仁慈相比實在算不得什麼,自己過去捐獻給慈善機構的不過是些自己認為沒用的東西,或者是一些多餘的零用錢,而自己認為有用的東西是很少捐出去的。可是,今天那位商店導購員,還有眼前的這位義工小姐,她們把自己當時最需要的東西送給了自己,這才是真正的仁慈。

  老婦人看著那位善良的義工小姐,徑直走進了捐助辦公室,她告訴該慈善機構的負責人,自己剛剛決定同意捐出郊外的土地,並且祝願孤兒院能夠早日建成。

  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生都堅持做好事;向他人施予一點仁慈並不難,可是當需要我們獻出自己寶貴的東西來幫助那些更需要這些東西的人時,我們內心的仁慈就會縮水。

  愛的哲理故事 篇2

  男孩與他的妹妹相依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親人。所以男孩愛妹妹勝過愛自己。然而災難再一次降臨在這兩個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輸血。但醫院的血液太昂貴,男孩沒有錢支付任何費用,儘管醫院已免去了手術費,但不輸血妹妹仍會死去。

  作為妹妹惟一的親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醫生問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氣承受抽血時的疼痛。男孩開始猶豫,10歲的大腦經過一番思考,終於點了點頭。

  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只是向著鄰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畢後,男孩聲音顫抖地問:“醫生,我還能活多長時間?"

  醫生正想笑男孩的無知,但轉念間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歲的大腦中,他認為輸血會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輸血給妹妹。在那一瞬間,男孩所作出的決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並下定了死亡的決心。

  醫生的手心滲出汗,他緊握著男孩的手說:“放心吧,你不會死的。輸血不會丟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還能活多少年?"

  醫生微笑著,充滿愛心地說:“你能活到100歲,小夥子,你很健康!”男孩高興得又蹦又跳。他確認自己真的沒事時,就又挽起胳膊——剛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頭,鄭重其事地對醫生說:“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兩個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震驚了,這不是孩子無心的承諾,這是人類最無私最純真的諾言。

  愛的哲理故事 篇3

  有一次蘇東坡和佛印和尚一起在林中打坐,日移竹影、一片寂然,經過很久後,佛印和尚對蘇東坡說:“看您的坐姿,很像佛祖。”蘇東坡心中歡喜,看到佛印和尚的褐色袈裟覆蓋到地,便對佛印和尚說:“師父的坐姿,活像一堆牛糞。”佛印和尚也不生氣也不反駁,只是微笑而已。蘇東坡心想這回終於讓佛印和尚吃了一記悶虧,暗暗得意,禁不住悄悄告訴他的妹妹蘇小妹,想不到蘇小妹卻說:“哥你又輸了,試想佛印和尚以佛心看你像佛,而你又是以什麼樣的心情來看佛印和尚呢?”

  根據近年腦科學的研究,人類看事物,不是用眼睛去看事物,而是用頭腦去詮釋事物,這可以從腦部受損的人,看東西跟一般人不樣,可以得到證實。

  在美國曾經作過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就是二組人看類似的相片,第一組人看的相片,特意將相片中的女子,強化少女的部份,第一組所有人看了十五分鐘後都認為是少女的相片,第二組人看的相片,特意將相片中的女子,強化老婦的部份,第二組人看了十五分鐘後都認為是老婦的相片,之後拿一張介於老婦及少女的相片,要這二組人同時看這張相片,並告知研究人員,相片中的人是老婦或少女。

  結果第一組所有人都認為是少女,第二組所有人都認為是老婦,而且雙方均堅持己見,爭執不休,因為在他們腦海中,已經烙印之前的印象。

  只不過短短的十五分鐘,就可以讓人對同一張相片的看法完全不同,可想而知,我們不是用眼睛看事情,而是用頭腦去銓釋事情。所以為什麼蘇小妹說蘇東坡輸了,因為他只想贏過佛印,所以處處找佛印的缺點,所看所見都是骯髒及齷齪的,所以他看佛印像一堆牛糞,反之佛印卻是心中有善念,所看所見都是美好及善良的。所以他看蘇東坡像佛祖

  心不善的人,對任何人、事、物都很少感激、感恩,而且是心有不滿!要學習內省看住自己的心、學習把自己心裡的貪瞋痴慢慢去掉,要學習多看別人的優點,而不是看別人的缺點。久而久之,必能使心地慢慢地轉為善良。心中有愛,看任何事情都是美好的,同樣的心中有恨,看任何事情都是醜陋的。

  學習讓自己看美好的事物,用愛來看世界,時時刻刻關心別人,體諒別人的處境,處處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事情,當你心中充滿著愛,你會發覺這個世界,其實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待你去發掘,而你也會從中得到許多的樂趣及快樂。

  愛的哲理故事 篇4

  妻子躺在丈夫身邊說:“哎!我說,你爹現在這樣我可不伺候了,你看看一轉身的功夫又拉滿床。”

  丈夫心煩的翻了一下身說:“這還不都賴你,開始生病就應該送醫院,你偏捨不得錢現在倒好……哼!”

  妻子騰一下坐起來,掀起丈夫的被子嚷嚷道:“你還賴我?你要是有能耐是個百萬富翁別說送你爹去醫院了,你就是請百八十個特護天天伺候你爹我都沒意見。”

  丈夫也急了,坐起來“啪”給了妻子一個耳光大聲吼著:“滾!老子還用你來數落。”

  妻子也不是省油的燈,撒潑一樣和丈夫廝打在一起。

  癱在床上的老爺子在隔壁屋子裡聽到夫妻二人的吵架聲,傷心地直掉眼淚。心想自己一輩子好強,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給兒子置辦這份家業。臨老卻落得如此下場。不由得老淚橫流,一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兒媳沒給他送飯,他也沒像往常一樣吵著餓了。這時5歲的小孫子蹦蹦跳跳的跑了過來,拉著爺爺的手說:“爺爺你給我講故事。”老爺子摸著孫子的頭說:“好!爺爺給你講個真實的故事。”

  妻子在隔壁屋裡坐著吃飯,她聽見老爺子今天說話的聲音很大,心裡厭惡地想,我看在餓你幾頓,你還有沒有力氣這麼大聲……哼。這時她隱隱約約聽見老爺子講“我的爺爺也就是你的太太爺爺,他以前是地主。”

  小孫子問:“爺爺!地主是什麼?”

  “很有錢的人。”

  “那咱們家怎麼沒有錢呀?”小孫子繼續問。

  爺爺說:“有呀!你太太爺爺留下……金子……在……”

  妻子豎著耳朵聽著,當聽到金子的時候,這老爺子的聲音突然變小了。

  當天晚上夫妻倆對老爺子的態度來了個大轉彎,晚飯兒子不但親自喂他吃,兒媳更是不嫌他髒臭,把他原先破舊的被褥煥然一新。

  之後兒子沒事就和老爺子下下棋,聊聊家常,最長聊的就是以前的`事。老爺子避重就輕地說著,有時睡一覺醒了,看著兒子和兒媳在自己的屋子翻找,他也沒吭聲。

  轉眼老爺子的身體越來越不行了,眼見著幾天都吃不進去一點東西,夫妻倆愁眉不展晝夜伺候著。兒子貼著父親的臉問:“爹!你把金子放哪了?”

  老爺子用微弱氣息答著:“啊?”

  兒子更大聲地問:“爹!我太爺留下的金子哪?”

  妻子一把拽過丈夫說:“別那麼大聲,看嚇著爹。”

  接著妻子趴在公公地床前溫柔地說:“爹!金子你放那了?”

  可老爺子依依呀呀的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彌留之際夫妻倆輪流問老爺子,可是都沒得到答案。正在夫妻倆火急火燎地時候,孫子顛顛跑過來說:“我知道在哪!”說完跑到爺爺床頭櫃裡掏出了一面鏡子。遞給了父母,兒子拿著鏡子一楞說:“不是鏡子是金子。”孫子撓著腦袋說:“我爺爺告訴我要是你們找金子的時候,就給你們看鏡子。”

  兒子不明白的翻看著鏡子,突然恍然大悟。回頭跪在床前打心眼裡喊了一聲:“爹”

  可老爺子已經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愛的哲理故事 篇5

  在上海的一家餐館裡,負責為我們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輕得像是樹上的一片嫩葉。注意她,是因為她上菜時顯得笨手拙腳的,讓我老是擔心她可能會把盤子裡的湯汁轉化成我的洗澡水。

  我的第六感居然沒有“辜負”我。

  捧上蒸魚時,盤子傾斜,腥羶的魚汁魯魯莽莽地直淋而下,潑灑在我擱於椅子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來,陰霾的臉,變成欲雨的天。這皮包,是我在義大利買的,極好極軟的牛皮,不能洗滌,是我心頭的大愛。

  可是,我還沒有發作,我親愛的女兒便以旋風般的速度站了起來,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極端溫柔的笑臉,拍了拍她的肩膀,說:“不礙事,沒關係。”女侍如受驚的小犬,手足無措地看著我的皮包,囁嚅著說:“我,我去拿布來抹……”萬萬想不到,女兒居然說道:“沒事,回家洗洗就乾淨了。你去做工吧,真的,沒關係的,不必放在心上。”女兒的口氣是那麼的柔和,倒好似做錯事的人是她。這時,女侍原本繃得像石頭一般的臉,慢慢地放鬆了,她細聲細氣地說了聲“對不起”,便低著頭走開了。

  我瞪著女兒,覺得自己像一隻氣球,氣裝得過滿,要爆炸,卻又爆不了,不免辛苦。

  女兒平靜地看著我,在餐館明亮的燈火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裡,竟然鍍著一層薄薄的淚光。

  這樣一來,我不怒反驚了。

  我這女兒,到底怎麼啦?

  當天晚上,回返旅館之後,母女倆齊齊躺在床上,她這才亮出了葫蘆裡所賣的藥。

  負笈倫敦三年,為了訓練她的獨立性,在大學的假期裡,我們不讓她回家,我們要她自行策劃揹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國試試兼職打工的滋味兒。她的大哥就曾在美國大學當過校園郵差,二哥呢,也曾擔任大學實驗室助理員。

  活潑外向的女兒,在家裡十指不沾陽春水,粗工細活都輪不到她,然而,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國,卻選擇當女侍來體驗生活。

  第一天上工,便闖禍了。

  她被分配到廚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細緻的高腳玻璃杯,一隻只薄如蟬翅,只要力道稍稍重一點,便會分崩離析,化成一堆晶亮的碎片。女兒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將那一大堆好似一輩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乾淨了,正鬆了一口氣時,沒有想到身子一歪,一個踉蹌,撞倒了杯子,杯子應聲倒地,“哐啷、哐啷”連續不斷的一串又一串清脆響聲過後,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閃閃爍爍的玻璃碎片。

  “媽媽,那一刻,我真有墮入地獄的感覺。”女兒的聲音,還殘存著些許驚悸:“可是,您知道領班有什麼反應嗎?她不慌不忙地走了過來,摟住了我,說:親愛的,你沒事吧?接著,又轉過頭去吩咐其他員工:趕快把碎片打掃乾淨吧!對我,她連一字半句責備的話都沒有!”

  又有一次,女兒在倒酒時,不小心地把鮮紅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顧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為她在衣裙上栽種了一季殘缺的九重葛。原以為她會大發雷霆,沒想到她反而倒過來安慰她,說:“沒關係,酒漬嘛,不難洗。”說著,站起來,輕輕拍拍她的肩膀,便靜悄悄地走進了洗手間,不張揚、更不叫囂,把眼前這隻驚弓之鳥安撫成樑上的小燕子。

  女兒的聲音,充滿了感情:“媽媽,既然別人能原諒我的過失,您就把其他犯錯的人當成是您的女兒,原諒她們吧!”

  愛的哲理故事 篇6

  1、溫暖的冬夜

  世上最溫暖的冬夜 一對夫妻有一個獨生兒子。一天,爸爸對違約的兒子說道:“如果你再違約,我就把你關進冰冷的閣樓。”但兒子又一次違約了。那晚,夫妻把兒子送上了冰冷的閣樓,卻難以入睡。妻子體會到丈夫脆弱的心,就說:“你可能很心疼,但如果現在把兒子從樓上帶下來,以後兒子就不會聽你的話了。”丈夫說:“你說得對。但兒子現在該多麼冷、多麼害怕啊。”丈夫靜靜地下了床,向閣樓走去。

  在冰冷的閣樓裡,兒子蜷縮在硬邦邦的地板上睡著了。爸爸輕輕地躺在了兒子身邊,讓兒子枕在自己的胳膊上……幼小的兒子眼淚奪眶而出。親愛的弟兄姐妹,這不就是最溫暖的冬夜嗎?

  2、愛的激勵

  很久以前,在義大利那不勒斯的一個工廠裡,有位少年夢想著成為偉大的歌唱家。經過重重困難,他終於上了第一堂聲樂課。老師卻嚴厲地對他說:“你沒有歌唱家的資質。你的聲音就像門洞裡的風聲。”少年的媽媽緊緊抱住失望的兒子,說:“兒子,你一定能行!不要失望。媽媽砸鍋賣鐵也要讓你學習聲樂。”少年在媽媽的鼓勵下努力練習唱歌。這位少年後來成了世界著名歌唱家,他就是恩里科。卡魯索。一句愛的激勵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那麼你是怎樣對待周圍的人呢?

  3、愛就一起度過

  有位特別繁忙的爸爸好不容易休假,因為拗不過兒子的苦苦哀求,只好陪著兒子去釣魚。那天晚上,爸爸在日記中寫到:“今天陪兒子出去玩,浪費了寶貴的一天。”但兒子卻在日記中寫到:“今天和爸爸一起去釣魚了,這是我最高興、最幸福的一天。”

  所有做父親的,你們要明白:愛其實就是一起度過。這週末有什麼安排嗎?請表達一下你對家人的愛吧!

  4、亞歷山大的肖像畫

  一位畫家接到王命,要為亞歷山大大帝畫肖像。他特別苦惱,因為亞歷山大大帝的額頭上有一塊醜陋的疤痕。一方面,他不想仔細地描畫出那個疤痕,因為那樣有損大帝的威嚴。可是另一方面,如果不畫出疤痕,又成了弄虛作假,會使畫家的名聲掃地。他苦惱了半天,終於想出了妙計。最後,他畫了一幅亞歷山大大帝手扶額頭安然休息的肖像畫。

  你看到別人的傷口了嗎?是不是應該想辦法去遮掩他人的缺陷呢?經上說: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愛的哲理故事 篇7

  男孩女孩的戀愛很普通,經朋友介紹,雙方覺得有好感,然後逛街、拍拖,很快步入婚姻殿堂。

  她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子,但性格溫柔,對他特別好。但他有時還常常很奇怪,怎麼自己會和她在一起呢?

  他是廠裡的供銷員,經常出差。每次一走,就是一個月。她只是默默地給他整理換洗的衣褲,出門時,只是對他說:“別忘了給家裡打電話。”

  到了外面,他很難打個電話回家,有時打電話回來,他也說不上幾句話。但她卻很滿足。這說明,他還記掛著她。後來她懷孕了,妊娠反應十分厲害,人也消瘦了許多。可他照樣要出門,一出門又是很長時間。

  臨產前的一個月,他又要走了。她腆著大肚子幫他整理行裝,問他出去要多少時間?他說:“一個星期。”

  她沉默半晌,幽幽地對他說:“一個星期有七天呢!”

  他走了。在車上,他突然想起她那句話:“一個星期有七天。”心中突然湧現一種異樣的感覺。

  第四天,他的傳呼響了。是朋友打來的,朋友焦急地告訴他,她早產了,正在醫院觀察室裡。她不讓我告訴你,但我覺得不妥當。

  他的心懸了起來。他向公司彙報了情況,乘飛機趕了回來。他趕到醫院的時候,她正被推到手術室裡。

  生產的時候,她十分痛苦,一邊喊“媽”,一邊又喊著他的名字。

  孩子生下來了,孩子哭,她哭,他在手術室外面也哭成了淚人。他到現在才發現,自己是多麼地愛她,她又是如此地愛著自己。

  愛是一種久違的心痛。當你心痛一個人的時候,這個人在你的生命中已經不可割捨掉了。婚姻也許只有經過這種疼痛,才會變得厚重起來。

  愛的哲理故事 篇8

  1、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養蚌人,他想培育一顆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珍珠。他去大海的沙灘上挑選沙粒,並且一顆一顆地問它們,願不願變成珍珠。那些被問的沙粒,一顆一顆都搖頭說不願意。養蚌人從清晨問到黃昏,得到的都是同樣的結果,他快要絕望了。

  就在這時,有一顆沙子答應了。因為,它一直想成為一顆珍珠。旁邊的沙粒都嘲笑它,說它太傻,去蚌殼裡住,遠離親人朋友,見不到陽光、雨露、明月、清風,甚至還缺少空氣,只能與黑暗、潮溼、寒冷、孤寂為伍,多麼不值得!那顆沙子還是無怨無悔地隨養蚌人去了。

  斗轉星移,幾年過去了,那顆沙子已長成了一顆晶瑩剔透、價值連城的珍珠,而曾經嘲笑它的那些夥伴們,有的依然是海灘上平凡的沙粒,有的已化為塵埃。

  2、有人看到一隻蝴蝶掙扎著想從蛹裡脫離出來,他出於好心地幫蝴蝶剪開了蛹。但沒想到蝴蝶出來以後,翅膀卻張不開,最後死了。

  掙扎的過程正是蝴蝶需要的成長過程,你讓它當時舒服了,可是未來它卻沒有力量去面對生命中更多的挑戰。

  愛他就放手讓他成長。

  愛的哲理故事 篇9

  昨晚上和王主席等一起吃飯,席間他幾次出去接夫人的電話,於是勾起了關於他的那些個怕老婆的故事——

  他終於買車了,是一部紅色兩廂尼桑,一看就是個女性車。可是你不服不行,人家總能自圓其說,給我們講述他如何鬥智鬥勇,讓夫人同意把他本人中意的紅色尼桑開回家。席間很多人插科打諢,但是看得出,人家就是曬自己的幸福。愛真的很簡單:你自己心甘情願為愛著的人付出,而且還很幸福。

  崔校長講,當年剛剛工作的時候,王主席外出,夫人趕來撲了個空,居然是一頓嚎啕大哭。聽到這裡,彷彿看到一個楚楚動人的女子傷心無助的樣子。愛一個人依戀到這種程度,哪個男人不為之動容?於是有了情人節那一天,王主席在學校值班,一天跑回家兩次,中午送玫瑰,晚上吃燭光晚宴。

  還有一個經典:人家夫人從來不做飯,只要你不回來做飯就不吃。王主席說話最算數的時候,就是快下班的時候,打電話請示吃什麼,夫人實在想不出名堂,就授權說,隨便吧!王主席樂得屁顛屁顛的,總算做了一回主。更要命的是,王主席在濟南學習的時候,每週都跑回來,兩天全拿來做飯,把五天要吃的飯都準備好放進冰箱,夫人想吃了熱熱即可。據說有一次,週末夫人要吃水餃,王主席早早就起床和麵,雖然小心翼翼,動靜還是大了,夫人大喝一聲“吵死了!”人家乖乖地跑到陽臺關上門,吵鄰居去了。夫人飽睡後起床,熱氣騰騰的餃子立即呈上。

  愛情真是很奇怪的東西,一個人不辭辛苦又毫無怨言地默默付出,只是因為愛吧,“怕”是達不到這境界的。有人說,一個人最有成就感的時候,就是被被愛的人需要的時候。人家那麼依賴你,你當然得為她負責一輩子啊,所以夫人從淄博千里迢迢跑到這個窮鄉僻壤來,也就不足為怪了。所以人家王主席在還沒散席的時候,就提前撤了,理由很堂皇:給夫人做飯。

  這樣的愛讓人羨慕吧?因為愛情,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

  愛的哲理故事 篇10

  一位少女問智者:

  “我不知道我是怎麼了,我曾經向我的所愛提出許多要求,他都一一照辦了。然而,我總是不滿足,希望他給予我的更多。我是個貪得無厭的人嗎?”

  智者笑而不答。

  少女又說:“比如,開始我希望他每星期來看我一次,他照辦了。我又希望他來時為我帶點禮物,他也照辦了。我又讓他每次看我時,為我唱首歌,他又照辦了。我仍然對他不滿,認為他太聽我的話了,一點個性都沒有。後來,他不再事事依從我,我更不滿了,認為他太冷酷無情。我總在要求他,總對他不滿,這是怎麼了?我知道,自己是愛他的呀。”

  “既然愛他,那麼就付出你的愛吧,”智者說,“那時,你就會體驗到什麼叫滿足。”

  少女試著付出自己的愛。

  她把自己的愛精心地包裹好,雙手捧著送到她的男友面前:“這是我的愛,請你收下吧!”

  男友驚喜無比,他小心翼翼地接過來,珍藏在自己心裡。

  看著男友驚喜的神態,看著男友對自己愛的珍惜,少女笑了,她終於感到了一種充滿內心的滿足。

  真正的滿足永遠都不是來自於索取,而是來自於付出。當你付出而不是索取你的愛時,你才真正佔據了你們的愛。因為來自內心的愛,不僅能感染對方,更能感染自己。

  愛的哲理故事 篇11

  在遙遠的森林裡,住著兩隻鳥,它們深深相愛了。

  它們捨棄了各自的巢,一同築了一個大巢在中間,這樣,它們除了白天一起飛翔、玩耍、覓食,夜裡還可以一起回巢、依偎、睡眠。

  但是,兩隻鳥太相愛了,它們覺得這樣還是不夠。因為它們偶爾在林間覓食,還會失去對方的蹤影,遇到天空中的老鷹,也會因驚慌失措而失散。

  “為了證明我們的愛,不如把我們的翅膀綁在一起,我們就永遠也不會分開了。”一隻鳥說。

  “我也正有這個意思。”另一隻鳥回應。

  它們找來森林中最堅韌的枝條,把翅膀緊緊地捆在一起,互相說:“全天下再也沒有比我們更相愛的鳥了。”才安心地在巢中睡去。

  第二天清晨,燦爛的陽光把它們喚醒,兩隻鳥一起唱著歌準備去覓食,當它們跳出鳥巢時,卻同時重重地摔在地上。

  它們掙扎著爬起來,不管多麼努力,都無法讓自己起飛。它們這時才知道,兩隻鳥有四隻翅膀,綁在一起,卻一隻也不能起飛。

  它們一起把枝條啄開,振翅飛向空中。

  一隻鳥說:“親愛的,你不能沒有翅膀。”

  另一隻鳥說:“親愛的,你也不能沒有翅膀。”

  這兩隻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白天,因為空間與自由,各自飛翔和覓食。夜裡,因為愛,回到共同的巢中,依偎和纏綿。

  看完這個故事,也許有人會笑為愛將翅膀綁在一起的笨鳥,然而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為愛乾脆折斷了翅膀呢?

  愛的哲理故事 篇12

  《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闆,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老闆捨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後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闆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

  "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

  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麼會這樣呢?現在他得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裡!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裡了。把你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進去一顆釘,加上去一塊板,或者豎起一面牆,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美、高貴,牆上的銘牌上寫著:"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愛的哲理故事 篇13

  第一個故事

  某個下午我約了一位朋友在咖啡廳聊天。這位朋友是商界著名人士,談吐溫文、舉止優雅,人長得又帥,甚至登上過幾次商業雜誌的封面,我常打趣他是女人幻想中的鑽石王老五。他也不負眾望,身邊永遠不缺漂亮女伴,只是至今未安定下來,也算給眾多競爭者留下希望的空間。

  我們那天下午聊得很盡興,咖啡就續了三杯。其間一個胖胖的女孩坐在不遠處的角落裡,一直目不轉睛地看他。咖啡快喝完了,她就過來輕聲地問他要不要續杯,比服務員還細心。偶爾我們聊到一些合作專案,他就招手叫女孩過來,她抱著本子迅速地記錄著他的需求。

  喝到第四杯咖啡時,那女孩又走過來,低聲在他耳邊說話。我隱約聽得,大意是勸他不要喝這麼多咖啡,以免晚上失眠。他隨意地點點頭又擺擺手,那女孩就很高興的樣子,叫服務員把咖啡換成了檸檬水。

  我看得有趣,便問:“你助理?”

  他點點頭。

  我仔細打量那胖女孩,實在是其貌不揚。“跟你多久了?”他有點兒茫然,努力回憶著:“四……不,五年吧?記不太清了。”“為什麼會選擇她?”我有些好奇。“做事認真拼命啊,人也挺機靈。用習慣了,離不開。”他笑起來,“我知道你在懷疑什麼。拜託,我只是用她做助理,又不是跟她過日子。”想想也是。

  朋友出去接個電話,大約是談工作上重要的事,半晌未回。我無聊,就招手讓那女孩過來,又示意讓她坐下,說只是想跟她聊聊天。她也很高興,大概枯坐了這麼久也有些無聊吧。只是似乎還有些放心不下,不停地抬頭看看門外。我笑道:“放心,他一時回不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我習慣了。”我逗她:“你工作真努力,要不你來我這邊做事?我給你雙倍薪水!”她嚇了一跳,幾乎是立刻就搖頭,下意識地回答:“不,謝謝。”我做出很受傷的表情,問她:“你老闆到底給你開了多少工資?讓你這麼死心塌地?”她臉紅了,笑著搖搖頭。我還是沒忍住,又藉著玩笑提出疑惑:“還是他太有魅力了,你才不捨得?”她的臉紅得更厲害了,卻抿著嘴沒吭聲,也沒否認。我更驚奇了,問道:“你喜歡他?”問完連自己都覺得唐突,她卻很坦然地點了點頭。

  “嚯!”我驚訝極了,忍不住感嘆一聲,瞬間又覺得不該這樣,連忙補救:“我的意思是……”她笑笑說:“我明白您的意思,沒關係的,我知道自己條件很差,所以也從沒抱什麼奢望。何況……”她頓了一下,“他也都知道。”“他知道?”我有些發愣,這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窗戶紙一旦被捅破,雙方還能這麼坦然?她點頭道:“他看過那麼多的仰慕和喜歡,我那點小心思,瞞不過他,我也沒想瞞。”

  “那你到底圖什麼?”她笑著搖頭說:“什麼都不圖,每天這麼看著他,我就很開心,忙到死都覺得開心。”“那他將來結婚了,你怎麼辦?”

  她的目光有一瞬的黯然,“可能就離開了吧。”她說,“我早就想通了。在他身邊多停留一分鐘,自己就多快樂一分鐘。人這一生追求的是什麼?錢啊、權啊、愛情啊、家庭啊,不都是為了‘快樂’這個終極目標?對於我來說,在他身邊的每一天都很快樂,這足夠了。”

  第二個故事

  那天下午,我走進這間豪華私人病房時,忍不住暗暗心算了一下,在這裡住一天的費用實在高得令人咋舌,而她已經住了整整三年。他坐在病房裡,她坐在他身邊白色的輪椅上。我知道他家頗有些積蓄,可是這筆開銷,也實在是天文數字。我把帶來的鮮花和水果放到一旁的桌上,輕聲問:“還不打算出院?”他搖頭說:“在這裡她住得會舒服些。”

  “可是……”我將目光投向輪椅上眼神呆滯的女人,“她應該很難清醒過來了吧?”

  話說得殘酷,卻是現實。我眼看他的臉色變了變,卻又漸漸平靜下去。

  她是他的母親。

  三年前,他陪她出門旅遊,遭遇車禍,他左臂骨折,而她卻因沒有繫好安全帶被甩出車窗外,太陽穴正撞上一塊石頭,當場血流滿面昏死過去。

  那天他在急救室外面等,最危險的時候醫生也說救不過來了,問要不要拔呼吸機。他堅決不肯,聲稱有一線希望都要救。等到母親再醒來的時候,就是這副樣子了,醫生說,康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看出他心裡難受,忍不住說他:“你這是何必呢?”他搖頭說:“你們不懂。”

  其實也未必一點兒不懂。

  我知道他父親在前幾年因病去世,母親是他在世上唯一的親人,心中的依賴可想而知。

  他說:“你們每天都誇我工作光鮮,賺錢又多,脾氣也好。卻不知道我每天都覺得自己戴著面具,被老闆罵,被同事擠對,像個假人一樣。就連回家跟老婆說幾句心裡話,她也只會說,別煩我,我也很累!”

  “活著有什麼意義?只有回家跟我媽聊天的時候,我才是最開心的。她會給我做一碗我最喜歡的水果粥,聽我嘮叨、抱怨,甚至爆粗口罵那些經理,她從來不嫌我煩,而是聽我說,安慰我……在她身邊,我永遠可以放鬆地做我自己。”

  他的眼淚嘩嘩地淌下來:“我捨不得她啊,她多在我身邊待一天,就像偷來了一天。單單這樣坐著,我就覺得自己還有個人樣兒,哪怕付出再大代價我都心甘情願。至少我可以告訴自己,在這個世上,我還有個媽。”

  第三個故事

  朋友小敏有先天性心臟病,不能懷孕,生命也隨時可能終止。當初我們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都很難過,這麼溫柔可愛的一個人,可能要因此失去美好姻緣,甚至朝不保夕,實在令人惋惜。誰知今年,我收到了她的結婚請柬。請柬上是兩人的合影,她的愛人據說是做日雜小生意的,相貌平平,但看著小敏的目光裡卻充滿溫柔。

  我們去參加他們的婚禮。主持人宣佈互換戒指後,新郎在臺上拉著小敏的手,出人意料地說出一段話。

  他說:“我知道包括我爸媽在內的所有人都不贊成這場婚事,可是我愛小敏!將來有沒有孩子無所謂,我們還有多久也無所謂。能娶她,我就特別幸福滿足。”

  最後他抓住小敏的手,高高舉起,大聲地說:“我是個生意人,不懂講什麼好聽的話。我就是覺得,跟小敏在一起是最不虧本的買賣!我們倆愛一天,賺一天!”

  臺下掌聲雷動,許多女生都哭了。

  塞萬提斯說:“愛與死有一點相同,不論帝王的高堂大殿,或牧人的茅屋草舍,它都闖進去。”人這一生,有多少愛曾經光顧,又有多少可以長久駐足。然而只有隨時都提心吊膽地擔心失去,才會倍加珍惜。這樣的愛,既投入,又刺激。為了可能到來的分別,就提前忍痛割捨,這究竟值得還是不值得?時光有多長?時光浩浩蕩蕩,時光也捉襟見肘。誰規定必須在私有的時光裡循規蹈矩地活?何不放縱自己一次,哪怕生命下一秒就戛然而止,也算不枉來一世。跟命運討價還價未必贏得了,甚至也許不能全身而退。可是,愛一天,賺一天。只要真正愛過,終究不會血本無歸。

  愛的哲理故事 篇14

  像所有的男孩一樣,他一直害怕父親。

  不論他表現有多好、成績有多優秀,父親都金口玉牙,絕不誇他一句。

  多少次,當他到同學家聽到同學的父母表揚孩子時,他都羨慕得要命。

  可是父親卻守口如瓶,一個字也不肯說,最多也就是“嗯”、“唔”兩聲。

  有時候父親的話甚至像刀子一樣扎進他的心裡:“第二名有什麼了不起呀?你也不跟人家第一名比比?”

  父親的嘴裡,從來沒有說過一個“愛”字。

  而這,在這個男孩心中,是難以原諒的。

  久而久之,男孩的成績明顯下降,他變得鬱鬱寡歡。

  有一天,父親給大學時的同學寫了一封信,讓他去郵局寄掉。

  懷著一股莫名的好奇,男孩把那封信偷偷拆開,躲在外面看了。

  這一看使他大吃一驚,那封整整三頁的信裡,全是表揚他的話,父親從沒對他說過的“愛”字,在這封信裡卻重複了十幾遍。

  男孩的眼淚像斷線的珠子,撲簌簌掉下來,把信打溼了。

  他把這封信抄了一份保留下來,把原信重新裝進信封,塞進了郵筒。

  那封抄來的信,成了他最珍愛的寶貝,他每天都要拿出來看幾遍。

  遇到困難時,都是那封信給了他力量。

  所有的人都看到他的變化,他變得開朗自信了,成績也直線上升。

  以前看到父親都像看到陌生人一樣,老是躲著,現在他特別喜歡跟父親呆在一起。

  多年之後,孩子成了一位著名科學家,那封他一直都帶在身邊,即使到國外參加國際性會議時也不例外。

  這個故事是我偶然從朋友那裡聽來的。

  我為那個孩子感到慶幸,幸虧他沒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他違背了父親的叮囑,把那封信偷拆了,從而偷到了父親的表揚與愛。

  不然,他可能永遠都無法知道父親是多麼愛他、又對他寄予了多麼大的期望。

  倒是那位父親讓我覺得奇怪,是孩子就應該無條件地去愛他、表揚他、激勵他,為什麼要像做賊一樣偷偷摸摸呢?

  愛的哲理故事 篇15

  隨著卡米拉成為與英國政治密切聯絡的公眾人物,她也成了監督的物件。《獨立報》把卡米拉的錢袋翻了個底朝天,讓大眾看看她一年的收支狀況。

  在英國,公眾人物的聲譽,靠傑出的業績、危難時顯露的智慧、日常生活中的得體來樹立,而維持信譽的天平則是賬目清楚,不貪不佔是起碼的要求。議員除了工資以外掙了多少額外的錢,是靠什麼渠道掙的;各位內閣大臣花了納稅人的多少錢,是為什麼而花的……這些賬目都會清清楚楚地公佈出來,給公眾一個交待。就說卡米拉,她的聲譽看漲,是因為她花的公款實屬正常偏低範圍。

  政府的信譽也是看賬是否算得好。每次大選,各政黨之間競賽的是看誰能把國家的賬算得更好。比如工黨承諾要把每位老人的養老金每月提高1英鎊,那這錢從哪裡來?可能來自汽油稅提高每公升3便士,也可能來自每包煙的稅上升5便士。保守黨和自民黨接著反算,認為汽油稅已經很高了,提出要麼不增加養老金,要麼透過向別的國家借錢來支付這筆開支。選民們依據自己的切身利益,決定給哪個黨投票。不難想像,英國人每年最愛看重的不是政府的更替或領袖的換崗,而是財政大臣的預算報告。

  愛的哲理故事 篇16

  商人的四個妻子

  從前,有個人娶了四個妻子,第四個妻子深得丈夫喜愛,不論坐著站著,丈夫都跟她形影不離。第三個妻子是經過一番辛苦才得到,丈夫常常在她身邊甜言蜜語,但不如對第四個妻子那樣寵愛。第二個妻子與丈夫常常見面,互相安慰,宛如朋友。只要在一塊就彼此滿足,一旦分離,就會互相思念。而第一個妻子,簡直像個婢女,家中一切繁重的勞作都由她擔任,她身陷各種苦惱,卻毫無怨言,在丈夫的心裡幾乎沒有位置。

  一天, 這個人要出國做長途旅行,他對他四個妻子說:“你肯跟我一塊兒去嗎?”

  第四個妻子回答:“我可不願意跟你去。”

  丈夫恨她無情,就把第三個妻子叫來問:“你能陪我一塊去嗎?”第三個妻子回答道:“連你最心愛的第四個妻子都不願意陪你去,我為什麼要陪你去?”

  丈夫把第二個妻子叫來說:“你能陪我出國一趟嗎?”,“我受過你恩惠,可以送你到城外,但若要我陪你出國,恕我不能答應。”

  丈夫也憎恨第二個妻子無情無義,對第一個妻子說:“我要出國旅行,你能陪我去嗎?”

  第一個妻子回答:“我離開父母,委身給你,不論苦樂或生死,都不會離開你的身邊。不論你去哪裡,走多遠,我都一定陪你去。”

  他平日疼愛的三個妻子都不肯陪他去,他才不得不攜帶決非意中人的第一個妻子,離開都城而去。

  原來,他要去的國外乃是死亡世界。擁有四個妻子的丈夫,乃是人的意識。

  第四個妻子,是人的身體。人類疼愛肉體,不亞於丈夫體貼第四個妻子的情形。但若大限來臨,生命終結,靈魂總會揹負著現世的罪福,孤單寂寞地離去,而肉體轟然倒地,沒有辦法陪著。

  第三個妻子,無異於人間的財富。不論多麼辛苦儲存起來的財寶,死時都不能帶走一分一毫。

  第二個妻子是父母、妻兒、兄弟、親戚、朋友和僕傭。人活在世上,互相疼愛,彼此思念,難捨難分。死神當頭,也會哭哭啼啼,送到城外的墳墓。用不了多久,就會漸漸淡忘了這件事,重新投身於生活的奔波中。

  第一個妻子則是人的心,和我們形影相隨,生死不離。它和我們的關係如此密切,但我們也容易忽略了它,反而全神貫注於虛幻的色身。

  愛的哲理故事 篇17

  母愛的力量

  一位從越南歸來的美國戰地記者給MBA學員放影一卷他在戰場上實拍的影片:畫面上有一群人奔逃,遠處突然傳來機槍掃射的聲音,小小的人影,就一一倒下了。放完了,他問同學們看見了什麼。是血腥的殺人畫面!他沒有說話,把片子搖回去,又放了一遍,並指著其中的一個人影:你看!大家都是同時倒下去的,只有這一個,倒得特別慢,而且不是向前仆倒,她慢慢地蹲下去。看到同學們還是看不懂的神色。他居然抽搐了起來:當槍戰結束之後,我走近看,發現那是一個抱著孩子的年輕媽媽,她在中槍要死之前,居然還怕摔傷了幼子,而慢慢地蹲下去。她是忍著不死啊。

  忍著不死!何等偉大的母親!

  其實世界上遠不止人類有母愛。每一種生物,都有偉大的母愛!到南美洲考察的科學家在風雪中經常看到成千上萬的企鵝,面朝著同一個方向立著。是什麼原因使它們能如此整齊地朝同一個方向呢?細細觀察後,考察隊員們終於發現,每一隻大企鵝的前面,都有著一團毛絨絨的小東西。原來它們是一群偉大的母親,守著面前的孩子,因為自己的腹部太圓,無法府身在小企鵝之上,便只好以自己的身體,遮擋刺骨的寒風。

  多麼偉大的、壯大的母親之群像!

  愛的哲理故事 篇18

  朋友小馬,10年前放棄了家鄉穩定而優越的工作,來北京跟老公團聚。那時候,老公還是個被人呼來喚去的文員,小馬又一時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兩個人擠在老公那間9平方米的單身宿舍裡。日子過得雖然樂呵,到底清苦些。所以當小馬發現自己懷孕以後,並沒有感到多少興奮和喜悅——所有的情況都還沒有穩定,她不想在這個時候慌慌張張地要孩子,“不想讓孩子一生下來就跟著父母受苦”。老公用腳踏車把她推到醫院,兩個人坐在醫院門口的馬路牙子上猶豫了足足兩個小時,最後還是一咬牙,把孩子做掉了。

  “我沒想到,這會是我生命裡唯一的孩子。”小馬低頭望著杯子裡的茶,幽幽地說。經過這幾年的打拼,夫妻倆的生活大大地改善了,可是渴望擁有一個孩子的希望,卻越來越渺茫——因為先天的卵巢功能異常,她不能正常地排卵,而做掉的那個孩子,本來該是她生命中的一個奇蹟。幾年來,小馬為了要個孩子四處奔走求治,可是沒有用。“也許,是他記恨我們做父母的爽約了,堅持不肯來見面吧?唉,當初為了先掙點錢,把孩子做了,可這幾年看病,把我掙的這幾萬塊錢都花進去了。有時候坐在那我就想:繞了這麼一個大圈兒,我到底圖個什麼啊?要是那個孩子還在,現在都上五年級了。”

  前幾天去一個朋友家,參加她父親的葬禮。靈堂設在侷促窄小的門廳裡,朋友一身重孝跪在門口,陪同前來弔唁行禮的親友給靈位磕頭,腦門上已經磕出了一大塊烏青。“簡姐姐,我後悔啊!”她趴在我的肩上,哭得泣不成聲,“我拼命地工作賺錢,總想著早點給我爸媽換套大房子,搬出這個鴿子窩去。我爸好幾回做好了飯叫我回來,我都因為有事耽擱了。我總以為,給他乾點實事,比圍著他轉悠強,我哪知道他好好的就這麼撒手走了啊!他臨死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問我媽丫頭回來了沒有,我想她……他是瞪著眼、伸著手走的,要等我回來啊!早知道這樣,我幹嗎要去出那個差啊……”

  我輕輕拍著她的背安撫她,卻說不出一句適當的話。她老爸剛60歲,平日裡身體壯得像頭牛似的。最大的樂子,就是做拿手的紅燒肉或者炸醬麵,叫女兒招來我們這幫狐朋狗友,打狼似的跑來吃個風捲殘雲,然後固執地堅持一個人收拾碗筷,還咿咿呀呀地哼著小曲,美得樂不可支。這樣一個結實、達觀的老人家,不知怎麼忽然得了腦出血,洗澡的時候摔了一跤,就再也沒起來。

  我望望老人的遺像,又看看疲憊哀傷、幾近崩潰的朋友,不勝唏噓。很多時候,我們過分地注重物質對親人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他們的情感需求,為了給親人一個舒適、富足的生活條件,早出晚歸馬不停蹄。我們經常來不及跟家人享受天倫之樂,也來不及思量有很多愛,是不可以等待的,和世間的很多情誼一樣,親情,其實也是一種緣分,這個緣分有長有短,我們無力把握,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緊張而忙碌的生計中擠出一條縫,好讓我們珍惜跟親人在一起的每一個日子——一碗炸醬麵,一碟拍黃瓜,照樣可以吃得有滋有味。只要有愛,茅屋也是天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