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哲理故事> 逆向思維哲理故事(通用7篇)

逆向思維哲理故事

逆向思維哲理故事(通用7篇)

  哲理故事用一則則生動的故事來闡釋一條條人生的哲理,慢慢品味每個故事——就像飲用一杯陳年老酒——細細啜飲,思索每個故事所蘊含的生活意義,如果慢慢用素心去讀,您會發現每個故事回味無窮。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逆向思維哲理故事(通用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逆向思維哲理故事 篇1

  義大利的菲爾勞倫斯開辦了一家七歲兒童商店,經營的商品全是七歲左右的兒童吃穿看玩的用品。商店規定,進店的顧客必須是七歲的兒童,大人進店必須有七歲兒童做伴,否則謝絕入內,即使是當地官員也不例外。商店的這一招不僅沒有減少生意,反而有效地吸引了顧客。一些帶著七歲兒童的家長進門,想看看裡面到底“賣的什麼藥”,而一些身帶其他年齡孩子的家長也謊稱孩子只有七歲,進店選購商品,使菲爾的生意越做越紅火。

  後來,菲爾又開設了20多家類似的商店,如新婚青年商店、老年人商店、孕婦商店、婦女商店等等。孕婦可以進婦女商店,但一般無孕婦女不得進孕婦商店。戴眼鏡商店只接待戴眼鏡的顧客,其他人只得望門興嘆。所有這些限制顧客的做法,反而起到了促進銷售的效果。

  逆向思維哲理故事 篇2

  有個發行環節的商人來我們出版社要我編輯的書,發行部的頭兒要我過去介紹一下書的賣點。誰知我還沒有說上幾句話,那個年輕氣盛的商人沒搞清楚我是編輯,還以為我是發行科的人員呢,拿話堵我說:“像你這麼糟糕的發行人員,還敢向我推銷書啊!”

  一般人遇到這事可能會生氣,可能會辯解,也可能更加賣力地宣傳自己的書。我只是心裡咯噔了一下,就馬上想到策略,於是微笑著對那個小老闆說:“是啊,人家說只有糟糕的發行員,沒有糟糕的書。像你這麼優秀的商人,一定知道如何宣傳推銷好這本書吧!”我一副虛心請教的樣子,老闆一高興就拿起書,一頁一頁研究起來,不停地找這本書的優點,告訴我,第一應該怎樣,第二應該怎樣……說著說著,老闆發現自己上當了:“哎!這是你的問題,怎麼變成我的問題了呢?你很狡猾,很有前途,乾脆,到我公司去做吧?”本來我是向他推銷我的書的',結果,變成發行商自己發掘書的賣點了。這就是反向思維中轉移問題法的魅力了。

  去年6月,有個喜歡賴賬的人透過朋友向我借了5萬元錢,說好了一年內還的,但是一年到期後,他連提都沒提。我怕他萬一不還了,怎麼辦呢?之前讓他打過一張借條,但是卻找不到了。向他要吧,空口無憑,所以很發愁。我想了一下,還是運用了我擅長的逆向思維辦法,給那個朋友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尊敬的某某先生,一年前你向我借了10萬元,現在我手頭有點緊,急需錢用,您能儘快把錢還給我嗎?

  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回信:很感謝您借錢給我,我一定會及時還給你的。但是,我想你是不是記錯了,當時你借給我的是5萬元。而且隨信還附了一份借據的拍攝圖片。這下子我的心就放到肚子裡了,我不是想立刻要回錢,我要的就是這個證明啊!有了借據,就不怕他不歸還了。

  我信奉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話:“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主要是脖子以上的區別——思維方式決定一切!”應用逆向思維,經常將問題“倒過來想”,也許你會發現,其實生活中沒有那麼多解決不了的問題和煩惱。

  我們在與對手周旋或面對難題時,常會自然想出一連串的解決之道,而最有實際效果的,總是與通常方法不相同甚至相反的辦法。其實,這個道理也很簡單。我們使用的方法越普通,對方拿出應對策略就越容易;我們用逆向思維採用與別人完全不同的辦法,對方找到有效應對方式的難度則會增加得更大。所以,逆向思維常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益處。

  平常的思維,只能讓我們成為平常的人;不平常的思維,才能讓我們做成不平常的事,進而造就不平常的人。

  逆向思維哲理故事 篇3

  一種高產量的土豆傳到法國時,當時,法國農民並不感興趣。為了提倡種植這種土豆,法國政府花了大氣力搞宣傳,但效果甚微。優良土豆被冷落。

  後來,有人出了一個"怪招"。不多久,人們突然發現,在各地種植土豆的試驗田邊,都有全副武裝的哨兵日夜把守。

  一塊莊稼地怎麼會有哨兵把守呢?周圍的農民覺得奇怪,他們判斷道:這裡種植的東西一定非常金貴。

  於是,他們經常趁著士兵"疏忽"時溜進試驗田,去偷土豆,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偷來的土豆拿回家去種在自家的地裡,用心侍弄。

  一個季節下來,這種土豆的優點廣為人知。新土豆就這樣被推廣到法國各地,成為最受法國農民歡迎的農作物之一。

  逆向思維哲理故事 篇4

  茱莉亞是一個具有猶太血統的老人,退休後,在學校附近買了一間簡陋的房子。住下的前幾個星期還很安靜,不久有三個年輕人開始在附近踢垃圾桶鬧著玩。老人受不了這些噪音,出去跟年輕人談判。

  "你們玩得真開心。"他說,"我喜歡看你們玩得這樣高興。如果你們每天都來踢垃圾桶,我將每天給你們每人一塊錢。"

  三個年輕人很高興,更加賣力地表演"足下功夫"。不料三天後,老人憂愁地說:"通貨膨脹減少了我的收入,從明天起,只能給你們每人五毛錢了。"

  年輕人顯得不大開心,但還是接受了老人的條件。他們每天繼續去踢垃圾桶。一週後,老人又對他們說:"最近沒有收到養老金支票,對不起,每天只能給兩毛了。"

  "兩毛錢?"一個年輕人臉色發青,"我們才不會為了區區兩毛錢浪費寶貴的時間在這裡表演呢,不幹了!"

  從此以後,老人又過上了安靜的日子。

  逆向思維哲理故事 篇5

  60年代中期,當時在福特一個分公司任副總經理的艾科卡正在尋求方法,改善公司業績。他認定,達到該目的的靈丹妙藥在於推出一款設計大膽、能引起大眾廣泛興趣的新型小汽車。在確定了最終決定成敗的人就是顧客之後,他便開始繪製戰略藍圖。

  以下是艾科卡如何從顧客著手,反向推回到設計一種新車的步驟:顧客買車的惟一途徑是試車。要讓潛在顧客試車,就必須把車放進汽車交易商的展室中。吸引交易商的辦法是對新車進行大規模、富有吸引力的商業推廣,使交易商本人對新車型熱情高漲。說得實際點,他必須在營銷活動開始前做好小汽車,送進交易商的展車室。為達到這一目的,他需要得到公司市場營銷和生產部門百分之百的支援。同時,他也意識到生產汽車模型所需的廠商、人力、裝置及原材料都得由公司的高階行政人員來決定。艾科卡一個不漏地確定了為達到目標必須徵求同意的人員名單後,就將整個過程倒過來,從頭向前推進。

  幾個月後,艾科卡的新型車,野馬從流水線上生產出來了,並在60年代風行一時。它的成功也使艾科卡在福特公司一躍成為整個小汽車和卡車集團的副總裁。

  逆向思維哲理故事 篇6

  某時裝店的經理不小心將一條高檔呢裙燒了一個洞,其身價一落千丈。如果用織補法補救,也只是矇混過關,欺騙顧客。這位經理突發奇想,乾脆在小洞的周圍又挖了許多小洞,並精於修飾,將其命名為"鳳尾裙"。一下子,"鳳尾裙"銷路頓開,該時裝商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無跟襪的誕生與"鳳尾裙"異曲同工。因為襪跟容易破,一破就毀了一雙襪子,商家運用逆向思維,試製成功無跟襪,創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機。

  逆向思維哲理故事 篇7

  有一家人決定搬進城裡,於是去找房子。全家三口,夫妻兩個和一個5歲的孩子。他們跑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張公寓出租的廣告。他們趕緊跑去,房子出乎意料的好。於是,就前去敲門詢問。這時,溫和的房東出來,對這三位客人從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丈夫豉起勇氣問道:"這房屋出租嗎?"房東遺憾地說:"啊,實在對不起,我們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戶。"丈夫和妻子聽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於是,他們默默地走開了。那5歲的孩子,把事情的經過從頭至尾都看在眼裡。那可愛的心靈在想:真的就沒辦法了?他那紅葉般的小手,又去敲房東的大門。

  這時,丈夫和妻子已走出5米來遠,都回頭望著。

  門開了,房東又出來了。這孩子精神抖擻地說:"老爺爺,這個房子我租了。我沒有孩子,我只帶來兩個大人。"

  房東聽了之後,高聲笑了起來,決定把房子租給他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