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哲理故事>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通用16篇)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通用16篇)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著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歡迎大家分享。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1

  很多人向富翁尋求致富的方法,富翁問他們:“如果你拿出一個籃子,每天清晨向籃子裡放十個雞蛋,當天吃掉九個雞蛋,最後會怎樣呢?”

  “遲早有一天,籃子會被裝滿,因為我每天放進籃子裡的雞蛋比吃掉的多一個。”有人回答。

  “致富的首要原則就是在你放進錢包裡的十個硬幣中,最多隻能用掉九個。”富翁笑著說道。

  小故事大道理:節儉不僅能夠創造財富,而且還能夠磨鍊一個人的意志,培育一個人的品格。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2

  漢順帝某年,蘇章被任命為冀州刺史。他在審理積案的時候,發現有一個大貪汙行賄犯清河太守,正是他以前最要好的朋友。

  一天晚上,蘇章備下酒菜,請來那位老朋友。兩人一邊喝酒,一邊暢敘舊情,十分歡樂。這位清河太守的心裡,原來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摸不透蘇章對自己犯罪採取什麼態度,這下好像石頭落了地,他長噓一口氣,得意地說:“人家頭上只有一頂青天,獨獨我頭上有兩頂青天啊!”

  蘇章正色說:“今晚我蘇孺文請你喝酒,是聊盡私人舊誼;明天冀州刺史開堂審案,卻是執行公理王法。”

  第二天,蘇章正式開堂,對這個清河太守審判正法。

  小故事大道理:在友情與正義之間發生矛盾時,要以維持正義為第一原則。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3

  天龍寺的夢窗國師擔任七朝的帝師,久受朝廷恩典,更受社會大眾和佛教徒的愛戴。有一天,在入京的途中,經過妙心寺,順道去拜訪關山禪師。

  關山禪師聽到夢窗國師來訪,連忙披上一件附有環藤的破舊袈裟,一路跑到山門外來迎接,二人晤談得非常高興。但是,在關山這個貧窮的寺院裡,實在是沒有什麼東西好招待國師,不得已,關山禪師就從硯盒中取出幾文錢,叫侍者就近買些燒餅供養國師,國師非常感激關山禪師的心意,也就不客氣地吃完燒餅再離開。

  平常夢窗國師進入皇宮時,總有很多隨從跟隨,非常壯觀。有一天,宮中宣召,夢窗乘著轎子又經妙心寺門前時,見到關山禪師正獨自在掃庭院,他不把那些落葉丟棄,而是聚集起來當作柴燒。

  夢窗見到這種情形以後,不禁對身邊的侍者嘆息道:“我的宗門被關山奪去了。”

  關山禪師每次去拜訪夢窗國師時,必定先在寺前的小溪流洗腳,以免雙腳帶上泥土,而沾汙了天龍寺華麗的殿堂。後來,夢窗國師吩咐天龍寺的學僧特地搬了一塊平平的大石頭,放在溪邊洗腳的地方,以便關山禪師洗腳時方便一些。

  許久以後,關山禪師才知道這塊大石頭是夢窗國師叫人放的,不禁喟然嘆曰:“國師到底是國師,他宗門的基礎比這塊大石頭還要堅而且硬。”

  現在在妙心山內的大龍院還儲存著這塊“關山禪師洗腳石”。

  佛法在恭敬中求,佛法從生活裡修,關山禪師奉行到極致。親自灑掃庭院,固然是勤勞,不丟棄落葉,也是惜福愛物。硯臺盒裡的銅錢,比金塊寶貴,燒餅的味道比什麼佳餚更好,如此真心的尊敬,甚至拜訪,都要洗腳而前,關山禪師的作為,折人於恭敬中,難怪夢窗國師要說他的宗門風格不及關山禪師了。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4

  一個年輕人去拜訪一位大師,向他請教為人處世之道,大師給他講了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強壯的青年,一拙,一巧。兩人奉命在同一塊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兩人都挖了兩米深,但絲毫沒有水的跡象。拙者繼續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則換了個地方做新的嘗試。終於拙者透過不懈的努力找到了汩汩的源泉,而巧者雖然不斷地更換地點,終究還是一無所獲。

  年輕人聽罷,若有所悟地點點頭:“我明白,做人就應該持之以恆,不應該朝三暮四,蜻蜓點水,否則終將一事無成。”

  第二個故事:還是這兩個人,巧者在經過數次的嘗試後,終於在一個地方發現了有水的跡象,於是深挖,最終找到水源了。而拙者始終在原地,一如既往,埋頭苦幹,越挖越深,結果雖然付出了很多卻始終沒有找到水源。

  “這?”年輕人有些遲疑,“我想也許人還應該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地嘗試最合適的生存環境,而不應該刻板教條,更不應該執謎不悟。”

  大師還只是笑笑。

  第三個故事:兩個人雖然都竭盡全力,但無論拙者挖多深,也無論巧者換多少地方,兩個人都沒有找到水源。

  “為什麼?”年輕人疑惑起來,“那做人還有準則嗎?”

  “因為這個地方可能根本就沒有水。”大師從容答道,“其實為人也是如此,生活中沒有一成不變的處世原則,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摸索和體味。”

  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並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收穫,並不是所有的汗水都能澆灌出碩果,並不是所有的春天都會有花朵,並不是所有的雁行著都能到達彼岸,並不是所有的冬天都會有飛雪,並不是所有的風都會有溫暖,並不是所有的泥濘都註定是坎坷……

  我們只記住,只要有過真誠付出,只要有過努力的拼搏,我們的人生就不會是蹉跎。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5

  從前有一個很有錢的長者,別人都對他畢恭畢敬,想方設法巴結他。長者每次吐痰時,身邊的人都爭先恐後用腳把地上的痰跡擦掉。有一個愚人,也想向長者獻殷勤,但每次都出腳太慢,總是落在別人後面。他認真總結了失敗的原因,準備下次搶佔先機。當他看見長者咳嗽,正準備吐痰時,立即飛起一腳,踢到長者嘴上。長者的嘴唇被踢破,牙也掉了好幾顆,鮮血直流。長者大怒,質問道:“你為什麼踢我?”愚人老實回答道:“您每次吐痰到地上,都有人用腳踩掉,我也想討好您,可是每次都搶不贏別人。所以,在您還沒吐出來之前,我就提前伸出腳了。”

  聰明反被聰明誤,馬屁精的下場不值得同情。撇開道德問題不談,假如就事論事來分析,此人最大的失誤,就在於時機選擇錯誤,才會弄巧成拙。有些事情,不見得行動越早越好,合適最好。該幹什麼的時候,就幹什麼,晚了時不再來,早了時機未到,條件不成熟,照樣是白忙。成大事者,多半也是把握時機的高手。

  李連杰初到好萊塢時,幾乎沒人看好他。有一家電影公司請他出演,但片酬極低,區區100萬美元,而且是反派角色。他猶豫不決,說要慎重考慮。等他考慮清楚,答應接下來時,對方忽然改口:“要演可以,片酬降為75萬。”談判的過程中,片酬一降再降,最後簽下來的實際價格是50萬。當時,李連杰已經是東南亞電影市場的票房保證,這樣的條件對他簡直是侮辱,但他接受了。因為他覺得時機未到,當務之急,是需要一部作品來證明自己。

  這是他在好萊塢拍的第一部電影,他的功夫征服了西方觀眾,大獲成功。影片上映的第二天,那個電影公司老闆就親自上門找到他,畢恭畢敬地說:“下一部片子請您演主角,您看怎麼樣?”今非昔比,李連杰覺得時機到了,主動權在自己手裡,可以談條件了。當他在好萊塢出演第四部電影時,片酬漲到了1700萬美元!此一時,彼一時,如果他一開始就漫天要價,可能無法打進好萊塢。

  哲思啟示:孟子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雖然你智慧超群,實力強大,不如順勢而為;即使你手裡有鋤頭,也要等待農時到來。春種秋收,萬物皆有時令,如果你逆時而動,當然顆粒無收。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6

  嘲笑野兔的竹雞

  野兔、竹雞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但他們平靜的生活潛伏著危險。一群獵狗來了,野兔不得不找個地方藏身。它逃到密林叢中,獵狗一時失去了追尋的蹤跡。縱慾,群狗從獵兔身上散發的氣味找到了線索,外號叫“饕餮”的狗跟蹤的那隻野兔,就兇猛地向它逼近。

  危急時刻,竹雞卻在嘲笑:“你總說自己是飛毛腿,看來你的腿連竹竿都不如。”

  正在竹雞取笑野兔時,噩運降臨到它的頭上。竹雞總認為憑自己的翅膀,什麼時候都能擺脫險境,但這可憐傢伙抵擋不住老鷹的利爪尖喙,結果,它成了這猛禽的點心。

  千萬別去譏諷不幸的人,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走運呢?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7

  一位作家告訴我,人很多時候,靈魂都不在自己身上。

  一個人的靈魂不在自己身上,又會在哪裡呢?

  作家說,在外在的誘惑上,很多人就是這樣,一看到錢財,靈魂就落到了錢財上;一看到權勢,靈魂就落到了權勢上;一看到名譽,靈魂就落到了名譽上;一看到了美色,靈魂就落到了美色上。他們的靈魂整日在外遊蕩,失去了屬於自己的家。

  怎樣才能讓靈魂回到自己的身上,回到自己的家呢?

  作家說,去修養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的靈魂修養得美麗如花,芬芳如花,讓我們的靈魂在自愛、自戀中,而不被外物所幹擾、所迷惑、所誘騙。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8

  一個木匠,造一手好門,他費了多日給自家造了一個門,他想這門用料實在、做工精良,一定會經久耐用。

  後來,門上的釘子鏽了,掉下一塊板,木匠找出一個釘子補上,門又完好如初。後來又掉下一顆釘子,木匠就又換上一顆釘子;後來,又一塊木板朽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塊板換上;後來,門拴損了,木匠就又換了一個門拴;再後來門軸壞了,木匠就又換上一個門軸……於是若干年後,這個門雖然無數次破損,但經過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堅固耐用。木匠對此甚是自豪,多虧有了這門手藝,不然門壞了還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鄰居對他說:“你是木匠,你看看你們家這門?”木匠仔細一看,才發覺鄰居家的門一個個樣式新穎、質地優良,而自己家的門卻又老又破,長滿了補丁。於是木匠很是納悶,但又禁不住笑了:“是自己的這門手藝阻礙了自己家門的發展。”於是木匠一陣嘆息:“學一門手藝很重要,但換一種思維更重要,行業上的造詣是一筆財富,但也是一扇門,能關住自己。”

  當一個人形成了某一根深蒂固的習慣方式之後換一種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教師,我們從中能獲得何種啟示呢?成功的基本原理大多是有共性的,是沒有國界的。為了不被國家的界限封閉自己,為了不被“行業上的造詣”關住自己,為了使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我們需要敞開心扉,需要交換彼此的觀點。這樣,我們才能知道我們的優點所在以及與他人的差異與差距,並在尋找與彌補差距的過程中完善自己。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9

  一個木匠做得一手好門。他給自己家做了一扇門,他認為這門用料實在,做工精良,一定會經久耐用。

  過了一段時間,門的釘子鏽了,掉下一塊板,木匠找出一顆釘子補上,門又完好如初。不久又掉了一顆釘子,木匠就換上一顆釘子。後來,又有一塊板壞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塊板換上。再後來,門閂壞了,木匠又換了一個門閂……

  若干年後,這扇門雖經無數次破損,但經過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堅固耐用。木匠對此甚是自豪:多虧有了這門手藝,不然門壞了還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鄰居對他說:“你是木匠,你看看你家這門!”木匠仔細一看,才發覺鄰居家的門一扇扇樣式新穎、質地優良,而自己家的門又老又破,滿是補丁。木匠明白了,是自己的這種門手藝阻礙了自家“門”的發展。

  結束語:學一門手藝很重要,但換一種思維更重要。行業上的造詣是一筆財富,但也是一扇門,會關住自己。面對全新變化全新的世界,要有勇氣、有決心打破關住自己的這扇“無形門”,及時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手藝”,這樣才能更多看到外面美麗的風景。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10

  一天,一個年輕人,站在懸崖邊,痛不欲生。

  這時,一位老者,手舞足蹈,緩歌而過。

  年輕人止住老者,問:老人家,您為何如此快樂?

  老人朗聲回答:

  天地之間,以人為尊。我生而為人;星辰之中,惟日月燦爛,我能早晚相伴;百草之中,最是五穀養人,我能終生享用,我為什麼會不快樂?

  年輕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老人家,我覺得很自卑,不如別人活的有價值”。年輕人還是滿臉憂傷。

  老者微微一笑,說:一塊金子和一塊泥土,誰更自卑呢?

  年輕人剛要回答,老者擺了擺手,繼續說:

  如果給你一粒種子,去培育生命,金子和泥土誰更有價值呢?說完,老者郎笑而去。

  年輕人頓覺釋然。

  其實,只要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去觀察,就不難發現,生活展現給我們的並不是我們通常感覺的那麼糟糕,那麼陰黎漫天,那麼沒有希望。

  如果把坎坷看成一種調味品,你就會感到坎坷的生活有滋有味;如果把艱難看成一筆寶貴的財富,你就會感到,它會豐富我們的閱歷,豐富我們人生的底蘊。

  實際上,只要換一個角度,再悲慘的生活也會峰迴路轉,再痛苦的人生也會柳暗花明。

  因為,生活的風雨之後,懸掛在我們人生背景上的必然是幸福的彩虹。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11

  小陳和小王走進單位門口的時候,簽到簿剛剛收起來,平時他們常常這樣,領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簽了,今天暗訪組的領導在,他們當然籤不上了。他們大呼冤枉,說他們明明沒有遲到,也就是幾秒鐘的事情。

  於是,暗訪組的領導說了:“賽場上、戰場上莫說幾秒鐘,就是零點幾秒你就註定失敗了。再說了,你們一定是踩著上班的時間點來的,如果你們提前5分鐘,哪怕提前兩三分鐘出家門也不至於遲到。踩著時間點,走得快一點,就剛好,走得稍慢一點那就遲到。”

  這話說得一點也不錯,讓我想起了登山。我是一個登山愛好者,每逢節假日,都要呼朋引伴地去登山。而我的體力不是那麼好,每次登山,明明和朋友們一起出發,一不留神,我就落在了他們後面,我自然要追趕他

  們。看到我落在後面,他們於是停下來邊欣賞風景邊等我……下一段路程,又是這樣的局面,我總是氣喘吁吁地追趕著他們的腳步,登山變成了追趕,完全沒有了遊山戲水的樂趣。後來,我學聰明瞭,約好登山的日子,趁大家還沒有出發,我就開始攀登了。等和他們拉開了距離,我就邊開始休息,邊欣賞藍天白雲、奇秀山峰,等到夥伴們追上我,他們開始休息的時候,我已經休息好了,開始了下一段的旅程……這樣一來,登山的樂趣出來了,不但從容而且有時間欣賞到美景。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準備早點去報到,好早一日看到嚮往的學校的樣子。所以,報到前兩天就到了學校,心想我一定是新生中第一個到校的。到學校早已分好的寢室一看,一個遠方的室友已於三天前到達。他說他不但想看學校,他還想去迎接新生。新生還迎接新生?

  此後,這位老兄事事、時時走在我們前面,我們準備考研,他就開始準備畢業作品了,我們準備畢業作品的時候,他開始利用大四的閒暇到處打工去了,我們專心讀研的時候,他一邊讀研一邊利用他各種工作的經驗開始創辦小小的公司……我們到處求職的時候,他的公司已經開始盈利了,我們為車貸房貸努力的時候,他卻拿著掙來的盆滿缽滿的票子到貧窮的山區去散千金去了。大學寢室裡,他常常暢談他的理想,他看到了很多關於貧窮地方的報道,他立志“千金散盡還復來”,如今,他已經開始實現他的理想了。

  踩著點走也許沒有錯,但踩著點走,永遠是慌張的、心裡的弦是緊繃著,一不小心就會錯過點,而選擇在點之前出發,就要從容許多,欣賞風景、實現理想。陳文茜在《樹,不在了》中有一句話:“我們可以選擇停留,但其他的人會選擇奔跑。而世界在他人的奔跑中,無意間已改變了樣貌。”我們還可以這樣說:“我們選擇踩著點走,但其他人會在點之前出發。而世界在他人的前行中,無意間已改變了模樣。”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12

  有一個人撿到一隻小鳥,就將這隻小鳥帶回家裡,給他的孩子玩耍,孩子將小鳥與小雞一塊飼養。慢慢地,小鳥長大了,人們才發現,這隻小鳥原來是一隻鷹。雖然這隻鷹和雞群相處得很好,但總有人家裡丟雞,人們就懷疑是這隻鷹吃了雞,強烈要求主人將這隻鷹處死。這家主人捨不得,但迫於大家的壓力,他決定放生這隻鷹。但是,不管主人將它放到什麼地方,它總能回到村裡來。有一個人說他有辦法,將鷹帶到了一個懸崖邊上。他將鷹向深淵裡扔去,那隻鷹一開始,就像是一塊石頭掉下懸崖,直直地向下墜落,眼看就要到崖底了,鷹突然展開了翅膀,竟然奇蹟般地飛了起來,而且越飛越高,越飛越遠,再也沒有回來。

  鷹本來是有翅膀的。能飛很高很遠,但是,在一群雞的世界裡,它已經被同化了。沒有經過鍛鍊,又貪戀溫暖舒適的雞窩,漸漸地,也就失去了翱翔藍天的勇氣和信心。要是沒有人將它扔下懸崖,它永遠不可能飛上藍天,尋找屬於自己的世界。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敢面對這樣的懸崖。

  美國有一個作曲家喬治·格什溫。他從來沒有寫過交響曲,而當時美國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樂團的著名指揮家,卻對他十分賞識,邀請他為交響樂團寫一部交響曲。但是,固執的格什溫聲稱自己對交響樂一竅不通,不肯從命。這位指揮家竟然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廣告,說20天后,音樂廳將上演格什溫的交響樂《藍色狂想曲》。格什溫看到廣告,大驚失色,質問指揮家為何令他出醜,指揮家微笑著說,反正,全城人都知道了,你看著辦吧。格什溫沒辦法,只好將自己關在屋子裡,硬是用兩週的時間,完成了這部作品。誰知首場演出竟大獲成功,格什溫的名氣也迅速傳遍美國。

  有些時候,我們確實需要緊逼的力量。使自己獲得重生,讓生命之樹開出更加絢爛的花。

  人總是對現有的東西不忍放棄,對舒適平穩的生活戀戀不捨。但是,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人生有所突破,就必須明白,在關鍵的時刻,應該把自己帶到人生的懸崖邊上,在看似深淵的邊緣,才有可能獲得另一片藍天。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13

  一早上山晨練,下山時碰上一個樵夫。

  在崎嶇的山路上,他揹著一大捆柴,步履蹣跚小心翼翼地往下走,看後影,肯定是超過了半百的年齡。我緊趕兩步,搭訕了幾句話,就伸手接他肩上的柴。我想,他一定很累了,能幫的話就幫他背一程。沒想到,他毅然拒絕了我,揮一揮佈滿老繭的手,呵呵笑著說:“謝了!謝了!你不要奪走我這會兒的快樂。”

  我的心深深地被這句話撞擊了一下,看著他遠去的背影,聽著他漸行漸遠的山調,我開始思索這充滿意味的話語。

  本來,揹著重重的一捆柴下山是一種痛苦之事,至少是一種負擔,然而,在樵夫看來卻是一件快樂無比的事。想想吧,上山之始他就期待著這種快樂,他一根一根將枯柴砍下並收集起來的過程,又何嘗不是收集快樂的過程?當滿滿的一捆快樂放在肩上時,他已經與最大的快樂緊密接觸了。扛著最大的快樂回家,哪裡還有“沉重”、“負擔”、“痛苦”等感受的蹤影?

  原來,快樂是可以這樣理解的。生活中我們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不都是積累快樂的過程嗎?當我們完成一項工作時,辦結一件事情時,上床準備休息時,結束一段歷程時,不都是最大快樂集中的時候嗎?而事實上我們往往不這樣理解。幹工作,我們總恨不能少幹一點是一點,幹完了就如釋重負。辦事情,想的是“為什麼偏偏讓我攤上這些事兒”,能躲則躲,實在躲不開就硬著頭皮去應付。辦完了總不忘深深地嘆口氣:“哎,累啊!”一天結束或者一段時間結束,收穫的也常常是疲勞和無奈。你可能會說,我經歷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根本不值得我快樂。如果許許多多的小事情不值得快樂的話,那麼生活中又有多少大事情值得快樂呢?像結婚、生子、獲獎、中彩這樣的大事,人生能有幾次?如果小事情沒有快樂的習慣,說不定結婚、生子給你帶來的是憂愁,獲獎、中彩帶來的是負擔呢!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一次與一群小孩子盡情玩耍之後,仍意猶未盡,手舞足蹈。其學生不解,問老師:“為什麼這樣的小事情您也值得如此高興?”大師意味深長地說:“人的一生能夠遇到多少快樂的大事呢?”

  一個善於生活的人,必定是一個善於捕捉快樂、收集快樂、享受快樂的人。如樵夫,負重並快樂著。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14

  美國的天堂動物園裡,新來了一個喂河馬的飼養員。老飼養員給他上的第一堂課,讓他有點接受不了,聽起來也確實有點離奇。老飼養員告訴他:“不要把食物放在離河馬過近的地方,不要怕它餓著,以免它長不大。”新去的飼養員聽了這話,十分納悶。心想,世上怎麼會有這種道理。為了讓動物長大,而不要把食物放得過近。他沒有聽老飼養員的話,拼命地喂他的那隻河馬。在他餵養的河馬前,到處都是食物。人們無不感到他的仁慈和善意。

  但兩個月後,他終於發現,他養的這隻河馬,真的沒有長多大。而老飼養員不怎麼喂的那一隻,卻長得飛快。他以為是兩隻河馬自身的'素質有差別。

  老飼養員不說什麼,跟他換著喂。不久,老飼養員喂的那隻河馬,又超過了他喂的河馬。事情使他大惑不解。

  老飼養員說,你喂的那隻河馬,是太不缺食物了,反而拿食物不當回事,根本不好好吃食,自然長不大。我的這一隻,食物總是在他夠不到的地方,他總是在食物缺乏中生活,因此,它才十分懂得珍惜,每天拼命地去夠著吃。因此反而很能吃。

  日本的一家動物園裡,一位常年餵養猴子的人,不是將食物好好地擺在地上,而是費盡心思,今天將食物藏在石縫兒裡,明天將食物藏在樹洞裡,猴子們總是很難吃到。正因為吃不到,猴子們反而想盡了辦法要去吃,猴子整天為吃而琢磨,後來終於學會了用樹枝努力地去夠,把東西從樹洞裡夠出來吃。

  別人都很奇怪,對養猴子的人說,你不該如此餵養猴子。

  養猴子的人說,這種食物讓人很沒胃口。平時,你真給猴子們擺在跟前,它們連看都懶得看,怎麼會去好好吃呢。你只有用這種辦法去餵養它們,讓它們很費勁地夠著吃,它們才會去吃。你越是讓它們夠不著,它們才越會努力地去夠。是珍惜使不好的東西變為了好東西。

  養猴子的人與養河馬的人,從日常生活中都發現了一個真理,就是要讓動物們學會去夠,只有努力去夠的東西,動物們才會當成好東西。

  人其實也一樣,生活中有許多我們並不需要的東西,但就是因為我們夠著困難,我們才會去珍惜,才覺得它的貴重。天下有許多事,一旦容易了,就等於過剩了,人們就會拋棄它,它的原有價值就會被降低。

  人世間,什麼是最好、最寶貴的?解釋有多種多樣,但有一條是最準確的,就是那些離我們最遠,又最難夠得到的東西才是最為寶貴的。

  對一切夠不著的東西努力去夠,是人類的本性。這種本性,也正是人類智慧得以不斷延續下去的奧秘所在。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15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裡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

  面對會議室裡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隻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准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髒又皺。“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髒或潔淨,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溫馨提示:

  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正能量勵志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篇16

  東漢光武年間,在北方灰暗的天空下,一隊衣衫不整的犯人艱難地行走在塵土飛揚的路上。時而有人倒下去,然後被人架起來,凜冽的寒風吹在身上,像刀子般刺痛著肌膚。從他們絕望的眼神中可以讀出對命運的預感,不是被處死,就是被凍死。走在隊伍最後邊的,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官員,他叫鍾離意,奉朝廷詔令負責把這些囚犯押解到河內府。此時,鍾離意憂心忡忡地看著眼前的這支隊伍,他知道,這樣走下去,將有不少飢寒交迫的囚犯不能走到目的地。

  路過弘農縣城時,鍾離意命令隊伍停下來,然後轉身直奔縣衙而去。鍾離意在大司徒侯霸府中做事,作為上頭來的人,縣令趕忙降階相迎。幾句客套之後,鍾離意說明來意,請他為路過此地的犯人制作棉衣。縣令一愣,面露難色。按理說對那些作奸犯科的囚犯是不能講仁慈的,官府有限的資源救濟貧困的好人還救濟不過來,怎麼能給這些自絕於人民的敵人呢?這事如果做起來可是要冒丟烏紗的風險的。拒絕吧,眼前這位上司也夠自己喝一壺的。好在他腦筋來得不慢,趕緊點頭應承下來,吩咐人去做衣服,下得堂來立刻鑽進書房,親筆給皇上寫了一個奏章,詳細彙報了事情的經過。意思很清楚,事情是鍾離意鬧的,我是迫不得已。只是他不知道,鍾離意接下來做的,更讓他目瞪口呆。

  在給囚犯們全部穿好新棉衣之後,鍾離意命令除去所有犯人身上的枷鎖,然後告訴他們要去的地方,並約定好了日期,大手一揮:“你們都各行其便,咱們不見不散!”驚得隨行押運計程車兵倒吸口涼氣,還沒來得及阻止,犯人們早已一鬨而作鳥獸散。

  沒有了囚犯們的拖累,可接下來的行程並不輕鬆,士兵們想著如果丟失了犯人,這罪責無論如何也逃脫不過去了。鍾離意看得出大家的擔心,安慰他們說:“放心吧,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不會失信的。”一面也寫了一道奏章,說明了情況,命人送往京城。

  在眾人的疑惑中,鍾離意抵達了河內府,在約定的時間地點,等待囚犯們的報到。結果讓手下人意想不到的是,所有囚犯全部按時到達,沒有一個人違期。屬下很慶幸,而鍾離意卻始終很坦然,彷彿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

  光武帝看到了先後送達的奏章,聽到了彙報,非常感慨地對侯霸說:“你任用的屬下用心如此仁慈,確實是良吏呀!”

  幾年以後,因病辭官的鐘離意被重新啟用,任命為堂邑縣令,鍾離意再次玩起了心跳。縣裡有個叫房廣的人為父報仇,殺了人,被關進監獄,等待處死。不久,房廣的母親憂憤而死,得知死訊的房廣悲痛欲絕,號啕大哭。鍾離意知道了,心裡很不好受,叫獄吏把房廣帶來,對他說:“我想讓你出去,回家把母親安葬了,如果你重信義你就回來,不重信義就算了。”身邊的官員和獄吏一聽,急得直跺腳,極力勸阻他說:“他可是死刑犯,跑了的話上哪裡去找他呢?到時我們大家可是吃罪不起啊!”

  鍾離意說:“如果他不回來,我一人擔責任,你們不用擔心。”

  房廣果然沒有辜負鍾離意,給母親辦完了喪事,自覺地返回監獄接受處罰。鍾離意向上級彙報了情況,最終免除了他的死刑。

  鍾離意為官所治理的地方,無不人心向善。有人傾慕他卓著的政績,向他請教從政的秘訣,他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在這個世界上,心只有用心來征服,憎恨只能加重憎恨,只有仁愛才會讓仁愛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