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關於伊索寓言的作文

伊索寓言的作文

關於伊索寓言的作文

  寓言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最古老的文學體裁之一。小編收集了關於伊索寓言的,歡迎閱讀。

  關於伊索寓言的作文【一】

  大家都看過童話書《伊索寓言》吧?那裡面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告訴了你許許多多的道理,教給你做人的道理。這本書如果你沒看過,那我就給你講講吧!

  如:故事《狼來啦》它就告訴了我們,做人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不能欺騙他人,否則,時間長啦別人就把你當騙子看待。直到最後你一個朋友都沒有啦!所以朋友的信任是很重要的哦!

  《龜兔賽跑》的這個故事提醒了我們,做什麼事都要持之以恆,堅持下去。就像故事中的兔子,她以為自己跑得快,跑了一半,就開始驕傲。以為烏龜追不上他。誰知當她醒來烏龜已經在終點等他啦!烏龜的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大家可不要學小兔子哦!

  還有《猴子搬苞谷》,這個故事講的是我們做事不能做一樣忘一樣。就像故事中的小猴子,他如果把他揀的東西都不扔,他就不會兩手空空的啦!

  這本書裡還有許許多多的故事,我就不一一講解啦!

  當你開啟書的第一頁它就像把你帶入童話的世界。

  關於伊索寓言的作文【二】

  在這個暑假裡,有時間我便讀一些課外讀物,唯獨《伊索寓言》這本書中的兩則寓言故事就像磁鐵那樣深深的吸引了我。

  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道理,比如《農夫與蛇》。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有一位農夫看見了一條凍僵了的蛇,於是,好心的農夫把蛇放進自己的胸口給蛇保暖。過了一會,蛇慢慢的甦醒過來,就朝農夫的.胸口咬了一口,過後不久,農夫就死了。

  我從中認定不能忘恩負義,要知恩圖報;也要認清敵我,決不能心慈手軟!堅決把它消滅掉!

  另一篇是《野驢和家驢》。有一天,野驢在草地上走過,碰到家驢舒服的躺在草地上曬太陽,就走過去說:“我真羨慕你,看你那油光光的毛就知道你的日子過得很幸福。”幾天後,野驢又看見家驢馱著沉重的貨物走過,被主人用鞭子驅趕著。野驢嘆了一口氣說:“唉,我再也不羨慕你了,因為我發現你為你的幸福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

  我又懂得了一個道理,幸福是勞動所創造得來的,否則也就沒有幸福。

  關於伊索寓言的作文【三】

  寓言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最古老的文學體裁之一。而古希臘寓言是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古代寓言;在古希臘寓言中又有一顆璀璨的明珠——《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中出現的手法多樣,結構簡單,情節緊湊,語言精煉,寓意深刻。其有的教人不要驕傲,也有的說明做事要按規律、量力而行,還有的反映社會的黑暗。

  而在這眾多的故事當中,我最喜歡的是其中的《野豬和狐狸》,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隻野豬經常磨自己的長牙,狐狸見了問:“你現在又沒有危險,為什麼要費力氣磨牙呢?”野豬聽了,回答道:“如果等有危險的是後再磨,那就太遲了!”

  讀完後,我回味無窮,情不自禁的再讀了幾遍,陽光照進,緩緩地流動在這字裡行間中。我忽然想到了這樣一句話“勝利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是呀,野豬時時刻刻做好準備,這樣,它便可以自信的面對危險。

  但,我在什麼時候像這頭野豬一樣時刻準備這著呢?——當英語比賽接近前夕的時候,大家都在臺燈下,而我卻在電腦桌前上網、玩遊戲;當舉辦運動會是,大家都在操場上,而我卻在和同學閒聊;特別是這次的入學,大家都在為這次考試奮力,而我卻在津津有味地看電視……

  窗外射進一束日落黃,我仍在細細的品味著。《伊索寓言》——我又一本至愛的書

  關於伊索寓言的作文【四】

  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寓言是一座獨特的橋樑,透過它,可以從複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樑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見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涵,美在語句。

  大概大家都聽說過《狐狸和山羊的故事》吧?它講述的是掉在井裡的狐狸哄騙山羊下井,然後踩著山羊背跳出了井底,卻又扔下山羊自顧自走了的故事。它告訴人們:做好事也要看物件,以免上當受騙。也許大家看了都會說:現在哪去找這麼傻的“山羊”呀?但是,我在現實生活中,還確實碰見了一回這麼傻的“山羊”。那次我去旅遊,車上突然有一個人說要換點零錢。我只瞥了那人一眼,便覺得它他長的賊眉鼠眼的。大概因為這個緣故,全車的人沒一個人理他。那個人說的很誠懇,直到說第三遍時候,終於有一個人站了起來,說:我和你換吧!那人好像很激動,左一聲大哥右一聲大哥的喊,還說可算遇到個好人了。等到他倆換完錢,那個想換零錢的人便說他有點事兒,在汽車剛一到站,就匆匆忙忙的下了車,一會兒就消失了。等到汽車又上路的時候,只聽那個換錢的人說:“哎呀,媽呀!這是假的!”只見他兩手拿著一張百元大鈔在陽光底下反覆的照來照去。沒一會兒,便一屁股坐在座位上說:“那些錢是給家裡買東西的呀,那人怎麼那麼缺德呢?”我看著,心想:又一個狡猾狐狸和愚蠢的山羊出現了。

  而《牛和蛙》的故事則告訴了我們另外一種道理。這則寓言講述了一個青蛙看見牛以後,非要和牛比一比到底誰大,最終卻把自己的肚子撐的爆裂了。我覺得這個青蛙好笨呀!它不應該和牛比到底誰大,而要和牛比誰比嬌小,這樣不就取人之短,補己之長了嗎?也不會再出現肚子爆裂的事情了。而在我們現實社會上,不也是這樣想的嗎?我們的每一種缺陷不是都有補償嗎?吝嗇說是經濟,愚蠢說是誠實,卑鄙說是靈活,無才便說是德……因此,世界上沒有自認為一無可愛的女人,也沒有自認為百不如人的男子。這樣,彼此各得其所,當然都會相安無事。但如果都像那隻青蛙一樣的話,那世界將會變成一個什麼樣子呢?真是無從想象。

  《烏龜和老鷹》透過一隻烏龜非要讓老鷹教它學飛翔,結果從高空中落下來從而摔死的悲劇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規律性,決不可違背這個規律。這篇寓言又讓我想起了一個成語故事,那就是《揠苗助長》。《揠苗助長》講述了一個農民嫌自己的莊稼長的太慢,便想出了一個自認為很聰明但實際上卻很愚蠢的辦法。他花了一上午的時間把自己地裡的秧苗都一個個的拔高了許多,這樣看起來,它的苗子確實長的很快。可家裡人聽說這事之後,就又馬上跑到了菜地裡看了看,只見地裡面所有的秧苗非但長高了,而是全都枯萎了。這個小小的成語故事和《老鷹和烏龜》的意思相同,它讓我們懂得:一切事物都要有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