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寓言故事作文
寓言常採用擬人、隱喻、誇張等手法揭示故事的主題,具有鮮明的哲理性,能給人們很大的啟示和教育,今天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小學生寓言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哦~
【第一篇】:哲理故事
烏鴉站在樹上,整天無所事事,兔子看見烏鴉,就問:我能像你一樣,整天什麼事都不用幹嗎?烏鴉說:當然,有什麼不可以呢?於是,兔子在樹下的空地上開始休息,忽然,一隻狐狸出現了,它跳起來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生存之道2:如果你想站著什麼事都不做,那你必須站的很高,非常高。
【第二篇】: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
地獄裡,一大群人手拿長勺圍著一桶湯,卻因為勺太長而夠不到自己的嘴,就這樣人人只能望湯興嘆,愁眉苦臉;天堂裡,一大群人也是手拿長勺圍著一桶湯,雖然勺柄也長,但大家都舀起湯來喂對方,這樣就都高高興興地喝到了湯。
感悟: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關愛別人,也就是關愛自己。
【第三篇】:出風頭
“昨天在劇場裡我看見了您的夫人。她咳嗽的可真厲害,以致大家都在看她。她是感冒了吧?”
“沒有,你沒看見他穿了一件漂亮的繡花連衣裙嗎?”
小幽默大智慧:當人以誇張的方式試圖引人注意的時候,反而讓人看不到其所想展現的方面。
【第四篇】:夜鶯的悲哀
有一次,夜鶯發現了一處開滿鮮花的矮樹叢,於是決定蹲在上面等待果實成熟。
夜鶯等了幾個月,從不讓其他的鳥靠近,怕它們跟自己爭食。
那些花終於結出了一個個小桃子,小桃子裂開了,雪白的棉絮從裡面飛了出來,原來這是一株棉花。
一隻布穀鳥飛過來,對沮喪的夜鶯說:“你看,你從來不讓我們靠近,不然我們早就告訴你哪兒有可以食用的果實了。”
【第五篇】:滿齒不存,舌頭猶在
中國古代大哲學家老子,有一天他把弟子人叫到床邊,他張開口用手指一指口裡面,然後問弟子們看到了什麼?在場的眾第子沒有一個能答得上。
於是老子就對他們說:“滿齒不存,舌頭猶在”意思是:牙齒須硬但它壽命不長;舌頭須軟,但生命力更強。
【第六篇】:哲理故事——善於放棄
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視窗掉了一隻,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視窗扔了下去。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第七篇】:請坐兩把椅子
拉布歇雷在聖彼得堡做英國使館官員的時候,有一天,一位傲慢的貴族前來拜訪,他要求馬上會見大使。
“請坐,大使馬上就來。”拉布歇雷說。
貴族對這種沒有客套的接待方式大為惱火,說:“年輕人,你知道我是誰嗎?”接著說出許多頭銜。
“那麼,請你坐兩把椅子。”拉布歇雷說。
【第八篇】:以理服人
已飽餐一頓的狼發現一隻綿羊倒在地上,知道綿羊是因過分害怕而昏倒,就走過去叫它不要怕,並答應綿羊,只要說出三件真實的事情就放它走。於是綿羊說出下面三件事:第一是不想遇到狼,第二是如果一定要遇到,最好是隻瞎眼的狼,第三:我希望所有的狼都死掉,因為我們對狼絲毫沒有惡意,而狼卻常來攻擊我們,欺負我們。狼認為綿羊說的話都沒有錯,就放它走了。
原意:真理有時還真能感動敵人。
新意:看到敵人驚破膽,一任覆雨翻雲冷透心。隨緣去,點頭入無生機自然。
說明:在公司裡,小職員碰到董事長時若缺乏自信,覺得自己處處不對勁,就會被看成庸才,若能鎮定地講出心中的感受,讓老闆真正地瞭解問題、解決問題,必能受到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