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寓言故事精選
伊索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是民間口頭創作。看看下面的範文吧,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灰斑和白額
灰斑大蟲統治著山寨,它宣佈了一條規定:它的食物是每天一口小野獸!
它這樣宣佈,也就這樣執行:每天吃一隻兔子,或一隻黃羊,或一頭獐子,當然也可能是別的小獸。全山的野獸都為執行這一規定感到非常痛苦。
有一天,聽說白額大蟲來到了附近,灰斑極為惶恐,因為它不是白額的對手。這給小獸們帶來了希望:“原來世界上也還有灰斑大王害怕的動物!”
野獸們派代表去和白額聯絡。白額表示:如果它來統治山寨,它將改變灰斑的一切規定和制度。
白額的宣告使野獸們感到鼓舞,它們立即行動,迎接白額上山。當白額從前山進來,灰斑就從後山溜走了。
如此白額登上了寶座。
白額髮表演說:“現在我來統治山寨,我決心改變灰斑的一切制度。”——野獸們發出了歡呼,它們相信,它們盼望已久的救星已經來到。
白額繼續它的政策宣告:“灰斑每天吃一隻小獸的規定宣佈作廢!”——野獸們歡呼得更加熱烈了,它們簡直高興得發狂,因為長期使它們痛苦不堪的這一規定終於取消了。
但是白額接著說:“我的制度和灰斑的完全不同,我每天食用的小獸不是一隻,而是——兩隻!”
張衡的天平
張衡到了地府,閻羅王知道他具有豐富的智慧,就告訴他,世界上有許多官陸續來到地府,要調查他們為官清正還是貪鄙非常費事,問張衡有沒有什麼簡便的'方法對他們進行甄別。
張衡給他提供了一架特製的天平。閻羅王一看,那天平一頭的盤子極其巨大,另一頭卻很小。
“這天平怎麼用?”閻羅王問。
張衡對閻羅王說:“凡有做官的來到地府,你只把他的烏紗帽作為砝碼往小盤子上一放,他所管轄範圍的老百姓就立即被攝入了另一頭的大盤子裡。如果放烏紗帽的一頭比裝百姓的那頭重,那官一定是個壞官;反之如果百姓那頭比烏紗帽這邊重些,那官就比較好。”
但是張衡叮囑閻羅王:“在有官需要考核之前,請你自己千萬別去動它!”
天平在閻羅王那裡放了一晚。
第二天,閻羅王告訴張衡:“你的天平不怎麼好,我已經下令拆掉了。”
“非常可惜!”張衡說,“我叫陛下不要去動它是有原因的。陛下認為它不好,肯定是你把自己的烏紗帽在上面試了一下。”
水亭上的蛀蟲會議
花園的池沼上有個木結構的水亭,幽雅別緻。後來裡面生了蛀蟲。蛀蟲們至空水亭的柱子,橫樑,桷(jue)頭,簷角,在裡面悠哉遊哉,自得其樂。
等到木頭的表皮終於蛀穿,蛀蟲們發現了自己所處的位置,不覺都寒心了。因為它們看到,下面是水,如果水亭一旦倒塌,它們也都會遭到滅頂之災。
蛀蟲們召開了緊急會議,會上大家激昂慷慨,發表了許多非常正確的意見,提出了非常正確的議案。為了使水亭免於倒塌,挽救它們自身的命運,急需採取的措施,就是全面停止蛀蝕。最後全體一致通過了決議。
每一條蛀蟲都稱讚這是一個很好的決議。不過每一條蛀蟲都想,這麼大一個水亭,自己蛀那麼一點,關係是不大的。它們都這麼想,也都這麼幹,對水亭的蛀蝕一點也沒有減少。
事情發展得日益嚴重。會議不斷地召開,停蛀的呼聲更為激烈,決議的措詞也更為嚴厲而迫切。但情況依然如故,每條蛀蟲回去照例蛀各自的一點點。
直到有一天,水亭終於倒塌了,淹沒了,蛀蟲們的會議也到此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