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勝古蹟遊記作文(精選2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名勝古蹟遊記作文(精選2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1
暑假到了,我和媽媽、爸爸一起到西安參觀兵馬俑,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之一。
我們先乘火車來到西安。我們首先進入大廳,看到了真正的兵馬俑。兵馬俑像正在等待命令計程車兵一樣排得密密麻麻、整整齊齊,佔滿了大廳。
接著,我們看了製造兵馬俑的電影,才知道兵馬俑是人們用泥土千辛萬苦地製造出來的。兵馬俑穿著戰袍,披著鎧甲,腳穿戰靴。一個個跟真人一樣大小,神態各異,姿態萬千,當時的人們真聰明呀!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2
我的家鄉位於隴東高原的東部——環縣。這裡有各種各樣的土特產和四大名吃,還有不少的名勝古蹟呢!
家鄉有許多土特產,蕎麥、小米、豆子、黃花……特別是家鄉的蘋果,到了八月,蘋果就熟透了,這時的蘋果又紅又大、掛滿枝頭,如果你咬一口,脆生生的、酸酸甜甜的果肉果汁,非常可口,尤其是“富士”蘋果還遠銷國外呢!
家鄉的羊羔肉、燕麥柔柔、涼粉、黃酒四大名吃在甘肅也很有知名度,特別是家鄉的羊羔肉,更是有名氣。它的吃法以:蒸、煮、煎、炸為主,為什麼這麼好吃呢?因為我們家鄉的羊吃了一種草後,它的肉就很鮮嫩,而且不膩,所以吃起來會更加新鮮美味。外地的客人來到這兒品嚐後,都會讚美家鄉的羊羔肉。
家鄉還有不少名勝古蹟,環縣宋塔至今已有1000年的歷史,四合塬興隆山,那兒風景秀麗,現已開發成旅遊景區。還保留著山城堡戰役遺址和洪德河連灣陝甘寧政府紀念館等歷史的見證。
家鄉的建設速度極快,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西灘新文化廣場就建成了,有音樂噴泉、雕塑和許多花花草草。一幢幢高樓也拔地而起……不久,就會有更多的新建築誕生。
我愛我的家鄉,我因自己是環縣人而感到自豪!歡迎你們來我的家鄉做客!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3
一進西安城,你就可以看見儲存完整的明代古城牆,城牆距現在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城牆高達十二米,厚度達到了六米,城牆分為內城牆和外城牆,內城牆裡著名的就是鐘樓,碑林博物館,陝西曆史博物館;外城牆有大雁塔、小雁塔。
你們知道大雁塔是用來幹什麼的嗎?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吧!當年唐玄奘從印度取經回來後,唐朝皇帝專門為他修建了大雁塔,這個大雁塔是專門用來珍藏玄奘從印度取回的佛經,玄奘專門坐在這裡面翻譯佛經。
碑林博物館在市中心旁邊,裡面可神奇了,它距現在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裡面有許多長廊和涼亭,還有許多名畫,這些名畫,都出自我國明代大畫家之手,熱愛畫畫的小朋友一定要去那裡看一看。
說了這麼多,還沒有給你介紹精彩的呢!那就是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那裡面有千軍萬馬,十分壯觀,各個栩栩如生,有的佩戴鎧甲,手拿武器,似乎即將奔赴戰場,有的目視前方,神情凝重,似乎思念家鄉……
除了上面這些,我們附近還有許多名勝古蹟,如武則天墓,法門寺,王寶釧寒窯等。
西安的交通也比較發達,不論你是坐飛機、火車、地鐵,還是自駕遊都可以,從飛機場到市中心三十多分鐘就到了。
我給你介紹了這麼多,你一定心動了吧!那就請你到西安來,你還可以讓我當你的導遊呢?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4
青陵臺遺址位於商丘古城西南5公里024公路旁(梁園區水池鋪鄉龔莊村南)。青陵臺,原為宋國康王偃所築,臺上建有離宮。遺址現臺高約五六米,面積約千餘平米,村民於2008年自發修復青陵寺大殿三間。青陵臺遺址見證了“相思樹”、“相思鳥”的悽美愛情故事,記述了宋國亡國之君康王偃之暴行。
宋康王是個暴君,對外侵略,對內暴斂,沉溺酒色,群臣凡進諫者一律射殺,時人稱其為“桀宋”。宋舍人韓憑,娶妻何氏,天姿國色。康王聞之大喜,便將何氏搶入宮中。韓憑為奪妻之恨發了幾句怨言,被降罪下獄,繼而又帶罪去城西修青陵臺,後自殺。何氏聞訊痛不欲生,作《烏鵲歌》以明志:“南山在烏,北山張羅;烏鵲高飛,羅當奈何!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民,不樂宋王。”一日,何氏隨康王遊青陵臺時,跳臺自殺。康王大怒,命人將韓何兩人分而葬之,使他們死不同穴。哪知第二日,兩冢各長出一棵梓樹,十日後便合抱粗,兩樹彎曲相隨,根枝交錯。樹上兩鳥日夜啼叫,十分悲涼。宋國人聞之皆道是韓憑夫妻之精魂,無不傷心落淚,稱其樹為“相思樹”,其鳥為“相思鳥”,“相思”之詞便源於此,一直沿襲至今。商丘青陵臺遺址尚在,歌謠猶存,其詞曰:
長相思,終難忘,聲聲呼喚在睢陽。
青陵臺下埋恩愛,相思樹上話淒涼。
棒打鴛鴦滔天罪,千秋萬代罵昏王。
唐詩人李白遊青陵臺時曾寫《白頭吟》詩一首,有“古來得意不相負,只今惟見青陵臺”詩句。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曾雲:“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窮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青陵臺伴隨著“相思”的傳說就這樣在海內外流傳開來,成為日本和東南亞都婦孺皆知的傳說故事。前幾年日本石中勝思先生,曾遵師遺囑漂洋過海來到商丘青陵臺,灑酒祭奠,以寄哀思,併為重修青陵臺慷慨解囊。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5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曾經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約有600年的歷史。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共有各式宮室8千餘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明清兩代先後有24位皇帝居住在這裡。1924年北京政變後,被廢黜的清末代皇帝溥儀出宮,1925年成立了故宮博物院。解放後,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成為我國最大的國家博物館。
紫禁城宮殿保持著明代的佈局,宮殿按前朝後寢的制度分外朝內廷兩部分。外朝為皇帝和大臣們舉行大典、朝賀、筵宴和行使權力的地方,建築高大堂皇,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兩殿為兩翼。內廷是皇帝處理日常朝政和后妃、皇子們居注遊玩和奉神的地方,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佈局嚴謹有序。紫禁城中有御花園、慈寧宮花園,另有寧壽宮花園(也稱乾隆花園)。四個城角都有,建造精巧美觀。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6
敦煌是我國大西北的一顆明珠,她是張騫走過的“絲綢之路”中極其重要的一站。她有鳴沙山、玉門關、莫高窟等景點。我和父母在暑假曾到過那裡,一覽那裡的風光,其中我對莫高窟的印象最為深刻。
莫高窟坐落在斷崖絕壁上,放眼望去,五百多個洞窟蜂窩似地散佈著。這些洞窟有大有小,外表看上去毫不起眼,但是如果你不經意地走了進去,洞窟內的景象會讓你眼花繚亂。
洞窟內藏有無數精妙絕倫的宏偉壁畫。這些壁畫有些是講述佛教故事的,有些是描繪自然風光的。每個石窟中都有數十甚至上百幅不同意思的壁畫,它們聯絡起來就組成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記得有一個關於佛祖的故事是這樣的:佛祖本是印度的小王子,但他看到世間的種種不平等時,便有出家的想法。但由於他是貴族出身,所以他的家人都極力反對。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偷偷牽了一匹馬,騎著它向出城的大門走去,不料馬蹄聲驚動了衛兵。佛祖來到城牆邊,正愁無法透過,後方又有衛兵追來。緊急關頭,那匹馬突然騰空而起,高高躍過了圍牆,隨著一陣漸漸遠去的馬蹄聲,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除了壁畫,莫高窟還保留下來了2000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第158號洞窟裡的臥佛,它側臥著身體,雙目微閉,笑容祥和。這座惟妙惟肖的佛像讓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都情不自禁地嘖嘖稱讚。
莫高窟中還有一個不大的洞窟,但卻是整個莫高窟最寶貴的所在,那就是藏經洞。這個洞裡原來藏有許多經文和帛畫,數量多達萬件。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許多文物都被看守洞窟的王道士低價賣給了外國分子,導致大量寶貴的文物流失海外,如今這個洞裡已經空空如也了。
莫高窟是中華民族古代勞動人們智慧的結晶,在欣賞這宏偉的藝術傑作時,我在心裡向那些創造出那些奇蹟的工匠們道一聲:謝謝!正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那些漆黑的洞窟裡,默默無聞地工作,精益求精地創作,才做出了那些當時不起眼、不值一提的,而今卻是舉世聞名的文化瑰寶,他們當之無愧地在人類文明的長河裡劃出了濃重的一筆。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7
親愛的朋友,你想了解西安嗎?你想“五一”、“國慶節”和爸爸、媽媽來西安旅遊嗎?告訴你吧,來西安旅遊,是你最理想的選擇!不信,你先聽我說說。我們西安,是陝西省的省會城市,歷史上叫做長安。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從建設到現在,已經有3100多年的歷史。它曾經是我國古代12個朝代的首都;有名的絲綢之路就是從這裡開始;著名的唐僧西天取經,也是從這裡出發;它目前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城市。
我們西安最大的特點是,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蹟特別多。一進西安,你就會看到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牆。城牆的歷史,已經有630多年。它高12米,寬度比高度還厚3—6米,看起來非常雄偉壯觀。城牆把古城分為城裡、城外兩個部分。城裡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是鐘樓,還有鼓樓和碑林博物館;城外有大雁塔、小雁塔和我國目前最大的陝西曆史博物館。
鐘樓處在西安的市中心,是我們西安的標誌性建築,說到鐘樓,人們就會想到西安;說到西安,人們同樣會想到鐘樓。鐘樓和鼓樓,都是以古代放置大鐘和大鼓而得名,聽說鐘樓上放置的那個大鐘,足足有5噸多重呢!
碑林博物館,那就更神奇了。它距今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裡面有8座遊廊和8座碑亭,收藏了從漢代到清代的碑石共2300多個,上面有隸書、草書、行書等各種書法,可都是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傑作。熱愛書法的小朋友,你一定很希望去那裡看一看!
再說城外的大雁塔。凡是來西安的人,都要去那裡看看。那可是當年唐朝皇上為了儲存唐僧去西天取回的經書和舍利子,而專門為他修建的,至今已經有1355年了。
說了這麼多,還有最精彩的沒給你介紹呢!那就是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哪裡有好多好多的秦代兵馬俑,他們身材高大,形象逼真,身披盔甲,手拿兵器,排成一個個的方陣,好威武啊!凡是來過我們國家的外國元首和我們國家的領導人,都去那裡參觀過。美國總統克林頓和他的夫人和女兒,還下到正在挖掘的俑坑,和兵馬俑一起照過像呢!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在我們西安附近,還有許多名勝古蹟,如黃帝陵、秦始皇陵、法門寺、武則天墓、楊貴妃墓等等。還有其它大大小小的黃帝陵墓共70多處。
我們西安不但古蹟多,而且交通也很發達。到西安來,不管你坐飛機、坐火車都非常方便。我們的火車站就在市內,飛機場離市內也只有半個小時的路程。我們的市內交通也很方便,公交車、計程車滿街都是,有一環路、二環路、高架橋、立交橋,還有繞城高速公路。總之,不管你去那裡,保證方便。
朋友,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動心了吧,那就請你儘快到我們西安來旅遊。我們西安的小朋友歡迎你!到時,我還可以給你做個小導遊。
我的家鄉在順德,那裡有許多的名勝古蹟......
清暉園可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清暉園位於廣東省順德區大良鎮清暉路,地處市中心,故址原為明末狀元黃士俊所建的黃氏花園,現存建築主要建於清嘉慶年間。園取名“清暉”,意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暉園全園構築精巧,佈局緊湊。建築藝術頗高,蔚為壯觀,建築物形式輕巧靈活,雅讀樸素,庭園空間主次分明,結構清晰。整個園林以盡顯嶺南庭院雅緻古樸的風格而著稱,園中有園,景外有景,步移景換,並且兼備嶺南建築與江南園林的特色。現有的清暉園,集明清文化、嶺南古園林建築、江南園林藝術、珠江三角水鄉特色於一體,是一個如詩如畫,如夢幻似仙境的迷人勝地。
還有就是西山廟了,西山廟在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鳳山(別稱西山)東麓,本名關帝廟,始建於明嘉靖二十年(1541)。全廟依山構築,歷經重修擴建,現為清光緒年間重修格局,佔地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前座為大門與前殿連體,正面成闕門式樣,三門並列,高大軒敞。闕門兩側為左右衢門,原有磴道通後山。後座為正殿,矗立在數十級寬闊的石階之上。廟裡廟外多磚雕、灰塑、壁畫及彩陶塑像。
我家鄉的遺蹟還有許多,我是數不清的。我愛家鄉的遺蹟!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8
裡真大啊! 我情不自禁的說。鈴鈴說: 最壯觀的還在後面哪! 我們首先參觀了故宮的建築模型和它的建築構建。我知道了故宮佔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全部木質結構,而且所有的木質構架沒有一個釘子。宮殿為青白石底座,高大的屋脊,黃色的琉璃瓦,到處是龍的圖案、輝煌的色彩。
逛了不少宮殿,可是我最喜歡的,莫過於乾清宮和坤寧宮這兩座豪華高貴的大殿了。
乾清宮是清朝皇帝上朝的地方,寶座的頭上方有一塊匾,上面寫著正大光明的字樣,後面是一個匣子,放著皇帝擬好的的遺詔(立儲君用的),等皇帝死去之後他們就把匣子拿出來,當場立君;寶座是黃金的,極其耀眼,閃耀著十分誘人的光芒,我當場嚇住了,這要是擱現代,可以賣上好多錢啊!外面的欄杆是漢白玉的,摸起來涼颼颼的,給我在炎熱的天氣下一點小小的安慰。
坤寧宮本應是皇后住的寢宮,可清朝的歷史上才只有3位皇后住過這座宮殿,是哪三位呢?是順治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氏和雍正的皇后烏喇那拉氏。皇宮裡非常舊破了,是當年的八國聯軍把皇宮弄得雞飛狗跳的,現在裡面只有鑲金邊的紅色地毯、兩把檀香紅木椅,一個竹木紅衣櫃,常年累月噴吐著香菸的香爐以及一個以前裝著兩隻愛情鳥的籠子(因為雍正年後,這裡就是皇帝和皇后成親的地方),連牆壁都破破爛爛的,可見八國聯軍有多麼的卑鄙無恥啊!
八戒照鏡子配在一起的另一塊奇石 老鼠偷油 。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有的還沒有名字,正在等你去給它起一個名字。黃山除了奇石以外還有很多著名的松樹,除了迎客松,還有陪你喝茶聊天的陪客松,還有歡迎你下次再來的送客松,
我看到了不少宮殿,有交泰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氣勢磅礴、宏偉壯觀、精緻秀雅的宮殿,走到御花園的出口處,我不禁感嘆道: 這古人真是有耐心,這麼雄偉的建築都能建出來啊!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9
暑假裡我去了黃山,一到山腳就看見山上的人接踵磨肩,我迫不急待的想到山上看看呢!
於是,我們坐上纜車來到半山腰,看見了著名的 迎客松 ,仔細一看真像一位老人在歡迎我們呢!我們還看見了兩塊貌似烏龜的巨石,還有有趣的 猴子觀海 ,只見一隻 猴子 坐在岩石上,眺望著茫茫的雲海, 猴子 抓耳撓腮的樣子令人讚不絕口。我想:這飛來石真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麼?
繼續前行,我又看到了 飛來石 ,我仔細一看,真的是一塊巨石從天上飛到了黃山一般。還有 豬八戒照鏡子 ,彷彿是豬八戒穿著一件袈裟在照鏡子呢?可豬八戒也夠粗心的,有一大一小的兩隻老鼠正在往這爬,他們可是來偷油的,這就是和豬黑虎松
怎麼樣,同學們看了我的介紹,想不想親自去黃山看看呢?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10
晨光微熹的清早,我們坐著車,一路感受西北乾燥溫熱的風,來到了被譽為“中國遊牧民族藝術畫廊”的賀蘭山岩畫。
在車上聽媽媽講了許多有關賀蘭山岩畫的知識,據說這是西夏時期党項族人在岩石上刻的,這些像蚯蚓一樣扭曲奇怪的符號,描繪了他們狩獵野獸,祭祀太陽神的場景。我不由得好奇,石頭上怎麼刻畫呀?他們都狩獵什麼呀?為什麼要祭祀太陽神呢?一路上,我帶著這些問題,充滿期待地來到了賀蘭山。
賀蘭山就像一條長蛇一樣盤踞在寧夏西北方,是寧夏和內蒙古的天然屏障。遠遠的,我就看見賀蘭山矗立在白雲之間,氣勢磅礴,不由得讓我想到岳飛的《滿江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走近些,我才發現賀蘭山的山體完全由岩石構成,僅有零星的綠意點綴其間,還有瀑布飛濺,可謂“懸泉瀑布,飛漱其間”,同江南完全不同的景緻將我吸引住了。
沿著賀蘭山走去,沒幾步就能看到一幅巖畫群,有一群奔跑的動物,有拿著弓箭射獵的人,還有一張張微笑的人臉和一些無法破譯的符號,我不由得驚歎祖先們精湛的畫技,使千百年之後的我們透過這些岩石上的畫面得以窺見他們曾經射獵、放牧、舞蹈的場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太陽神巖畫,它刻在離地面20多米的石壁上,居於整片岩石的正中間,巖畫中的太陽神圓圓的臉,重環雙眼,炯炯有神,直面東方,俯視著整個山谷,頭上還有很多線條,象徵著太陽的`萬丈光芒。整幅畫看上去威武之極,讓我感到非常震撼。我想祖先們也一定像我們一樣嚮往太陽帶來的溫暖和光明吧。偶然間,我看到一群岩羊蹦蹦跳跳朝我們走來,行動敏捷,在陡峭的岩石上如履平地,如同山間的精靈般,一瞬間,巖畫上的動物群穿越千年的時光朝我走來,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凝練。
歲月失語,唯石能言。巖畫是古人的記事本,是石頭的歷史,經過多少風吹日曬,一幅幅古老神秘的巖畫,像我們展現了一條撲朔迷離、蔚為壯觀的藝術長廊。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11
來到青街,到處都是青石板鋪就的小路,溪水清清的,我想這就是“青街”這個名字的由來吧。
我們走在青石小路上,兩邊是一條條裂痕爬上佈滿灰塵的古老牆壁,就像一位老人臉上佈滿的皺紋。烏黑的瓦片,上百年了依舊垂掛在屋頂上,好像跟我在訴說著古今變遷的故事。
走過青石板路,我們來到了古廊橋。廊橋柱子上的紅漆早已經脫落,一副斑駁的樣子。走到雙合殿,裡面是娘娘宮和天后宮,它們左右對稱,層次分明。又走過溪中的石碇,一條條紅鯉魚在水裡歡快地搖著尾巴。
走進李氏大屋,院裡兩個大水缸,就像守衛著大屋的胖衛兵。大屋的主廳天花板上,有著兩個燕子窩,裡面的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著,似乎在呼喚著它們的媽媽。燕子窩下臥著一條金毛大狗。當我們靠近時,它就站立起來向我們搖晃著尾巴,讓院子裡增添了許多生氣。
大屋裡的老人已經九十七歲,滿頭白髮,穿著一件白背心在裡屋縫衣裳。他看起來精神很好,可就是耳朵聽不清。二樓圍廊的美人靠,彷彿讓我回到了清代,好像能夠看見身穿粉色旗袍的少女依靠著圍廊,埋首專注地做著女紅。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12
國慶假期去哪玩?當然是台州臨海桃渚古城了。桃渚不僅風景優美,而且還是抗倭名將戚繼光從前戰鬥過的地方。
我們從東城門進,正前方是一扇門和四面石牆,這個叫“甕城”,即甕中捉鱉的意思。敵人一旦進入這裡,戚家軍便會關閉前後兩扇門,把門堵得嚴嚴實實,敵人就會困在裡面,這時,戚家軍從城門上放箭,扔石頭,把敵軍消滅在這裡。
沿著石路繼續往北走,便到了桃渚抗倭陳列館。館內展示了戚繼光抗倭的軍備、文物、史料、藝術創作等專案,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台州抗倭的歷史畫面,還有歷史上有名的“九戰九捷”也是發生在他身上的。其中一戰寧海,二戰新河,三站花街……都是”九戰九捷”中的戰鬥地點。
從陳列館出來繼續往北走,就是北面的小山坡及北城牆,登上最高的烽火臺眺望“桃江十三渚”風景,不遠處金燦燦的稻穀正吸收著陽光做最後的衝刺。
從烽火臺往西走過一小段崎嶇不平的山路,你會看到一塊巨大的岩石上刻著“眺遠”二字。楷書“眺遠”兩個大字,字徑分別為1.18米x1.4米和1.68米x1.17米,這兩個字旁邊還有一豎小字:“明楚將軍胡海題”。胡海作為明朝開國功臣,身經百戰。早年為桃渚所提“眺遠”二字,賦予了桃渚所在後續平定海波中的重要地位。
從北城牆向南一路走下山坡,到西門的財神廟,古人求財求福的地方,最後沿著從西向東的老街返回東城門。老街每月農曆逢“二,七”是“趕集日”,街上有很多好吃的,都是台州臨海當地的特色美食,如食餅筒,桃渚蜜橘,麥餅,麥蝦等等,真讓人垂涎欲滴啊。在這國慶特別的日子裡,來到古代抗倭歷史名城顯得特別有紀念意義,這些歷史也值得我們這一輩銘記在心!快來臺州桃渚玩吧!那兒有風景,有知識,有歷史,還有美食,更多精彩等著你去發現,快來吧!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13
遠遠的便看見,長城猶如一條長龍,盤臥在山陵上。 爬上長城,看著人群來來往往,我心中便產生一種好奇心,從高出往下看會是什麼樣呢?於是我便隨著人群一起向上湧去。一路上我遇見了許多外國友人,想必他們也是久聞長城的大名,想來看看長城是怎樣的壯觀,宏偉。過了一會,我看見一個小房子似的堡壘,原來那就是烽火臺,敵人來時,用來點狼煙的,這不僅使我想起"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抬頭仰望天空,是如此的蔚藍,再看看長城,彷彿還有很遠很遠,一直延伸到雲端,由於下起了小雨,所以我不得不下去了,我僅僅爬到了835米處,哎!真是令人遺憾啊!不過看著下面的人群,我當然十分自豪。
望著人群,我想,這便是長城的吸引力,如果長城沒有宏偉的氣勢,怎麼會吸引那麼多的遊客?我又隨著人群湧了下去......
此時我真的感受到了長城的宏偉壯觀!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14
我去過遼闊的大西北,在那裡見到了美麗浩瀚的青海湖、神秘莫測的可可西里、一望無垠的柴達木盆地、巍峨壯闊的崑崙山脈……但是,最讓我難忘的還是絢爛輝煌的藝術寶庫————莫高窟。
莫高窟坐落在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的崖壁上。東晉的時候,一位名叫樂僔的和尚來到敦煌,忽然看到三危山上佛光閃爍,就在對面鳴沙山的崖壁上開鑿出一個洞窟,每天在洞窟裡修行。到了南北朝,民眾們也開始在這裡開鑿洞窟,繪製壁畫來禮佛,莫高窟就漸漸地形成了。到了唐代,鳴沙山的崖體上已佈滿了上千個洞窟,所以,也將莫高窟稱作“千佛洞”。
當我來到莫高窟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恢弘的“九層樓”,紅色的飛簷立柱依山而建,雄偉壯觀,裡面供奉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彌勒菩薩的造像。在九層樓的兩邊,灰色的崖體延伸開來,背靠著鳴沙山,一千多個洞窟層層錯落鑲嵌在斷崖上,每一個洞窟都有一個編號,就像一個個小房間,但這些小房間並不是住人的,裡面是精美絕倫的壁畫和莊嚴肅穆的佛像。
走進洞窟,我不禁發出驚歎聲,洞窟內四周牆壁上畫滿了精美的壁畫,有形態各異的飛禽走獸、反彈琵琶的飛天,各式各樣的樂器,還有莊嚴肅穆的菩薩。壁畫上使用的顏料有青金石、孔雀石、鉛白等,都是由天然的礦石和寶石研磨而成,雖然過去了幾千年,但是色彩依舊那麼豔麗。我還在壁畫裡看到了熟悉的故事,有257窟的《九色鹿》,17窟的《十二星座》以及323窟的《張騫出使西域》。特別是在407窟的藻井中有八瓣蓮花圖案,蓮花中心畫著三隻追逐奔跑的兔子,每隻兔子的耳朵都連在一起,可愛極了。這些洞窟壁畫上的故事,不少都取自佛經,給人們很多的啟示。
除了精美的壁畫外,洞窟裡還供奉著佛像彩塑。古代的工匠們先用木頭做成佛像的骨架,然後在骨架外面敷上泥土,最後繪製上鮮豔的衣飾。雖然有些佛像已經氧化或者殘缺不全,但仍然可以看出這些泥塑佛像慈眉善目,惟妙惟肖,讓人感到無比莊嚴。
莫高窟的壁畫和彩塑雖然精美,但是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告訴我,莫高窟在近代被外國列強破壞、盜取了很多文物,特別是第17窟的藏經洞,裡面曾經有五萬餘卷的佛教經卷,國外文物盜竊者盜走了絕大多數的經卷、畫本,這些文物被收藏在國外的博物館和圖書館裡,不能迴歸祖國,讓人扼腕嘆息。不過,我們有越來越多的立志於保護莫高窟的叔叔阿姨們,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下研究莫高窟的經書和壁畫,修補那些殘破的洞窟,他們還將洞窟內的壁畫用數字技術永久地儲存下來,這樣就再也不會丟失不見了。
莫高窟擁有著燦爛的佛教文化,是世界級的藝術寶庫,我們要愛護它、珍惜它。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15
7月14日,我鎮舉行了一個參加名勝古蹟的活動。
這天,天氣很熱,但我們還懷著好奇的心情去參觀。我們先去了位於新橋村西的永興橋。它建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橋長50米,寬3、4米,橋洞有3個,洞高約5米,享有“沙井第一勝”的盛譽。永興橋的橋面石欄上雕有龍鳳圖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橋的兩頭還立有石獅,威武勇猛,惟妙惟俏。你知道它用什麼建的嗎?它是用花崗石、岩石砌築,所以造型美觀。永興橋時逾三百載,是我市不可多得的古橋樑之一,是古代深圳人民智慧和技藝的結晶。今天,人們漫步永興橋,舉目四望,沙井新貌盡入眼底,確有心曠神怡之感。
接著,我們又去了曾氏大宗祠,它位於新橋村內,建於清乾接著,我們又去了曾氏大宗祠,它位於新橋村內,建於清乾隆年間,佔地面積1029平方米,是深圳儲存較完好的宗祠之一,曾氏宗祠還規模宏偉、古樸。位於天井中的石牌坊頂部的屋簷上均有精美的花紋雕塑,形象生動逼真、技藝精湛。坊柱前後用抱鼓石相護,坊上橫額書寫楷書“大學家風”渾厚有力的四個大字,兩邊還有很多有意義的字。宗祠內的木雕、石雕、磚雕多為寓意吉祥的動物植,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然後,我們還參觀了江氏宗祠,它的兩邊牆都有蠔殼砌成,經過百年的風吹雨打,還屹立不倒。萬豐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村辦博物館。它體現了祖先們的難苦的生活和奮鬥精神。
透過這次參觀,使我認識到更加努力學習,把沙井建立成一座古今建築俱全的中外名鎮。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16
頤和園是我國現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古代園林。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境內,距天安門20餘公里,佔地290公頃。
頤和園原為封建帝王的行宮和花園,遠在金貞元元年(1153年)即在這裡修建“西山八院”之一的“金山行宮”。明弘治七年(1494年)修建了園靜寺,后皇室在此建成好山園。1664年清廷定都北京後,又將好山園更名為“甕山行宮”。清乾隆年間,經過15年的修建工程,將該園改名為“清漪圓”。此時的清漪園,北自文昌閣至西宮門築有圍牆,東、南、西三面以昆明湖水為屏障,園內修建了許多亭臺樓閣,橋廊齋榭,山清水秀,富麗堂皇。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瘋狂搶劫並焚燒了園內大部分建築,除寶雲閣(俗稱“銅亭”)智慧海、多寶琉璃塔倖存外,珍寶被洗劫一空,建築夷為一片廢墟。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待太后挪用海軍經費3000萬兩白銀,在清漪園的廢墟上興建起頤和園。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野蠻破壞,後慈禧又動用鉅款重新修復。數百年來,這裡一直是封建帝王、皇室的享樂之地,解放闢為公園。1961年國務院公佈頤和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世界古典園林中享有盛譽的頤和園,佈局和諧,渾然一體。在高60米的萬壽山前山的中央,縱向自低而高排列著排雲門、排雲股、德輝殿、佛香閣、智慧海等一組建築,依山而立,步步高昇,氣派宏偉。以高大的佛香閣為主體,形成了全園的中心線。沿昆明湖北岸橫向而建的長廊,長728米,共273間,像一條綵帶橫跨於萬壽山前,連結著東面前山建築群。長廊中有精美柁畫14000多幅,素有“畫廊”之美稱。位於頤和園東北角,萬壽山東麓的諧趣園,具有濃重的江南園林特色,被譽為“園中之園”。
佔全園總面積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水清澈碧綠,景色宜人。在廣闊的湖面上,有三個小島點綴,其主要景物是西堤、西堤六橋、東堤、南湖島、十七孔橋等。湖岸建有廓如亭、知春亭、鳳凰墩等秀美建築,其中位於湖西北岸的清晏舫(石訪)中西合璧,精巧華麗,是園中著名的水上建築。後山後湖,林茂竹青,景色幽雅,到處是松林曲徑,小橋流水,風格與前山迥然不同。山腳下的蘇州河,曲折蜿蜒,時狹時闊,頗具江南特色。在岸邊的樹叢中建有多寶琉璃塔。後山還有一座仿西藏建築——香巖宗印之閣,造型奇特。蘇州街原為宮內的民間買賣街,現已修復並向遊人開放。擁山抱水,絢麗多姿的頤和園,體現了我國造園藝術的高超水平。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17
暑假的一天,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到了被人們稱作”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旅遊。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有山峰72座。黃山自古以來就是遊覽勝地。明代大旅家徐霞客遊覽了黃山之後,對黃山推崇備至,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話的意思是遊覽五嶽歸來,其它的山不用再看。而遊罷黃山,連五嶽也可以不看了。黃山的確不同尋常,它兼有泰山的雄偉,華山的峻峭,廬山的飛瀑,衡山的煙雲,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最高的峰是蓮花峰。海拔1800多米,那聳立天外的峰頂,雲霧繚繞,神秘莫測,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難難於上青天。特別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狀的岩石,似乎正在下墜,令人心驚膽顫。
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就說“仙女彈琴”吧,那美麗的仙女彈著琴,悠揚的琴聲在山間久久迴盪,好像在讓人們評贊她的琴聲。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隻可愛的小狗,抬頭望著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獅子搶球”、“猴子觀海”、“龜魚對望”等,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玉屏樓的附近,有幾棵古老的松樹,其中一棵叫迎客松,好像時刻都在歡迎遊客的到來。還有棵叫送客松,它好像在說:“祝您好走,歡迎下次再來!”
黃山歸來已經很多天了,但那秀麗的風景猶如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仍時刻浮現在我的腦海,我想告訴大家:黃山值得一遊,如果你不去,將是你終身的遺憾。
黃山,我曾去過。它是我國的風景名勝,俱有五嶽的美麗。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都很美,大家去那兒肯定會目瞪口呆,被那裡的美景給抓住了眼球,我一走的還依然戀戀不捨呢!
黃山四季都很美:
黃山春光是以嫵媚動人見長。“山外春歸百卉闌,山中四月春初度。”全身著綠,青翠欲滴……
夏日的黃山,峰巒蒼翠欲滴,幽谷濃郁覆蓋,林間百鳥鳴噪,一派盛夏的風采……
黃山的秋景秋高氣清,白雲碧漢,丹楓似火,草深果黃。“更有秋容寫,白雲碧漢映丹楓。”……
黃山的冬景更是美呢……
然而,最令我懷念的黃山的四季,那棵迎客松。我覺得迎客松有說不出的美,它的內心蘊藏著快要屏發出的熱情,兩根樹枝猶如人的手臂,張開來迎接過路的遊客,讓遊客心裡都暖暖的。我去黃山遊玩時,旅館在黃山最頂上的原因,每天我爬上爬下,每次看見那棵迎客松,都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
記得在那裡的,我去過一家買盆景的小店,店主給介紹,盆景起源於唐代,主要形式有游龍式、三臺式、迎客式、圓臺式、扭旋式、疙瘩式、劈乾式、枯乾式、懸崖式、提根式和式等,以游龍式梅樁盆景最具性。黃山的草木多,盆景都仿造草木的形狀來製造。我看見的一盆迎客松!做得栩栩如生,像是迎客松的兒子呢!
我還到過黃山的一家雕刻店。那裡雕刻最為著名磚雕、石雕、木雕。的雕刻能手活躍於明清藝林,以的勤勞和智慧,舉凡於金石、碑刻、版畫、墨模、琢硯、嵌漆、竹刻、乃至建築雕飾,無不給後人留下珍貴的藝術瑰寶。是石雕、木雕、磚雕這三顆璀璨明珠燦爛奪目。
景色難道把大家迷住嗎?黃山是美的,是美的象徵,黃山!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18
我國最有歷史文化的古代建築。因為它東西綿延上萬裡,所以又叫 萬里長城 。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 不到長城非好漢 。也是,長城那麼長,要是把長城走了個遍,還算不上一條好漢嗎?長城橫跨十個省,156個縣域,總長8851。8米,天然險就佔了其中的2232。5千米。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前不見頭,後不見尾,這就是長城的一大亮點。
長城不但長,還歷史悠久。長城建於春秋時期是京城的軍事防禦工程之一。它的城牆上有著成排的垛口,供瞭望和射擊用。長城還有許多烽火臺以及城臺,這些城臺是屯兵的堡壘,高大堅固使屯兵大大減少了傷亡。由此可見,這又是一個智慧的結晶。
長城的建造方法更加令人感到驚歎。單看這些數不清的條石,單單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建造長城起碼要幾百萬塊這樣的條石。那是沒有任何輔助的機器,只能靠著人力把這些石頭運上這陡峭的山嶺,一條聞名中外的長龍才得以誕生。
這就是炎黃子孫的偉大,這就是炎黃子孫智慧與汗水的結晶,這就是炎黃子孫的象徵。這一壯舉,激勵著每一箇中國人,震驚中外。連外國傳媒也對長城讚不絕口,說長城是一個歷史偉大著作。1987年12月,萬里長城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19
上個禮拜二老師說“下個禮拜帶我們去樂蔭園”。我們很開心,因為又可以出去了。那節課老師給我們灌輸了很多關於樂蔭園的知識,我們也瞭解了不少,學到了很多東西。
那是一個明媚的下午,太陽的光強烈極了,我們不顧刺眼的陽光,踏上了“旅程”。
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雖然很累,但是大家抹去頭上的汗珠,照樣前進。這樣的快樂氣氛,使大家感覺樂蔭園近在咫尺,也就有了更大的動力。不久,樂蔭園到了。
剛踏入了蔭園,便到了一棟坐落在大門正北邊的古宅,隨之便聞到了一股股親香撲面而來。我正好奇這是什麼的香味卻聽到了水花飛濺的聲音,循聲音走去。穿過一條長廊,一個拱形門洞,我找到了聲音的來源了,我高興極了。原來是湖中心的噴泉,它濺出的水花足有兩米高,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外加上那魚形雕刻,讓噴泉栩栩如生。
向前繼續走,我們被那荷葉踏步吸引了。荷葉踏步和通津橋是溝通東西兩方的。我們踏著荷葉踏步來到了湖的另一邊。樹葉在風的吹動下翩翩起舞,那一片片小小的樹葉悄悄的落在我們的頭上、肩膀上再慢慢飄落,驟然,周圍的一切彷彿都靜止了,只剩下自己和那小小的落葉。
前方,就是一片小竹林。那一根根竹子挺直了腰板要比個高低,看看誰才是最高的。風沙沙的吹著竹子,竹子們也在風的伴奏下歡快的唱歌。
拐個彎,又聞到了那熟悉的味道,恩,我確定那就是我在大門口聞到的清香,這味道讓人陶醉。抬頭,一朵朵小花落在我的手掌中,顯得是那樣的純潔、美好。我這才知道,原來這是桂花的味道。古人說“桂花十里飄香”,現在我知道了,果真如此。
離開了這兒,前面就是大門口了。時間,過的好快,我們每個人都不捨得離開這裡,可是離開,是必然的,我們,終於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裡,但是,留在我們腦海裡的記憶,會一直在,終成為最美的回憶。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20
放假期間父母帶我遊覽了坐落在廣饒的唯一名勝古蹟:孫武祠。看後令我感慨萬千,從內到外裝飾一新。看上去第一感覺不是古老建築,而是剛剛新建的一處建築。你說它是名勝古蹟,恐怕沒有人會相信的。
那裡從內到外裝飾一新,外面用油漆重新粉刷了一便。裡面鋪了新地毯,牆上的油漆剛剛乾,屋內還有一股濃濃的油漆味。看上去並不像什麼名勝古蹟,而像剛剛裝修的新樓房,其內擺設豪華端莊。電視上的廣告作的挺好的。可是,與實際相差太遠了。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呀!我們在裡面整整轉了一圈可是就碰上了幾個人,其中裡面還包括一個看大門的。裡面根本沒有名勝古蹟的神聖,因為他的本質已經被改變了,走進去讓人渾身不自在。
你可以試想一下:一個人在一個全是古老建築的屋裡,而裡面卻有電燈、監控器、電腦。這會是一個怎樣的場景,是否會令你不自在。
是的現在得人們往往會這樣,為了轉錢不惜把祖宗留下來的文化給改變掉。我認為這些人不配做一箇中國人因為他們只認識錢。他們為了錢什麼都肯做。我想如果不是人們刻意的修飾孫武祠的話這座古老的建築會更神聖的。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21
我最愛的名勝古蹟我最嚮往的名勝古蹟——故宮。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原稱紫禁城。在明代永樂十八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半,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一進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故宮內的大殿大都是紅牆黃瓦,裡面的裝潢典雅端莊,充滿了皇室風格。據說故宮裡有9000多間房,而且全都是由木條一塊一塊拼成的,沒有一個釘子,難以想象這樣一座雄偉的宮殿只用了14年就完工。
故宮內最吸引人的要算“三大殿”,保和殿,太和殿,中和殿。仔細一觀察就可以發現故宮宮殿的建築佈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故宮就是我最嚮往的名勝古蹟,它不僅讓我寬闊了我的眼界,還讓我瞭解了祖國的文化和歷史。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22
北京的八達嶺長城是非常雄偉的。
我和爸媽站在八達嶺長城的入口處,只見巍峨的長城猶如一條巨龍彎彎曲曲地盤在山上。望著遠處的山頂長城上黑壓壓的螞蟻搬的人們,心裡不由得驚訝:真是“人山人海”!
這時,迎面吹來一陣寒風,我不禁被凍得哆嗦。雖然昨天預報說今天會降溫,而我也是“有備而來”加厚了衣,但沒想到是這麼冷!好像一下到了南極,風颳在臉上像刀似的,真疼啊!在這麼惡劣的天氣爬長城還真是一種挑戰啊……但願我能活著回去,阿門。我這樣想著,向長城邁開了腳步。
長城的樓梯很陡很陡,每上一個臺階都要用盡全力,腿好像灌是人們就抓住扶手一點一點往上挪。扶手只有兩邊有,所以就形成了兩遍擠滿人而中間空蕩蕩的奇特景象。因為人太多,實在擠不上去了,於是我只好後退幾步,從中間衝了上去,不過撞到了不少人。
爬到中間的時候,我回過頭向山下俯視。因為是冬天,所以山上的樹葉都掉光了,只剩下張牙舞爪的光禿禿的樹幹了。偶爾有一兩隻鳥飛來飛去,叫幾聲。顯得孤零零的。我想到了“孤樹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白樸大概想描寫得就是這番景象吧。
我還看到了我曾經爬過的那幾段長城,現在它顯得那麼渺小。不過上面的人還是黑壓壓的擠來擠去的樣子。這長城彎彎曲曲的,一直到山的最深處——不管我怎麼踮腳,怎麼蹦怎麼跳到看不見了為止,只能看到藏在樹林裡的若隱若現的烽火臺。我回過頭來,看著那個最高點——終點,離我不遠了信心更加十足了。
快到正午了,天氣暖和了許多,遊客也增加了。
歷經千辛萬苦,我最終終於氣喘吁吁,爬到了終點。我站在高高的臺子上,驕傲的舉起了手,眺望著遠方——欣賞著遠處美麗的風光!
不到長城非好漢,我讀完詩句感慨地說:“我也是一條好漢了!”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23
江南長城始建於晉,成於隋唐,城牆全程6000餘米,現存5000餘米。與北京八達嶺長城形神具肖,人稱“江南八達嶺”。北國長城的空心敵臺源自臨海,因此江南長城堪稱北京八達嶺長城的“師範”和“藍本”。這次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爬了江南長城。
我們乘車來到長城腳下,放眼望去,無數個筆直的臺階層層直上,臺階兩邊插滿了一面面小黃旗,真讓我有種穿越古代的感覺。望著那麼多臺階,我心裡打了個寒戰。不過我又想起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為了自己能當上好漢,我拼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沒有爬到顧景樓前,沒辦法,我只好出殺手鐧了-------連手帶爬。終於,我爬到了顧景樓得前面,我累得直喘粗氣。旁邊做生意的老奶奶告訴我們,這一段是最難爬的,喝杯冰糖雪梨茶就舒服了,我立刻叫媽媽給我買了一杯,果然好喝!
休息了一會,我們就繼續前進了,果然如老奶奶說的,往後的臺階沒有那麼陡,我們邊走邊欣賞兩邊的風景。樹木參天,不知名的紅果子點綴在綠樹中,真是好看極了!“長城像巨龍盤旋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真是形容得再好不過了了,我站在烽火臺上,向遠處眺望,蜿蜒曲折的長城和臨海城盡收眼底。一邊是古城風貌,一邊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這些正是見證了我們祖國的歷史和現在。
突然之間,我想到我們現代人爬長城這麼累,那麼古代建造長城的勞工們是多麼辛苦呀!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歷史古蹟,讓後代更多的人來參觀,遊玩!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24
北京有著許多名勝古蹟,而最令人神往、敬畏的地方應該是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悠久,自從1420年以來,經歷了580多年,至今還矗立在這裡,讓人為之驚歎!
走進天安門,就是北京故宮了,現在矗立在眼前的就是午門了,它的城牆高約十米,那上面矗立著簷崇樓,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讓人眩目。
走進午門,太和門近在眼前,它是外朝三大殿的正門,也是北京故宮內等級最高的門。廣場玉帶河上,五座內金水橋雕欄玉砌,與太和門交相輝映。
邁出太和門,遙望太和殿,只見漢白玉潔白無瑕,配上代表皇家的紅牆、黃瓦,讓人覺醒其中。走近了看,三層漢白玉臺階上雕龍刻鳳,主殿金碧輝煌,中央放置純金寶座,寶座上方掛著一塊牌匾,上書:“正大光明”四字。寶座兩旁放置軒轅鏡,殿內以“金磚”鋪地,簷角安置十個走獸……使人眼花繚亂。
北京故宮的雄偉壯麗是古代中國經濟實力的完美展現,更是祖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因此,我要自主保護它,不讓它受到一絲破壞。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25
明代旅遊家徐霞客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為了驗證這句話,暑假裡,我和媽媽懷著好奇的心情,去遊覽了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自古以來就是遊覽勝地,每天就有幾萬人去參觀遊覽,放眼望去,就是一片人海。黃山有四絕,是奇松、怪石、雲海和溫泉。黃山群峰林立,蓮花峰、光明頂和天都峰並稱黃山三大主峰。附近還有
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氣勢磅礴,令人歎為觀止。 我們從後山的雲谷索道上纜車,向山上進發。纜車很平穩,我們就有機會欣賞到下面的風景。一些石頭就像一個個人,站在那裡互相眺望。我發現,長在山坡上的松樹,又粗又矮,因為它長在岩石裡,泥土和營養少,陽光充足。而山谷裡的松樹,因為缺少陽光,拼了命的向上長,長得越高,就能獲得越多的陽光。我不小心往下方看了一眼,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我們處於非常高的位置,下面就是萬丈深淵了,看著就讓人心驚膽顫。 我們決定先步行到光明頂。一路上都在下著毛毛細雨,一會兒下一會兒停,真是奇異。我越走越累,兩隻腳好像灌了鉛,沉重得都要抬不起來了。一路上,我都對自己說:走到就可以休息了。來到光明頂,休息完,我們開始眺望遠處的蓮花峰和雲海。遠遠望去,蓮花峰就像一朵怒放的蓮花一樣。蓮花峰旁,有一塊巨石,叫“鰲魚馱金龜”,真的很像。雲海也名不虛傳,雲是潔白的沒有任何雜色的,雲海讓我們彷彿置身於仙境一樣,而且一望無際,放眼望不到邊。
遊覽了整整的一天,我完全被黃山的壯美景觀所震撼,流連忘返。我覺得,這次黃山之旅不虛此行,我就機會一定要再來,欣賞黃山不可計數的美。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26
一到北京,我們一家人坐地鐵去圓明園玩。一進圓明園,我就覺得很漂亮。有漂亮的荷花、有壯觀的噴泉,還有像城堡一樣的亭子。聽爸爸說,這裡有很漂亮的一個公園,曾經被英法聯軍侵略過,而且用炸彈和火燒了一大片。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它,重新建了現在的圓明園,最有名的是西洋樓遺址。
到了西洋樓遺址後,我首先看到的是東一塊西一塊的碎磚頭,覺得一點都不好玩。我聽了爸爸跟我說圓明園的歷史以後,覺得這些碎磚頭以前是個很漂亮的公園,我和爸爸特意拍了很多照片紀念這裡。沿著這些碎磚頭,我們來到了西洋樓的門口,一進去就看到很大一個迷宮,我們沿著迷宮的路繞來繞去繞了半天才進了西洋樓裡面。進去以後,我看到樓頂上有八個尖尖的角和八條邊組成了一個八邊形,四周有八根柱子,柱子跟柱子之間是用漢白玉做的欄杆連在一起。我們坐在欄杆上休息,我用手摸了摸欄杆和下面的柱子,感覺冰冰的。休息完了,我們離開了西洋樓。
我們來到了看黑天鵝的地方。我看到有一隻黑天鵝在河的正中央吃東西呢,旁邊有很多人在拍照。我們還去了圓明園全景模型,模型裡面有整個圓明園的地圖,還有看圓明園歷史電影的地方。我覺得我學到了圓明園歷史的知識。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27
在圓明園我們先參觀了獸首,獸首是指十二生肖的頭像,如果你屬兔,你的頭型就一定和兔的頭型相似。
接下來,我們又走到了一個大型迷宮。迷宮中間有一個很高的亭子,聽說這是以前皇帝賞月用的。參觀完了迷宮,我們又來到了圓明園遺址,這裡現在七零八落的,聽導遊講,圓明園被摧毀還有一個典故。圓明園的建築原來非常雄偉、壯觀,亭臺樓閣,玲瓏剔透。只是因為當時皇帝太笨,沒文化,當時皇帝想在圓明園設計一個專門看噴泉的寶座,由於當時寶座設計反了,沒辦法,最後請了一位外國設計師在寶座後面設計了一個屏風。那個外國人在屏風後面刻了許多兵器,兵器是向皇帝請戰的,皇帝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後來,英國法西斯就來侵佔燒燬圓明園,把圓明園的許多東西都掠奪走了。圓明園瞬間變成裡廢墟。現在的圓明園是有重新修建的。
聽到圓明園那悲慘的結局,讓我知道了落後就要捱打,只有多向別人學習,多與別人交流國家才會更加富強,才不會被人所欺負。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28
今天,我爸又帶我們一家人去九道水遊玩。對於九道水,我再熟悉不過了,因為我以前去遊玩過。
一進入九道水,我急忙跑到湖邊去,觀賞風景,在豔陽的照耀下,湖面波光盪漾,晴空裡的美景玩真要人不由自主地發出讚歎。我呆呆地望著湖面,悠閒地欣賞。忽然在湖中的草從旁邊,一條大魚使勁掙扎了一會兒,打破了這幅優美的畫面。這時,我狠不得把那條魚給抓起來,省得再打破這幅優美的畫面。雖說想把它給吃了,但是它也是一條生命。這讓我思考了好一陣子,直到快走了,也還在想,是否我這種想法正確。經過我的考慮,終於想通了,這“調皮”的小魚,有時真的是太“可惡”了。但有時它又是那麼可愛,這些小魚為九道水增加了許多生機,這九道水的風景難道不顯得更美嗎?
名勝古蹟遊記作文 篇29
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河南省旅遊了兩天。我看到了許多名勝古蹟,然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遊少林寺。
我們參觀了河南博物館之後,就開赴到為於河南省登封市的少林寺。進了少林寺,我們先來到了大雄寶殿。媽媽在佛像面前又是燒香又是磕頭,我不解地問:“媽媽,你幹什麼呢?”媽媽非但沒有回答我,還把我也給拉了過去,讓我向佛磕頭。我說:“媽媽,這是迷信。”媽媽說:“死丫頭,千萬別說,佛會怪罪的。”我好說歹說,可媽媽還是堅持她的看法。唉,這都什麼年代了,還這樣迷信。我們又來到一棵古松旁。樹上有許多在一起的洞。導遊告訴我們,這是古代那些高僧們練二指禪時用兩個手指在樹上戳的洞。我們最後來到了一個祠堂裡。地上到處都是大坑。導遊告訴我們,這是因為那些高僧練功時在地上盤腿而坐,久而久之,就成了這個樣子。一次愉快的旅途結束了。
這次遊少林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次旅途中,我不僅開闊了眼界,還學到了不少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這次旅途我將永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