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暴力的議論文(通用9篇)
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特別是其中的議論文,更是常見,議論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我們該怎麼去寫這型別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網路暴力的議論文(通用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網路暴力的議論文1
在資訊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網路既為我們提供了便利卻也埋下了隱患地雷。一高中女生因不堪忍受服裝店店主擷取監控錄影釋出上網對她進行人肉搜尋以及身邊同學對她的指指點點,最終走向了自殺的道路。這不正是濫用網路造成的悲劇嗎?而這真正的兇手其實是操作網路的人性冷漠的網民。
隨著網路的普及和網路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網民在使用網路。作為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國,網民的數量之多和網民素質的高低參差不齊,是惡性網路環境出現和形成的重要原因。正如高中女生琪琪一事,店主把監控影片往網路上一擺,數以萬計的點選率讓琪琪處於輿論的中心,對其造成嚴重的心理和精神傷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店主追逐利益,罔顧法律併發布侵犯他人隱私的資訊,以及辨識能力差的網民而已附和,使得悲劇最終釀成。
網路是否就意味著一切好處一無壞處呢?網路是由人搭建的交流平臺,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臺供人類操作的機器,它毫無感情。但是,如果我們合理使用網路,遵守國家法律文明上網,那麼這臺機器就是富含人情味兒的;倘若我們肆意在網上發表惡言惡語,傳播謠言,那麼網路就是在助紂為虐,讓世界變成邪惡世界,傳播負能量,造成人性冷漠。
過去幾年,經常出現在我們電腦螢幕的“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犀利哥走紅”的惡意的娛樂大眾的資訊越來越多,揭露他人私人資訊越來越徹底。而如今,曽上過湖南衛視的《變形計》節目的女孩李耐閱近期也被人拉出來在網路上“扒皮”。只因為她沒有“變形”成功,反而越變越壞。網民就對其大肆惡語相對。這是網民為了發洩自身情緒不顧及他人感受的惡意攻擊,對李耐閱的私生活的不尊重,最終在網民的炮轟之下,李耐閱無奈地在微博上作出鄭重宣告:與養父母斷絕關係。這樣的結果難道就是網民們想要的嗎?沒有人站出來勸說她,而是一字一句地攻擊這個17歲的女孩,這就是網路暴力,以惡制惡。
網路確實是需要人性的溫暖,而且只有每個網民都合理上網,心存善念,網路才會成為人們溫暖的交流平臺,才能推動社會的正能量的傳播。例如湖南一網民朱某利用網路平臺呼籲人們參加社會義工活動,關愛空巢老人;浙江一對夫婦的兒子遺失助聽器,人們在網路上自發進行幫助,全城尋耳,最後“耳蝸”失而復得;福建一對夫婦在工作中遺失血汗錢六千,是網路的力量讓他們找回血汗錢。
所以我呼籲大家合理上網,切勿濫用網路,您的一份溫暖會在網路大平臺傳遍,讓網路成為溫暖平臺。
網路暴力的議論文2
當今21世紀已然成為網際網路時代,家家戶戶也許都有了電腦電視,趕時髦的學生也許衣兜裡都裝著一部手機。移動公司的盈利已然呈上漲趨勢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電子裝置與網路固然對學習有益,能足不出戶便廣闊擴大知識面,能足不出戶便了解今日新聞;能足不出戶便交到五湖四海的好友……然而,網路並不像人們所讚頌的那般無害,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網路暴力。
相信在看文的各位都安裝或知道一個社交軟體——QQ。QQ和微信已然成為全國最知名的社交軟體,透過私信和群聊織成了一張覆蓋全國甚至全球的社交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加入某群並熱情地與陌生人聊天,卻被群員辱罵甚至因為一句別人不愛聽的話就被移出此群,這便是網路暴力。
而在網路暴力的圈子裡,包含了各個黑界家族。其中出名的家族有:血櫻、情戰、藍貝等。所謂黑界家族,便是透過前期訓練打字時速達到後期能快速打出髒話併發送的言語攻擊團體。而黑界家族的族員,也被“尊稱”為“扣字大佬”。一旦招惹到黑界族員,就會被他們私信辱罵或討論組轟炸。
網路暴力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犯罪趨勢。正常人在被辱罵後第一想法是去反擊,然而反擊的結果不過是一時的快感,但如此繼續進行,就會導致與黑界家族族員融為一體,也會有不可觸碰、不可招惹、唯我獨尊的狹隘想法。然而在現實中如果拌嘴失利,便會進行暴力行為,肉搏或用管制刀具導致犯罪。
心理陰影。溫潤且懦弱的人在被辱罵後,第一想法是在自己身上找錯誤。如此下去,輕則變成一個內向且好欺負的沙袋,重則擁有大片心理陰影且患上抑鬱症導致死亡。
網路暴力已然成為社會的毒草,但也不是不可剋制。在你遇見他們,請果斷避開;在你發現身邊的人有這個意向,請幫忙制止並緩和。把哦變成嗯嗯,把呵呵變成哈哈,不要去傷害身邊的每一個人。
網路暴力的議論文3
其實青少年網路成癮早在人群中擴大它的危害性,甚至父母勸說兒女,青少年不但不聽,還產生叛逆心理、消極態度。這是一個對我們的未來和國家構成很大的危害。
這篇文章講述的就是:我們青少年人群中有不少人網路成癮,這讓我們的家長和老師都很頭疼。凡是網路成癮的學生都會學習下降或者精神恍惚。原因是不少學生要不是整天玩電腦耽誤了學習,就是對自己的目的產生了懷疑,於是成績就下滑。
網路成癮更重要的危害是:
1、將網路中虛擬的角色帶到現實生活中來,並用消極的態度去對待這青春的生活,這就是是角色的混亂。
2、我們平時在網路世界中是無拘無束,放縱自己的,而且有些思想不正當的青少年會比較容易在網路遊戲,黃色網路中放縱自己的慾望,這就是道德感的弱化。
3、青少年人都長期沉迷於網路中時,會對身邊的事缺少興趣,和同齡人之間的交往減少,產生閉鎖心理,這就是人格的異化。
4、在我們的身邊就有一些人因為迷戀網路而無心學習,學習成績不好,產生失望心理,對學習有很強的挫折感,這就是學習的挫折。
5、對於正在發育成長時期的我們更是危害不言而喻,有的人因為經常沉迷網路而沒有進行適當的運動,身體抵抗力差,更嚴重導致猝死,這就是對健康的損害。
從這些慘痛教訓的例子裡,我們可以從中吸取教訓。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時候,要堅決地對網路說“不”或者在沒網路成癮時,要適當地去上網並且要是合法的遵守青少年網路規則,讓我們的身心不受到網路的危害。
在這裡我要呼籲廣大青少年們不要網路成癮!
網路暴力的議論文4
今天我要倡議的內容是“制止網路暴力”,你們肯定會問我:“為什麼呢?”現在我就來講講原因吧!
“網路暴力”是一種危害嚴重、影響惡劣的暴力形式,它是一種在網上發表具有誹謗、汙衊、侵犯名譽的語言。使用文字、圖片、影片等形式在網路上針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人們稱之為“網路暴力”。網路暴力能對當事人造成名譽損害,而且它已經打破了道德底線,往往也伴隨著侵權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網路暴力是網民在網路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路上的延伸。
為什麼我要說它的嚴重性呢?因為現在是資訊時代,有網路,能在網上和人交流談論,也就導致有很多思想不正的人,會對別人造成語言攻擊,不瞭解的人心裡不會有太多觸動,也理會不到它的嚴重性。如果嚴重的話會讓人有抑鬱症和不想活在世上的想法,這是多麼恐怖啊!我認為它和人身攻擊是一樣的,都是不可饒恕的罪行。
現在有非常多的明星,他們有一點不對或是網民不喜歡,就會慘遭網民的“網路暴力”。對於一個你素未謀面、素不相識的人對你進行“網路暴力”,你又會怎麼做?前段時間,就有一個受到網路暴力而自殺的韓國女星,她年僅25歲啊,僅因為“網路暴力”而失去了生命,這難道不能令人感到心痛嗎?難道我們還要把“網路暴力”繼續進行下去嗎?不,不能了,這是我們的同胞啊!我們又怎麼狠得下心一次一次傷害他呢?
從現在起我要制止“網路暴力”!不能讓他在我們的生活中飄來飄去了!它不聲不響地就可以帶走一個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脆弱的,我要讓它消失在我們的生活裡。各位網友們讓我們一起來制止吧:
1、學會文明用語,不對他人進行“語言攻擊”或“網路暴力”。喜歡就表達,不喜歡就不要進行傷害。
2、我們應該多在網路上發些正能量能溫暖人心的話語,而不是發寫毫無營養對人造成精神傷害、心理傷害的話。
3、每個人都有喜歡的偶像,他是光芒萬丈的,是優秀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可也不能因為和偶像產生矛盾、鬧不和的其他人進行“網路暴力”,因為他也有愛自己的粉絲啊!我們應該理智啊!要時刻保持頭腦的清醒,不能因為自己的幾句話,而讓人受到不該有的傷害。
這是我的倡議,這是我的承諾,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親愛的各位網友們,讓我們一起制止“網路暴力”吧!
網路暴力的議論文5
正值花樣年華,卻選擇從橋上一躍而下結束生命。高中女生琪琪該是以如何絕望心死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人生,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啊!我想是因為店家僅憑懷疑就不計後果求人肉搜尋推了你一把;我想是因為網友僅憑一面之辭實施網路暴力推了你一把;我想是因為同學僅憑網路資訊妄加評論推了你一把,而你對生命不負責的態度最終將你推至冰冷的河水中。
事件塵埃落定,我們該痛定思痛,該如何伸手拉住更多像琪琪一樣的“你”才是應該討論的重點。
提高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可以伸手拉住你。因為現代社會的通訊技術發展,人情觀念越發淡薄,人們更趨向於用電子監控視聽裝置的“眼睛”觀察一個人,也不願意用心靈的眼睛去相信一個人。因為懷疑便將監控畫面散步網路求人肉搜尋,店家丟失商物的痛心憤怒可以理解,但為什麼要採取這樣不合理乃至偏激的手段?為何不選擇去公安機關報案,而是侵犯別人的隱私權尋找你懷疑的所謂“罪犯”?說到底,還是因為商家不願信任人,做事不慮後果。與其說是商家迫切找到失物去向的心理,倒不如說是商家的趨利心理,即想提升店面知名度博取同情關注眼球,便硬生生地在女孩的身上施加巨大的推力導致悲劇。
提高明辨是非的眼力可以伸手拉住你。不得而知,推波助瀾的網友們更多是抱著“圍觀看熱鬧”的心態去對待這件事。他們往往喜愛聽信一面之詞和所謂受害者的哭泣,以瞬間湧上的熱血和衝動進行“暴力行為”。試想,如果他們能冷靜頭腦後再去採取行動,理清來龍去脈時尋求有力證據證明琪琪是盜竊者再加以指責評論,琪琪的心理壓力就不會重到產生輕生的念頭。再試想,如果有關機構能完善相關制度法規,使人肉搜尋這種不合理的行為得到改善或禁止,琪琪身上所發生的悲劇不會上演。我們就能伸出有力的手拉住你,不會任由網路暴民推動你走向不復之地。
鑑定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可以伸手拉住你。假若能放平心態尋求合理途徑證明自身清白,而非選擇自殺來逃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假使無論發生面對任何變故,都不以結束生命作為代價解決,那麼你就不會縱身躍入河中,而會考慮其他更多途徑來驗明自身“清白”。或許,你就不會過早的結束珍貴的生命時光。
有太多太多的人和事可以伸手拉住你,哪怕中間的任何一個環節產生理性的思維和舉動,都足以拉住你走向自殺的腳步。生命是厚重不可懷疑的存在,請理性對待網路傳言,理性對待生命和自己的選擇。不想再看見這樣的悲劇產生,希望我們都能伸出有力的手拉住更多的“你”!
逝者已往,願生者默哀。
網路暴力的議論文6
高中女生琪琪因不堪網友和身邊同學朋友的指指點點,選擇了結束自己生命這一極端手段為她涉嫌偷竊服裝而被店主求人肉搜尋這一事件畫上了句點。大好的青春年華,就這麼被網路暴力吞噬,讓人不禁扼腕嘆息。孔子曾說“苛政猛於虎”,我認為現如今網路暴力的危害比苛政更甚,因為它不僅導致人們的生活下降,更使得精神上難以得到安全感。
“琪琪事件”裡,我看到了網路暴力正伸出魔爪來腐蝕人們的心靈,若不及時制止,便會導致公民意識淡化及權利與義務統一意識的削弱,那所謂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將會成為一紙空文。網民的幫助讓店主對琪琪的個人資訊瞭如指掌,若琪琪果真偷竊店內服裝也算是出了一口惡氣,但片面的去顧及店主的感受往往就會忽視當事人琪琪的感受。因為琪琪也是一個家庭的成員,琪琪的逝去也會造成這個家庭的破碎。這些暫且不論,按理說店主只是懷疑琪琪偷竊服裝,並沒有確鑿證據證明琪琪就是小偷。店主將琪琪照片發到網上,引發了網民的人肉搜尋,侵犯了琪琪的肖像權和隱私權,悲劇的發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原本這只是一場誤會,也許只要雙方解釋一下就會誤會消除,彼此相安無事,可事實並不總是如此。有人說店主將琪琪照片發到網上使琪琪聲譽受損是造成琪琪結束自己生命的原因,但我認為網路暴力才是這起事件的幕後黑手。網路暴力必然不會憑空產生,而是人民的創造,更深一步的說,是人們道德感的缺失和法制觀念的淡薄才讓網路暴力有了滋生的空間。比起社會上的其他暴力現象,網路暴力的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對當事人的打擊大等等特點真是讓人膽戰心驚。
“琪琪事件”也讓我想到了一個事件:“賈君鵬事件”。當初一句“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紅遍大江南北。網民們紛紛對“賈君鵬”進行人肉搜尋,並將其個人資訊在網上公佈。原本賈君鵬只是一個小白領,只想過平常人的生活,可個人資訊在網上曝光後,無論何時他都會遭到記者的圍追堵截,這給他生活上和精神上都造成了極大壓力,最終住進了精神病院。
所以,網路暴力只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如果任其發展下去,社會上總會出現第二個琪琪,第二個賈君鵬,更多的人會因遭受網路暴力而痛苦。只有自覺抵制網路暴力,還網路一個安全、純潔的環境,才能使人民群眾過得更加舒心。這不僅是對政府說的,更是對我們自己說的。
網路暴力的議論文7
不輕易評論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因為我們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的全部;不隨便把別人說得那麼糟糕,因為我們自己做的也並沒有多好。
——題記
網路,如今已遍佈我們的生活,已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近幾年有一股“洪流”在網路上盛行,幾乎所到之處無人涉足,即使觸碰,也會被懟的遍體鱗傷,體無完膚。那股“洪流”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鍵盤俠。他們憑藉著手速和犀利著稱,想必有人已經知道這是什麼了吧?
暫且拋開正文,我先說一段前段時間我剛看到的影片。影片中,節目組隨機招募了二十個路人,讓他們戴上面具,模擬網路暴力施暴者,對嘉賓進行第一印象評論。出場的嘉賓有三個,且打扮個性十分鮮明。節目開始,讓嘉賓先簡單介紹自己,隨後,二十個觀眾開始對嘉賓肆意評價,短短几分鐘的時間,螢幕上出現了無數個嘲諷不屑甚至是侮辱性的詞彙。
三個嘉賓轉身看到評論,情緒都十分不穩,嘉賓三甚至直接崩潰,淚目離開現場。他們前期完全沒想到別人會這樣看待自己,雖然都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但是看到這樣的言論完全是懵的,已經嚴重超過了心理負荷。
後期這三名嘉賓在接受採訪時,他們表示,當時很難受,就像刀子紮在心上一樣,也許這些對別人來說,只是幾個字,但當事人卻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消化那些言論。
影片雖然簡短,但是感悟頗深。網路暴力看似離得我們很遠,但是我們錯了,其實網路暴力就在我們身邊,我姐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我姐之前玩微信遇到一個同城小哥哥,沒想到那人卻是披著羊皮的狼,看似優秀其實是一渣男,只會玩弄感情的渣。我姐的感情被他玩弄,被他甩,他卻蹬鼻子上臉,各種恐嚇和騷擾,本以為離他遠遠的就可以安寧,但他卻越做越過分,把我姐的照片傳至網路,還有各種變相的扭曲事實,才短短几分鐘,下面就有幾萬條評論辱罵我姐,並且一條比一條犀利,全都是針對我姐的。我看著評論,不禁心頭有一股怒火遲遲難平,但是有什麼辦法呢?下面幾萬個人,發一句評論半分鐘就可以被淹沒的無影無蹤,只能忍氣吞聲的受著,那段時間我姐的情緒真的是差透了,可惡......
其實網路暴力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網路暴力就在我們身邊,之所以網路暴力施暴者如此猖狂,就是利用了網路世界上最大的bug——未實名制登入。現在各大軟體都有了第三方軟體登入的功能,這更是給了網路暴力施暴者留有可乘之機。他們完全可以不繫結手機號,直接應用軟體,然後懟的差不多了就登出賬號,揚長而去。
這看似簡單的一個動作,但對於網路暴力受害者來說無疑是用利刀深深地紮在心上,雖然時間沖淡一切,但是永遠都衝不淡網路暴力受害者心中的疼痛,網路暴力留下的傷疤是永久的,這可能會讓受害者疼痛一生,這可能會讓受害者走上絕路......
網路暴力施暴者們,噴子們,停手吧,不要把傷疤深深地刻在別人心上,不要讓疼痛伴隨別人一生,不要因為你一句不經意間的話語毀了別人的青春!
網路暴力的議論文8
正值花季雨季的青春年華,琪琪卻選擇以跳樓的方式結束生命,是她對生命不負責?是因為店主透過網路定了她“莫須有”的罪名?還是因為網友們無情的人肉搜尋?又或是因為同學輕信網路便加指點?我們來看看究竟是什麼扼殺了一個正如夏花般綻放的生命。
首先,都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但丁亦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倘若不曾偷竊,管他網上是疾風驟雨還是雷電交加,只要問心無愧,君子只管坦蕩蕩!倘若確曾為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何苦就此輕生,選擇死亡或許可以逃避一切,卻無法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反而只在親人心中留下無法痊癒的傷疤。
誠然,我們只是旁觀者,不痛不癢地評價著當事人的做法,卻無法感受其痛苦,那琪琪當時究竟身處何境才致使她毅然拿死神當擋箭牌?
一切的開始,從店主把懷疑琪琪的影片截圖發上微博並請求人肉搜尋說起。既然是“懷疑”也就是不確定,既然是不確定,憑什麼“開啟”網路的人肉搜尋功能?君不知未經允許就有目的地釋出他人照片有可能構成刑事犯罪?君不知當今網路無孔不入足以毀了一個花季少女?君不知網路暴力恐怖得足以把“白”的染成“黑”的?難道調查真相的方法就只有一種嗎?難道店主不可以求助於相關機構或私底下找當事人調解嗎?
當然,這件事也少不了成千上萬的網友的推波助瀾,好奇心必然存在於每個人的身體裡,但那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為了滿足它而傷害他人。首先,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發起人肉搜尋就應該馬上撲上前去湊熱鬧嗎?其次,如果真的認識當事人,給店主私信聯絡方式足矣,至於把他人的隱私也昭告天下嗎?試想一下,如果網路上鋪天蓋地都是你的個人隱私,不會覺得生活中像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你看嗎?你能活得暢快自在嗎?
再者,作為同學,即已與琪琪相處有一段時間了,對其為人怎麼也瞭解到個大概了吧?這時她最需要的就是身邊人的支援,聽她說說心裡話,聽她談談事件真相,再作進一步的舉措,總比從一開始就因網路傳言而在其背後暗暗指點來得要好吧!
究其原因,都是網路暴力惹的禍,無論是誰,都不應掀起或參與一場網路暴力,用強大的內心抵制網路暴力的侵害也是必要的,唯有如此,才能慢慢扼制網路暴力。請讓人間多一份尊重與信任,少一些網路“誤傷”和“誤殺”!
網路暴力的議論文9
網路對於現在社會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了,而隨著網路的迅速發展,各種來自網路的危害也接踵而至,網路暴力就是其中主要危害之一。
其實任何事情都不是憑空而起的,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發生在不好的前提下的。就現在的90後00後而言,大多都是一群唯恐天下不亂,正義感爆棚的白痴。謠言就這樣以一傳百、以百傳千,愈演愈烈。他們正在手機,電腦以及人群后面,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毫不負責的譴責著那些他們完全不瞭解真相的事情。
或許有些話被被人說出口是那樣的輕易,可是對於當事人而言卻是毫不負責任的傷害,那些惡狠狠的話語就像是掩藏在繁華城市的燈紅酒綠中的那最現實、最黑暗的爪牙。
我們在看到這些因為網路暴力而起的一樁樁悲劇,心中既有憐憫,又有害怕——在這個殘酷的世界,我們是否也會在某一天,被推到全世界的背叛面?有的時候面對這些輿論的風向或許你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若是隨波逐流,會被旁觀者稱為:“噴子”,若是逆風而行,你只會被人當做是:“噴子中一朵清新的白蓮花”。呵呵,很可笑吧?記得我聽說過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最黑暗骯髒的地方,永遠不是越來越差的環境,永遠不是城市貧窮角落的溝槽,永遠不是經久不用的房子的邊角也永遠不是,枝葉山頂上堆起的灰塵。最骯髒的……是人心。”
我們每個人在這個網路世界中都有可能扮演受害者或是加害者。
所以,為了不讓這個世界再出悲劇,也為了我們自己良心能安,放下鍵盤,別人的事情少參與,事實上,只要我們不去參與,網路暴力什麼的就根本就不存在的。
雖然難以置信,但的確就是這樣,網路暴力的危害的大小,決定權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