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議論文>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高中議論文(精選11篇)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議論文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高中議論文(精選11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透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高中議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議論文 篇1

  現實像一座迷宮,當鋪天蓋地的訊息從四面八方湧來,人很難做到不迷失自我。當代文化彷彿一座熔爐,社會向其中投入形形色色、種類豐富、多如牛毛的文化礦石,然而最後真正有價值的,多是經過錘鍊的經典,而也會有很多會成為遺留的文化礦渣,被人遺忘。

  “多一點正能量,讓生命煥發光彩”!無意中讀到這樣一句話,感慨萬千。是啊,人體猶如一個能量場,具有無窮無盡的潛能,而我們作為人生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夢人,更應在奮鬥的過程中激發“正能量”,用全新的自我迎接前行路途上的諸多挑戰,自信而不自傲,自尊而不自卑,自謙而不自負,有勇氣去擊敗對手,更有膽量承認失敗。用正能量點燃前行道路上的火把,照亮我們的追夢之旅,讓人生不再平庸,讓旅途不再孤獨。

  猶如一粒砂石,在歲月的河流裡被無情沖刷,當一顆顆稜角分明的石塊成為圓潤光滑的鵝卵石,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開始重新思考外界與自我的關係。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文化,我們應有足夠的辨識能力,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堅守正確的方向,切忌不可走入沒有盡頭的死衚衕,我們應該用一臺足夠客觀公正的天平。衡量文化的價值,而不能在人云亦云、盲目跟風中走向惡俗的漢流,失去自我的個性,露出言不由衷甚至口是心非的圓滑。

  我們作為個體,生活在社會中,自然有責任,有義務創造優秀文化、抵制腐朽與落後文化。在所謂“流行文化”面前,更應擦亮雙眸,運用才智,謹慎取捨。古有四大名著領風騷,今有流行詞語引潮流,但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上思考文化的價值,因而真正的文化應該是具有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同時也寄寓人們對於未來的美好願望,引導人們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文化。

  流行一時,並不一定就流行一世。當無窮無盡的行為藝術、惡俗潮流、模仿選秀充斥生活時,請記得用火把點亮價值的燈,不被世俗所同化。

  擦亮眼眸,用智慧選擇文化,用情感充實文化,用能量傳承文化。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議論文 篇2

  當今時代,電腦已走進千家萬戶,網路上一些詞彙也跟著流行起來,我們班的曉寧就是網路流行語的fans。

  神馬都是浮雲

  一天中午,曉寧點燃一張廢紙。拎在手裡嚇唬前排的女生。看到她們尖叫著跑開,曉寧樂得哈哈大笑。班主任聞訊趕來,見教室裡煙霧繚繞,生氣地問:網路流行語“曉寧,你在於什麼?”曉寧怯怯地說:網路流行語“沒什麼。老師。其實神馬都是浮雲!”老師聽了哭笑不得。

  給力

  一次,我們班和五(1)班進行拔河比賽,雙方難分勝負。關鍵時刻,我們班的隊員有些鬆懈,讓五(1)班抓住機會搶得了優勢。眼看我們班快要輸了,站在一旁觀戰的曉寧不聲不響衝到長繩末端,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一拉,結果我們班贏了!裁判自然判

  我們犯規,要取消比賽結果。大家都生氣地埋怨曉寧,他卻委屈地說:網路流行語“這叫給力好不好!”

  餐具

  要交作業了,曉寧翻遍書包,也沒找到作業本。老師生氣地說:網路流行語“你到底做廠作業沒?”曉寧連聲說:網路流行語“我真的做了!”可惜他拿不出證據,只得重寫一遍。後來,他發現作業本原來躺在書包的夾層裡,就哀嘆一聲:網路流行語“這真是餐具(慘劇)啊!”

  上述流行語是妙用還是歪用,請大家來評評吧!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議論文 篇3

  近幾年來,網路語言流行語正以不可抵擋之勢席捲而來。從年流行的“神馬都是浮雲”,“蒜你狠”,到年的“正能量”、“迪奧絲”。這些網路流行語正衝擊著我們的漢字文化區域。面對這些,大多數人選擇了接受並苯還承擔著傳播的角色,但仍有少部分人堅持著規範漢字的原則。

  網路讓世界變成一個村,在文化傳播與資訊交流上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路讓你的“天涯若比鄰”的夢得以完成,但是,你確定作好準備了嗎?當網路遊戲讓你迷失心智時;當電腦輻射危害你的健康時。面對這些,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面對日益上漲的物價,網路流行語反映了人們的不滿與無奈。前些日子,網上流行了一句:“古時候,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現如今,物價容易把人拋,薄了燒餅,小了蛋糕。”這一極具調侃色彩的話語,在網路上一竄而紅,成為廣大網民對物價上漲的新的詮釋。這幽默的語言中,反映的是廣大網民對物價的不滿與無奈。除此之外,還有前幾年流行的“蒜你狠”、“糖高宗”等,恢諧地運用一語雙關,極度表示對物價上漲的不滿和恐慌。

  網路流行語通常是與現下流行的事物掛鉤的。前不久的“神馬都是浮雲”則是根據現在人們壓力過大,所衍生出來的一類流行體,用東北幽默的語言特點將其形象的描繪了出來。

  我們不否定,網民們運用漢字來進行一系列對情感的宣洩。但是這樣一竄而紅的網路用語真的好嗎?

  前不久,曾有學校明確指出,在作文裡不得出現網路流行語,如“神馬”、“給力”在這裡我們先不說他們的做法是否正確,但是仍可反映規範漢字的重要性。

  我們無法阻止網路流行語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我們必需規範漢字,漢字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藏著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

  作為炎黃子孫的你我,不正應該維護我們民族的正統與榮耀嗎?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去抵制網路流行語,因為這些能在日常生活之餘給我們帶來快樂,我們應當用正確的眼光來看待網路語言流行體。

  今天,你準備好了嗎?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議論文 篇4

  流行,是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或驚濤拍岸,或呼嘯而過,或綿綿悠長。

  我站在岸上,觀潮。

  時間逆轉,讓我再現昨天的景象。當網路植根於大眾,流行詞一炮打紅。物價上漲,於是“蒜你狠”“豆你玩”等躍然於屏上。“鴨梨傷大”亦跟隨其後。然後,這一系列的新詞便在全世界蔓延。

  “給力”,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詞語,“給力青春”,太不“給力”了……我們將“給力”放在許多句子中。然後,廣告商人,電影片道亦大肆給力。我想說,“給力”真給力,連我們的教輔資料上也寫著“很給力”的字眼。

  “正能量”又在2012年再次閃亮登場,社會需要正能量,它的出現,帶來了一場全中國的“正能量風景。而“屌絲”亦從網路中鑽了出來。我發現身邊好多“屌絲”。

  時間如潮,流行如潮。而在這潮起潮落的背後,掩藏著許多東西。

  “蒜你狠”等詞的出現是對物價上漲的不滿,網友們在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向國家投訴。而“屌絲”的出現,也客觀表現人們對身邊人細微的觀察和評價。“給力”、“正能量”無疑是一類有好的社會影響力的情緒都被帶動,一切正義的事情都在發生。而“正能量”、“給力”便是對這些行為的贊同。反映出社會風氣的改善。

  在一撥又一拔網路新詞中,許多人迷失了。他們在網路中、現實中追逐,企圖將其霸佔,以至於流行詞的泛濫成災。

  低欲、惡俗傾向的詞在人群中彌散開來。這是流行,網路中不可避免出現的情況。我們大可避免出現的情況。我們大可不必太過困撓。因為隨時流逝,一切浪潮都將平息,一切流行都將成為過去。

  然對於許多個人來說,卻是極度危險的,一不小心被浪潮打翻,溺死在江中。

  我們生活在網路裡,現實中,網路流行元素讓我的生活平添許多趣味和嚼頭。

  流行,流行詞,那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拍打在江岸。後浪推著前浪前進,前浪終死在沙灘之上。

  你我共駐潮頭,傲立在江邊,觀這潮起……潮落……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議論文 篇5

  現代新新人類的另類流行語在網路上、雜誌上、特別是學生當中,無不展示了一派青春的氣息。我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別強,尤其在流行語方面。但是事物的好壞都是相對的,網路語言的出現不是一無是處也不是百利而無一害。有人認為網路語言是垃圾文化,對傳統漢語具有嚴重的破壞作用;但也有人認為這些新興的語言生動風趣、有人情味,是語言的另類發展,觀念上的更新。

  對於網路流行語我們應該抱著積極歡迎、寬容理解的態度,客觀公正的去看待。因為網路流行語是網路上流行的語言,具有生動風趣、新鮮活潑等特點,所以當將其運用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時,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由於網路語言的不規範性,造成其對傳統文化的破壞,不利於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因此它對教育教學活動的影響也同樣需要我們深思。

  在生活和教育教學中,我們要客觀公正的對待它,揚長避短,將其積極的一面充分的發揮出來,從而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進行,提高教學的效率。並使中華民族的文化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展。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議論文 篇6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路世界湧現了許多流行語,“你媽叫你回家吃飯”、“雷人”、等等。

  有些流行語的確很形象生動的表現了客觀事實,例如“不要在廣告中插播春晚”,這句流行語很好的表達了09春晚植入廣告過多且不合理。此類流行語可謂是一針見血,具有很高的表現力,同時不乏尖銳的諷刺意味,對漢語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但網路流行語也出現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低俗化和腐朽化。例如:“我刁”“拽啊”“我靠”“我暈”“操”等等。這些網路流行語在大街小巷常常聽到,在大學校園也是耳熟能詳啊!這些流行語一方面表現的是一種消極和煩躁的態度,另一方面反映了人們的思想素質有待提高。此類流行語有損說話者的形象,同時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也很難改正過來,此類流行語無疑是不健康的文化。

  網路流行語是網路快速發展的產物,是無法避免的客觀事實。我們要因勢利導,把好的方面充分發揮出來,把不好的方面的影響控制到最小。網路環境好與壞與現實的文化和教育具有很大的關係,在現實當中無論是學校、社會還是家庭,都要倡導和諧的、文明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優良的學鳳。由於網路流行的受眾大多是中青年人,他們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慾都很強,對新鮮事物的接受速度相當快,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控制能力則相對較弱,對自己言行的控制力較差。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我認為最好是創造一個良好的網路流行語運用環境。同時也應該多參與社會實踐,鍛鍊自己的認識能力和解決能力。堅持“不隨意模仿,不盲目崇拜”的原則。共創良好社會風氣和網路風氣。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議論文 篇7

  首先,不得不談到網路流行語的廣泛流傳,這一點不用多說。不僅在網路(論壇、貼吧等)用的比較多,在我們在日常生活幾乎都會用到網路流行語。 那麼,就來談談自己對網路流行語的認識。首先,網路是資訊社會的一個標誌,它具有開放、自由等特點,這些特點為網路流行語的產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網路流行語的生成與流行既是一種語言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網路流行語的生成和發展,正反映了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的社會文化特點。

  而很多網路流行語都與網路文化或遊戲聯絡很緊密,網路流行語大部分就是網民在網上對某些事情的認識或看法發出的看法。所以我認為,大部分網路流行語還是可以接受的,與我有一定共鳴的。所以網路流行語的存在還是有它的原因的。

  至於網路流行語火的原因,我感覺這一點很簡單。因為網路早已與我們原有的生活連為一體,關係緊密。我相信很多人一見面估計談論LOL。網路與現實生活聯絡這麼緊密,外加很多網路流行語都比較搞笑,網路流行語的流行就不足為奇了。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對網路上某件事情的看法,未找到合適的詞彙表達出來,於是產生了網路流行語。網路自由的環境和富有創造性的群體,使得這些空缺得到補充。究其原因,大概是一些人不再滿足默默無聞的生活方式,而想要彰顯自我,展示個性。這些流行語很好的滿足了人們的心理訴求,因而異常受歡迎。網路流行語是一張抱怨,一種不滿,是一種精神上的發洩。

  所以我對網路流行語是抱著一種選擇接受的態度。一方面,網路流行語是一種很好的發洩詞語,另一方面,網路流行語也能反應人們對當下熱門的事件看法。但是在網路上,確實存在一批素質低下的人,所以在網路上也產生了一些不文明的網路流行語。對於這一部分的流行語,我的看法是:我不用它。

  至於有些學者認為,如果頻繁接觸這些詞語,就有可能潛移默化地受到其不良影響。再者,嚴格地說,在網路流行語中有不少錯別字或語法不通的句子。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會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語言水平和能力。我只能說,網路流行語肯定有好的和壞的,這一點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對於沒有意義和不文雅的網路流行語,時間會將它拋棄的。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議論文 篇8

  現代社會生活中,人們都很流行網路語言。比如,當你回答別人你知道時,就會說:“偶知道了”還例如“偶好感動”‘你說的是撒子’之類的。

  這種流行,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學習中。有時還會在作文中出現。

  網路語言已經走近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還能隨口說出,連有些老人都會說了。可以說這種語言已經“紅”遍了大江南北。連老外都時不時說出幾句。

  有些人,已經連以前怎樣說話都忘記了。這種網路語言也進入了考場。這樣真的好嗎?中華文字博大精深,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它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標誌,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它是何等的神聖。漢字是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歷史長河中,永不幹涸的泉水,是不可侵犯的。

  而今的網路語言,已改變了漢字,作文中的錯字連篇,日常生活中,聽到正常的回答,有些人還有些沒反應過來。人們已經慢慢丟失了我們的標誌與驕傲。

  這種流行好嗎?它值得我們放棄五千年的歷史瑰寶嗎?它能代替漢字在中華民族心中的地位嗎?

  網路語言它不能,理智告訴我們它不能。漢字是獨特的,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人的DNA都不一樣。網路語言無法改變漢字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因為漢字是獨一無二的,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這種流行最多是“曇花一現”,怎能取代無窮魅力的漢語言呢?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議論文 篇9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流行語透過網路傳遍中國的大街小巷,為人們所共識。點贊正能量中國式等流行語都反應了中國好壞交織的社會現狀。

  說到流行語,不得不一提點贊一詞。為……點贊一語在網路上流行至今,人們都習慣了看到好的報道或其他富含正義感的文章、影片等,就隨手點贊,以抒讚賞之情。此外,微信的朋友圈也點贊不停,不少商家還以集贊打折作為宣傳。朋友、家人之間也慣以為你點個贊作為鼓勵。這麼多的點贊出現,不但鼓勵了正能量的'傳播,還為商家提供了新的宣傳策略。點贊已經慢慢地成為了許多人的習慣。

  點讚的風行,使更多的人去樂於助人,傳播正能量。正能量一詞也隨即成為了流行語之一,在公益廣告中、大街的宣傳欄上等地方都有正能量的身影。人們也開始細心地去尋找發生在自己身邊散發著正能量的好人好事,如徒手拖住卡在窗戶防盜網上的小孩的託舉哥、搶救路人的空姐等等。

  點讚的行列中,不僅有點贊含正能量的好人好事,還有包括點贊批評負能量的。負能量中就不能錯過中國式。中國式過馬路曾在網路上極為流行,中國式一詞也就擠身於流行語之中了。中國式過馬路是人們對中國人不守交通規則,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的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是於戲謔中表達自嘲與質疑。可不能否認的是,以前我們可以隨處看見一大群在紅燈閃耀下衝過馬路的人,以及為求方便而翻越欄杆的中國式跨欄這些負能量驅動著人們對正能量的尋找和傳播。

  如今的中國社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好壞交織。雖然社會上不可避免負能量的事情發生,但我們也應該主動為正能量點贊,積極傳播正能量,讓中國式由調侃變成讚美。人們應該改變不守規則的中國式,去踐行更多值得點讚的事情,讓中國的社會充滿正能量。

  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遵守法律法規,不做有違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一定會發展更好,祖國也會更加的偉大!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議論文 篇10

  網路流行語是什麼呢?比如:YYDS、絕絕子、凡爾賽,這些流行語90後,00後應該都懂吧!

  平時你們會用這些網路用語嗎?是怎麼看待網路用語的?最近有一位網路流行語的帶節奏高手“郭老師”被全平臺封禁了,這都是因為她用張牙舞爪的動作和低俗奇怪的言語方式來博取大家關注,我認為這樣的語言不能經常去用,如果以後大家都去用這類詞彙來形容所有事情,那麼人們有可能會越來越懶惰,傳統文化的表達可能會喪失。但是人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場景是不需要太強表達能力的,而網路用語既然能高度概括很多東西,那麼表達能力比較差的人就會使用,但並不完全是因為用了這類詞語表達能力才變差的。

  我們可以從歷史來講流行語對人的影響,80後、90後也有一些網路用語,但是不也照樣讀書,照樣工作了嗎?當年有些流行詞語現在已經很少講了,所以YYDS這些網路用語,以後也會一樣,10年、20年後也會面臨一樣的問題所以對錶達能力不會出現太大的影響。

  我們不能阻止網路用詞的出現在生活中,在幽默風趣的語言環境裡適當使用也是可以的,但我們一定要更認真的去學習漢字,和古詩詞,我們要更好的去傳承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我對網路流行語的看法議論文 篇11

  在討論流行語之前,有必要明確一下語言的劃分。在我們的世界裡,語言分為兩類:一是正式語言,二是通俗語言。正式語言的代表就是公文用語,而通俗語言的代表就是日常用語。還有一個介乎二者之間的,便是文學。

  流行語的出現在通俗語言的發展過程中,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現象。任何一種語言的發展過程都是如此。一個社會並存著正式與通俗兩種語言。英語從最古老的日耳曼薩克遜式古英文退化到現代英文。可現代英文在英國人古板的腔調下不耐煩了,又冒出了變化無窮的美式英語,這就是正式語言吸納各種詞彙而逐漸向通俗化過渡的一個典型的案例。但正式語依舊保持著它應有的地位,就職演說或者會議公報,字裡行間透露著古英文的嚴謹規整。牧師禱告起來thou、thee滿口,壓的韻極其美妙;而喜歡莎士比亞的人們去翻看十四行詩時,也都跑去翻看原汁原味的古英文版。

  同樣,我們的中文,在新文化運動時提倡白話文也是為了打破官方意識形態對語言的壓抑。相比起文言文,暫不說到文學,當時市井的半洋話到今天還有不少仍被沿用。這些語言從本質上講就是當年的流行語。當年的蔡元培先生也說過,真正白話用得好的人,文言文功底絕對不差。這觀點到現在依然成立。因為畢竟中文是前後相繼的。文言文嚴謹規整被繼承到了正式語言中,最明顯的就是學術論文。兩個學者因為觀點對立而筆墨交鋒時,寫論文必定要說:我們二人在爭論觀點。而下了檯面泡杯茶,當然也大可以說我們倆在比賽。易中天上百家講壇都這麼說了,他說到孫權和劉備比賽,這反倒顯得生動。這並不矛盾。

  所以對於流行語氾濫大可不必一驚一乍,語言本是一種自由的東西。他們會成為點綴我們日常生活的點心。而正式用語中誰倘若這麼用了,他自己也會覺得滑稽。中文所要面對的不是新舊詞彙的衝擊,而是自身現行美學形態構建的失敗,也就是象形語言的丟失,以及迷失在對字母語言粗淺的模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