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議論文> 關於偶像高三議論文(通用7篇)

偶像高三議論文

關於偶像高三議論文(通用7篇)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義的議論文,議論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那麼問題來了,議論文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偶像高三議論文(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偶像高三議論文 篇1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偶像似乎被等同於藝人,把藝人當作偶像,有什麼不對嗎?當然不對!因為偶像從來不是為藝人專設的職位!它是代表了你的人生目標,它可以是任何人,但我偏偏想不明白,為何中國青少年有如此多之人將藝人當作偶像?不錯,將藝人當作偶像聽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世界各地不知道有多少人將藝人當作偶像去崇拜,但我總覺得若是一個國家的青少年統統將藝人當作偶像,恕我目光短淺,下此妄言:這個國家在思想和精神的傳承上是貧乏的。這絕非是我輕視藝人這一行業。

  藝人作為現今最風光的職業之一,受人追捧,追逐的隊伍越來越龐大,其中不乏剛進入社會的新鮮血液和青春的少年們。談論流行明星、當紅花旦是他們的日常,更有甚者為之尖叫為之狂熱,甚至不惜一灑熱淚,好似獲得珍寶一般的捧著、護著,不容他人損傷一點一滴。可是難道除了藝人,中國青少年再也找不到更好的人當作偶像了嗎?

  如若不是,那為何有如此多之人這般堅定執著地將藝人當作自己的偶像,將藝人當作自己所崇拜的物件,將藝人看作追求夢想的動力?是因為這是一個娛樂至上的時代,人們早已不會“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是因為這是一個浮躁不堪的社會,人們容易隨波逐流,還是因為這是一個和平年代,中國青少年們自出生起就未曾親歷戰爭,所以眼淚無處飄灑,只能白白送給藝人?有人說你不能要求每一個人心懷國家前景,願為國家奉獻犧牲一切。但我想說的是,青少年們,他們應不應該?“應不應該”本就是一個理想化的條件,在這個理想化的條件下,中國青少年最朝陽最熱血的姿態,應該是如梁啟超先生所說的那般“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一定會有人這樣反駁:藝人身上也有正能量,我就是受其影響才決定發奮學習的。試問,哪一個溫暖純良之人,身上沒有正能量?

  既然選擇了藝人這種職業,他就必須做好這個職業所代表的社會形象。毋庸置疑,藝人所能傳達的社會影響同其他許多不同的職業一樣是有限的,是很難突破職業所帶來的限制的,而中國的青少年應該先看到事情的本質,再看到更好的選擇並意識到我們所擔任的社會責任,深切感受我們的文化、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希望中國青少年不要僅僅關注當今社會上世俗的風氣,有時也應該去看看過去,看看那些被歷史所銘記的人,感受他們的人格與精神,去感受那一聲“哀民生之多艱”的嘆息,那一句“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那“雖身無完骨,屍供蟻蛆,願所甘心”的無畏,這些都是中國的脊樑,這些才是值得我們屈膝以表敬仰的人。這些人才應該是中國青少年的偶像!

  偶像高三議論文 篇2

  鳥最重要的是翅膀,當看到空中飛翔的雄鷹時才會燃起飛的渴望。人最重要的是理想,平凡的人樹起心中的偶像時,才會揚起帆遠航。

  偶像是思想與信仰的結晶,它總是以其特殊的魅力觸及人的心靈,引導人的前進。于謙以石灰為偶,留下了一身清白。鄭板橋以竹為友,塑造了堅勁。

  是張騫從“死亡之路”的凱旋而歸,引發了班固的投筆從戎,從一介書生成為漢朝使者,連線了西域與中原的世代交好。司馬遷曾因受刑而絕望,是古之賢發憤著書的事蹟重塑了他的勇氣,誕生了《史記》。正是由於孫中山視自己為洪秀全第二,才有了後來的辛亥革命。

  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對於困難中的人偶像是一把明火,照亮了前進的道路。對於靜止的人,偶像如鍾石,叩響著閉塞的心靈,將光芒播撒,引起共鳴。

  對偶像的崇拜,是對精神的信服,是自己心靈的寄託。不應該盲目地隨波逐流,而應該樹立自己真正的典範,取其精而去其粕。塑造精神的盾牌,來阻擋風雨的來襲。只有將真正的偶像整合進現實中,才會提升自己的境界。

  盲目地崇拜偶像,只會起到相反的效果。當年希特勒曾掀起狂熱的民族仇恨,人們紛紛拜伏,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蘇聯的個人崇拜之風盛行,斯大林的畫像曾掛滿各個農場,最終給蘇聯造成嚴重的損失。

  掃視當今,明星之風盛行,青少年紛紛將明星視為心中完美偶像。整日吶喊追逐,純潔的心靈在無知的吶喊聲中萎靡,偉人的事蹟在他們的心中已泛不起漣漪,奮起的心已經蜷縮在黑暗的角落裡,只能在渾噩的幻想中虛度時光。

  魯迅曾說過:種牡丹者得花,種蒺藜者得棘。種下光芒的種子,開出的必是美麗之花;種下陰暗的種子,心靈中將生長出罪惡的根。

  當我們將真正的傳奇視為精神的豐碑,點燃我們的希望之火時,我們將超越自己心中的偶像。

  偶像高三議論文 篇3

  追星,是當代很多青少年都熱衷的一件事。有的人把優秀的歌手演員當做自己的偶像,有的人把優秀的科學家,物理學家等當做自己的偶像。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一篇關於偶像的議論文,歡迎大家參考。

  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業餘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娛樂活動也越來越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誕生了偶像這一形象。為什麼大多數人在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偶像也許是相貌出眾,也許是才華過人,甚至生活中平凡的一個人都能成為某個人的偶像。

  偶像對於我們來說,他們身上總有一種我們身上所缺乏的品質精神,或者是才能。大多數人只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沒有過人的才華,也沒有出眾的相貌。正因為如此,我們就很容易被某些人身上的優秀品質等所吸引,進而把他們奉為我們自己的偶像。可以說偶像崇拜已經是這個社會上最平常不過的事情。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喜歡上偶像的原因也有很多。有的是因為歌唱的好,有的是因為舞跳的好,在一些學術行業,學術界的大拿也是各個學子們的偶像。

  那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偶像這一職業呢?我們應該明白,喜歡誰,把誰當做偶像,是我們的自由。當你追星不被理解甚至被誤解的時候,只要你做的是正確的事情,就不要在乎別人議論的眼光。同樣的,維護自己的偶像也應該有底線,不能因為偶像而做出不正確的事。但是更重要的,我們不僅僅要欣賞偶像身上的閃光點,我們更要學習偶像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可以說很多偶像的成名或者成就都是在不懈的努力下才收穫的,而大多數人因為偶像的原因,也會讓自己變得更努力,從而變得更加優秀,讓自己能夠離偶像更近一點。

  從某些方面來說,偶像就是我們精神上的寄託。他們象徵著我們渴望的成功,我們渴望的生活,他們為夢想努力的樣子,也督促著我們獨立拼搏,成為更好的自己。眾所皆知,偶像帶來的影響是比較廣泛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品牌和企業都會選擇有名的人做代言,就是利用了偶像身上的粉絲效應從而帶動經濟。

  那麼偶像帶來的影響,只有積極的一面嗎?答案是否定的。偶像所帶來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由於粉絲愛護偶像的心情比較強烈,很多時候會和別的粉絲群體起衝突,發表一些不良言論的。這個時候作為一名有責任感的偶像,都應該站出來及時的正確引導自家粉絲的行為,而作為粉絲,我們也應該理智追星。我們要明白,偶像不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全部,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把偶像當做我們的目標,然後不斷的提升自己,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這才是追星的最佳方式。

  偶像高三議論文 篇4

  古時,宗教給人們帶來信仰,而如今,則是由偶像散發著信仰的力量。從作用上來說,偶像是可以與宗教畫上等號的,因此,縱觀古今,偶像為我們帶來的利遠大於弊。

  偶像的價值在於助人追求夢想。這一點最好的體現在於治學一方面。貝多芬作為名震天下的“交響樂之王”,擁有無數崇拜他的人,而在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的人都在音樂方面有不小的造詣,而貝多芬本人又很崇拜莫扎特,儘管這一眾音樂家之中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面,但這種對音樂的熱情加上對偉人的崇拜仍是歐洲古典主義直至浪漫主義時期湧現大量名作的原因。由此可見,當偶像作用於個人時,它為追隨者同時提供了動力與目標。

  偶像的價值在於推動社會的進步。在這個情況下,偶像有時會是一種精神力量,自從人類開始了農業革命便已發現了這種力量,他們將變幻的風雲歸功於天神,只有一心努力地勞作才能受到神的恩賜。這種信仰在當下看到是如此荒唐可笑,但正是因為這個名為“神”的偶像的存在,使得中國從原始的石器時代進化到青銅時代,而後是鐵器時代等等。

  偶像的價值還在於凝聚起民族意志。中國由於神話系統雜亂沒有一個清晰的體系導致數千年沒有一個至高無上的信仰物件,而在如今成為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家,在這時,千年以前的儒家文化便起了大作用。以“仁”為核心的十種中心思想在歷朝歷代的王朝中流傳,將這種成為國家需要的人的思想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國人地血脈之中,也許今天儒家已不再是“偶像”地位,因為它已成為每個中國人心中最為根本的一道法則。一個強大的偶像的統率能力是無法想象的,它可以使一個名族變成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亦可以將一個缺乏向心力的勢力在瞬息間毀滅—這是曾經一代代帝國興衰的根本原因之一。

  但是,偶像有時也會隨時間變質,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有清晰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打破偶像則往往會開創出一個新世界,因為一個被世人所崇拜的偶像必然會固化人們的思想,於是“打破偶像”便成為了打破常規。伽利略的木球鐵球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在這種情況下,偶像依舊擁有其價值,新的“偶像”為人們帶來了新的思想,而老的“偶像”則時刻提醒著人們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規。

  在我看來,偶像應當是指引大部分人前進地源動力,他們或是一種精神,或是一介凡人,他們不是無暇地碧玉,甚至有墨跡於其上,但正如“三人行”的那句老話一樣,他們既然是所謂的“偶像”,那麼他們身上必然不缺值得我們學習的能力以及更值得我們吸取的教訓—這便是每個“偶像”的價值。

  偶像高三議論文 篇5

  不管在哪一個年代,人們心裡都會有一個榜樣。在現代,人們把這樣的人稱做偶像。大多數人的偶像是電視銀幕上的明星,其實對於這一點我想談一談。

  在粉絲眼裡,偶像的魅力是不可抗拒的。她們會瘋狂地追劇,買票看偶像的演唱會,買偶像的海報和專輯。我一直相信大多數粉絲是理智的,她們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做,但是也不乏不理智甚至是瘋狂的粉絲。新聞裡常報道女粉絲因偶像結婚自殺、為追隨偶像逼死父母、瘋狂追星導致一無所有……娛樂新聞也有很多明星因粉絲瘋狂的行為而出行不便,某明星因網路暴力抑鬱(喬任梁就是一個例子)…… 這樣的報道頻頻出行,難道只是娛樂嗎?明星們說自己身處娛樂圈,難道這就可以認為他們是我們的娛樂嗎?而那些瘋狂追星的人又知道自己在幹嘛嗎?

  偶像的意義並不在此,偶像是激勵我們前進的人,可以說是指路人。他們也是平凡人,但是他們很努力。例如tfboys,他們也只是未成年的孩子,可是他們比許多同齡人更成功,因為他們的努力,所以才有光鮮亮麗的外表。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如趙麗穎、岳雲鵬、楊冪等等。那麼,愛他們的人是怎麼做的呢?是瘋狂追劇、買愛豆同款,還是像他們一樣努力工作學習,努力生活呢?

  無意間看到一句話“你的偶像在努力工作,而你在幹嘛?”。或許這是一句普通的話,但是卻讓我幡然醒悟。我的偶像是人中龍鳳,我現在的生活狀態只會拉遠我和他的距離,只有像他一樣努力我才有可能出現在他面前,驕傲地對他說:“我喜歡你。我也認真的生活著。” 偶像就是一座燈塔,時時刻刻散發出耀眼的光芒,指引我們方向。不管我們會走多少路,吃多少苦,我們知道這樣做是為什麼,就不會迷失方向。你們呢,怎麼想?最後說一句:“我是謙友。”

  鄙人拙見,望諸君思考。

  偶像高三議論文 篇6

  偶像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佔有很大一部分。如何去對待偶像是值得我們去細細思考的。

  我們崇拜偶像是因為我們需要前進的方向,偶像讓我們不再感到迷茫,我們知道我們的目標,我們有努力的動力。我們崇拜他們是為了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超越他們的自己。盧瑟福極其崇拜和尊敬自己的老師湯姆生,為了證明自己老師的理論正確,他做了著名的在我們心中完美的偶像應該被打破。對待偶像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對其正確的才能品質我們要學習,但對其錯誤我們沒有必要去維護和開脫,而應指正或批判,從客觀正確的角度去思考,這不是對其不敬,反而是對偶像的深深的敬意。

  我們崇拜偶像,是為了塑造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將自己複製成偶像的樣子,更不是讓自己徒增幾個同偶像一樣的缺點。我們仰望高山是為了攀登它,而不是跪倒在它的面前;我們眺望奔騰的江水是為了跨過它,而不是隨浪花而消失;我們凝視一望無際的星空是為了探索它,而不是被其所折服。偶像是應該被超越的,他不是限制你的穹頂,你每一次精疲力竭的跳躍都有機會穿過他,跳到他之上。

  偶像就像大海上的狂風,倘若我們任其吹,就會迷失在浩瀚的大海上,倘若我們揚起風帆,終有一天,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偶像高三議論文 篇7

  在校園中,許多同學都有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他們欣賞、迷戀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對偶像的屬相、生日、愛好、興趣及趣聞軼事如數家珍,還著意模仿他們的服飾,用他們的照片裝飾房間,這就引起了一些家長的不安,害怕長此下去會妨礙學習和健康。這就引出一個問題,崇拜偶像有利還是有弊呢?我認為,中學生應該有自己的偶像,但崇拜偶像要有度。

  都說偶像崇拜有一種魔力,它可使人的情感陷於一種怪圈:崇拜某個偶像人物,朝夕相望而不覺其厭,日夜相思而不覺其煩。我們所崇拜的偶像,大都從未親眼見過,只不過看了偶像主演的一場電影,聽過偶像唱的一首歌,卻可以對他產生如此強烈的迷戀,這“魔力”何在?

  心理學家認為:偶像崇拜是個人認同他人之言行及自身價值的過程,其核心是對個人情感和自我認識需要的滿足。從這個意義上說,偶像人物的存在,可給人樹立生活的榜樣,並使人產生無窮的動力和熱情。就連偶像人物的言行,也可給人們以極大的力量,使人努力學習和勇於實踐。所以,生活中需要偶像人物,偶像人物可以為人的生活增添光彩。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不都需要許多里程碑式人物的激勵嗎?

  當然,我們要學會去正確地崇拜偶像。當我們在崇拜某個偶像時,切不可將其過分美化或誇張,如果那樣的話,則很容易導致一種盲目和狂熱的追求,其結果,必然使人陷人崇拜偶像人物的外部形象而不能自拔,深感自己渺小無比。據美國近來的一個心理學報告得知,在500名15至45歲的男性當中,有不少人患有“蓋茨財富崇拜綜合徵”,其突出表現為,面對蓋茨會深感自卑,埋怨自己沒出息,不能像蓋茨那樣去創造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有人甚至去飲酒解悶。這些人一方面會夢想成為第二個蓋茨而瘋狂工作,不顧家人和親朋好友;另一方面卻因為永遠趕不上蓋茨而感到氣餒,情緒大起大落。由此可見,過分崇拜偶像會影響自我成長。

  我們崇拜某個偶像人物,本來是要認同其事業成功的基礎或其人格的魅力,以獲取個人成長的養分。人們崇拜比爾·蓋茨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善於創新;喬丹的謙虛謹慎,勇於拼搏精神,從而學習這些優秀品質,都是有益的。相反,如果我們崇拜某個偶像人物,只迷戀其外表形象而不重其內涵,則勢必會對我們的成長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某些同學,書本筆記上貼滿了“偶像們”的照片,上課時,思路不隨著老師走,而跟著偶像神遊四方……到頭來,只能虛度光陰,荒廢學業。

  崇拜偶像是青少年情感滿足的需要,也是其心理成長的必要過程,但要時刻記住:我們喜歡一個偶像人物的本質是為了更好地激勵自我和塑造自我,以獲取個人生活和學習上的成功,而不是日夜沉迷於“追星族”的夢幻中,消磨歲月,荒廢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