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以手機為話題的議論文900字
古時候的人沒有電報,來來往往全靠一匹馬兒跑天下。民國的人沒有微博,東家長西家短的話都是從翹著蘭花指的小姐太太們嘴裡說出來。而現在有了微博有了朋友圈,感情反倒都變得不那麼真實起來。
如果街邊發生暴力事件,大多數人的反應絕不是一擁而上解決矛盾,而是“我拍個照片發微博先”。有火災?我拍個照片都。人們開始用照片來記憶生活,用微博和朋友圈來分享生活。人們親近的方式方便了許多,而人的感情卻與刷微博頻率成反比增長,一個人對著手機的時間越長,在實際生活中與別人的交流就越少。評論新聞的人很多,貢獻出自己一份力的很少。朋友圈和你互動的朋友很多,但你身邊卻連一個擁抱你的人都沒有。手機和現代化的社交軟體已經無形地成為了你唯一與外界溝通的工具。
假如有一天,你試著在情況發生的時候衝上前去幫忙,而不是掏出手機來拍照,你試著跟朋友來一個聚會,大家一起說說最近的事情,你試著在難受的'時候打電話叫一個朋友過來,而不是在網上搜盡傷感的句子擺在微博上,那你的這些日子才不算白活。
我們六七十歲也同樣可以淘寶,可以發微博,可以拍照。但我們六七十歲並不能做我們現在可以做的事情,我們那時候牙齒掉了,腿腳不好,不能去田野裡奔跑。我們那時候變得痴呆,記憶不好,不能為社會做貢獻了。我們那時候只能種花養草發微博。而我們六七十歲都可以做的事情,為什麼我麼這些年輕人痴迷於現在去做。“今天可以做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這句話並不是為了我們年老的時候發朋友圈而創造的,而是為了讓我們做我們該做的事情而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