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議論文> 關於議論文題目的好處

議論文題目的好處

關於議論文題目的好處

  一、如何歸納議論文標題的作用

  歸納一篇議論文標題的作用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逐點歸納:

  1、是否點明論題

  例如:說勤奮、友邦驚詫論、從“狼來了”說起、讀《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有感,這些議論文標題,點明瞭自己的議論是針對什麼來的,其功能——就是點明議論文的論題。

  2、是否點明本文的論點

  很多作者原意旗幟鮮明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常常用論點做文章的標題。如《謙虛使人進步》、《集中精力聽講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做人要誠實》等等——標題明確闡發作者的觀點,這種標題的作用就是——點明文章的中心論點。

  3、標題運用哪種修辭方法,有何作用

  有的文章在點明論題或明確論點的同時,還運用一定的修辭方法,使標題增加了由修辭方法的運用帶來的藝術效果,答題時也應該指出來。例如:《意志力堅強是學業騰飛隱形的翅膀》,作者運用這個標題,除了明確本文的論點——意志力堅強能夠幫助我們提升學業質量之外,還運用了比喻這種修辭方法,將“堅強的意志力”比作“隱形的翅膀”,帶來生動形象的表達效果。

  4、看標題是否吸引讀者,激起讀者閱讀興趣,引發讀者思考

  都有哪些型別的標題具有這種作用呢?

  (1)問題式標題——什麼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2)運用修辭方法,我們從字面很難理解——讓我們都做太空的清潔工。“太空清潔工”是幹什麼的,我們不明白。

  (3)逆向思維、另類思維類的和奇異現象。A/“理直”也不能“氣壯”——逆向思維;B/1+1=3——另類思維;C/公雞生蛋——奇異現象,然人感到不正常。

  綜上所述:以上四點是議論文標題經常表現出來的作用,我們回答這個題型時,要逐一排查,有一點,答一點,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森林。

  議論文標題/開頭的作用及常規答題模式

  一篇議論文,以一個發人深省、妙趣橫生、讓人耳目一新的小故事、小現象開頭,是很多作者經常採用的開頭方法,因此,命題者也經常根據議論文的這種寫作特點,選擇典型文章,設計此題型,考核學生:作者以一則小故事開頭,有何用意(目的、好處、作用)?解決這個問題,很多同學都很撓頭,其實如果你掌握瞭解決這個問題的思維角度,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一.和題目聯絡起來看,思考這則小故事(現象)是否有——點題的作用

  有些議論文標題,如:《由老虎被縛田邊所想到的.....》、《觀電影<焦裕祿>有感》等,受標題的限制,如果開頭不具體講述標題提到的內容,讀者無法理解標題的內容指的是什麼具體內容,這樣的文章,開頭必然要具體講述,給讀者以交代,讓讀者明白,自然,開頭的這則小故事,就有了點題的作用。

  二.同論題聯絡起來看,思考這則小故事(現象)是否具有——點明論題的作用

  文章開頭的小故事,一般都是本文的論題。有的是論題的具體化。例如題目是《論友誼》,文章開頭就講述馬克思和恩科斯的友誼故事,這樣的故事不過是標題中的論題的具體化,其作用就是點明論題,並將論題具體化。

  三.分析它與中心論點的關係,思考這則小故事(現象)是否具有——引出中心論點的作用

  一般以小故事開頭的文章,都是先講述故事,然後針對故事做簡單剖析,然後歸納總結,自然引出中心論點。例如上面提到的《負責才能自責》,文章開頭的小故事,在正文中就起到引出中心論點的作用。

  有的文章標題是中心論點,開頭的故事就是整篇文章的論題。例如《負責才能自責》的開頭:負責才能自責

  在報上讀到一則簡訊,報道日本一位女科學家,在為牛作檢驗時,沒有檢查出牛所感染的瘋牛病。這在經濟上造成很大損失,也造成較嚴重的影響。她自責,並自殺了。她才29歲。在我看來,自殺是完全不必要的。但是,她那種自責精神,應當說是難得的、可貴的。

  四.和論據聯絡起來看,思考這則小故事(現象)是否——充當事實論據,證明中心論點

  以一則小故事作為論題,引出中心論點,故事的核心必然是中心論點,必然有證明中心論點的作用。例如:上文提到的《負責才能自責》的開頭,故事中的人物恰恰是因為負責,才自責自殺,因而這個故事的作用就是充當事實論據,論證中心論點——負責才能自責。

  五.和文章的結尾聯絡起來看,思考這則小故事(現象)是否——與結尾呼應,使文章的結構完整嚴謹

  議論文,以故事開頭的文章,結尾常常要概括重提這個故事,或者重複強調故事的本質內涵——及本文的論點,或者在故事蘊含的道理的基礎上,進行昇華,得出結論。大多數文章的結尾都要與開頭呼應,開頭自然要與結尾呼應了。

  六.還要回答故事(現象)在各種文體中的相同作用 無論是記敘文、議論文還是說明文,引入小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作用,那就是——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引發讀者的.思考。

  七.解題示範

  閱讀下面的議論文,回答:作者以一種生活現象開頭,有何用意?

  小議“慎獨”

  ①現實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現象:在眾人面前講究衛生,獨自一人時就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有警察時遵守交通法規,一旦路口無人值守就闖紅燈;在自己熟悉的集體中謙恭有禮,一旦置身於陌生的環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見,一個人在沒有外在監督而獨處的情況下,嚴於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獨”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獨”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課。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獨”。一個人越是在無人監督的時候,越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謹慎從事,不做違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獨”還是道德品質的“試金石”。後漢書?楊震傳)有一則“暮夜無知”的故事:楊震赴任東萊太守時途經昌邑,被他推薦為昌邑縣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見,想送他十斤黃金,

  楊震拒絕了。王密說:“暮夜無知。”楊震義正詞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無人時,同樣面對十斤黃金,揚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養,就高下分明瞭。

  ⑤“慎獨”更是社會生活的“淨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獨”精神,就會降低自己的道德水準,只顧個人利益而無視他人利益。可怕的是這種思想一旦“傳染”開去,別人也會以他為“榜樣”,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風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慎獨”呢?關鍵要在“隱”和“微’’上下功夫.即無人在場和有人在場都是一個樣,不讓任何微小邪惡的念頭萌發,這樣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質日臻完善。

  ⑦“慎獨”離不開嚴格要求自己。三國時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就是慎獨自律、道德完善的體現。

  ⑧2005年感動中國的王順友,一個普通的鄉村郵遞員,就是當代恪守“慎獨”的典範。他一十人20年走了26萬多公里的寂寞郵路。儘管生存環境和工作條件十分惡劣,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達100%。他說:‘‘保證郵件送到,是我的責任。”在漫漫“孤獨之旅”上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在“一個人的長征”中,他服務無數山裡人的執著,為人類創造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⑨“慎獨”也離不開自我反省。一個人要進步,就要經常地、認真地反省自己。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份量來報償我所領受的、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

  蜚聲中外的醫學院士吳階平在年老時這樣反思自己:“我自己認為,在1950—1960這十年裡是取得了可喜成績的,那時自己也的確十分勤奮,但這並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堅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學研究中鍥而不捨的精神還遠遠不夠,

  自省也有偷懶、靠小聰明過關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學家們這種勤於反思、嚴於自律的精神為我們做出了表率。

  作者引入一個有趣的生活現象作為開頭,其用意是:(1)為點題;(2)點明本文的論題;(3)自然引出中心論點——一個人在沒有外在監督而獨處的情況下,嚴於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獨”是十分必要的;(4)作為事實論據,證明中心論點;(5)與文章結尾呼應,是文章結構完整嚴謹;(6)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引發讀者的思考。

  議論文閱讀

  一、確定中心論點的主要方法是:

  ①標題要區分論題和論點

  ②開頭 (如用故事開頭,要看故事結束後的總結句) ③篇末(“所以、總之、歸根結底、一句話”)

  ④概括論據證明的觀點 。

  方法:

  1、論點出現的形式和位置: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標題、②開頭、③篇末、④論述過程中(注意承上啟下的過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當碰到文中沒有現成的表達論點的句子時,儘管有一定難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準確理解全文內容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