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爺爺> 精選祖父的園子作文彙總九篇

祖父的園子作文

精選祖父的園子作文彙總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祖父的園子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1

  祖父的園子,是那樣美麗,是那樣充滿歡笑,也是那樣的令人回味。

  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著祖父在園中,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澆水,當然這都是童年遊戲的內容,不是真正的勞作,是“亂鬧”,至於摘黃瓜、追蜻蜓、採倭瓜花、捉綠螞蚱,更是孩童的遊戲了。玩鬧累了,就在園子裡睡下。當然,讓作者感到自由快樂的,不光是祖父的園子,還有慈愛的祖父。他給了孩子心靈的自由,他允許孩子隨便玩鬧,對孩子傾盡了愛心和耐心。他的愛放飛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愛的包圍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正是因為作者的心靈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裡,一切才是自由的,快樂的,甚至是充滿夢幻色彩的

  祖父的園子很美麗,在這裡,充滿了色彩,連蜻蜓和蜜蜂都很願意來這裡遊玩,這裡的一切都是擁有生命的,比如說大樹,他會伸出自己的手臂為人們遮風擋雨,為人們遮陰避暑。在這裡,作者歡快的度過了童年,因為祖父的園子還存在她的腦海中,所以,她現在回憶還認為園子是充滿色彩的,是充滿快樂的,是充滿——活力的園子。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2

  今天我讀了一篇叫《祖父的園子》這篇文章。文章寫啦三件事,第一件事寫了院子裡昆蟲和樹。第二件事寫啦“我”跟祖父在院中,栽花、拔草、中小白菜、鏟地、澆水,透過這些表現了“我”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第三件事寫啦“我”在園裡遊戲累了,可以快樂地入夢。讀啦這篇文章我知道了作者兒時的調皮、可愛。

  我也想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3

  外祖父有一個小園子,它雖然景色不是很美麗,卻是我幼年時最喜歡的玩處。

  院子裡有許多植物。想潔白的梔子花,高大的枇杷樹,和能結美味果子的青棗樹……在幼年時,一直覺得梔子花是最美的。它雖然沒有牡丹雍容華貴,也沒有月季的嬌豔嫵媚,卻以它自身那讓人迷醉的香味和能食用的特點讓人喜愛。一朵朵素雅的梔子花,就好像一位位冰清玉潔的花仙子沉睡在綠葉鋪就的軟床上,真美!

  青棗樹前幾年還能結青棗。那青棗,綠瑩瑩的,別說是吃,光是看就能讓你垂涎欲滴。可是,青棗樹從去年開始,結的果子愈發少了。現在,不但沒有了果子,連綠葉都掉光了,成了一棵枯樹,完全沒有了當年的生機勃勃。

  枇杷樹長得不好看,但它高大挺秀。以前我咳嗽時,外婆就用枇杷樹和橙皮煮成水給我喝,效果出奇的好。

  小園子裡有許多蔬菜。不知道怎麼回事,外公就喜歡種香菜。園子裡面有二分之一地都種了香菜。園子裡除了香菜還種了很多胡蘿蔔。我每次來,外婆總會給我們拔上幾個大蘿蔔回家。從小我就對農事特別感興趣,尤其是摘蔬菜。像白菜、包心菜的大型蔬菜自然是不許我亂碰的。

  有時,我會跑到蘿蔔地裡,挑一株蘿蔔,握住葉子,拼命地拔。我真是厲害,蘿蔔沒拔上,葉子倒被我毀了。我總是喜歡挑一些小個的蘿蔔。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拔上來,一看,是一個小小的蘿蔔娃。縱使這蘿蔔再小,我的心中還是有一種滿足感。

  外祖父的園子是我童年回憶的整合地。即使童年已經遠離我,但它永遠留在我的心中!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4

  我家有一片菜地,雖然沒有《祖父的園子》裡描寫得那麼美麗,也沒有公園那麼繁華,但它樸素,樸素中還透出漂亮;它也很有生氣,植物的每一個細胞都很活躍,彷彿在自由地跳躍。

  春天,是一個繁花似錦、鳥語花香的季節,所有的生命都在這一刻醒來。菜地裡也是如此,到處綠意盎然,蜂飛蝶舞。油菜花姐姐綻開了笑臉,連桃花妹妹都露出了粉嘟嘟的小臉蛋。別提有多美了!

  這片菜園一直是由奶奶打理的。

  記得在八月裡,正是種菜苗的時候。我看奶奶在菜地裡忙得不亦樂乎,汗水溼透了她的衣襟。我跑過去對奶奶說:“奶奶,我來幫你吧!”“好,真乖!”說著,奶奶遞給我一隻桶,笑著說:“去,端點水來。”

  我端來水,拿起水瓢,邊澆邊對菜苗說:“喝吧,喝吧,喝了快快長大,下次我再來時要和你比比身高。”

  菜苗才澆了十株,我就扔下水瓢去拔野草了。“唉喲,唉喲”野草雖然拔了起來,我卻因用力過猛而摔了個四腳朝天。野草沒拔幾根,我卻把奶奶辛辛苦苦種下去的菜苗壓斷了好幾株。

  “你這孩子,盡幫倒忙。”奶奶帶著責怪的口氣搖搖頭說。但是,我分明聽出了她話中的那份寵愛。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5

  我家有一個大園子,這園子裡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些蝴蝶極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的就跟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

  祖父一天都在園子裡邊,我也跟著祖父在園子裡邊。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個地溜平。哪裡會溜得準,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單菜種沒被土蓋上,反而被我踢飛了。

  祖父鏟地,我也鏟地。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那鋤頭杆,祖父就把鋤頭杆拔下來,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其實哪裡是鏟,也不過爬在地上,用鋤頭亂勾一陣就是了。也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作穀穗留著。

  當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滿留著一片狗尾草時,他問我:“這是什麼?”

  我說:“穀子。”

  祖父大笑起來,笑得夠了,把草摘下來問我:“你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

  我說:“是的。”

  我看著祖父還在笑,我就說:“你不信,我到屋裡拿來你看。”我跑到屋裡拿了鳥籠上的一頭穀穗,遠遠地就拋給祖父,說:“這不是一樣的嗎?”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過去,講給我聽,說穀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則沒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草。

  祖父雖然教我,可我並不細看。一抬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跑過去摘下來,我又去吃黃瓜了。黃瓜還沒有吃完,又看見了一個大蜻蜓從旁飛過去,於是丟了黃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幾步就又去做別的了。

  玩膩了,又跑到祖父哪裡去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不過我並不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裡一揚,大喊著:“下雨了!下雨了!”

  太陽在園子裡是顯得特別大。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牆頭上飛走了一隻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只是天空藍悠悠,又高又遠。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著了。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6

  我的童年無憂無慮的,自由自在的做什麼事都沒人管我。我願意拔草就拔草,即使把青菜當野草拔掉了,祖父也不會管我;我願意爬樹就爬樹,即使一不小心從樹上摔下來,頭上長了一個大包,也沒人管我;我願意下河游泳就下河游泳,仰泳、側泳,我樣樣都行,有時候頭髮都亂得一團糟,也沒人管我;我願意玩水就玩水,玩得全身溼透,感冒發燒也最多吃些藥片,一吃完藥,大人早就沒影了;我願意吃飯就吃飯,一天五餐,都沒事,有時下午兩、三點才吃呢!就算這樣,也沒人管我;我願意吃黃瓜就吃黃瓜,哪怕是浪費了也沒人管我;我想捅馬蜂窩就捅馬蜂窩,即使渾身被蟄的都是包,也沒人管我。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7

  寫作指導:

  1、遊記:是描寫遊覽中的所見所聞,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記敘文。

  2、遊記的題材非常廣泛,凡是遊覽中見到社會生活、風土人情、山川景物、名勝古蹟以及聽到的神話傳說等,都可以作為遊記的材料。

  3、遊記分為很多種:以記錄行程為主的是記敘型遊記;以抒發感情為主的是抒情型遊記;以描繪景物、景觀為主的是寫景型遊記;透過記游來說明一個道理的,是說理型遊記。

  4、何才能把遊記寫好呢?

  一、中心明確、重點突出。

  首先,在寫遊記的過程中一定要把主體交待清楚,如,遊的人或者集體、要寫的景物等,要交代具體。其次,要注意在描寫中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另外,要努力觀察,把所要描寫的景物有重點、有層次地寫具體,寫形象。

  二、線索清楚。

  寫遊記一定要有一條合理的線索貫穿其中。可以按遊覽路線寫,可以按空間順序寫。

  三、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看了那些風景名勝,你一定會有自己的想法、態度,那麼我們就要把它寫到作文中去,抒發自己的感情。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8

  《我和祖父的園子》是一篇美文,它以愛為核心,讓“趣和樂”貫穿其中。祖父的園子是“我”童年幸福、快樂的家園,是我成長的.根基,它豐富了“我”的物質和精神世界。張蕾老師緊緊圍繞“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這句話帶領學生品悟文字。

  本節課老師指導學生讀書形式多樣指導學生恰到好處。課堂上有略讀,有細讀,有個人讀,有集體讀,有師生共讀,有悟讀,有品讀,還有帶著問題讀,有小聲讀,有默讀等等形式。學生在讀中對課文的認識由知性上升到感性。在讀中感悟到這是一個美麗、自由、充滿愛和溫暖的園子,在讀中理解了祖父對蕭紅的疼愛和寬容,領悟了“借景抒情”的寫法,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的自由自在和快樂!

祖父的園子作文 篇9

  記憶中,祖父家屋後,有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園子。那裡有我敬愛的祖父的最愛,還有我珍藏的快樂。

  早春,菜園子是嫩綠的。剛冒出頭的韭菜,長的欣欣向榮。青翠欲滴的蠶豆,鼓出稚嫩的花苞。初夏,菜園子就成深綠色了。絲瓜、黃瓜爬上了房,黃色的小花,向著長天吹奏著生命之歌。深秋的蕭瑟,似乎從沒有“光顧”過祖父的菜園,南瓜的金黃、番薯的深紅佔領了那個悲廖的季節。

  祖父一天到晚都呆在菜園子裡,我也一天到晚跟在他後面。祖父戴著一頂大草帽,罩著一件粗布衣,肩膀上還搭著一條灰不溜秋的毛巾。他幹活,我也幹活。他拔草,我也拔草。有時,他還會停下手裡的活計,逗弄逗弄我。看著被我弄得慘不忍睹的菜地,被我的小腳踹得稀巴爛的韭菜,祖父總是寬容地笑笑,把我拎到一邊,隨後扶正他可憐的韭菜。

  “小丫頭,過來”,祖父笑著揮揮手,我屁顛屁顛地跑過來。“把那邊的狗尾草拔乾淨嘍,獎你一顆糖。”祖父神秘地耳語,我像鬥勝了的公雞,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

  綠意正濃的黃瓜,碧綠的藤蔓熱鬧地爬滿了房屋,似乎要長到天上去了。青菜、莧菜、生菜,綠油油的,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似乎要爬遍每個角落。那匍匐前進的大冬瓜,常讓我絆個嘴啃泥。園子裡,狗尾草像火焰一樣跳躍。

  拔草拔累了,我就坐在大冬瓜上,踢一腳祖父剛種下的白菜。爬上枇杷樹,摘下一串小燈籠似的枇杷,用吃剩的果皮,攻擊那群欺生的公雞。那隻常啄我腳趾頭的公雞,此時被我打得落花流水,只好狼狽地逃回雞窩。這時,祖父就會放下鋤頭,笑道:“快回窩,這丫頭又欺我的雞哩。”我哈哈大笑,可又嘟起小嘴,叫囂:“是它們先欺負我的。”

  夕陽的餘暉,灑在祖父溼透的襯衫上,照著我汗津津的臉上。祖父來看我的工作成果了。我驕傲地仰起頭,指了指那奮戰了一下午的谷地。祖父一看,立馬瞪圓了眼,問我:“這是什麼?”“穀子。”我大聲答道。他隨即“哈哈”大笑起來,眼淚都笑出來了。我被他笑得莫名其妙,急得直拽他的鬍子。等他笑夠了,才小聲告訴我:“其實那才是狗尾草。”接著又耐心地教我,說穀子有芒針,而狗尾草是毛乎乎的。我哪有心思聽,掏出祖父口袋裡的糖,大喊一聲:“回家嘍”。

  童年就在祖父的菜園裡,花朵孕育著歡笑,藤蔓包裹著快樂。終有一天,我會回到那裡。那裡有祖父,還有祖父的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