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敘事> 我成長煩惱-初一-記敘文

我成長煩惱-初一-記敘文

我成長煩惱-初一-記敘文

  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尤其作為作文裡的重要分類的記敘文,記敘文是一種形式靈活、寫法儘可能多樣的文體。這種型別的作文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成長煩惱-初一-記敘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不知是因為成長才會煩惱,還是在煩惱中才得以成長,總之煩惱與成長相伴,正如成功總是網羅著大量的失敗。

  如果說幼年時因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而哭鬧算不上一種煩惱,那麼真正的煩惱在上學

  後便誕生了。

  童年時:琴與自由

  至今還忘不了那一天,父親在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的情況下為我買了一架手風琴,他是希望我能像某些孩子那樣學會彈奏一樣樂器,儘管我對此毫無興趣。

  為了不辜負父親的期望,我決心好好練琴。但當我成為班裡年齡最小的學員,抱著比自己輕不了多少的手風琴時,我明白為此我將付出代價--不到半個小時的練習就讓我連胳膊也抬不起來。幾個月過去,除了肩膀上紅印的加深,琴技並沒有多大長進。

  院裡的青草枯黃了,花也謝了。在此之後的歲月裡,我竟以驚人的.忍耐力熬過了父親、母親和鄰居責備(大概受不了我的"琴聲")的時光。在練琴的噪音中,心中充滿了苦惱與無奈,常幻想在一個美麗的花園裡與同齡人盡情玩耍,讓疲憊的身體解脫。童年的時光在一種無聊的行為中流逝。

  終於有一天,父親在我練完琴後對我說:"以後你別再練了。"然後把琴鎖在箱子裡,再沒開啟。我呆呆地站了半天,不知該歡呼還是該流淚。

  初中時:讓我再看那燈光

  隔開我和父母房間的是一扇門。每晚,如果門開著,我就可以看到父母屋中柔和的燈光。

  小時候,每晚那門是開著的,只要看到那燈光,心裡就不會因獨自一人而感到害怕。

  上初中後,父母為了讓我更專注地學習,每晚把門緊緊地關上,我看不到那燈光了。當我在學習感到疲憊時,開啟那扇門想感受一下父母帶來的溫暖,卻看到父母異樣的眼光,只得趕緊把門關上,重新開啟書本。

  燈光,哪怕一絲的燈光也會驅散我心中的孤獨,但我卻看不到它。

  高中時:一匹馬能拉幾輛車?

  16歲時,帶著十二分的喜悅進入了重點高中,但很快被沉重的學習壓得苦不堪言。5門高考科目就像5輛馬車,而我正像一匹馬。家長與老師的壓力及我的自尊心不斷鞭策我以更多的精力拉著這5輛車駛向終點。

  總認為與各類人比起來,學生是最累的,尤其是重點中學的學生;與各種事比起來,考不好是最令人煩惱的,尤其是在努力之後。

  曾經為英語的成績徘徊不上著急過;曾經為一次失手的物理考試痛心過;也曾為即將到來的語文考試不知所措過。舊的煩惱剛剛過去,新的煩惱又使我消除它而加倍努力。

  學習是苦與樂的統一,經歷過無數次煩惱獲得的成功喜悅雖然短暫,卻永遠值得回味。那無數次的煩惱也為我記錄了所付出的艱辛的努力。

  在煩惱中我成長了,正如無數失敗後得到了成功。我渴望成長,哪怕帶著一個煩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