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敘事> 令人終生難忘的成童禮作文

令人終生難忘的成童禮作文

令人終生難忘的成童禮作文

  今天,在學校北樓大禮堂,我們,即將畢業的六年級學生,舉行了令所有人終生難忘的成童禮。“成童禮”是古代十二歲兒童所行的一種禮儀。學童十二歲成為少年,稱“成童”。如今適宜學生小學畢業或初一入學後對父母行“成童禮”,意在“告別童年,感恩立志”,生命進入少年時代。

  在成童禮開始前,我們先看了兩段關於孝心的短片。這兩個故事雖然人物不同,講的事情也不同,但是都十分感人,有些同學感動得甚至流下了眼淚,就連部分家長也唏噓不已。看到媽媽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我趕緊從口袋裡掏出衛生紙擦去媽媽的眼淚。我覺得從今天開始我就不再是小孩子了,應該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了。看完之後,老師還讓學生和家長談了感悟,博得了家長和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又等了一小會,省市級的各位領導來了,成童禮這才真正開始。首先,我們跟隨老師一起誦讀:“告別童年,走向青春,擔負使命。”先是一遍深情的誦讀,表示對童年的留戀和不捨;再是一遍堅定的誦讀,表示對成長的期待和堅定的責任感。幻燈片翻到下一頁,螢幕上出現了孔子的一句名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我們跟著老師誦讀了兩遍後,老師開始講解這幾句話的意思。她說: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孔夫子說:‘父母的年齡,我們不可以不知道呀。’過去在幼兒時代,兒童時代,我們不必知道父母的年齡,只管享受父母給我們的愛就行了。張開口,飯來啦。伸出手,衣來啦。有爸爸媽媽真好。爸爸媽媽養育我們長大,十幾年養育之恩,一直到如今。”

  過去我們小,不懂父母對我們的愛,不懂父母對我們的恩和情。今天我們的身體和知識一起長大,感恩之心忽然醒來。問一問父母的年齡,已經三四十歲啦。”

  “孔夫子又說:‘一則以喜。’我們先是一喜,因為我們想起了父母對我們的愛。我們在別人眼裡,是一個普通的小孩,是一個走路的學生,陌生人。只有父母,把我們當做心肝、寶貝。抱在懷裡,怕擠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口裡,怕化了。我們又哭又鬧,父母賠我們笑臉。我們要這要那,父母跑斷腿尋找。我們生病了,父母急出了眼淚。我們愉快了,父母心裡比蜜甜。父母是我們的守護神,時刻保護著我們。白天黑夜,守在身邊。世上誰能對我們這樣好?我們的親生父母。父母的恩情,比天大,比地大,我們喜也喜不盡,報也報不完呀!”“孔夫子還說:‘一則以懼。’看著父母的背影,年青一去不返。生活的`重擔,壓彎了父母的腰。看著父母的臉,已經有了皺紋。那是歲月的刻刀,刻下的印痕;那是勞累的汗水,衝出的溝壑;那是操心兒女,堆出的折皺。我們長大了,父母變老了,這真是一件傷心的事。父母終究要老去,離開我們。我們怎麼報答呀?我們害怕呀!我們至今還沒有報答過父母。如果此生無成,不能報答,我們如何面對父母,豈不枉為人子。越想我們越害怕!”聽到這裡,我不禁深深地自責起來。我只是知道父母的大概年齡而已,至於確切年齡則是一問三不知。我下定決心,從今天開始一定要好好的關心父母。

  老師繼續說道:“看見了父母,只知道歡喜,那是沒長大,那是紈絝子弟。想起了父母,只知道害怕,那是懦夫,那是膽小鬼。有喜有懼,喜懼相生,我們有了力量,我們成了勇士。因此,《論語》上說:‘勇者不懼。’我們不懼怕,我們是勇敢的孩子。我們有志氣,我們有毅力。我們會努力,我們會堅持。父母把生命傳給我們,我們一定要珍愛,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作好,讓父母放心。”看看四周,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微微點頭。

  “請同學們向父母高揖,行三禮!”同學們面朝父母,恭恭敬敬地彎腰行三禮。“一行禮,感恩;二行禮,效法;三行禮,明志!”“讓我們撲到父母懷裡,重溫12年的養育之恩。讓我們抱緊父母,永不分開。”同學們紛紛撲進父母懷裡。父母深情的摟住孩子,很多父母不停的擦著眼淚,我也被這一幕感動了。

  接著就是父母給孩子還推讓禮,給孩子加冠,頒發成童證書。當我從媽媽手中接過那張薄薄的證書時,我感覺手中沉甸甸的,因為那不僅僅是一張證書,同樣是一份希望,一份責任。在這兩項活動過去之後,成童禮就接近了尾聲。

  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它會讓我終身難忘。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它會伴隨我前行,給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