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世界作文3篇
身邊的世界一:我身邊的世界
該怎樣形容自己所處的世界呢?頭頂著的是飄忽不定的雲朵,腳踏著的是堅實寬廣的土地。心中所懷念的是隨河流奔向天際的曾經,意識所抵擋的是與狂風捲向身邊的未來。又該用怎樣的詞語來形容這個世界呢?或堅定,或迷茫;或沉穩,或浮躁;或充實,或空虛。在不盡相同的每一天中,又在這相同的世界下,用那不同的詞語來演繹相同的自己。那麼,什麼才是這世界的最真摸樣呢?
記得那曾經成功的時刻。喜悅混著每滴血液從心臟迸發出來,湧向整個身體。於是堅定的小苗從心田上破土而出,被時間澆灌的日益強壯,最後,在這世界的廣闊天空下佇立起了一棵挺拔的大樹,給我方向,告訴我堅強。於是,我身邊的世界中便有了堅定。堅定地奮鬥,堅定地前行,堅定地吶喊。
記得那曾經懵懂的時刻。固執的眯著眼睛望那刺眼的陽光而說她溫和。稚拗的說數清了天上的星星而說自己偉大。倔強的和父母辯論,最後以失敗告終而說自己堅持真理。這一切的一切如同曾經的夢境,記不起具體情節卻知道它所真實存在過。於是,漸漸的也便發現自己的世界中又出了一個新的詞語:迷茫。迷茫的固執,迷茫的稚拗,迷茫的倔強。
就這樣在我身邊的世界中以不同的方式湧出了不同的字眼,告訴著自己不同的答案:寂寞的,空虛的,歡快的,憂愁的,輕鬆的……那麼,什麼才是這世界的最真摸樣呢?
在漸漸的疑問中,我終於可以漸漸地肯定了世界的真實摸樣。我想那便是充滿希望的吧。無論每天我用怎樣的詞語來演繹自己,但一定都應該是充滿希望的生活。憂愁中有了希望才會堅強。浮躁中有了希望才會沉著。堅定中有了希望才會越加向上。它像太陽一樣懸掛在這世界的最上方,把希望的光線灑在每一角落,提醒著我低落時不消極,空虛時不惆悵,迷茫時不憂傷。此時,我也終於可以肯定地說出我世界的最真摸樣是充滿希望的!
其實,每個人都有著各不相同的世界。或堅定,或迷茫;或沉穩,或浮躁;或充實,或空虛。但無論怎樣都應該是以積極充滿希望的心去面對。讓自己活在一個希望的世界中,又該是怎樣的愜意。我想此時你也會領悟到更多的生活真諦。
這便是我身邊的世界,迷茫過,堅定過,沉穩過,浮躁過,充實過,空虛過。但我知道,希望才是她的最真摸樣。
我身邊的世界,希望的世界。
身邊的世界作文二:世界就是身邊人
我從不會去細數誰曾給過我什麼。因為,你們已經給了我全世界。――題記
小時候,躺在襁褓裡,看著媽媽對自己微笑,於是我也學著微笑;長大些,老師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於是我開始好好努力。看到同學對自己不滿,我會學著改變自己,看到別人的歡樂憂傷,於是我也會跟著歡樂或者憂傷。每一次的離別都讓我們長大,每一次的相聚都令我們彼此珍惜,我的眼睛裡,是你們的痕跡。
愛我的人,我愛的人,恨我的人,我恨的人。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世界。當我想把什麼說給“大家”,會聆聽我的人,是愛我的人,他們就在我身邊,陪伴我,鼓勵我;當別人想把什麼說給“大家”,如果我會去聆聽,那說明他是我愛的人,我願意付出我的熱情和我的真誠,去支援他,陪伴他。如果有人毫不留情,無緣無故地指責我,那他是恨我的人,他的恨讓我學會謹慎,學會害怕,學會隨時提醒自己,要做得更加完美;如果有些時候我會去恨一個人,那他也許沒有給過我什麼,但是,至少他給了我這一份情感,讓我的人生變得更加完整。
喜怒哀樂,哪一樣不是這4種人所給予的呢?如果你覺得,你會隨周圍環境而改變的話,那請你相信,世界就是身邊人。當你說出“祝全世界的老師節日快樂”的時候,你不知道“全世界”的老師到底都是什麼樣,你只是喜歡你身邊的老師,你只是想祝福他們快樂,於是你覺得,身邊的老師,可以代表全世界。
每一次的付出,是為了那些你愛的人,那麼你愛的人,就是你的身邊人;每一次收穫,是那些愛你的人的奉獻,那麼愛你的人,就是你的身邊人;當然,你恨的,和恨的人,也是你的身邊人。這些人,給了你很多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拼湊起來,你會發現,當身邊的人都很幸福,你也會覺得幸福,當身邊的人悲傷,你也會覺得悲傷,是他們掌管著你的感情……
統計說,一個人在任何一個年齡段,“身邊的人”都不會超過500個,也就是說,就是這500個人,創造了你的世界。真心對待這些人,你就是個善良的人,真心去為這些人付出,你就會感動你的全世界。
如果有一個“身邊人”與你擦肩而過,請你心懷感激,因為失去了他,你就失去了生活的1/500,不管他給了你什麼樣的生活色彩,請你相信,你的世界因每一個身邊人而精彩!去珍惜吧,不要讓原本就不大的世界再失去哪個角落,不要再讓任何一個身邊人傷心難過,如果你想感謝什麼,請和我一起大聲地說:“謝謝你們給了我全世界!”
讓我們一起許下一千零一個願望!
身邊的世界作文三:我身邊的音響世界
聽!小精靈在呼喚我了。嘻嘻,今天小精靈要帶我到音響世界,我真是太興奮了。
我來到了一條小溪上。咦?這不就是我們老家的那片林子嗎哈!小精靈的腦子果然好使。我坐在一塊地上,漸漸凝視著水面,我彷彿想到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在水面上的小魚兒“啪啪”地拍打著水面,忽然,一陣秋風吹過,竹林裡的葉子發出了“嘩嘩”的響聲,美妙極了。
接著,小精靈又把我帶到了一所叫南開小學的校園裡,去聆聽那兒的聲音。我坐在操場上,靜靜地感受這兒的聲音。我的眼前又出現了另一幅的畫面:女同學們快樂地跳著皮筋,“嘻嘻哈哈”的聲音不斷地從她們那兒傳來;而男孩子們則非常活躍,不顧這麼多人,還在人群中玩起了“追追貓”。哈哈!這兒發出了“哼!”、“可惡”、“嘻嘻”的聲音,原來校園也是充滿了可愛呀!
後來,我的小精靈又把我帶到了北京的地鐵一號線站臺。哇噻,這噪音也太大了,還我們重慶都沒有這麼大耶!先是一個“呼——”的一聲,地鐵飛一樣地向我們駛來,然後地鐵好像中了顆子彈似的,猛地一個“噝噝噝——”的急剎車,還好沒有把我的耳膜震破,我原本以為這一下就完了呢,可是大家越來越吵,大家吵的聲音一點兒也不亞於上次日全食大家同時喊:“哇——”的哪陣聲音,哇噻!
最後,我們又來到了長江三峽的旅遊艇上。我們在船上又發現了許多聲音:船上的發動機“嗡嗡”的聲音,浪花“嘩嘩——嘩嘩——”拍打自己胸膛的聲音,還有許許多多的聲音。
這一次的音響旅行結束了,我想,這斷奇妙的經歷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
身邊的世界作文四:身邊的微觀世界
我們看到的世界未必是真實的世界……
上午10點。柔和的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照在我的床上。小鳥在窗外嘰嘰喳喳叫著,等著餵食,桌椅、被褥,一切清晰可見。
可看不見的是,此刻,安靜的床上早已亂作一團。
如果透過顯微鏡,就能看到數百萬只蟎蟲正你擁我擠地往床下跑。它們感覺到危險的逼近,決定該離開這裡了。有剛剛睡醒,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小蟎蟲;有吃了一夜微生物和皮屑,肚子鼓鼓的塵蟎;潛伏了一夜的食肉蟎終於等到了時機,大肆獵食逃跑的蟎蟲。不過,它們的進餐馬上就被打斷了。
窗簾被我拉開了。霎時間,陽光如同無數把銳利的鐳射劍,裹挾著灼熱的'空氣,扎進我柔軟的床。還沒跳下床的蟎蟲大叫不好,卻為時已晚。當陽光接觸到它們的一剎那,便動彈不得,不久化作了焦炭。
夏天,陽光下晾曬被褥總有股“太陽味”,媽媽認為。其實,那是烤焦的蟎蟲味道,科學家如實說。科學家還說,人臉上一般有2000多隻蟎蟲,多者則高達3000!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我們無法看到的地方真實發生著。
我們看到的世界未必是完整的世界……
下午4點,媽媽“例行功課”是去喂花園裡的野貓,今天也不例外。
髒兮兮的野貓們懶洋洋地臥在花壇上,長年好吃懶做,一個個都膘肥體壯,毛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看起來和家貓沒什麼區別。它們眯著眼睛,享受著溫暖的陽光和耳邊的和風。看見媽媽提著裝貓糧的小盆走過來,便搖著尾巴上前迎接,一隻白色的小貓還親熱地在她腿上蹭了兩下。
也許它們並不知道,在那個看不見的“微觀世界”,又熱鬧起來了。
跳蚤和蟎蟲一樣,都喜歡在溫暖、潮溼的地方安家。對於跳蚤而言,野貓確實是全家吃住的不二選擇。它們世世代代都在貓毛中生活。也許覺得無聊,它們總想出去闖一闖,現在時機來了!
跳蚤們像往常一樣,百無聊賴地吸著野貓的血。突然一堵望不到邊的牆突兀地出現在它們面前(媽媽的腿)。雖然有些摸不著頭腦,但去外界探險的精神在不斷誘惑它們。跳蚤雖只有2毫米左右大,卻可以跳相當於自身長度200倍的距離!終於,一隻小跳蚤鼓足勇氣,後腿用力向前一蹬,一頭扎入了媽媽的褲子。其餘跳蚤也前仆後繼,前往新大陸。有些沒有跳上去,被風颳沒了;有些成功了,緊緊趴在褲子上,一動不動。
媽媽收拾著碗,對剛才發生的大事毫不知情,哼著歌回家去了。
半個月後,家中小貓“毛頭”沒事就開始抓耳撓腮。看來那些跳蚤已經找到新家了。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之。世界雖大,也許貓毛就是跳蚤的全部。
我們看到的世界未必是我們自己的世界……
媽媽不太喜歡吃飯,卻對生三文魚情有獨鍾,每次都會從超市買幾片回來吃。當然,大部分三文魚都是乾淨的。
吃盡了最後一片三文魚,媽媽抹了抹嘴,滿臉享受地說:“真是百吃不厭!”說著便回臥室了。可是,在那個看不見的世界,一種神奇的生物開始了漫長的旅途。
線蟲是一種寄生生物,常寄生於動物內,尤其喜歡人類。
一群寂寞的線蟲在一塊三文魚內呆了好長時間了。由於操作疏忽,它們並沒有接受紫外線消毒的洗禮,靜靜地等待著新的宿主。它們看不見周圍發生了什麼,只是覺得氣溫好像升高了,溼度也大幅增加。以前雖然沒有經歷過,但線蟲的本性卻告訴它們:有東西吃掉了它們!這下線蟲可樂開了花,和大腸桿菌等細菌撒著歡兒鑽入了媽媽身體的各處。
一天後,媽媽因為急性腸胃炎而病倒了……
強大與弱小往往是相對的,人類也在規律中。那些看似最微小,最微不足道的東西卻往往能從內部毀滅最強大的生物,這就是自然界的奇妙之處!
夜深了。蟎蟲們又高興地爬上床,開始一晚上的饕餮大餐;跳蚤還躺在舒適的貓毛中,昏昏欲睡地吸著血;線蟲已被排出體外,它們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只能祈禱出現新的宿主……要說在這寂靜的夜晚有著多少喧囂,可能永遠也沒有人知道。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這就是微觀世界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