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揚州> 高三揚州為話題的作文:十年一覺揚州夢

高三揚州為話題的作文:十年一覺揚州夢

高三揚州為話題的作文:十年一覺揚州夢

  【篇一:十年一覺揚州夢】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凝用一詩,把揚州展現的淋漓盡致。揚州是我的故鄉,這古雅素淨的地方,充滿了無盡的魅力。

  玲瓏剔透的雨花石,製作精巧的草蓆,讓人直流口水的大儀牛肉,一口便回味無窮的十二圩香乾……

  揚州的市花當屬瓊花,但廣陵的芍藥與洛陽牡丹齊名。素有“揚州芍藥甲天下”之稱。街頭巷尾,隨處可聽到旋律優美的揚州民歌——《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揚州,有物、有花,自然也少不了景。說景色,何園被譽為“晚清第一園”,但瘦西湖,還是更勝一籌!“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杜牧在遊瘦西湖時,有感而發寫出的千古名句。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又稱:長春湖,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瘦西湖可分為六大景點。兩堤花柳靠在岸邊,湖水清澈見底,如同一面銅鏡。瘦西湖自古就是賞月聖地,走在二十四橋上,看著圓月的倩影映在湖面上,分外皎潔,正如詩中所云“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無論白日或黑夜,瘦西湖景色一點也不亞於杭州西湖。

  揚州,實為江南的瑰寶。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沉浸在“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的美譽中,讓人流年忘返!

  【篇二:十年一覺揚州夢】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唐。杜牧《七絕。遣懷》

  這是我最喜歡的唐朝大詩人杜牧的一首七絕《遣懷》。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唐詩是五七言古體詩的高峰,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在唐代燦若星河的大詩人中,我最喜歡的除了盛唐的李白,就是晚唐的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又號“杜紫薇”,生於晚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是宰相杜佑之孫。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的杜牧進京趕考,高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此時的杜牧,可謂少年得志,天之驕子,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壯麗的錦繡前程似乎從此就展現在杜牧的眼前。

  只是命運永遠充滿了百轉千回的波折和意外。

  杜牧出身名門,文采風流,詩賦俱佳,又兼有經濟之略,還精研孫子兵法、善論兵事,像這樣的一個人,若早生100年,在唐初開明繁盛之世,他或許也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展自己自己報國安民的政治抱負,可惜命運偏讓他生在了滿目瘡痍、支離破碎的晚唐。

  在封建時代,哪個正直的文人不期望能以數載寒窗換得盡忠報國,何況是文武雙全,反對藩鎮割據,渴望國家強盛統一的杜牧,何況他身上還有遺傳自祖父的文人的錚錚傲骨,於是杜牧在朝堂上就無法做到見風使舵與沉默自保,無法隨波逐流苟且偷安,這樣的人自然就被人排擠不容於朝,從此他只能沉淪下位,先是下放至江西、宣州諸使做幕僚,後來,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又邀杜牧到揚州做自己的幕僚。幕僚是什麼?就是州縣的小官,如錄事、參軍一流,晚唐時藩鎮割據,地方的節度使、觀察使等都由武人軍閥充任,杜牧就是給這些武夫軍閥當幕僚,長達十多年,他的滿腹救世抱負都只能憑著一介武夫的喜好,根本無法實現,所以杜牧鬱鬱寡歡,他不能以自己的滿腔熱血去實現理想換來天下百姓的福祉,他只有轉身逃避,除了沉醉醇酒美人和放浪形骸,杜牧又能怎麼樣呢?於是就有了“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他只有沉醉、沉醉,最好一直醉下去,最好永遠不要醒來——

  於是,他就有了筆下詩中放浪形骸的揚州浪漫生活: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這首《遣懷》的前兩句是杜牧對自己昔日揚州生活的回憶:一個落魄的文人,潦倒江湖,漂泊四方,走到哪裡都不忘借酒澆愁;那些秦樓楚館裡的美人們,舞姿曼妙,撩人動情,浪漫的風流韻事自然不必細說。此詩第二句“楚腰纖細掌中輕”運用了兩個典故:一、“楚腰”,指美人的細腰。《韓非子》中有云“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二、“掌中輕”,指西漢時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歷史上趙飛燕與楊貴妃、西施、貂蟬、王昭君並稱為“中國古代五大美人”,有“閉月隨風羞花沉魚落雁”之譽,《飛燕外傳》上說她“體輕,能為掌上舞”。從詩的字面上看,兩個典故,都是在誇讚揚州妓女之美,但請注意,杜牧這首詩的開篇就是“落魄”兩字,仔細玩味這“落魄”兩字,就不難看出,杜牧對自己一事無成、寄人籬下的遭遇是多麼的慨嘆和不滿!

  所以,杜牧才又寫下了“十年一覺揚州夢”一句,世事如夢,人生亦如夢,然而,人生也如夢初醒。十年表面上的繁華熱鬧,恍如隔世一夢;十年的沉醉酒色、放浪形骸,也不過是一場大夢而已。其實,每當午夜夢迴,杜牧的心中就悲從中來,難以自已!

  可更悲更痛的是,“十年一覺揚州夢”卻還“贏得青樓薄倖名”,流連風塵十年,蹉跎歲月,最後竟連流連的青樓也責怪自己負心薄倖!只要將杜牧與後世的`大詞人、北宋的柳永稍加對比,我們應該就能理解杜牧傷在何處痛有多深!

  雖然所處時代不同,但柳永與杜牧一樣,同樣是相門之後,同樣英俊瀟灑,同樣文采風流,同樣都混跡青樓,不同之處就在於,柳永得到了妓女們的愛戴,這種愛竟至死不渝;而同樣流連風塵十載的杜牧,又留下了些什麼?竟只換來了“青樓薄倖人”的惡名!

  這其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柳永知道自己一生都仕途無望,所以他能將一腔赤子之心完全安放在偎紅倚翠的俗世之中,他雖然也潦倒,但他堅信“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柳永並不痛苦,相反他在精神上是快活舒暢的。可杜牧卻不是柳永,他人雖然身處煙花深處,美酒佳人,縱情暢飲,但他的心並沒有在青樓駐足,他的心中依然燃燒著一展宏圖的報國壯志,所以,他不能安心在揚州青樓裡盡情風流,但最可悲的是,十年蹉跎歲月中,這個世界上懂得他的人,懂他的滿腹文采韜略的居然是青樓的賣笑女子,每次心念及此,他怎能不痛不欲生?!

  臺灣女歌手李麗芬有一首歌《愛江山更愛美人》,因為被作為臺視版《倚天屠龍記》的插曲而廣為傳唱,其實,自古英雄男兒,都是愛江山也愛美人的,可是悲劇在於江山和美人往往不能兩全,可杜牧的悲哀卻在於,以他詩賦俱佳精研兵法善論軍事的絕世之才,卻既無法實現自己的壯志贏得江山,也不能在美人的溫柔纏綿中忘卻一切憂愁盡情銷魂,時也性也命也,夫復何言?!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篇三:十年一覺揚州夢】

  夢到了揚州八怪的鄭板橋,奇怪怎麼有人以怪自詡呢?古代人講禮儀,卻有張狂如李白,古怪如板橋,風流如杜牧。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時代不斷進步,文學不斷退步。一個人寫點東西有了點成就,就有了出路,一是成了作家協會成員,一個成了入仕的資本。單純的文學,都被格子給格式化了。

  人心不古啊!

  如今做人比古人要更精明,更陰險了,書本似乎沒有巨大的改變,而書本與現實的差距如今幾乎成了反差。才子佳人再不會有佳話。美女愛財,才女愛官,官女愛背景,背景女好色。

  舉酒約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樣的意境已經沒了,如今的文學書卷味和檔案味集合,沒有了超然的感覺。文字本來恣意縱橫,無所拘束,如我這樣的人,也只能在網路上,自己不加宣傳的部落格上胡亂敲打鍵盤,期望偶然的被知音讀得,有所收穫,若遇到佳人捧場,那一定是懷疑時間迴轉,到了古代了又。

  今夜,約了板橋和杜牧與東坡先生一起吃肉,神遊赤壁。又見佛印袒胸露乳,風雨交加,孤舟一葉。天地沙鷗,暢懷激烈,又約武穆,圍棋殺鎮。席間又買商女,琵琶鼓瑟,唱《後庭花》。

  忽然一葉落,天下知秋。如爛柯人,遺憾人生,白駒過隙。

  詩曰:不看東山看西山,又趕駑馬過平川。感懷身世風和雨,往事不堪一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