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推薦】《春節習俗》作文合集七篇

《春節習俗》作文

【推薦】《春節習俗》作文合集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習俗》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節習俗》作文 篇1

  “哦!過年嘍!”你猜我為什麼這麼高興,因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興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點燃,只聽見“砰”的一聲,炮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正當我疑惑不解時,突然頭頂上“噼噼啪啪”的嚇我一大跳。啊!原來是鞭炮啊!虛驚一場!終於到激動人心的時刻了,只見哥哥拿出一個“大三角”,用打火機一點,那“大三角”噴出了五顏六色的火星,正當我們以為它快熄滅時,突然,天空又出現了五彩斑斕的煙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來。

  你們知道這天為什麼叫除夕嗎?而且還要放炮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從前,山上有個怪物,叫做“夕”,“夕”無惡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動物吃人,誰見了它都嚇的魂飛魄散,人們恨之入骨,卻又無能為力。後來,有個神仙告訴人們嚇跑“夕”的方法。第二年,當“夕”再下山時,突然發現大量的火光,“夕”驚慌失措,這時,到處都響起了爆竹聲,“夕”更是驚恐萬狀,立刻拔腿逃跑,從此,“夕”再也沒有來害人了。

  當然,我的家鄉過年還有很多習俗,比如吃餃子,餃子裡包硬幣,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裡幸運;還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變成了“大富翁”;還有吃團圓飯......

  春節,代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也包含著炎黃子孫濃濃的情感。

  教師評語:文中作者介紹了家鄉的春節習俗,著重對除夕進行了詳細的描寫,內容充實,表達了作者對春節的之情。文章結構完整,層次清晰;不足之處在於語言過於口語化,表達不準確。如:“夕無惡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動物吃人,誰見了它都嚇的魂飛魄散,人們恨之入骨,卻又無能為力。”

《春節習俗》作文 篇2

  小朋友們,過春節了,你家的習俗是什麼呢?我來介紹給你吧!

  首先,早上5點就要起床,那時候,我還在夢境當中呢,媽媽把我叫了起來,我胡亂的穿好新衣服,奶奶領著我、哥哥、妹妹去串親戚。

  咱們串了好多親戚,掙到了許多的壓歲錢,開心死了。

  晚上,奶奶做了餃子,有肉餡兒的,素餡兒的,還有好多好多。叔叔拿來鞭炮,爸爸掛上燈籠。一家人看著晚會,放著鞭炮,吃著年夜飯,多開心呀。

  小朋友們,你家的習俗是什麼呢?

《春節習俗》作文 篇3


  春節來了,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春節風俗。我們東北的風俗就由我來介紹一下吧。

  春節的時候,我們東北不會忘記的一件事就是在家裡和麵包餃子,這時候,家裡人會想出許多的辦法來讓家裡人幸福,好運。比如說有些人會把一個紅棗放進餃子皮讓人嚼一嚼就嚼到了好運。還有一些人把一個杏子放進了餃子皮讓人咬一咬就咬到了幸福。

  對了,東北還有一些人玩一種東西來慶祝新年,那就是紅紅的鞭炮。吃完熱乎乎的餃子就會來放鞭炮,人們把鞭炮立在雪堆上點燃了就馬上跑去遠處看。“砰!砰!砰!”鞭炮炸開一團火焰出了來,代表著紅紅火火。

  這就是東北的風俗。

  我競爭的目標是我原來的職位——班長,原因是我很快樂我也要帶給同學們快樂,建立心中快樂星球!

《春節習俗》作文 篇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新的一年又來到了。中國的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也是充滿著濃郁的中國傳統色彩的節日。那你知道春節有哪些習俗嗎?

  想必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吃團圓飯了吧。沒錯,團圓團圓,團團圓圓,講究的就是一家人在除夕這晚圍著在一起吃頓飯,任何一個人都不能缺席。因這除夕這一天對中國人來說極為重要,這一天人們都要辭舊迎新,熱熱鬧鬧吃團圓飯。在古代,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圓飯”對古代人是多麼的重要。

  吃年夜飯的時候,是家家戶戶最熱鬧、最愉快的時候。在夜裡,豐盛的菜餚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一起吃年夜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的。現在,年夜飯上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煮沸,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是諧音,象徵著“年年有餘”,也喻示“吉慶有餘”。最後會有一道甜食,祝福以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當然,春節還有大人發給我們的紅包。中國人喜愛紅包,是因為紅色象徵著活力,愉快和好運。派發紅包,是由長輩發給未成年的晚輩,表示把祝福和好運帶給他們。在古代,民間認為發壓歲錢給孩子可以壓邪,當妖魔鬼怪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拿這些錢賄賂它們,化兇為吉。現在,當孩子們開啟紅包,也就打開了新年的祝福和新的開始。

  當然了,春節的習俗遠遠還不止這些,讓我們當一回小記者,去各地調查調查,瞭解瞭解一下春節的習俗吧。

《春節習俗》作文 篇5

  春節民俗,在全國各地大同小異。陝西民風古樸,春節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歲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臘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才把臘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曆,才把陰曆的“年”叫作春節,因為春節—般都在“立春”後,因而稱其為春節。

  陝西人如今仍把春節叫作“過年”,並流傳下來一個關於過年的故事。在遠古時,有一種叫“年”的猛獸,每當寒冬將至新春來臨的夜晚。出來食人,使得人們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發現這種兇殘的猛獸最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個辦法,一旦“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年”一見熊熊大火,聽見叭叭炸響的爆竹,就逃遁得無影無蹤。後來,便逐漸形成了過年團聚。守歲、掛紅燈、帖對聯、放爆竹、吃年飯的風俗習慣。

  陝西鄉村臘月二十三即入年關,把過臘月二十三叫“過小年”。農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禍福的“灶王爺”,以求溫飽。過罷小年,人們便為春節做準備了。一般農家,殺豬宰羊,碾米磨面,做點豆腐,購買蔬菜,吊掛粉條,準備好過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為關中人蒸饃時間。家家戶均短几籠子饃饃,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後,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麵”的習俗。婦女上街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襪、老年人則購買紅紙、年畫、冥幣、白麻紙等大年禮儀用品。

  大年前兩天,陝西不論關中、陝南、陝北,還是城市農村,要“掃舍”,城裡人叫打掃衛生。家家房前屋後,窯裡賽外,連拐角都要打掃得於於淨淨。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紙,貼上大紅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戶貼對聯和門神,屋裡掛上年畫。年終於來臨了。

  進入臘月,人們便開始忙碌,一直忙到臘月三十日,過年便正式開始。大年三十晚飯前,家家戶戶必須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後打掃乾淨,收拾清整,貼好大紅對聯(有喪服的人家貼黃色或綠色對聯)及門神、窗花等,大門及堂屋、臥室、灶房、牲畜圈等處都要貼相應的.對聯。一切準備就緒,便開始點臘燭、燒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後,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團圓飯”,俗謂“團年”。晚上,各家燈火通明,爐火熊熊,老少徹夜不眠,圍爐“守歲”,俗稱“坐年根”。在守歲的同時,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換新衣,包餃子,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待到子時(相當於今23時—1時),萬家鞭炮齊鳴,意為“接天星”,“迎財神”,有的還擺上香案,行跪拜之禮。據說誰家鞭炮響得最先,財神就先光臨誰家。然後,便是晚輩為長輩們磕頭拜年,長輩們也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開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達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從初一到初十,還有以觀看天氣的好壞預測五穀六畜是否興旺的習俗。相傳每天天氣都有預示。即:初一觀雞,初二觀狗,初三觀羊,初四觀豬,初五觀牛,初六觀馬,初七觀人,初八觀谷(莊稼),初九觀果(果樹),初十觀菜。俗稱“新春十日晴,豐年樂太平,新春十日陰,穀米貴如金”。

《春節習俗》作文 篇6

  春節快到了,大家也都回家探望家人並吃一頓快快樂樂的年夜飯,而我也匆匆的,回家去看看奶奶爺爺。

  春節的那天中午,大家喜聚一堂,準備吃年夜飯,大家都坐在椅子上聊,天南地北的事,突然,一陣啪啪聲響過,這可把我嚇了一跳,哦,原來是爺爺放鞭炮了。這時就正式開始吃飯了。桌上的菜不計其數,而且每個菜都很美味,大家之間變得更親切起來,而我吃飽了飯,準備跟我的小夥伴兒去玩兒鞭炮。我們買了幾盒,準備放,“呲——”鞭炮被劃響了,“轟”一聲巨響,震耳欲聾。我們一直玩到天黑為止。我們剛才回去看春節聯歡晚會了,裡面的節目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大家也彷彿有說不完的話。這時,我最期待的時候到了那就是收壓歲錢的時候,收爺爺一個,奶奶一個,舅舅一個……。總算熬到十二點了。午夜的煙花馬上就要發射了。“轟”第一個禮炮打響了,緊接著又有許多炮都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每一家的屋簷上掛滿了燈籠,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和到十二點,真沒白費,真是太壯觀了……

  怎麼樣?這就是我家的春節蠻熱鬧的吧!

《春節習俗》作文 篇7

  春節是我國最具特色的節日,它有許多有趣的習俗,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吃錢餃子了。

  錢餃子,故名思議就是包了錢的餃子,誰吃到了就會有一年的福氣。我們家每年過春節都會包錢餃子,爸爸今年包的時候說,把錢包進餃子裡太髒了,他非要在餃子裡包剝了殼的開心果,還風趣地說:“這就是錢餃子了!”為了湊熱鬧,我也包了一個“甜”餃子,我給它取名叫“噩運”餃子,誰吃到了就要給大家錢。

  熱騰騰的餃子上桌了!,我不管燙不燙,用筷子夾住一個餃子,馬上塞進嘴裡。因為餓極了,再加上想吃到錢餃子,第一個還沒吃完,我馬上夾住第二個往嘴裡送,第三、四個餃子很快進了我的肚子。直到嘴裡什麼都裝不下了,我才開始細嚼慢嚥。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吃完了我盤子裡的餃子,肚子還沒飽,還沒有吃到幸運餃子。我就繼續在全家人的盤中裡搜尋,看到這個餃子鼓得大大的,好像偷偷藏了什麼東西一樣,我趕緊夾住它,可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我再看看那個,很像是爸爸包的,就迅速把它放進嘴裡,生怕別人搶走一樣,可是這個餃子裡面依然空無一物。我又吃了半盤,什麼也沒有吃到,肚子卻已經撐得像個皮球,我已經飽了,可是還想在吃幾個,看能不能吃到。最後,我實在吃不下了,只好躺在沙發上休息。

  事後,大家誰也沒有吃到錢餃子,連我的“噩運”餃子也沒有了。我懷疑開心果化了。但還是很開心。因為吃錢餃子本身的寓意就是讓我們多吃些飯,所以一切都沒有關係。

  春節有許多奇特的習俗,但在我眼裡,最有趣,寓意最深、最美的要數吃錢餃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