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春節的習俗作文四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習俗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的習俗作文 篇1
今天是大年三十,終於要過年了,傍晚我和母親去超市,我們買了許多好吃的,還買了對聯和福字,最後又買了一大堆煙花爆竹,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回家後,我先幫著母親把對聯和福字貼在門上,然後又幫母親一起包餃子,餃子煮好了,母親把電視開啟,我們一邊吃著香噴噴的餃子,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很好看,尤其是劉謙的魔術表演,簡直太神奇了。
不知不覺就到了夜裡十二點,外面鞭炮齊鳴,煙花照亮了夜空,我和母親也拿出鞭炮、煙花開始燃放,好熱鬧呀,新的一年終於來臨了!
春節的習俗作文 篇2
我的老家位於揭陽市揭西縣。每到春節,我老家就會有拜祖、舞獅、遊神的習俗,而我最喜歡的習俗就是遊神。
我們老家會在正月十三這天遊神。傳說這天正是我們村裡供奉的“三山國王”誕辰。據說這三山國王就是揭西縣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因此我們以遊神的方法來表示對神的敬畏,所以這一天全村的人都會參與到遊神的活動中來。
有一次,我和爸爸在村裡看遊神。我們到村裡的神廟前時,已是人山人海。神廟前鑼鼓喧天,其中一條青龍飛舞著,龍頭從鞭炮煙中露出來,如騰雲駕霧。前面有一人拿著龍珠,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指揮著這條青龍上下左右舞動著。舞龍的人訓練有素,把龍舞得活靈活現,我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旁邊有敲鑼打鼓的人,即使舞龍的'人沒有跟上節奏,聽到鼓聲,也會找到節奏感。
舞完龍之後,遊神就快開始了。
在神來之前,參加遊神的人都會到神的面前跪拜,然後選出幾名力氣較大的青年來抬神,小孩子們則負責提燈籠、拿牌了、舉錦旗……大家排成一條長長的遊神隊伍。
隨著三聲禮炮響起,遊神開始了!
只見四個青年抬出“三山國王”,後面跟著敲鑼打鼓的人,還有護送神的隊伍。這時,我看到神像各個都有所不同:一尊滿臉通紅、一尊全是白臉、另一尊黑白相間。神每到之處,人們都會上前摸一摸,傳說摸過後能保佑一家平平安安、五穀豐登。遊神還在繼續著,神來到哪裡,哪裡就熱鬧非凡。我沒有跟隨遊神隊伍,只聽著鑼鼓聲漸漸遠去。這讓我大開眼界,農村的傳統文化真是豐富多彩。
這就是我老家——揭陽的春節習俗,這個習俗為春節增添了幾分喜慶和熱鬧。
春節的習俗作文 篇3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團團圓圓。春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等等。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它們吧!
貼門神這是幾乎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關於貼門神還有一段有趣神話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位龍王總想偷吃玉帝貢品,玉帝發現後狠狠地懲罰了它,可龍王依然屢教不改,於是,玉帝讓兩位身強力壯天神看守大門,不讓龍王再來搗亂。可是兩位天神和我們一樣要睡覺休息。於是玉帝想了一個好辦法,把兩位天神畫像貼在門上,從此貼門神習俗就這樣代代流傳。
在我國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諧音即“交子”,表達了人們對更歲交子,對新一年吉祥富裕一種渴望。而南方人則喜歡在大年早晨吃湯圓,意味著我們在新一年裡圓圓滿滿,團團圓圓。人們還喜歡把一種叫“薺菜”蔬菜和湯圓一塊吃,“薺菜”有被稱作“聚財”意喻在新一年招財進寶,心想事成。
春節裡,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時歡歡喜喜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時侯,有一隻叫“年”怪獸,每到春節時候就出來嚇唬人,於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後發出很大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春節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知識,拉近了人們距離。它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
春節的習俗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過春節有很多習俗。例如貼春聯,喝屠蘇酒,燃爆竹,包餃子等等。今年過年我是在外婆家過的。而外婆家這裡還有點元寶的習俗,就是在房子的四周點上一個個白色圓形的圖案。
所謂點元寶,就是隻要拿一個裝了石灰的網子往下一碰,形成一個圓。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媽媽告訴我,點的元寶要在同一個直線上才好看。我自以為點的很直,其實弄得歪歪扭扭的,單看不怎麼樣,可連起來看,還是有特色的。
媽媽講,點元寶的習俗跟敬財神一個意思,都是祝願新的一年財源滾滾,我很喜歡點元寶,希望新的一年爸爸媽媽廣進財源,這樣我也可以多增加些新玩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