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精選】春節的習俗作文三篇

春節的習俗作文

【精選】春節的習俗作文三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習俗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的習俗作文 篇1

  傳說遠古時代,一個叫“年”的怪獸會在除夕夜出來傷害人畜。智慧的人們燃放鞭炮驅趕“年”。於是,放鞭炮就成了春節最紅火的習俗。在咱們常州,春節的習俗也別具風味兒呢!

  最具有常州特色的春節習俗要數做糰子。今年,我去外婆家學做糰子。走進外婆家,屋裡一片繁忙的景象,麵粉和開水已經準備好了。開始和麵了,媽媽一邊麻利地示範一邊講解:先把開水潑在麵粉上,注意水和麵粉的比例一定要恰當,水加多了面太爛,水加少了面太乾。面和好後就要用力揉了,媽媽揉得滿頭大汗,我就更不用說了。面揉好後,媽媽把面均勻的分成一小塊兒一小塊兒的。接著,媽媽把小麵糰兒抓在手心揉一揉,飛快地把它捏成碗狀,再在“碗”裡填上餡兒,最後把口子收捏成一個小尖兒。一個小巧玲瓏的糰子就做好了。我們分工合作,有的`捏“碗”,有的包餡,有的專門負責把糰子放進蒸籠。做著做著,我突然有了新的創意,如果把糰子做成小動物的形象就更可愛了。我邊想著就邊著手設計了起來。我在一個糰子的兩邊捏出兩個橢圓尖兒,做了個小蝴蝶結貼在了頂上,又搓了3個綠豆般大小的小圓球當作眼睛和鼻子,分別安裝在了糰子上。瞧,一隻活靈活現的KITTY貓正對著我喵喵叫呢!大家都誇我的糰子最漂亮。上籠蒸18分鐘,熱氣騰騰的糰子就出爐了。大家爭先恐後地品嚐新鮮的糰子了!吃糰子,還寓意著全家團團圓圓,幸福安康呢!

  春節習俗可真有趣,我愛我們的節日!

春節的習俗作文 篇2

  我國有許多傳統文化,如:中秋節、重陽節、春節……今天我就來說說春節吧!

  每年陰曆一月一日就是春節。春節里人們有放鞭炮、貼窗花、貼門神、貼紅對聯的習俗。這是為什麼呢?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隻叫“夕”的怪獸,它經常坑害百姓。有一年春節夕又來坑害百姓了!一位老人請出了灶爐神,讓他去請一位神仙來除掉“夕”這隻怪獸。灶爐神到了天庭之後,向玉皇大帝上報了“夕”在人間的所作所為,玉皇大帝大怒派“年”去除掉“夕”。“年”到了人間找到了“夕”,經過一番惡鬥,年終於戰勝了“夕”。“年”高興的對村裡的人說:“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以後你們每年的一月一日只要放鞭炮、貼窗花貼門神、貼紅色的對聯……就可以驅趕像夕這種怪獸了。”村裡的人們高興的異口同聲說:“太好了”

  啊!我們的傳統文化是多麼豐富多彩呀!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的習俗作文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你知道這是描繪哪個傳統節日的嗎?

  這個傳統節日有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當嚴寒將盡、新春快來的時候便跑下山來吃人。它異常兇猛,長著血盆大口,一口可以吞掉一個大人。人類非常害怕它,每到這時就會逃到深山去避難。可是村裡有位老爺爺卻並不逃跑,只見他在家門口貼紅紙、點明火,還把幹竹子一根接一根地丟進火堆裡燒,隨後火堆裡發出“劈劈啪啪”的爆裂聲。年跑下山正好聽到響聲,嚇得拔腿就往回跑了,然後再也不敢下山來了。就這樣,每當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貼紅春聯、放鞭炮,逐漸就演化成了現在的春節。

  年夜飯。年夜飯一定是重頭戲,這天一家老小會集聚一堂,主婦們會一頭扎進廚房為一大家子做上一桌“滿漢全席”來感謝長輩、犒勞老公、獎勵小孩。我們家裡的年夜飯是非十二個碗不可的,少了我爸絕對會嘮叨我媽“寒磣”。

  守歲。年夜飯過後我們可以自由安排活動,喝茶、嗑瓜子、陪奶奶聊天、看春節聯歡晚會、看書、下棋……你樂意就行,但是最趣的是守歲,比誰扛得住,守得久得的紅包就更大,我每年信誓旦旦,每每又最早昏昏欲睡。

  穿新衣戴新帽。這一天一定是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必須嶄新而又幹淨。

  拜年。如果說大人們平時非常忙碌,像鐘錶上的發條不停奔忙的話,這幾天的他們似乎都特別清閒,每天悠哉悠哉,走街串巷、探親訪友,見面就說新年好,三句不離一起喝兩杯。我最喜歡跟著跑了,因為我人小輩份也小,大人總免不了要給我發紅包,廣東的幾塊、幾十塊,湖南的幾百塊,回家拆紅包數錢是最快樂的事情。

  春節的習俗還很多,因地而異,因人而樂趣無窮,你的春節一般怎麼過的呢?我很好奇天南地北的春節玩法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