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家鄉習俗作文彙編7篇

家鄉習俗作文

家鄉習俗作文彙編7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習俗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習俗作文 篇1

  到了臘月27,28,就是大家在家準備過節的菜餚和燉肉的日子,滿大街飄的都是菜和肉的香味兒,也是孩子們開心的日子,因為可以在幫大人帖好各種年畫,窗花和花紙之後,抱著大骨頭大啃特啃,那個香啊。父親的手很巧,能煎出各種各樣的窗花和帖紙,許多鄰居也都喜歡請父親為他們剪一些花紙或者福字帖在牆上或大門口,而我和弟弟把家裡的樹和豬棚上也帖得到處都是花花綠綠的,看著甚是喜慶。

家鄉習俗作文 篇2

  我們的家鄉青島有許多民族節日,春節,就是一年中最大的傳統節日。

  平日,為了上學方便,我都住在姥姥家,不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到了過春節的時候,我就回到爸爸、媽媽家,媽媽也住在四方區。

  年三十這一天,我到了媽媽家,換上媽媽給我買的新衣裳,心裡別提多麼高興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圍在電視機旁看春節晚會,我始終期盼著過年的餃子,雖然平時也經常吃餃子,但過年的餃子和平日的餃子還是有很多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在半夜裡吃,因為吃了這頓餃子就意味著我又長大一歲。

  在媽媽開始下餃子的時候,爸爸就下樓放鞭炮去了,有時我也跟著爸爸去放鞭炮,有時春晚節目演得精彩,我就在家裡看電視,就顧不上放鞭炮了。

  第二天,媽媽就帶著我回太姥姥家,給太姥姥拜年。下午,我就和媽媽到親戚家串串門。忙活了一天,到了晚上,才和媽媽回到家。

  每次過春節,奶奶、姥姥和親戚都會給我壓歲錢,有姥姥給我儲存著,姥姥說:“壓歲錢不能隨便亂花,到用的時候,再拿出來用。我學琴的學費,買課外書籍,都用我的壓歲錢。

  因為還要學琴練琴,春節過後我就回姥姥家。到了正月十六,姥姥、姥爺會帶我去糖球會,感受傳統的民族廟會,逛小吃街。姥姥給我買傳統的糖球、武漢豆皮、撒尿丸子、章魚小丸子、炸鵪鶉蛋等等。姥爺說:“過去的人都是耍正月,過完了糖球會才算過完春節。”可想早年間的春節比現在更熱鬧。

  每年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我覺得過春節最好。

家鄉習俗作文 篇3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就像五十六朵盛開的鮮花,每一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習俗與傳統文化。

  我是一個彝族女孩。我給大家介紹彝族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

  中國有大約有776萬彝族,有4500年的歷史,主要生活在我國的西南地區。

  彝族的風俗習慣——食俗,彝族在過年過節時都要宰羊,宰豬宰雞,而平時一般很少殺生,除非款待客人。彝族有殺豬過年的食俗,大部分給自己吃,少部分請客人來家中吃。年豬多用來醃製,掛起來,曬乾後成為臘肉或火腿,成為一年的主要肉食來源。過年過節時還要吃餈粑、餌塊、喝罈子酒。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時,家家戶戶宰羊殺雞。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潑撒,表示祭祀,祈求風調雨順,莊稼豐收,無災無病,平安大吉。晚上,點燃火把,載歌載舞以驅散毒蛇和害蟲。彝族喜歡喝酒,而且用大碗喝酒,喝酒時必須一飲而盡,把彝族人的豪爽、好客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酒分甜、辣兩種,過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釀造。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釀製。有“客人到家無酒不成席”的傳統。

  在我的家鄉,男女老少喜歡跳左腳舞,每當夕陽西下,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唱起左腳調,手牽手、肩並肩,圍成一個個幾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圓圈,跳著左腳舞。伴著錚錚作響的絃音,和著高亢清脆的歌調,他們時而折步跌腳,時而甩腿對腳,時而擺手轉身,舞步整齊統一,舞姿輕盈健美。特別在過年時和立秋時節,大家都穿著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盡情歌唱。

  彝族盛大的傳統節日——火把節,:“火把節”一般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舉行。屆時要殺牛、殺羊,祭獻祖先,共祝五穀豐登。火把節一般歡度3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後2天舉辦摔跤、鬥牛、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後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當夜幕降臨後,人們揮動火把,成群結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滿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照彝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一團絢麗的火花,並揚起一股香氣,是表示一種美好心願:後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福長壽;長輩對晚輩撒,是愛撫,祝願吉利; 同輩互撒,是親密友愛;青年男女互撒,然後對歌。

  彝族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各地不同,這只是我家鄉的一小部分,歡迎大家到我的家鄉做客!

家鄉習俗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臨岐鎮吳峰村。那裡可好玩了。

  我們這裡有有趣的方言。比如,說:我是阿,你是儂,他是科,我們是阿儂, 乖的小孩是乖伲,麻雀是麻葉,你們是拉,什麼叫他裡,今天是根日,明天叫明招,閃電叫天喬,白天叫日裡,晚上是葉幹,父親是大大,毛巾叫面布,男人=男伲噶,蝦=沙公公。

  還有有趣的民間故事。

  每年立春節,淳安民間有接春的習俗,意在迎春接福。然而,有趣的是吳峰村姓魯的人從來不接春,這種奇怪的現象有何來由嗎?

  聽老人說起: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在稱帝之前,曾在臨岐一帶秘密進行招募鄉勇的活動。就在那一年立春的一天,朱元璋路吳峰村山腳時,突然聽到火炮聲,以為後有追兵,吃驚不小,急忙向山後逃去,那山腳下是一片竹林,竹子被村民砍伐後留下密密的尖尖的竹樁,朱元璋穿得是草鞋,竹樁把朱元璋的腳刺得鮮血直流,疼得朱元璋叫苦不迭。後來才知道那一天的炮聲是吳峰村人接春的炮竹發出的,虛驚了一場。

  朱元璋登基後,沒有忘記在吳峰村吃過的苦頭,於是,便下旨,不準吳峰村接春,這就是為什麼吳峰村不接的原因。

  我的家鄉還有很多有趣、好玩的故事,我下次再寫。歡迎大家過來玩。

家鄉習俗作文 篇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說起咱家鄉是在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河南。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我的家鄉在河南鄭州,從我記事起,每到中秋節,媽媽都會親手給家人做月餅,一早起來媽媽就開始做月餅,將提前煮好的紅豆碎成泥,再把打成蓉的豆沙糖漿和油餡拌均勻,這樣香甜可口、甜而不膩的豆沙餡就做好了,接下來將皮料與油酥料各分成小塊,再將油酥包入皮中,用手掌撳扁成薄形開始包餡。媽媽先取豆沙餡置於撳薄的酥皮上,輕輕的包住,放入生坯模具內,壓緊實,然後一推一個可愛香甜的月餅就成型了,我看那小巧的月餅模具特別精緻,有富貴吉祥、花好月圓的字樣,有富貴牡丹花的圖案,上面的花朵栩栩如生。看完後,我也嚷嚷著要做一個,我拿起一個酥皮,手忙腳亂地往裡塞豆沙餡,或許我太著急了,方法掌握的不對,做出的月餅四不像,像一團沒揉開的麵糰,把媽媽逗樂了。做好的月餅放入預熱的烤箱內,很快就烤好了,表面金黃油潤,廚房裡飄滿了豆沙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

  到了傍晚,大家早早地吃過晚飯,來到平臺,全家歡聚在一起賞月,聊天吃月餅,十五的月亮可真圓啊,就像一輪金黃、明亮的大圓盤,把皎潔的月光毫不吝嗇的灑向大地,我們欣賞著這美麗的月亮,媽媽給我們端來了月餅,就像天上的月亮,金黃金黃,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的津津有味,一家人其樂融融。

  聽爸爸說中秋節象徵家庭團圓幸福,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在外面忙碌的人,無論身在何處,都會千里迢迢趕回家,跟家人團聚,感受家的溫暖、溫馨。

  這就是我的家鄉中秋節的風俗習慣,讓人難以忘懷,我愛我家鄉的中秋節,也愛我的家鄉!

家鄉習俗作文 篇6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每當聽到這首歌,我總會想起我的家鄉——西南。雖然那不是什麼大城市,但是,它見證著我成長,伴隨著我前進的腳步。

  瞭解中國的人,都知道中國是有許多節日的`,當然,也不會少了我的家鄉。我的家鄉,最為重視的就是春節了,因此擁有不少的習俗。

  除夕那晚,每一戶人都不會睡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阿,每個人到要守歲,直到十二點為止。而貪玩的小孩子們則跑到街上與小夥伴們玩煙花:“嗖,嗖,嗖”,伴隨著一聲聲清脆的響聲,那漂亮的煙花拉著一條美麗的絲帶,在天空中劃下一道道拱門之後,“閃亮登場”了。煙花五彩繽紛,爭奇鬥豔,把節日的夜空裝點成美麗的大花園!有的像仙女散花,快速地衝上天空,又慢慢落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竄上天空,剎那間又消失在夜空中……

  在春節的大年初一的清晨,家家戶戶的人都忙忙碌碌的開始幹活了。他們高高興興地把屋裡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人們在自家門上、窗上分別貼上了對聯、福字和窗花,人們都熱熱鬧鬧地迎接新的一年的來到。

  雖然今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已經上學了,新學年的開始,將意味著春節的結束,但在這一天,我們家還是要吃湯圓的,過年的氣氛絲毫沒有減弱,照舊的笑聲,照舊的喜慶,照舊的開心。就這樣,快樂的春節過去了,每當細細回想時,總會不禁笑出聲來……

家鄉習俗作文 篇7

  正所謂“百里不通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國家,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節日習俗。

  剛剛,我們在寒假裡過了春節,春節有很多習俗。

  在常州每當過年時,我們都要穿新衣,新鞋,辭舊迎新;“貼春聯”它工整、對偶、簡潔,它抒發了美好的願望,它是春節重要的特點。

  春節時,我們屋門上、牆壁上、窗戶上,貼上紅色的福字。“福字”指新的一年新氣象,新福氣,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新的一年的祝福。春節時,“福字”要倒著貼,因為大人們都說“幸福到了,福氣到了”。

  在大年夜,小孩子們特別喜歡放鞭炮,以鞭炮聲辭舊迎新。鞭炮是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大家帶來歡樂和吉祥。因為一個傳說,所以每到大年夜,每家每戶都得放鞭炮:古時候,有一種怪獸叫做“年”,他頭長尖角,非常兇猛,他住在海底,每到除夕時,它就出來吞噬牲畜,傷人害命,為此,每到除夕,人們都慌忙躲到山裡,避難。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鄉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準別逃往深山。正在這時,村裡出現了一位滿頭白髮的老爺爺,他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這住一夜,他就將“年”趕走。”眾人不信,都勸他躲到深山裡去,可老爺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不了他便跑向了深山。

  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慄,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人們從深山回到村子裡是,發下家裡安然無恙,

  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髮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就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