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熱門】春節的習俗作文4篇

春節的習俗作文

【熱門】春節的習俗作文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習俗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的習俗作文 篇1

  春節的習俗真多!有貼春聯、貼“福”字、剪窗花等等。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每家每戶都要精心挑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新增喜慶氣氛。

  春聯的種類很多,根據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等。“門心”貼在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在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在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在相應的地方。

  去年的春節我們家還貼了一個倒“福”字呢。春節貼“福”字,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嚮往和祝願“福氣”、“福運”,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檢視,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春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我真盼望春節能早日到來!

春節的習俗作文 篇2

  我家住在平鄉,這個地方人人都知道,我在那裡經過的,我覺得熱鬧的是逛廟會。

  廟會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一開始就很熱鬧,我家離廟也不算遠,但是,從我家裡就能清楚的聽見廟會的熱鬧聲。

  廟會從早上五六點開始,到那時候,我們那裡的小孩子就會起得很早很早,都等待著廟會的開始,因為,廟會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具,還有炸東西的,有小型的充氣蹦蹦床,還有許多表演節目的,買東西吃的:棉花糖、奶糖、辣條……各種各樣零食,還有賣冰糕的!

  小孩子們大部分都是在充氣蹦蹦床裡面玩,不管什麼都在裡面看,我也在裡面玩、看。小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炸東西,這下炸東西的幸福了,收了很多很多的錢,賣汽水的也幸福了。哪裡還有賣裝飾品:掛在脖子、手上的鏈子,稀奇古怪的、有男孩子女孩子都能帶得髮卡……

  在廟會中,大人們最喜歡的就是表演,一到這個時候小孩子們都從充氣蹦蹦床上面下來了,他們要看小品,他們要試著敲鼓。表演有很多種:又穿服裝表演的、小品、戲曲表演、唱歌、打鼓……小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小品和打鼓,小品把孩子和大人們逗得哈哈大笑、前俯後仰,敲鼓的時候,小孩子們躍躍欲試,有很多都是亂打的,逗得大人哈哈大笑。看完以後,人們就繼續購買東西,還有的把它們買回家,掛在門上,讓朋友們都看見,把廟會上的各種玩具、各種零食、炸東西,拿回家,跟朋友們一起吃、一起玩。

  在逛廟會的時候香客在自己的本命星塑像前焚星祝告,祈求一年平安,並買一張讖圖,以查今年究竟主吉主兇,以便做好趨吉避凶的準備,這個時候許許多多的大人就開始再佛祖前開始求籤了,外面幾乎就沒有大人。

  逛廟會到很久很久才結束,快樂地聲音還在耳朵縈繞,人們戀戀不捨結束了廟會。

春節的習俗作文 篇3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春節。

  春節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俗稱“過年”。它是我國最重要、最隆重的節日。

  其實,“春節”和“年”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我國古代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了。而“年”呢?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覓食人肉。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小村莊,恰好遇到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聽到響聲嚇跑了。它來到了另一個村莊,又看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袍,它不知這是什麼東西,也被嚇跑了。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個人家門裡一看,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走了。人們由此猜測到“年”是怕響、怕紅、怕光的。便想到了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變成今天過年的習俗。

  進入臘月二十三,人們就忙碌起來了。大家一起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開始辦年貨,一直忙到除夕的下午。除夕的早晨大家把春聯貼在了門上,紅彤彤的,一下子讓節日的氛圍濃厚起來了。然後,大人們開始準備年夜飯了。年夜飯十分豐盛,一定要有魚,預意是連年有餘。夜裡十點多,大家放完鞭炮,就應該享受年夜飯了。我們明明是吃不下了,可還要吃餃子。因為這一天的餃子裡面有錢,據說吃至錢餃子,新的一年就有花不完的錢。守完歲,第二天給長輩拜年,還能得到壓歲錢呢!

  在不同的地方,春節有不同的習俗,以後我還會繼續為你們介紹。

春節的習俗作文 篇4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那麼河南的春節有哪些呢?就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我們這裡的春節是從臘月初旬開始的。“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為什麼要熬粥呢?是因為人們想來年有個好收成。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天一擦黑:鞭炮聲從四面八方響起,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天不僅要放炮,還要吃祭灶糖,我們一般吃麻糖,是一種麥芽糖上面沾滿了芝麻,吃起來又甜又黏。

  過了二十三,大家都得大掃除,並且還要把年貨準備齊了。除夕這一天是最熱鬧的,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家家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以及年畫。傍晚,家家都在忙做團圓飯,小孩子們還要給長輩們送餃子。大人們都要給小孩子們壓歲錢;這時家家都響起了鞭炮聲,然後大家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大家有的看春晚;有的打牌,打一個通宵;另外,還要守歲,大家不過十二點不能睡覺。到了十二點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有是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震耳欲聾。

  正月初一的時候,大家都忙著走親戚,拜年。

  元宵節,大家都忙著買元宵;街上像辦喜事似的,到處張燈結綵,小孩子們有的上街燃花炮;有的挑燈籠真是熱鬧非凡哪!這一天大家必須得吃元宵呀!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節也就結束了,一切又恢復正常了。學生該去上學了,大人們又去照常做事了。春節就這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