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

春節習俗作文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1

  春節就是農曆新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因為透過這個節日的慶祝儀式,能加強家庭聯絡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春節的傳統節目有:掃塵、守歲、貼春聯、拜年,壓歲錢等等,不過,最讓我們小孩子開心的事還是收壓歲錢這件事。

  春節期間,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是得到大人們給的紅包,俗稱“壓歲錢”“過年錢”。古代過年的時候大人們用紅繩串起來一百枚銅錢,發給小孩子們希望他們長命百歲,又因為“歲”與“祟”諧音,能鎮壓鬼怪,也是給小孩子讓他們用來賄賂鬼怪的,以化兇為吉,平安度過來年,所以稱“壓歲錢”。每年媽媽都會在除夕時,偷偷的在我枕頭下放壓歲錢,讓我在新年的第一天就有驚喜。

  除夕吃餃子是我們家的老規矩。每當到那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我都會圍在桌子邊一起包餃子。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然後再包上餡,餡的內容有很多,如:韭菜肉末餡、酸菜肉末餡、薺菜肉末餡等等,餃子的吃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醬油和香油的佐料沾著吃,我們家喜歡把餃子蒸熟後沾著佐料吃。過年吃餃子象徵著團聚合歡的意思,餃子外形又像元寶,有“招財進寶”的含義,所以過年吃餃子非常吉利。

  春節不僅是團聚的日子,也是分享愛的日子。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2

  原來,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朝和清朝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而子時是農曆正月初一的開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節吃餃子有很多神奇的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說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三說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捏土造人時,由於天寒地凍,人的耳朵很容易被凍掉。為了使人的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兒,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著吃。

  其實,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美食,深受老百姓喜愛,民間就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春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究其原因:一方面,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另一方面,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的新年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方春節吃餃子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吃魚團、肉丸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還有些地方吃法很獨特。如:在我國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麵條與餃子一起煮著吃,取名“金錢穿元寶”。你說有趣不有趣?

  看來,愛吃餃子真不錯!查著查著,我又想吃餃子啦。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3

  春節是我國最具特色的節日,它有許多有趣的習俗,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吃錢餃子了。

  錢餃子,故名思議就是包了錢的餃子,誰吃到了就會有一年的福氣。我們家每年過春節都會包錢餃子,爸爸今年包的時候說,把錢包進餃子裡太髒了,他非要在餃子裡包剝了殼的開心果,還風趣地說:“這就是錢餃子了!”為了湊熱鬧,我也包了一個“甜”餃子,我給它取名叫“噩運”餃子,誰吃到了就要給大家錢。

  熱騰騰的餃子上桌了!,我不管燙不燙,用筷子夾住一個餃子,馬上塞進嘴裡。因為餓極了,再加上想吃到錢餃子,第一個還沒吃完,我馬上夾住第二個往嘴裡送,第三、四個餃子很快進了我的肚子。直到嘴裡什麼都裝不下了,我才開始細嚼慢嚥。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吃完了我盤子裡的餃子,肚子還沒飽,還沒有吃到幸運餃子。我就繼續在全家人的盤中裡搜尋,看到這個餃子鼓得大大的,好像偷偷藏了什麼東西一樣,我趕緊夾住它,可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我再看看那個,很像是爸爸包的,就迅速把它放進嘴裡,生怕別人搶走一樣,可是這個餃子裡面依然空無一物。我又吃了半盤,什麼也沒有吃到,肚子卻已經撐得像個皮球,我已經飽了,可是還想在吃幾個,看能不能吃到。最後,我實在吃不下了,只好躺在沙發上休息。

  事後,大家誰也沒有吃到錢餃子,連我的“噩運”餃子也沒有了。我懷疑開心果化了。但還是很開心。因為吃錢餃子本身的寓意就是讓我們多吃些飯,所以一切都沒有關係。

  春節有許多奇特的習俗,但在我眼裡,最有趣,寓意最深、最美的要數吃錢餃子了!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4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比如中秋節、兒童節等等,不過,我最喜歡的節日還是春節啦!因為春節前需要大掃除、整理雜物、逛花街、買春聯、福字貼,把家裡打扮的喜氣洋洋、煥然一新,還可以買漂亮衣服、新鞋子,媽媽說要從頭新到腳,哈哈......不過我最期待的倒是包餃子,因為我喜歡吃餃子呀!

  春節前三天,外婆專門從市場買來了餃子皮、五花肉、玉米等材料準備包餃子,我也摩拳擦掌的準備學習學習。只見外婆先把五花肉洗淨、剁成泥,裝在盆中,然後剝玉米粒,把玉米粒、肉泥、鹽、醬油、香油一起攪拌均勻,這樣,餡料就做好啦。

  只見外婆,拿起一張餃子皮放在手心裡,放上餡料,然後手指一捏,一個元寶形的餃子就完成啦。我一看,很簡單呀,我也會呀!我自信滿滿,拍著胸口說,看我的!我也學著外婆的樣子,拿起一塊餃子皮放在手心,因為我喜歡吃玉米餡的,所以我放了好多好多餡料,然後把兩邊的麵皮捏在一起,突然,右邊的皮給餡料撐破了,我趕緊從左邊扯一點皮來補上,然後,它的肚子也破了,我只好拿一張麵皮補上,總算包好了一個餃子。

  我把餃子放在盤子裡,和外婆的一對比,外婆的餃子像一朵花一樣漂亮,我的呢,簡直是個醜八怪!媽媽見了,笑的前仰後合,我羞得滿臉通紅。

  這時,外婆說:“來,我教你包,餡料不要太多,多了容易破,也不容易煮熟”,在外婆的指導下,我包得越來越好了,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我覺得格外香!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5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那麼河南的春節有哪些呢?就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我們這裡的春節是從臘月初旬開始的。“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為什麼要熬粥呢?是因為人們想來年有個好收成。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天一擦黑:鞭炮聲從四面八方響起,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天不僅要放炮,還要吃祭灶糖,我們一般吃麻糖,是一種麥芽糖上面沾滿了芝麻,吃起來又甜又黏。

  過了二十三,大家都得大掃除,並且還要把年貨準備齊了。除夕這一天是最熱鬧的,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家家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以及年畫。傍晚,家家都在忙做團圓飯,小孩子們還要給長輩們送餃子。大人們都要給小孩子們壓歲錢;這時家家都響起了鞭炮聲,然後大家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大家有的看春晚;有的打牌,打一個通宵;另外,還要守歲,大家不過十二點不能睡覺。到了十二點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有是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震耳欲聾。

  正月初一的時候,大家都忙著走親戚,拜年。

  元宵節,大家都忙著買元宵;街上像辦喜事似的,到處張燈結綵,小孩子們有的上街燃花炮;有的挑燈籠真是熱鬧非凡哪!這一天大家必須得吃元宵呀!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節也就結束了,一切又恢復正常了。學生該去上學了,大人們又去照常做事了。春節就這樣結束了。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6

  在我的家鄉湖南,過年有著許多風俗習慣,與北方有著些許不同。

  在我們這裡,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人們開始準備過年的小吃—糰子,而不是北方的年糕或餃子。這是一道用麵粉製成的美食,麵糰中夾雜著胡蘿蔔丁、幹豆腐、豬肉等,包好之後放火上蒸,不多久,香噴噴、熱騰騰地一籠團長就出爐了。光看那白嫩的外皮,就饞得人口水直流,咬上一口更讓人讚不絕口,唇齒留香。糰子不僅可以蒸著吃,還可以煎著吃。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在這天,街上比以往都要熱鬧。家家都在準備年貨,而小孩子們也在為過年做準備,買爆竹,買小玩意兒。

  過了小年,人們更忙碌了,家家戶戶進行大掃除,給家中的大小物品“洗個澡”,將家裡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

  除夕眨眼就到了。家家戶戶貼對聯、貼年畫,準備年夜飯。到了晚上,鞭炮聲絡繹不絕,此起彼伏,好不熱鬧!一家人圍著在一起邊看著聯歡晚會邊吃著年夜飯,不知不覺就迎來了新的一年。在除夕夜,大人、小孩是要守歲的,長輩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寄託著“歲歲平安”的美好祝福。

  初一這一天很講究。早上一般都煮麵條吃,寓意著長長久久。在這一天人們通常都閉門不出,各自在家休息。春節的假期也就基本上從初一至初六,過了初六,人們就陸陸續續上班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放花燈、猜燈謎在這裡是不流行的,只是煮煮湯圓吃而已,所以相對於北方的元宵節,就不那麼熱鬧了。湯圓有各種各樣的,有芝麻餡兒、花生餡兒、奶黃餡兒……如玉盤珍珠,惹人喜愛。

  過了十五,年就算過完了,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大家夥兒又開始了一年的忙碌。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7

  學習了《北京的春節》後,我知道了北京春節的習俗。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年俗也各不相同。

  四川的年俗就很特別:元旦不吃飯,因為“飯”與“犯”同音,為了避諱,則吃湯圓或掛麵以祈求閤家團圓,福壽綿長。正月初七“人日”還要“過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要吃團圓飯。

  黑龍江人過年喜歡吃餃子,所以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但黑龍江人還要在餃子中包上幾個帶有硬幣的餃子(現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有好運,有吉祥之意。此外,黑龍江人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之意。

  而我的家鄉——浙江省過年也很有意思:人們在年夜飯的餐桌上一定會有一條魚,寓意著年年有餘。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每條大街張燈結綵,處處紅紅火火。家家戶戶晚上要關門前,要點一次“關門炮”。人人都要守歲,初一早晨還要再點一次“開門炮”,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和年糕,寓意在新的一年裡團團圓圓,步步高昇。新年以“茶碗茶”待客,裡面還要加上橄欖和金桔,同時也要用茶葉蛋待客,稱為“捧元寶”。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春節習俗各不相同,正應了那句話:“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8

  按照廣州的習俗,每當春節到來之際,大概是春節的'前三天,四季如春的廣州就會舉行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

  為了迎接年宵花市的到來,人們早在春節到來之前一個月就著手準備了,郊外到處可以看到樹上掛著串串鮮花。年宵花市到來前幾天,廣州花市已陸續搭架,許多人陸陸續續前往,買回一把鮮豔奪目的花插在瓶內,把家裡點綴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到了花市那天,人山人海,匯合成一股巨大、溫馨的熱流。除夕之夜,花市進入了高潮。花市上有“競誇天下無雙色,獨佔人間第一春”的牡丹,有“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各色名菊,還有譽滿南國的大麗、玫瑰、芍藥、米蘭……淡妝素裹的“沙漠美人”——肉質植物仙人掌、仙人球,落戶在廣州的“凌波仙子”水仙也在花市上笑臉迎人。到了大年初一,花兒一朵朵、一雙雙地吊在枝頭,給節日的家庭環境添上了熱烈、蓬勃的生機。花市裡還有各種果實,一盤盤、一層層,枝頭上掛滿的柑、橙、桔……更有那各種各樣的金魚,隨風搖曳的各色彩燈,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觀眾。當你望著那一片花海,端詳著那香氣襲人、微微顫動和舒展著身軀的鮮豔的花朵,你會情不自禁地讚歎,人們選擇和佈置這麼一個場面作為迎春的高潮,真是獨具匠心!那千千萬萬朵笑臉迎人的鮮花,彷彿在用清脆細碎的聲音,在淺笑低語:“春來了!春來了!”

  到了最後,花市在春節前一天結束了。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9

  春節是喜慶的,今年的春節是環保的,新氣象新習俗。

  今年春節,村裡禁止燃放煙花和爆竹,整個春節期間,村裡沒有一處燃放煙花和爆竹,相比以前確實缺少了一點過年的氣氛,但是整個鄉村依然喜慶不減,而且,今年春節還給我們還帶來了有史以來春節期間最清潔環保的空氣。

  除夕當天,各家各戶按傳統習俗都在自家門上帖上了春聯、福字和年畫。街口、大聖廟等地方仍是人流如織,車水馬龍,大聖廟早早就上了鮮豔的彩燈,為整個春節奉獻了濃濃的年味。春節過大年的喜慶氣氛不減往年。

  往年春節,到處是煙花爆竹聲,空氣中瀰漫著嗆人的硝煙味和濃濃的黑煙,整個村莊好象被厚厚的煙霧所籠罩,時不時傳來大小爆竹和禮彩炮的轟鳴聲。無論是道路還是家裡,到處都是禮炮和爆竹的殘渣,一片狼籍,不堪目睹,留給環衛工人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清掃。但今年春節卻大不一樣,整個鄉村在春節期間的空氣清新,天空蔚藍,從道路到各家各戶,沒有了往年遍地硝煙、濃霧和爆竹殘渣,又清潔又環保,給人一種全新春節氣氛。另外還為我們了巨大的煙花爆竹費用。

  這不鄰居大爺正月初六過八十大壽,本來是要請戲班做戲,而且準備大擺筵席請鄉里鄉親和親戚朋友過來吃飯,打算買上萬元鞭炮回來放,他那上大學的孫子過年在家,他給全家人做思想工作,最後把這些錢省下來,捐給村裡老年人活動中心。

  這樣的春節另有一番新意,我喜歡。這就是我家鄉的新習俗。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10

  今年,我們回到了常德過春節。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呢!

  在這裡的春節,鞭炮、蠟燭還有香是少不了的,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過年時的第1天早上都會去廟裡拜神仙,平常廟中冷冷清清的,過年時卻是熱鬧非凡,與平常截然不同。來到廟裡,觀音啊,佛祖啊,個個都要拜三拜。廟裡的老人在旁邊敲鐘,還一邊念著我聽不懂的話語。聽奶奶說,這樣就能保平平安安。出廟門時還得放鞭炮呢,這只是其中一個特別的習俗。

  過年這天,一張桌子放上幾個煤炭,把香和蠟燭點燃插裡邊。正對大門口,大門外走廊也要放。

  輪流去親戚家吃飯,例如今天到這家吃,明天就到那家吃。等到客人來的時候,家家都會在桌上擺上各種各樣的零食糖果、花生、瓜子、花花綠綠的小包餅乾和辣條等。這些零食只有在過年時才會這麼齊全,而且大人們不管我們吃多少,所以過年時會結伴一起去墳地給祖宗燒紙錢、放鞭炮、燒香。

  晚上吃團圓飯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在家裡吃飯。過年這天,在吃每一頓飯前都得先在椅子旁灑點水,每個飯碗裡只有一小團飯。小時候我也不知道幹什麼,奶奶說是祭祖。到了晚上,大人們一般都要守到12點才睡,他們都要守歲。按照老習慣,小孩子必須在12點才能向長輩要紅包哦。

  常德的過年習俗是不是很特別?但是常德別處的風俗,也有可能不一樣,因為“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嘛。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11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它蘊含著很多傳說和習俗。

  傳說,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年”散居在深山密林中。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人們為了驅趕年獸,年獸來到的那一天,在門前貼上紅紙,張燈結綵。人們就管那一天叫春節,也就是過年。

  除夕在臘月三十,在除夕的時候會掃塵,“串門”,還會得到很多的壓歲錢。還要貼春聯,貼窗花和倒貼“福”。這些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完美呈現,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到了晚上,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看春晚,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來新的一年。而且也只有在春節,全家人才能夠團聚在一起,共同守候新的一年的來臨,共同感受親情友情和愛情。過了除夕就是一年的頭一天,也是春節的頭一天,大家在一起放爆竹。爆竹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在當代,人們會透過發手機簡訊來表達自己的祝福。字雖不多,但字裡行間都把咱們的祝福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樣讓咱們感受到這世間的真情與愛。在咱們發祝福簡訊的同時,也就將人間這一份美好傳播了。

  春節象徵著新的一年的開始,今年是龍年,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12

  回到老家,心裡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著。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裡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著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13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是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了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14

  我的家鄉的春節習俗有很多很多,有大掃除、購年貨、包餃子、拜年等等簡直數不勝數。 我和爸爸也按照習俗去購年貨。大街小巷裡,買年貨的人們數不勝數。小攤上,小店裡的東西琳琅滿目。擺滿了鮮豔的衣服、有好吃的食品、以及各種各樣的煙花爆竹。真是讓我大飽眼福。我和爸爸又開始了瘋狂大搶購,各種各樣的東西被我們一掃而光,鞭炮、衣服、食品裝了滿滿一大袋子。 我的家鄉最少不了的一項習俗當然是包餃子了。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我們家當然也是不例外的啦! 除夕之夜,我和爸爸媽媽就開始包餃子啦!包餃子還需要技巧呢!我負責擀皮,我這裡擀擀,那裡擀擀,簡直就是四不像。媽媽給我做了示範,包餃子應該均勻的擀,讓它在擀麵杖上轉起來,這樣就可以擀的圓圓的了。我按照媽媽的辦法,怎麼也不能把這個“淘氣鬼”制服,還是擀的亂七八糟。

  不過經過我九九八十一次的艱苦訓練,我終於把這個淘氣鬼給制服了。 我們這裡包餃子還要包裡面錢呢!只要誰吃著帶錢的餃子,就代表著他在這一年中平安無事,運氣很好。誰要是吃的最多,誰就是一家之主。我們家也包了好幾個錢呢!我和爸爸媽媽都想吃到錢。我為了得到拿到那幾個硬幣,於是搶了很多的餃子。嘿嘿!我們家裡的錢竟然被我吃到了三個,把我的牙都快咯壞了!

  吃過餃子之後,我們當然還要放鞭炮,放鞭炮可是我們男生最喜歡乾的事情。我們拿起一個煙花,迅速點燃。頓時,天空中出現了五彩的煙花,美麗 極了。 我們這的春節習俗最重要的就是拜年了。每逢過新年 時,家家戶戶都要回老家給爺爺奶奶 磕頭,給他們拜一個年,說一些祝福 的話語。然後長輩們就會給我們一些壓歲錢,發一個紅包。然後再與親戚們一起吃一頓團圓飯。表達互相之間的感情。

2022年春節習俗作文1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而這個傳統節日——春節後面也隱藏著許多傳說呢,你們想知道嗎?那就隨我去看看吧!

  過年的時候,人們都亮起燈、放鞭炮、貼春聯,你們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嗎?相傳,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每年除夕都會到人們家裡偷吃糧食,還傷人命。但是“年”有三怕,一怕紅色,二怕響聲,三怕火花,所以每年除夕人們就貼紅春聯、放鞭炮、亮起燈來嚇跑“年”,這個習俗就這樣慢慢傳開了,現在,每年除夕夜裡人們都會這樣嚇跑“年”。

  而每年春節,大人們都會給小孩子壓歲錢,這個習俗也有一個傳說呢!我們要了解壓歲錢,先要從一個叫“祟”的小鬼身上說起,傳說,有一個叫“祟”的小鬼也在除夕晚上出現,它只要摸一下小孩的額頭,那個小孩就會發高燒。有一戶人家知道了,很害怕。他們突然聽到有人在敲門,就開啟門一看,可是沒有人,地上只有一塊錢,他們就把錢放在孩子床頭,晚上,“祟”真的來了,這時一塊錢發出了一道金光,“祟”被嚇跑了。由於“祟”和“歲”是諧音,所以壓歲錢代表趕跑“祟”的意思。

  還有過年的時候,我們常貼倒“福”,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要求每年春節每家每戶都貼上“福”字。到了大年三十,朱元璋發現有一家因為不識字把“福”字貼倒了,十分生氣,決定殺了這家人。旁邊的大臣連忙說:“皇上,福到了!”?朱元璋聽了,轉怒為喜。從此以後,每家都貼倒“福”,這樣的傳統就延續下來了。

  春節還有貼窗花、打年糕等習俗都十分有趣呢!我喜歡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