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實用】家鄉習俗作文合集6篇

家鄉習俗作文

【實用】家鄉習俗作文合集6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習俗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習俗作文 篇1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中國,春節已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了。春節,是熱鬧的象徵,是團圓的象徵。 我的家鄉在建西,這兒的春節習俗我最熟悉不過了。我們這的春節差不多在農曆臘月二十四就開始了,這一天,也就是小年。在這天裡,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祭灶:在灶臺上方的牆壁上貼上一張紅色的灶君畫像。還得把這一天買來的“灶糖”、“灶餅”和各種糕點放進盤子裡裝好,擺在畫像前。最後還要點上幾柱香,來接灶神爺來家裡吃東西。在民間,還有一個幽默的說法:如果灶神爺來了你加,並且吃了你家裡人供上的物品,他就會一直住在你家的鍋灶裡。其實,這種說法也只不過是為了喻意著年年都能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祭灶過後,就開始打掃衛生,叫做“掃塵”。因為“塵”與“陳”為諧音,在新春來臨之前掃塵有“除舊佈新”的涵義。這樣做是為了把一切窮運和晦氣統統都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套和窗簾。到處都洋溢著歡歡喜喜掃塵,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掃塵”過後,大人們就開始準備年貨,為了讓家人們吃上一頓好的年夜飯,他們也不辭辛苦。

  終於到了大年三十,大家都開始貼春聯,為節日增加喜慶的氣氛。除此之外,人們還要貼上倒著的“福”字。“福”字指“福運”、“福氣”,把“福”字倒著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現在的“福”字貼,更是花樣繁多,有的還有在“福”字的周圍加上壽星、壽桃、龍鳳呈祥、五穀豐登和鯉魚躍龍門等等圖案。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都在做年菜,家鄉春節的的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喻意。例如,過年時家家常吃餃子,餃子的形狀像元寶,過年時吃餃子有“招財進寶”之意。過年時,人們

  還吃年糕,因為“年糕”與“年高”為諧音,所以有“年年都能步步高昇”的意思。另外,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和白銀,有“新年發財”意思。還有,過年人們都吃魚,有“年年有餘”的意思……

  做好了年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分外的熱鬧。一家人難得能團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大餐,因此,所有的人都是開開心心,其樂融融的。

  吃過了年夜飯,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小家庭,洗澡過後,穿上新衣,迎接新年的到來。現在,大多數人家都會在這一天晚上觀看中央一套直播的“春節聯歡晚會”。直到新年的鐘聲敲響後,大家才會放鞭炮,放煙火。這樣的鞭炮聲和煙花會一直到深夜。

  新年過後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晚輩都要到長輩家裡去拜年,祝長輩們長壽安康。另外,長輩還要分別給晚輩們壓歲錢。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有“平平安安過了一歲”的意思。這一天裡,同輩人如果見了面,也要說聲新年好。以示對對方的新年祝福。 家鄉的春節過得多麼熱鬧啊!這樣一個喜慶的節日,這樣一個古老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可見它對人們是多麼重要。我愛家鄉的春節。

家鄉習俗作文 篇2

  清明節,在陰曆四月五日,最適合農耕。其前後氣溫回暖,最大機率下小雨,杜牧寫的《清明》就讚頌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今天中午,回到奶奶家裡。本來想著能大吃一頓,但奶奶只是端出了一盤饅頭,旁邊還有一碟鹹菜。我跑過去拿了一個大的,以為是饅頭糕。結果,咬了一大口。“怎麼這麼硬?好涼啊,跟冰塊是的好難吃。”說著就要扔到水泥地上,卻被奶奶一把抓住,說:“你就將就著吃吧!”我死活不吃,腦裡卻閃出一個想法:四月四日為什麼要吃涼的?我搶來爸爸的手機,在網上查了查。原來,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所以這天要吃涼的。到了晚上,吃了幾個饅頭,我便悻悻地睡了……

家鄉習俗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鄉在石泉,那裡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會在不同的季節繪製出不同的景色,水會在不同的季節向你展現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熱情好客,不管你們認識與否,只要你需要幫助,他們總是會放下手裡的活來幫你。最令人喜歡的不是那的環境,而是那獨特的風俗。

  我最喜歡家鄉的春節,家鄉的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大街小巷到到處張燈結綵,小孩子們把作業的煩惱拋到了九霄雲外,在大街小巷中快樂的奔跑玩耍,大人們在家準備著年貨,街上到處是美食的香味。

  除夕那天,天剛擦黑,幾隻煙花就迫不及待的衝向天空,在天空中綻放出朵朵鮮花,除夕之夜還要守歲,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幾乎沒人睡覺,除此之外除夕還有一項大的活動,就是吃年夜飯,每當此時,在外奔波勞碌了一年的親人們都會回家感受家的溫暖,在吃年夜飯時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盤子,長輩不但不會說你,而且還會願你歲歲(碎碎)平安。

  這就是家鄉的春節,這就是家鄉獨特的風俗。

家鄉習俗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福建永春。每年在春節這個傳統節日裡,家鄉舉行著各種各樣古老的慶祝活動。我最喜歡的是“遊神”。

  正月初,“遊神”活動是最隆重的。全村子的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不僅準備好各種果蔬肉類等供品,還要備好一疊疊金紙香炮,然後會召集一些強壯的青年人去用轎子抬神靈,圍繞著村子游一圏。一路敲鑼打鼓,游到哪家門前,那家人就會拿出備好的供品祭拜,還要燒金紙、舉香、跪拜神靈,祈求菩薩保佑全家老小平安健康。

  這天,我們全家早早地準備好,等待著“遊神”隊伍到我家門前。鑼鼓聲終於越來越近了,我興奮極了。看見了好幾個人走在前面,穿著道家服,手上拿著專用放炮器,炮聲“噼噼啪啪”響個不停。後面跟著舞獅隊,舞的獅子可真精彩。再後面,幾個人抬著轎子,上面坐著從廟宇裡請出來的神明。只見“遊神”隊伍圍繞著祭品桌轉圈。大人們把煙炮點燃了,現場出現了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煙花,有的像肥肥小貓,有的像可愛的小狗,還有的像雪白梨色的小馬……好看極了。我手上舉著點燃著的香,跪在地上,眼睛卻偷偷瞄著桌子上各式各樣的巧克力、餅乾、蘋果……“祭品好豐盛。”我嘀咕著,忍不住直流口水。

  家鄉的春節習俗真有趣,歡迎來年到我的家鄉過節。

家鄉習俗作文 篇5

  精彩的生活,有著精彩的習俗!我不知道我的認知是否正確,但我絲毫不認為我的家鄉的習俗比不上別地,我一直相信,家鄉的民俗有著我無法形容的精彩!

  在春節,有著很多有趣的事情:在大年初一至初五會製作酒釀蛋同家人、客人們分享。自家釀造的香甜的米酒,加上蒸熟的烏雞蛋,再添上又甜又大的蜜棗,撒上有著調味作用而又有營養價值的枸杞。一碗香甜的酒釀蛋便成功出場了!相信沒有客人能夠抵擋那香甜的誘惑……而在這時,即使不是客人的我,也忍不住先嚐下一口,看著家人與客人那慈愛而又帶著哭笑不得的眼神,就感覺這才是春節的最大享受!

  還有就是祭拜天地,每次在過年的期間我們都要祭拜天地,讓他們保佑我們可以全家安全一年裡不會出事。我們要把豬頭和一些吃的東西放在桌子上,拜天地這樣可以全家幸福。每次拜佛的時候,我都淘氣地對著佛像做鬼臉,雖然總是被家人制止,但我相信,在這一年一次的盛會中,佛主是不會介意我的小小舉動的……

  在春節之後的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做湯圓、麻琪(一種油炸湯圓,裡面通常會放慢豆沙等香料。)糯米制的湯圓,在晶瑩的湯汁中放射出迷人的華光。輕輕咬一口,酥脆而又可口的香芝麻糊或者豆沙就從湯圓中流出來,令人回味無窮!而在吃完湯圓後,又有絢爛多彩的煙花欣賞,所以元宵節一直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划龍舟也是在贛南地區非常盛行的,龍舟的代表隊都以鄉、公司集團等劃為參賽單位……雖然在我的身邊無幸見到這種盛景,但我一直很嚮往這樣的比賽,等今年有機會,有一定要見識見識!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精彩的習俗,精彩的文化;這就是精彩的我的家鄉——精彩的江西贛南!

  我以此為榮!

家鄉習俗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山西,那裡盛產煤炭。那裡過年的習俗很有趣。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

  早飯過後,家裡的男的就去貼對聯,女的就在家裡做飯。我和哥哥一起去貼對聯。他們那裡貼對聯不用膠帶,用一種叫漿糊的東西。我們把對聯抹上漿糊,端端正正地貼在門上。紅豔豔的對聯很喜慶。

  正在這時,爸爸在家裡已經把紅燈籠準備好了,掛在了門框上。

  快開飯時,爸爸從家裡拿來了一些磚。我很好奇,這是幹什麼呢?原來是要做個火爐,晚上點上火,願明年紅紅火火。

  我一進家門,就看見大媽正在做年糕。只見大媽把豆沙放入面裡,捲成一個卷。我們一定認為下一步是用刀切,那就錯了。這裡不是切年糕,而是割年糕。用什麼割呢?找來一段白線,然後抻直線,放在年糕上用力向下割。把年糕割好,放入鍋中炸。就做好了香噴噴的年糕。

  初一,大家爭先恐後地來到山上的廟中。我們也去了,願自己風調雨順。我們每個人領了一條平安繩,興高采烈地下山回家了。

  家鄉還有好多風俗,我就不細說了。如果你感興趣的,可以來我的家鄉親自體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