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理> 【實用】心理作文彙總七篇

心理作文

【實用】心理作文彙總七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理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心理作文 篇1

  今天,我們班即將頒佈九月份的月總平均成績。開學之後的一個月,考試連天。各路“豪強”一直在激烈的“搏殺”,在今天,終於告一段落。但今天,我們每個人卻都比考試還要緊張。到底得了第幾呢?能進前20嗎?我的對手考過我了嗎?

  而我,確是比較鎮靜。開學後的一個月,我的成績雖不差,但因在最後一次英語中發揮失常,據我自己的統計,惜敗於我的對手。雖然不甘心,但成績已無法改變。現在我的心中只有一個疑問:“我考了第幾?”

  老師慢悠悠地走了進來,全班同學立即緊盯著大螢幕,模糊的字跡慢慢地變得清晰。第一,是我?不可能呀!隨後,我突然明白過來,我的對手生病,有一科沒考。立即,一種喜悅湧上了我的心頭,讓人不能自已。這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這次總排名,我奪得了第一,這還得感謝對手的請假,而這,讓我感到,健康,很重要。

心理作文 篇2

  最近的生活,過的既輕鬆又焦慮。輕鬆是因為最近一段時間都沒有工作,覺可以睡到自然醒,也沒有工作的任務和壓力。焦慮是因為這樣的日子不能一直這樣持續下去。這一段時間,在網上投簡歷,找工作,然後去面試。後來終於決定在新東方工作,對於學英語的來說能進新東方工作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真的進了新東方,工作了幾天,卻發現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於是又辭了職。應聘的新東方的工作是考研學習師。具體來說要做的工作是上課,聯絡學生老師和教務。通俗的說就是班主任。上課不是主要的工作,聯絡學生維護學生是主要的工作。接下來又是面試,工作時間合適的,離家比較遠。離家近的,要六個月才能轉正,而且試用期期間的五險是沒有的,轉正之後開始給繳納五險。之前就在聽別人說,今年的經濟形勢不好,就業形勢不好。上份工作離職已經三個月了,下一份工作還沒有目標。平安保險公司讓我去做人力,是負責員工的招聘與離職,很輕鬆的工作,早八點半到晚五點,試用期三個月,轉正之後公司繳納四險。我還在猶豫要不要接受這份工作,因為這工作在別人看來可能是沒有技術含量,而且收入不高。在家休息了三個月,壓力越來越大,心情也越來越焦躁,未來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每個人都想要一份體面輕鬆掙的又多的工資,我上一份工作就是那樣的,在編的公立學校老師。可是因為自身的原因,義無反顧辭了工作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切重新開始。我要學會自我調節,把壓力變成實際的行動,堅信未來是美好的,煎熬與壓力是短暫的,總有光明在等著我!

心理作文 篇3

  今天,天特別冷,窗外的風颳得呼呼的,可是我仍然想著去打球。

  從8點半開始,我就一個勁地問媽媽:“到底能不能去了?”“到底能不能去了?”把媽媽都問煩了。一直等到十點的時候,才來了訊息,可以去了。那時我才放心,因為我這個周又可以既鍛鍊身體有掙錢了,呵呵!

  很快,我們就來到了籃球場,打起了籃球。比起上週,我自己覺得自己的技術又提高了。雖然天冷風大,我卻覺得投籃的時候很順手,一會一個,一會一個……老爸可能是看我進球太多了,所以告訴我,每球該成2塊錢了。就是這樣,我在不長的一個小時裡就進了33個球掙來了66塊錢,你說,我掙錢容易嗎?

  希望大家都來鍛鍊身體,都能有一個好體格。

心理作文 篇4

  一、寫什麼與發現思維

  “寫什麼”實質上是解決文章內容的問題。從寫作過程來看,主要包括主題、立意、選材三個階段。其中材料是作文的基礎。“寫什麼”主要解決材料問題,不少學生在動筆之前往往有“無米”之感,思緒茫然,一片空白,有人引學生的一句順口溜,說是:“作文難,難作文下筆無言難成文,頭兒空,肚兒空,空來空去空對空。”一般人據此認為學生作文難是由於生活貧乏、感情空虛,因此無話可說。其實,正如劉國正、張定遠先生曾指出的:“像中學生這樣的年紀,已經閱歷不少,大至世界和社會,小至學校和家庭,其中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會扣動他們的心絃,引起他們的關注和興奮,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興趣愛好、‘供求和理想,他們有一個時而變換色彩,時而湧起波瀾,天真爛漫的生活領域,有許多可以取來作為生活的材料。”針對學生動筆之前的“一片空白”,不知“寫什麼”的思維障礙,教師指點和點撥要注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中的發散思維能力。

  1.流暢性

  社會生活具有多面性,有些生活現象就如多稜鏡,可以折射出不同光,常規思維思考問題往往從一點出發,沿著一個方向想開去,缺少左顧右盼、縱橫聯絡,因而思路容易受阻。作文教學中訓練寫作立體發散思維的流暢性,可以“多路出發”,即啟發學生從事物的某一點出發,向四面八方展開聯想,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思考、試探與求索,並隨著變化情況隨時修改思維內容,不拘一格,縱橫輻射,使發散的量越來越好,從而開闊思路,以致思如泉湧。用“多路出去”訓練寫作主體發散思維的流暢性,可以促使寫作主體神經系統的活動頻繁,加強神經元之間的聯絡,促進大腦功能開拓,有利於開發寫作主體的智力,使其心智活動達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境地。

  2.變通性

  變通性以流暢性為前提,頻繁擴散為主,使寫作主體溝通各主體之間的聯絡,不斷拓寬其思維空間,從而達到“思接千載”、“視到萬里”的境界,寫出的文章不落窠臼,蘊含豐富。如“木質”和“皮球”是兩個離得很遠的概念。若經過五步聯想,就可以從木質聯絡到皮球:木質———樹林———田野———球場———皮球。再如“天空”和“茶”:天空———烏雲———雨———水———茶。聯想可以有條不紊地把資訊保持在大腦中,保證迅速檢索出需要的資訊,隨意使用需要的記憶材料,作文教學中訓練寫作主體發散思維的變通性可以從“尋找聯絡”出發,即透過聯想,使表象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並選擇一個聯絡中心,使多種表象多多碰撞,觸類旁道,由此發散出一系列聯想。

  3.獨特性

  訓練寫作主體時,不僅要“準”,還要“新”,即“換之運思”出發,將寫作主體思維的物件作某種變換,即以一種反中求正、異中求新的思維方式,要求寫作主體不人云亦云,敢於發表與眾不同的意見、設想,或在思路選擇上與眾不同;或在思考技巧上另闢蹊徑;或在思維過程中標新立異;或在思維方法上獨樹一幟;或在思維結果上鶴立雞群,如此等等,不一而是。用“換之運思”訓練寫作主體發散思維的獨特性,使學生擺脫思維定式的牽絆,鍛鍊學生勇於創新、求異的氣魄和膽量,同時培養他們“見前人之所未見,發前人之所未發”的探求精神,達到“別有洞天”的境界。

  二、“怎麼寫”與輻合思維

  葉聖陶先生說:一篇文章的寫成,最要緊的自然是“說些什麼”,這是所謂的內容,有什麼可說的,最要緊的是“怎樣把它著手組織”。從寫作過程來看,“怎麼寫”同樣包括構思、表達及修改三個階段。其中,思路是作文的線索。一篇文章內容的展現,是透過一些小思路完成的,如果思路堵塞,那麼即使頭腦中有許多與題目相關的材料也不會被啟用,而思路暢達,頭腦中的材料就會沿著思路被啟用並被組織起來。“怎麼寫”主要解決的是思路問題。針對學生動筆之前的“一團亂麻”、不知“怎麼寫”的思路障礙,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中的輻合思維能力。輻合思維是與發散思維相對應存在的,作文教學中將不同方向的材料,經過不同角度的思考,經過分析、綜合和篩選,集中到中心點,圍繞形成清晰的思路和結構。首先,引導學生確立文章的中心,選取自己體會最深的一點,從“一團亂麻”抽出思路,作為全文的綱,圍繞中心安排文章的材料及佈局。其次,理清思路,這是構思的關鍵,思路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以客觀事物為基礎,經過寫作主體觀察、理解、認識的過程,形成對這些事物的印象、看法、態度和情感,繼而進一步對這些印象、看法、態度和感受進行分析和綜合,條分縷析,理出頭緒,這就是所謂的思路。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寫作主體的創造性思維,既要訓練其發散思維能力,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又要培養其“輻合思維”的能力,解決“怎麼寫”的問題,同時,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既要從“發散”到“輻合”,又要使“輻合”中有“發散”,使學生作文不斷求活求新,得出富有創造性的結論。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品質。不過,中學生作文“求新”不同於作家的“創新”有自身的.內涵,在訓練中要掌握一定的分寸。中學生掌握的基本要求是中心明確、文通字順,求新應理解為:善於突破自我,突破思維定式,在同齡人中形成對客觀事物比較獨特的認知和感受。

心理作文 篇5

  前幾天,突然接到生物競賽的通知,讓我始料不及,雖然報了名,可我正全力以赴準備期中考試,把生物競賽的事忘得一乾二淨。

  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向大會議室奔去,走到外面時,我聽到不是寂靜無聲,而是熱鬧非凡。坐進去,眼前的景象令我驚呆了,考場裡的學生四處竄走,各排討論的熱火朝天,沒有半點考試的樣子。這不是生物競賽嗎?怎麼就成了人人叫賣的菜市場,不得不使人倒吸一口涼氣。

  找了個僻靜的位置,坐下來認真答題。和往常一樣大體看一遍然後動筆,這一看,讓我驚呆了,怎麼都是上學期學的知識,經過三四個月我記得的也不多,再加上又沒複習,我可怎麼辦呀?只好硬著頭皮寫下去,手掌心開始冒汗,一道道題目橫在我面前,過也過不去,一遍下來,我已把簡單一點的題目做完,卻發現幾乎有半面的卷子都沒做,一看時間已過半。拿筆的手上的汗出的太多了,我費勁腦子怎麼也想不出來。此時的考場仍舊鬧哄哄的,我無力地癱在桌子上,打算放棄,就這樣交上去。

  忽然,一個不好的念頭從我腦海閃過,我立刻打了個激靈,迴轉過來後,立刻責罵自己:“你怎麼能有這樣的想法,你是一個品質良好的人,怎麼能抄呢?”這是我的思想分裂成兩種,白小人說:“堅決不可以抄,注水了的成績害己害師,要誠信考試,誠信乃做人之本。”黑小人說:“沒關係,反正現在這麼鬧,沒人知道你作弊,你看他們不都問別人嗎?”聽到自己內心的兩種聲音,我不知如何抉擇,腦海裡忽然浮現萬老師鼓勵的笑容,同學們信任的目光,我下定決心,自己做,我繼續拿起生物試題,認真分析,仔細解答,差不多人都走完時,我才交卷,不經意間看到剛才坐在我身旁那位同學和她剛交上去的試卷,我臉上一陣紅一陣百,趕忙愧疚的低下頭,幸好剛才我沒有作弊,否則我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那位同學了。試卷發下來了,成績並不太好,但那是我真實的成績,沒有虛假。

  這次的經歷讓我受益匪淺,我戰勝了做不心理,相信這種不好的想法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以後的大考小考中,我會做出最真實的答卷。誠信做人之本,務實成才之基。

心理作文 篇6

  我家陽臺上有很多花,它們排著隊競相開放,美麗極了。

  你看,中間最大一盆是矮牽牛,無數朵粉紅色的像喇叭一樣的花兒,從綠葉中鑽出來,在重重疊疊綠葉的點綴下顯得十分豔麗。它的左邊還有一盆牽牛花,開著鮮紅的喇叭花,再左邊是一盆開得金燦燦的黃麻子花。它旁邊的大花盆裡有一株鐵線蓮繞著細小的藤,開著幾朵紫色的6個花瓣的花。粉色牽牛花的右邊有兩盆多層花瓣的牽牛花,花朵白裡透紅、紅裡透白,像一個美麗的繡球。再右邊是一盆天竺葵,也開著一團團鮮紅的花朵。

  這一盆盆花在陽光下顯得嬌滴滴、水靈靈的。我家的陽臺,成了它們展示青春活力的地方。

心理作文 篇7

  心理描寫

  孩子存在問題

  死板、任人擺佈 麻木、機械、不會說不會懂沒感情、機械、不說、呆、呆板、木訥、沒心沒肺、面無表情、心理描寫不真實、口語化、替別人思考、替人物開口、不具體、記流水賬、木頭作文、說假話、心理描寫生硬、就一句話,概括性的、說、最喜歡我想、每一句話李都有我想、開口只有你說他說我說、總是說,我想:、就會用“心想”不會用其他詞代替 、沒有進行心理描寫的意識、我感覺、不真實,記流水賬、喊口、太簡單、囉嗦

  方法一:1、把我想 想改一個動詞(把想,換成和想有關的另一個詞)讓他的心動一下 思、慮、思念、掛念、想念、思索、斟酌、推敲、考慮、盤算、思考、鑽研....... 回首----回顧----回憶----回想----感觸----感想----夢想----空想----幻想----設想----假想----理想----猜想----料想----妄圖----妄想----惦念----想念----冥想----沉思----尋思

  方法二:自己和自己說話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些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事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孩子內心獨白的方法——想象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就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她可以從那兒一直看到屋裡: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擺著精緻的盤碗,填滿了蘋果和葡萄乾的烤鵝正冒著熱氣。更妙的是,這隻鵝從盤子裡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可憐的小女孩走來——這時候,火柴又滅了,面前沒有別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幻覺描寫)

  換一個詞語+幻覺描寫

  望著窗外難得一見的雪景,我幻想著:我要能回到童年該多好呀,可以在雪上打滾,在學地裡捕小鳥,太有趣了!

  天亮了(你想到了什麼?)讓心動起來

  內心獨白(用想象,寫自己的內心想法)讓自己和自己心裡說話

  壞了,媽媽肯定打我了,怎麼辦?想到這,我的腿直到哆嗦,臉都白了,不行,回家一定求助奶奶,讓奶奶護著我。就這樣吧!

  我的心咚咚直跳,媽媽肯定又要批評我了,我就給媽媽說今天給同學送東西了,不行,媽媽不會相信的!還是實話實說吧,媽媽生氣打我怎麼辦?我放慢腳步,不敢往前走,路燈下只剩下孤伶伶的我,我害怕極了,唉,到底怎麼辦麼?

  想到媽媽擔心的目光我遲疑的腳步又變得飛快起來,這種惡劣的天氣他更擔心我的安全吧。走到門口不禁把耳朵貼在門邊上又遲疑了會,剛才的勇氣又消失殆盡了。心裡像踹了個小兔子。。。。

  方法三:加入環境描寫或動作描寫體現心情

  例子:路燈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這回又晚了。我慌慌張張地向家裡跑去。一路上,爸爸黑邊眼鏡後面那雙嚴厲的眼睛,不時地出現在我眼前。我的心立刻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我一路小跑,心裡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幾天爸爸剛剛說過,放學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別處去玩。可是我剛堅持三天,就又給忘了。這回爸爸一定會特別生氣,說不定還要揍我呢!這時,我放慢了腳步,怎麼辦?現在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向爸爸承認錯誤,請他原諒。想到這兒,我就加快了腳下的速度,飛速地向家裡跑去。

  小結:讓自己和自己心裡說話,加如動作、神態細節描寫

  語文課開始了,老師把批好的試卷發了下來。在拿到試卷之前,我緊張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試卷拿到手以後,我一看不及格,很是傷心。

  訓練自己和自己說話:

  例子:我不停地在心裡唸叨:“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聽錄音機,不看電視,不打遊戲機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著打遊戲機,考試前一天還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個小時的電視。老師啊,發發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後上課一定好好聽講,千萬別讓我不及格啊!” 試著將自己剛才說的話再寫長一些,讓句子豐滿起來,來孩子們加一些

  加入一些想象:我彷彿看到我似乎看到試著加一加

  我彷彿看到了老師滿面的怒容,彷彿聽到了父母悲傷的嘆息聲和旁人的嘲笑聲。我是多麼地懊悔,多麼地傷心呀

  我似乎感覺到了老師失望的嘆息聲,和媽媽恨鐵不成鋼的面孔

  環境描寫:景物描寫,烘托人物心情

  風呼呼地颳著,好像在嘲笑我:這下沒考吧,看你以後還貪玩嗎?

  同學們一個個屏住呼吸,剛才還沸騰的教室此時鴉雀無聲

  教室裡同學們的吵鬧聲攪得我心神不寧,窗外的小鳥也嘰嘰喳喳地叫著,彷彿在嘲笑我呢

  例子:天陰沉沉的,不時刮來陣陣冷風。風颳到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寒顫。語文課開始了,老師要把批好的試卷發下來。教室裡靜悄悄的,只聽見“沙沙”的發試卷的聲音,“嘩啦!”我的心隨之猛跳了一下,一個同學不小心把書碰到地下。同桌的試卷已發下來了,72 分,看著同桌哭喪的臉,我不由得心裡直打鼓,我緊張得要命,怕自己考砸了。

  方法四:積累心理描寫詞語,讓心理描寫更真實

  認真地思考——絞盡腦汁、左思右想、苦思冥想、思索、思忖、沉思、思來想去、抓破了後腦勺

  眉頭緊鎖、筆在我手中不停打被打轉著、我雙眉緊皺,緊咬嘴唇,真是太難了,急得我像熱鍋上的螞蟻、頭髮都被揉成鳥窩了,怎麼就是不開竅呢、我腦袋瓜子都要想破了

  猶豫不決、思前想後、左右為難、心中兩個小人在打架、心裡兩個小人在打架,都說 選我選我,我是對的、我心裡好像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樣、我心裡敲起了小鼓、我很懊惱, 聯絡:不能用我想的字樣,卻能感覺開心

  聽到這個好訊息,姐妹倆手拉手跳著,笑著,花裙子迎風擺動,活像一對活潑、愉快的花蝴蝶

  作業:“爸爸去開家長會了,我心裡十分緊張,很擔心爸爸回來罵我,一聽到門外的腳步聲,我就感到害怕,真希望我能逃過這一劫”

  寫成一個片段,合理使用心理描寫

  小結:心理描寫有淺入深的訓練,讓孩子的心動一下1、(把想,換成和想有關的另一個詞)2、讓孩子利用豐富的想象(自己和自己說話)3、學會結合周圍的環境體現人物心情。最生動的心理描寫,不用我想等詞語,卻能豐滿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