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細節> 【精華】描寫細節的作文8篇

描寫細節的作文

【精華】描寫細節的作文8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描寫細節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描寫細節的作文 篇1

  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緻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的描寫之中。正確運用細節描寫,對錶現人物、記敘事件、再現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李準曾經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作文中,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就應對細節進行描寫,做到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給人以真切的感受。

  一、細節描寫的作用

  1.生髮故事。典型的細節是生活中最集中、最活潑的因素,能抓住某些典型的細節,就可生髮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構思出一篇作品。《雞毛信》關於海娃逃跑的情節,就是透過一系列描寫實現的:“雞叫二遍了,海娃哪還躺得住,他坐起來一看,門口的哨兵正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起來,踮起左腳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輕輕撥開,從小鬍子身邊跳過去,閃到門邊,又輕輕地邁過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邊的路上。”“哪一個?”街那頭的哨兵吼起來。“喂牲口的!”海娃裝著大人的聲音回答。那個哨兵就不理會他了。海娃走進牲口圈,一把抱住那隻老綿羊,把它尾巴下的雞毛信解下來,揣進口袋,撒開兩腿就跑,一口氣跑上莊後的山樑。”

  2.深化主題。典型的細節能夠深化主題,揭示生活的本質。如《儒林外史》中嚴監生伸出兩個指頭,示意挑掉一根燈草的暗示;《孔己己》中孔己己的長衫,“多乎哉,不多也”的話;《阿Q正傳》中阿Q臨刑前畫圈唯恐畫不圓的遺憾;《荷花澱》中水生嫂叫葦眉子劃破手指的描寫……這些都是典範的細節描寫。這些成功的細節描寫,給讀者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無疑起到了突出、深化的作用。

  3.刻畫人物。在作文中要塑造典型人物,賦予人物以豐滿的血肉和活潑的生命,這就需要細節。細節是對人物進行典型化、賦予人物以血肉和生命的主要手段。如《孔乙己》寫孔乙己給孩子們分茴香豆,一人一顆,孩子們吃完卻不肯散去,眼睛盯著碟子,孔乙己著了慌,一邊伸手保護碟裡的豆子,一邊說:“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透過這些細節描寫,孔乙己貧窮迂腐而又善良的性格特點得到了深刻的表現。

  二、細節描寫注意的問題

  1.細節描寫要真實。優秀作文之所以具有扣人心絃的力量和發人深省的藝術魅力,離不開作者巧妙的構思。然而藝術的成功更離不了真實而生動的細節,真實是藝術的生命,也是細節的生命。古今中外的寫作大家,都很重視細節的真實性。

  2.細節描寫要典型。《水滸》第七回寫高衙內調戲林沖妻子未成,與其父高俅密謀陷害林沖。這時林沖正為在街上買到一把寶刀而欣喜若狂,作者透過細節反映了林沖的心情:“林沖把這把刀翻來覆去看了一回,喝彩道:‘端的把好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我幾番借看,因為不肯將出來。今日我也買了這口寶刀,慢慢和他比試。’林沖當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間掛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刀。”這個“喜極看刀”的細節,是林沖後來誤入白虎堂的鋪墊,林沖買得寶刀如獲至寶,所以很容易上高俅父子的圈套。如果沒有這一細節,情節的發展就會顯得突兀,或不可能那樣合情合理。同時這一細節也深化了全書“逼上梁山”的主題。

  3.細節描寫要生動。記敘文都有故事,故事是生活中發生的事,寫故事當然也是再現生活的一個手段。但是,它只是作文的一個梗概、一個骨架,要把它寫成作品,還要靠生活細節來豐富、充實,才能感染人。作文能使讀者身臨其境,能使讀者在頭腦中造成“真實感”、“現場感”的,還是生動、具體的細節。沒有具體、生動的生活細節描寫,作文就難以感動人、感染人。

  三、如何進行細節描寫

  1.在課文中積累細節。細節給文章注入的活力和光彩是其他手段無法比擬的。從學生接觸課文開始,細節刻畫就已經滲透在課文之中了。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看得細一些、深一些,讓學生懂得,這樣寫會使文章更生動、更具體、更能反映人物的內心,在無意識中滲透細節描寫的概念,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瞭解其作用。如都德《最後一課》對老師的描寫: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這個服飾的細節描寫,揭示了韓麥爾先生與平時截然不同的穿著,從而把他的愛國精神表現了出來。

  2.在生活中觀察細節。學會觀察是學生作文成功的一把鑰匙。會者,細枝末節歷歷在目;不會者,粗枝大葉也未必看得清。在觀察事物過程中,我要求學生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對事物作非常細緻的觀察。如描寫夏天的一個夜晚,一學生寫的這一段文字:在一個靜謐的夏夜,我獨自走在鄉村小道上。抬頭仰望,銀河閃閃發光,一輪皎潔的明月像玉盤鑲嵌在星空中,月光瀉在樹林中,一團團樹影躺在地上。清脆的蛙聲,在夜裡特別響亮,一個寧靜的夜晚也因此生動起來了。

  3.引導學生仿寫課文中的細節。在語文課文中,有很多細節描寫值得我們指導學生進行仿寫。如《荔枝》:“母親撲哧一聲笑了,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著荔枝,然後用小拇指甲蓋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託著荔枝,像是託著一隻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愛憐地望著捨不得吞下,嘴裡不住地對我說:‘你說它是怎麼長的?怎麼紅皮裡就長著這麼白的肉。’”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充分顯露出母親第一次吃荔枝的欣喜與激動之情,可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身邊某一個人吃東西時候的神態、動作等方面寫一段話。

描寫細節的作文 篇2

  今天,父親又坐在那小小的樹旁,端著一小杯度數不高的酒,小口小口的喝起來。我知道,父親又在想“阿黃”了。

  “啊黃”以前總在那樹下乘涼、吃飯、睡覺和與父親戲弄。對“阿黃”來說,父親是“啊黃”的全部。對父親來說,“阿黃”也是父親的全部了。當然除了家人之外。在父親有好吃的,有心煩的事時,都會找“阿黃”來分享。

  一到,在“啊黃”死去的那一瞬間,父親卻也不知怎麼了。有一段時間整天悶悶不樂的在那樹下喝著那酒。問父親是不是想念“啊黃"了。父親也假裝笑著說:“有什麼好想的,不就是一隻狗嗎?過幾天買過一隻就好了。孩子,你想多了,爹只是想喝喝酒"。慢慢的父親也很少到那棵樹下。只是偶爾在那樹下喝兩口酒就離開了。

  記得有一天,父親卻一直在那樹下喝著酒。出於擔心父親喝壞了身體。我走過去坐了下來,對著父親說:“爹,少喝點。現在都也經21點多了。早點休息"。但父親看起來好像也經醉了。父親口中時不時傳來“阿黃"的聲音。我心中疑惑。不就是一條狗嗎?值得想這麼久嗎?還把我當成狗看?我指責的說:“爹,您要這麼專心於一條狗嗎?"父親這時才晃過神來,對我說:“孩子啊!要不是“啊黃"陪著我,我有什麼事都可以對他說。現在……”我突然明白了父親的心。我又對父親說:“您不可以對我說、對媽、對姐,對哥他們說嗎?”結果父親卻哭了,說著你幾個學業重要。別管這些了。"接著又端著酒杯喝了起來。一直喝到了22點多。

  我才真正明白了父親對“啊黃”的原由。也才感到了內心種種的棘痛。眼瞘裡傳來一股股不知名的淚珠。

  現在,我作為孩子為一能做的事也只能在父親喝酒時陪陪父親。也只這樣了。

描寫細節的作文 篇3

  走進一座古董店,拿起了一塊晶瑩剔透的寶玉。把這塊寶玉放到手中靜靜地端詳,哇,多麼巧奪天工的雕琢啊!透明中倒映出丹紅,光滑中撫摸出流暢;各方面幾乎完美無瑕,令人愛不釋手。但是當我仔細的摩挲著它的邊角,敏銳的目光頓時鎖定住了一道細微的裂痕。我有些失望,世上還是沒有真正的完美;哪怕是一小道人類能力覆蓋不了的邊角細節。我開始陷入了深思,人生到底需要在意細節嗎?在意又怎麼樣?不在意又怎麼樣?

  我們也許真的需要在意事物的細節。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由原子,電子,夸克構成;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我們就接觸不到事物更深層的本質;這不光體現在由嚴禁理論,精密計算寫出的“科學”二字。宏偉的長城,離不開數不清的磚頭的層層累加,參天的古木,少不了細枝末節延伸擴散。正是有了這些堆砌的密不透風的細節,才構成了歷史的雄渾滄桑之感,生命的壯闊寬廣之美。宇宙萬物,沒有細節的層層累加;都將是虛無縹緲一片空白。

  很大的東西往往只是一個膚淺的表面,真正的本質卻潛藏在細節當中。比如說一個人貌似深不可測的性格卻能在一次失控的言行中清清楚楚的表現出來,因為偽裝就怕被貌似微乎其微的小事點破。不光是內心世界無比複雜的人類,沒有生命的物質同樣如此。電子亞層能級,雖說是在奈米級顯微鏡下都觀測不出來的微乎其微,但是這些軌道卻無比準確,清晰地畫出了化學元素電子運動的規律,立起了一道不朽的科學裡程碑。

  更重要的,細緻入微的關心,才見真情。因為表面上冠冕堂皇的敷衍無論如何都表現不出那一份設身處地的體貼與關懷。真正愛一個人,你會用心去體會她內心中的每一絲感受。這個人可以是你的父母高堂,兄弟姐妹,妻子兒女。只要你發自內心的愛他們,勞累時,哪怕一句輕輕的問候;失落時,哪怕一個輕輕地撫摸。就是這些小動作,人間才有能夠融化寒冰,癒合創傷的真情。細節中,方見大愛的能量。

  看來細節的確很重要,但是如果你要換個角度想想呢。正因為任何宏偉的東西都離不開腳踏實地的累積,所以一個人也應該擁有高瞻遠矚,一覽無餘的全域性觀。因為對於一棵參天古木來說,真正強大的生命力在於健旺,茁壯的主幹;沒有他們,就是有再多的細枝末節,也不過是一株矮小的灌木。同樣,對於人來說;心胸寬廣的人是不會整天糾結著他人細枝末節不放的。因為心胸寬廣的人看的是大處,活出的是豁達。再回到那塊寶玉身上,普天之下沒有一塊寶玉身上沒有瑕疵。人類把欣賞的眼光不切實際推到了與極端同義的“完美”,到最後得到的都是一絲絲細小的瑕疵與一股股抑制不住的失望。與其困阻於不可能達到的極致面前,倒不如以一顆平常心去審視大處的美。細枝末節應該是錦上添花,不應該妨礙大雅。

  把凝眸的目光從寶玉身上移開,我感覺一道啟蒙的光芒穿越了我的心扉,射入了我的心底。人生為什麼要糾結於這些細節?要求太高,帶來的只有失望。如今人類連光速都突破不了,何況浩瀚悠遠,天外有天的宇宙空間。當然細節還是不能夠忽視的。因為人的一生真生努力追求的是快樂;快樂中也有細節的存在。有些細節是不允許忽視的,因為從這些東西身上,你能夠看到本質與本性;在深度中細細體會人生的心辛百味,世界的千姿百態。深刻,與快樂,這又是一個需要去調和掌控的度。

描寫細節的作文 篇4

  細節是放學回家後母親的一聲問寒問暖,細節是做完作業後父親的一句早點睡覺,細節是講完題後老師詢問你是否懂得的眼神,細節是生病後朋友遞來的一絲不苟的筆記。細節很小,卻讓人持久地感動。

  我們都只是平凡人,有時甚至只能算是庸碌。生活是由雞毛蒜皮的瑣碎所串聯的,沒有八點檔肥皂劇中的戲那樣煽情,卻有比電視劇更加真實,更感人的細節。

  孟郊寫下了“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細節,讓無數遊子為之落淚;王維寫下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細節,讓無數行人為之嗟嘆;蘇軾寫下了“小軒窗,正梳妝”的細節,讓天下有情人為之唏噓。只是細節,又不止是細節,它包括了細節本身背後的深深情感。

  常常感動於倫勃朗的《猶太新娘》,穿著美麗衣飾的夫婦,有著沉鬱內斂的表情,暗色的背景下,兩個人相依偎著,沒有對望的雙眼,沒有起伏的情節,只有相握的手,彷彿是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攫住了畫家的心,讓它留在畫布,即使是幾百年後,依然默默相依,此情不渝。

  而對觀者來說,無論多麼華麗的衣服都掩不住的,是他們的深情,是相濡以沫共同走過的,和還將要走下去的人生歷程,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諾言。這是一個多麼淡然而又有深情的細節。

  同樣的深情也常在生活之中,其中有母親為父親端上的一杯熱茶,織就的一件毛衣;有父親為母親充好的一個熱水袋,倒好的一盆洗臉水;也有他們幫我準備的一日三餐,和我替他們輕輕的捶背。

  我們不能希求生活變得如何偉大,我們只求把細節做得更好。“一句話,一生情”,歌詞有時就這麼輕易道破了生活的真相。真正的溫情,只在細節中默默傳遞;真正愛你的人,也只在細節中表達關愛。一如母親、父親、老師、朋友、愛人。

描寫細節的作文 篇5

  娟子上學前,最喜歡戴著眼鏡、笑眯眯的老師.她總是託著下巴想:自己將來的老師會不會是這樣?想啊!想啊!忽然自己就坐進了教室,一個戴眼鏡的老師對著自己笑,娟子也笑了,忽然一切又不見了,娟子揉揉眼,唔!原來是個夢.

  又一年的夏天,娟子扎著羊角辮,揹著小書包上學了.娟子發現講臺上的老師戴著眼鏡笑眯眯的,娟子好高興啊!她好喜歡這位李老師.李老師笑起來像媽媽,聲音好聽極了.李老師也喜歡活潑、可愛又聰明的娟子.

  一天,李老師講《月亮》這一課,她輕輕念著,彎彎的月亮小小的船,我在小小的船裡坐……唸完後,李老師問:“同學們!你們說彎彎的月亮像什麼呀?”

  “像小船.”“對!這位同學說得對極了!”

  “像鐮刀.”彎彎的月亮最像鐮刀了,麗麗說得真好.娟子!彎彎的月亮像什麼呀?”

  “老師!彎彎的月亮像外婆院子裡結的豆角.”娟子認真地說.

  “哄!”教室裡響起了笑聲,李老師氣得臉發白:“娟子,不許說月亮像豆角,聽見了嗎?”娟子低下頭,她好委屈,她明明看見彎彎的月亮像豆角,為什麼老師會生氣?她好不服氣:彎月亮就是像豆角,就像!就像!

  二十年後,娟子也成為一名老師,她總忘不了那豆角月亮.她講“月亮”那課時,也問道:“同學們,彎彎的月亮像什麼呀?”有的說像鐮刀,有的說像小船,有一位叫李佳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說像豆角.娟子好高興啊!娟子說:“李佳同學說得很正確,彎彎的月亮是很像豆角的.同學們!彎彎的月亮像什麼?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不能只拘泥地說別人說過的,要說出自己的想法,新的想法.”

  又二十年過去了,娟子老師仍不改初衷,仍教著孩子們豆角月亮.她不斷地鼓勵孩子說自己的話,說別人沒有說過的話.有一天,娟子老師收到一封信,信,是一位叫李佳的作家寫來的.信裡寫著:娟子老師,我是您的學生,謝謝您沒有扼殺一個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謝謝您的豆角月亮.

描寫細節的作文 篇6

  窗外的雨盈盈地散落,我在淡淡的雨霧裡望著灰暗的天空。一滴滴雨將住事的塵埃化成一縷縷輕煙,交融飄逸在朦朧細雨之中。在輕煙之中,那埋藏在我心底最真摯無暇的感動,猶如放電影般在我眼前浮現出來。

  那是一個灰暗的雨天,街上的行人都匆匆地離去。路旁的柳樹無精打采地飄蕩著稀疏的柳葉,低聳著頭,在鋒芒般的雨中顯得微不足道。我佇立在屋簷下躲雨,靜靜著凝視著灰沉的天空。

  忽然,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映入我的眼之中。他披著縫縫補補的破舊衣服,一頭蓬亂無比的頭髮被雨澆得溼透。那黯淡的眼神襯著皺紋交錯,飽經世塵的那龐削瘦粗糙的臉,猶如荒涼的戈壁,死氣沉沉。她那雙遍體鱗傷的腳光著,踏在冰冷的馬路上,一拐一拐地行走著。儼然像一隻瘦小無助的鳥兒,在風中吃力地撐著雙翅,卻無法與寒威抗衡。

  他挪行的步伐突然停住了,低頭往下看了看—那是一隻破舊乾癟的易拉罐,在風中咔咔作響,夾雜著淤泥靜靜地貼在光滑發亮的馬路上。他怔了怔,停頓了一下,漸漸地彎下他瘦弱的背部,伸出那雙乾癟得像樹枝般的手,小心翼翼地,一顫一顫地捧起它。他手裡緊緊地拽著那隻易拉罐,幾乎是緊貼著胸膛,然後一步一步地,嚴肅地向前走去。他看到了垃圾箱,眼裡透出如釋重負的神色,輕輕地,鄭重地將它放進垃圾箱裡,然後帶著滿足的心情,拖著瘦弱的身軀,漸漸地漸漸地,消失在朦朧的雨中。

  空氣彷彿凝固,我的心靈剎那間被震撼。望著那無比高大的身軀,那無比純潔的心靈。淚水逐漸溢滿了雙眼,洋溢著永恆的敬佩與感動。

  那一天,我的心靈被震撼了。我的人生也被震撼了。他,雨中的乞丐,永遠是我心中明燈,他的心靈更像永遠發光的初升太陽,一點,一點兒地升起,照亮我的心靈。

描寫細節的作文 篇7

  時光荏苒,轉眼間初中輕輕的走了,可每次走在熟悉的校園就不由地會想起您。

  您有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彷彿能看透我們同學的內心。長了一雙不大不小的嘴巴,正是這張不大不小的嘴巴,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快樂。

  令我們印象最深的便是你的那句名言“細節決定成敗”。你常常對我們說這句話,就連班訓也是這句話。“千里之提,潰於蟻穴”,不注意小事或小細節往往會釀成大問題,你總是重複的告誡我們。

  每次上新課,你總會要求我們對生詞注音,然後請幾個同學上黑板寫出拼音。思緒彷彿回到了那個時候,我坐在位置上呆呆地望著黑板上幾個同學在寫拼音。他們是不是伸出拿著粉筆的手抓抓耳朵,撓撓腮幫子,一不小心就成了“小白臉”。有時還趁老師不注意,就趕緊像做賊似得伸長脖子,看看周圍同學的答案,然後趕緊淡定迴歸接著寫,而臺下的我們都很默契地笑而不語。終於,他們都寫完了。我看著您雙手捧著書,華麗地轉身挎著輕盈地步伐邁上講臺,嫻熟地拿著粉筆修改同學們的錯誤。每當看到同學們把語文拼音寫成英語字母時,您總會認真地在黑板上重新寫一遍,並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對我們說:“不要把漢語拼音寫成英語字母,考試時這麼寫是不得分的。”您就是這樣一位在意細節的老師。

  在一個天冷的不像話的早晨,寒風放肆的吹刮這我們的臉頰,調皮似地鑽進我們的衣服裡。您依舊熱情高漲,守候在班級門口,親切地對我們說:“天冷了,大家注意保暖”。早讀課,您居然掀起一個個同學的衣領,看看穿的厚不厚。您總是如此細心。在班上衛生打掃完時,您和往常一樣又走到衛生角去把衛生角整理了一遍。頓時,剛剛還顯得雜亂無章的衛生角立刻變得整齊,似乎與牆壁融為一體了。您常說:“衛生角是最能體現一個班級紀律方面的好壞,要認真對待。”

  三年來,“細節決定成敗”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就像您這三年來帶給我們的記憶一樣在腦海裡揮之不去。細節已成為您做事的標準,我從您身上學會了注意細節,努力不讓小細節的錯誤決定我的成敗。老師謝謝您三年來的陪伴。

描寫細節的作文 篇8

  媽媽左手拿著米鍋,右手伸進米袋子裡,一陣“吱吱嗤嗤”聲,縮回右手,一碗米出現在眼前。媽媽把碗向鍋邊傾斜,米就一起跳進鍋裡,一碗,兩碗。媽媽捧著盛米的鍋,走進水龍頭,微微彎腰,右手擰開龍頭,“嘩嘩”水流進鍋裡。媽媽左手捧著鍋,右手放進鍋裡來回攪動,水很快渾濁了。媽媽用右手捂住鍋邊,讓鍋慢慢傾斜,水跑了,米一粒沒有少。就這樣,迴圈反覆放水、攪動、倒水,終於把米淘乾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