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慣> 學習習慣的作文9篇

學習習慣的作文

學習習慣的作文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習慣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習習慣的作文 篇1

  每個學生都應該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好學生和壞學生的差別就差別在壞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好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這樣子練成的。

  嚴格安排好每天的學習時間。我從早上7點鐘起來到7點20分是用來刷牙、洗臉、扎頭髮的時間。7點25分到7點40分是用來一邊吃早餐一邊聽koko的時間。到學校上課時就高注意力集中聽課,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絕對不能放過老師講的任何一個重點知識。下課後就趕緊準備下一節課的課本和備品,除了上洗手間和還有喝水,其餘時間全部用來預習下節課要上的內容。一節下課有10分鐘,除去要上洗手間還有喝水的時間,還剩5分鐘,那麼這樣算的話,一天就有35分鐘的時間可以預習課文。下午放學後早早回家,不看電視不玩電腦,直接拿出作業來寫。要睡覺前的10分鐘用來閱讀課外書,這能提高我們的課外知識。

  每逢周假日的早上,就是我寫作業、學習的時間。剩下的就是我自己安排的時間了,比如說去書店看看書,跟同學、朋友聊聊天,這樣,勞逸結合的週末過得有滋有味。

  當然,好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必須堅持長時間的努力,好習慣就會像生物鐘一樣養成了。

  新安湖小學六年級:謝雨晴

學習習慣的作文 篇2

同學們: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怎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認為明確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意義並瞭解哪些學習習慣是好習慣、哪些學習習慣是不良習慣以後,就應該自覺地培養好習慣,克服壞習慣,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你告別。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第一步:耐心發動,逐漸加速。會開車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天氣冷時,車打著火後要過一會兒才能快速行駛,一打著火就快速行駛反而會滅火的。一個人培養習慣也是如此,要循序漸進。一開始先朝著理想目標動起來。一次行動的價值要超過一百句口號,一千次決心。一個學生,在前進的道路上,如果能說到做到,便很了不起。久而久之,便習慣成自然了。俗話說:"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為何常立志?原因是:很想好好做,就是做不好。因此,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堅定不移。計劃每天要記10個英語單詞,就一天不落地去記;認識到寫字潦草、做題馬虎這些毛病,就在寫字、做題時嚴加註意,確保字字工整,題題複查;意識到了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就自動自覺地克服;制訂了學習計劃,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學習的潛能。

  第二步:控制時空,約束自己。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響。比如,一箇中小學生,已經認識到打遊戲機的負作用了,不想再打遊戲機了,可是,一走近遊戲廳就忘乎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自己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在時間上,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寢,都安排滿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內容,不讓一日虛度,不讓一時空耗。在空間上,嚴格控制自己的活動範圍,歌廳、舞廳、遊戲廳、錄影廳、檯球室等遊樂場所,無論自己多麼好奇,無論別人怎麼引誘,也不要去。?

  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中小學生多數自制力比較差,在好習慣形成過程中,或者在壞習慣克服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自己要嚴格監督自己,發現偶有偏離,立即作出調整。比如,發現自己的字寫得不規整了,發現上課時自己精神溜號了,發現自己沒有執行或沒有完成學習計劃了,發現自己躺著看書、看電視了,發現自己走路或騎腳踏車時思考問題了......立即作出調整。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便踩出來了。?

  第四步:進入軌道,自由飛行。按照良好學習習慣的要求去努力,先是慢慢啟動,繼而逐漸加速,在行進中不斷調整,最後進入軌道。這就像衛星一樣,一旦進入軌道,就再也不會走走停停了,就會沿著軌道不停地飛行。進入軌道以後,你就彷彿進入了自由王國,你再不必著意約束自己,而是順其自然,你是在做慣性運動。這時你還需要注意兩件事:一是要消除外部干擾,二是要排除內部故障。外部干擾主要是那些可能使你偏離甚至脫離軌道的引力,內部故障主要是受挫折時情緒不佳而放縱自己。對付外部干擾有一種有效的辦法,就是改變環境,轉移注意力。當你的生活圈內有人向你施加不良引力時,你可以尋找理由暫時跳出這個圈子,消除不良引力,努力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排除內部故障的有效途徑也是轉移注意力。當你的內部發生故障時,如產生憂鬱、悔恨、憤懣、迷戀、惋惜、憂傷等情緒波動時,你可以透過做具體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

  有人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了一種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穫,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穫,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穫,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穫。也有人說,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些話似乎有些絕對,但良好的習慣對人生的確太重要了。習慣是一種慣量,也是一種能量的儲蓄,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人,要比那種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人以及養成不良學習習慣的人具有較大的潛在能量。

  讓我們共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吧,只有這樣,我們飛翔的翅膀才能飛得更遠,飛得更高!

  謝謝大家!

學習習慣的作文 篇3

  一。預習,提高學習效率之一:做完作業,首先拿起課本,翻到明天要講的一章,仔細預習,這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好方法。課前預習可以提高課上聽課效率,有利於鞏固知識,培養自學的能力。預習時,對應學的內容提前研究、理解、的問題查資料,或者用筆劃出標記。以便第二天著重某個細節多聽多練。

  二。上課記筆記,提高學習效率之二:在專心聽課的同時,應注意用筆勾畫一些需要更深理解,反覆練習的內容。對疑難問題用各種符號勾畫出來,以便於課下問老師或與同學討論。老師講課時,簡單的記下一些主要內容,以便於記憶深刻,理解透徹。實驗證明:上課只聽不記,僅能掌握當堂內容的30%;一字不落地記下,僅能掌握50%;而上課時在書上勾畫重要內容,在書上記下有關字句,課下再去整理,則能掌握所學內容的80%。

  三。階段複習,提高學習效率之三:學過的知識,要及時複習。這是孔子所提出的概論。誠然,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所學知識的記憶,透過人體遺忘圖證明:每一段時間,都有一部分知識的忘卻。因此,階段複習是必不可少的。與課後複習不同,階段複習更能鞏固人的記憶。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形成章節知識結構。在大腦中回想所學知識,再透過書本、筆記記憶。能使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內容,形成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環節。

  其實,講究學習效率這一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分很多方面。不過,只要大家在學習中尋找經驗,理解“學無止境”。那學習的初步概念就明確了。此外,借鑑一下他人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結論: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開始,是成才的基石。

學習習慣的作文 篇4

  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助於我們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事倍功半。

  那麼,我們應養成哪些學習習慣呢?我覺得這四種習慣必不可少。

  一是制定計劃,明確目標

  做什麼事都應該有個計劃。不打無準備之仗,一般來說,倉促應戰都是要失敗的。計劃應包括目標、缺陷、改進措施。目標就是各門學科到期末時提高到的成績。缺陷就是你學習各門學科的薄弱環節或學習障礙(包括思想上,學習方法上),針對你的缺陷提出改進措施。

  二是把好三關,循序漸進

  “三關”就是預習、上課、複習。預習是學習的一半,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事業成功的一半。預習使我們瞭解課文內容,知道重難點,提出疑問。如果我們不預習,上課時我們就成了無頭蒼蠅,盲目聽課非常吃力,有時根本聽不懂,不知老師在說什麼,沒有效果可言。有了預習,集中精力聽不理解的地方,才能增強聽課效果,減輕聽課負擔。上課要做到三勤:勤動腦——在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的基礎上,力求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勤動手——適當做些筆記(包括重難點、基礎知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勤動口——就是要積極發言,它能夠開動腦筋、鍛鍊膽量、增強口頭表達能力。上課時還要認真聽同學發言,我們除了向書本、老師學習外,還向同學學習,上課前要將書、筆記本、學習用品準備好,不要等到老師上課了,你還在找東西。課後複習是鞏固知識的過程,除了特別難的問題外,作業應獨立、及時完成。複習還包括反覆看課本,溫故而知新。

  三是探索規律,總結經驗。

  (一)處理好理解與記憶的關係。每一門學科都是一門科學,既然是科學,就有其規律性。讀書靠死搬硬套、死記硬背,其效果很差,這叫吃力不討好,知識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的,不理解的記憶你會感覺很累;有些同學看起來很用功,可是成績卻不見得好,就是不理解的緣故;當然記憶能加深理解,俗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毛澤東讀書,不僅自己會背,連旁邊的同學也會背了。可我發現有的同學還沒讀三遍就厭煩了,當然談不上加深理解,更談不上熟能生巧了。

  (二)有的放矢,觸類旁通。知識的海洋,浩瀚無邊,而人的時間、精力非常有限。所以我不贊成搞題海戰術,對於同一型別的題目,只需做一至二題就夠了,題目是做不完的,關鍵在於靈活運用。一個智慧的學習者應該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一點,隨著知識的難度越來越大,年級越來越高,尤其顯得重要。

  (三)處理好區域性與整體的關係。學會分析、概括、歸納,包括橫向聯絡和縱向聯絡。每個章節、單元內部都是圍繞一個主題,哪些是重難點,自己整理出來,章節之間、單元之間也有它內在的聯絡,也需要我們去概括和歸納,這對於初中學生來說顯得重要,既能使我們對知識的整體性、系統性的把握,也便於記憶,避免零敲碎打。看書要看目錄,每本書都是按照循序漸進的程式編排的,其內部有一定的規律性,找到這個規律,有利於我們高屋建瓴的統纜全域性。

  (四)以本為本,適當延伸。教材是教育部或各省教育廳根據中小學生認知規律及社會發展需要,組織專家學者集體編寫的,其典範性不容置疑,所以我們要讀熟讀透。但就像吃飯一樣,分主食和副食。學習中課本是主食,課外讀物為副食。我們既要吃飯,即主食,也要吃些零食即副食,作為營養補充,但我們不能顛倒其主次關係,更不能亂吃所謂的補品,這樣不僅於身體無益反而有害。有些同學喜歡看些與課文關係不大或無關的東西,有的同學還在課堂上看,分散精力,浪費時間。就語文而言,我覺得中小學生可看些名家名作,包括詩詞散文、小說戲劇、名人傳記,工具類包括字詞典、諺語、格言、寓言、童話、歇後語,還可適當看些報紙、電視,內容如新聞、世界各地、國寶檔案、動物世界、人物專訪、文藝節目等。

  四是珍惜時間,合理安排。

  “逝者如斯夫”,孔子站在河邊,感嘆時間過得快,就像流水一樣。人生短暫,光陰似箭,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一生之際在於勤,時間寶貴,應該珍惜。同時還應作科學安排。我只講三點:(一)上學期間,小學低中高段及初中段晚上的睡眠時間分別是:八點、八點半、九點、九點半,最遲不要超過十點,早上一般六點起床,睡得較早的可適當提前。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工作中,前蘇聯偉大導師列寧說過:“不懂得休息的人,就不懂得工作。”有些同學上課常常無精打采,甚至睡覺,恐怕與沒有正常的休息有關。(二)晚上一般是看書或做作業,早上朗讀,這似乎大家都知道,但也不盡然,有的同學把頭天家庭作業第二天早上帶到學校,抄別人的,或者來了以後在教室打鬧,或是掃地磨洋工,等到他的地掃好了,早自修也該下課了。教室裡只聽到稀稀拉拉的讀書聲,很少見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熱鬧場面。(三)充分利用雙休日、三天以上的節假日,特別是寒暑假,對於那些基礎差、底子薄的同學尤其寶貴,正是你們查漏補缺的最佳時期,同學、家長、親友都是你們的老師。當然還可利用這段時間瞭解社會,進行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活動。

  最後,我想以毛澤東的話作結: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學習習慣的作文 篇5

  我不得不佩服80後的想象力! 現在的文壇實在是太嚇人了,呃,那個,我暫時還找不出可以用來形容的詞語。

  當我還沉浸在冰心那細如春風的散文裡時,某損友丟出一句話:“我說你老不老土啊?還看這些文學沉澱下來的東西!”我驚呆了,她說我老土!我瞪大了眼望著她,半天才說出句話:“那,你說我該看啥?”誰知她一下來了勁,從書包裡翻出一本嶄新的書——《最小說》。我很少看見她的書這麼新。她遞給我時,還小心翼翼的說:“好好保管哦,這可是我的心肝寶貝!”隨後,轉過去跟後面的“花痴軍團”討論她們的小四。 三天後,我把書還給了她。 “這麼快就看完了?很好看吧!”她一臉的笑,“你不用這麼急還我的,慢慢看嘛,好好了解一下我們家小四!”我“呵呵”一笑,說:“這不是你的心肝寶貝嗎?我趕著還你呀!”其實啊,這寫些什麼我根本看不懂!一生氣,我不看了我!可礙於面子,我總不能說我看不懂吧!我猜她也沒看懂什麼,只是現在流行看這個罷了。 過了幾天,班上颳起了“穿越風”。 班上不管男生女生,人手一本,下課那叫一個萬籟俱寂啊,得,全看小說了!我很是鬱悶,因為下課沒人陪我聊天。我可不敢在學校看小說,於是向朋友借了一本,回家慢慢嚼。我的媽呀,寫的那叫一個風花雪月、催人淚下、蕩氣迴腸啊,可是,有好多都不符合歷史,呵呵。突然一想,以前看的都是什麼青春啊校園的,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這穿越啊,也不過是把現代發生的事移到古代罷了,改個時間換個地點就行了。 不想,這一日,老班收到了密報,來了個“大清倉”,把小說全都沒收了!更巧的是,那天是“512”的“週年慶”,可把她氣昏了,足足收了四十多本!加起來有幾千塊錢啊!接著,老班又明令禁止帶小說,大家都洩了氣。 可孩子嘛,想的總比大人多,學校不讓看,家裡你還管得著?上網看唄! 我們的聊天話題又多了一項。 到再後來,穿越都很少有人提了,某親又叫我看都市言情。我發誓我不看!拜託啊大姐,那可是“都市言情”啊!是我們看的嗎?我服了,你猜她咋說?“反正以後都要看,現在看還不是一樣!”我無語,又沒誰逼你看!

  到後來的後來,我決定當回那個“老土”的人。這一系列的東西把我折騰的夠累,還是啃“文學沉澱下來的”吧,至少考試有用啊!你說是吧。

學習習慣的作文 篇6

  我們在生活中、在學習上,都應該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人幹什麼事都應該有良好的習慣,那樣做事才會成功,下面是我的學習方法:

  一、課前預習,課後複習。

  我們應該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習慣,課前預習一下今天要學的內容,課後再來複習一下上節課學到的東西,這樣會增強我們的記憶,對我們的學習有幫助。

  二、上課認真記筆記

  “好腦子不如個爛筆頭”這是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說不但要把老師講的東西往腦子裡記,往心裡記,還要往本子上記,而且書寫要認真,記得時候不能草草了事,便於我們以後複習。

  三、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是冰心曾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對於我們小學生而言,是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多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還能開拓我們的視眼。讀好書,讀的是對我們學習有幫助的書,好書勝過千言萬語。坐在家裡,便可知道外面的世界。

  四、知識鞏固、堅持不懈。

  知識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及時複習是關鍵,但,在複習的'同時,要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源自於堅持不懈,堅持了就沒有放棄的說法。

  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學習習慣的作文 篇7

  習慣,有好習慣和壞習慣之分,但是它們的力量都非常強大!好的學習習慣,會陪伴你走向成功的道路;壞的學習習慣,就會成為你成功路上的絆腳石。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學習習慣。我很幸運,有一個非常盡責的媽媽,是她培養了我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我快要“小升初”了,媽媽對我更加嚴格要求。讓我多積累一些古詩詞和英語單詞。俗語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於是,我在媽媽的引導下,每天早晨6:30分起床,一番洗漱後,就開始背每天既定的古詩和15個英語單詞。

  其次,說說我在學校的情況。上課前,我會先把課前準備做好,再出去與同學們玩或看一會兒課外書。上課時,我會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把每課的要點和重點都記錄下來,有時也會忍不住做一些小動作,但大多數情況下我都會很快被老師生動的講課內容拉了回來。課後,老師佈置的作業,我會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我的作業正確率是很高的,如果錯了,我會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以免下次再犯。作業做完後,再把明天所講的內容預習一遍。我還很喜歡讀課外書,每天晚飯後,就是我的閱讀時間,我認為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快樂,我可以從課外書中學到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這樣一來拓寬了我的視野;二來文中優美的景物描寫彷彿讓我身臨其境,也省了我許多的旅遊費;再就是可以超速提高寫作水平,這真是一舉三得,對吧!我以為,學習習慣即使是不錯,但對小學生來講,偶爾把握不好,一此自己的行為還是難免,只要發現自己的缺點,及時糾正,沿著正確的軌道走下去,好的習慣在不確定中久而久之定會逐步形成,成效顯著。不管好與壞的習慣只所以很難改變,是因為它是日久天長中、無意識間逐漸形成的。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養成了好習慣,就像擁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我們將受益一生。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在知道的海洋裡,揚帆暢遊,駛向勝利的彼岸!作者:王詩琪學校: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五三街小學六年四班評語:小作者從生活、學習、課堂內外幾方面寫了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說明好的學習習慣首先需要自己來合理安排和把握時間,還需要家長、老師的共同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並且呼籲大家不僅要在學習方面養成好的習慣,還有其它各方面都要養成好習慣,這將是自己一生的財富。

學習習慣的作文 篇8

  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好的習慣終身受益,壞的習慣就飽受其害了。我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了,他的學習習慣就讓我歡喜讓我憂。

  多看書、看好書。從他一歲多開始我們就有意識的培養他多看書,愛看書的習慣,選擇那種圖畫很大、色彩很鮮豔、字數不多的書,比如《嬰兒畫報》這類適合幼兒的書。每天睡覺前都要給他講故事,他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用小手在書上指指點點,漸漸的就到了不講故事不睡覺的地步。有一回我們帶他出去玩,回來晚了,他困得哈欠連篇,連眼睛都快睜不開了,還堅持要聽完故事再睡覺。我快速的讀完一個故事,話音剛落那邊他已經睡著了。再大點以後,只要路過書店那是一定要進去的,而且至少要買一本回家的。去年暑假他隨他姑姑一家去洛陽玩了兩天,回來後他姑姑驚訝的說我兒子比他哥哥認字都要多!(他哥哥已經上三年級了)一路上見的招牌、路牌、廣告牌上好多連他哥哥都不認識的字他都能讀出來。去年上小學以後,老師要求每天閱讀課外書,已經養成的愛看書的好習慣使我和他都輕鬆了很多。我在雙河工作,孩子的爸爸工作也忙,沒有太多的時間管教孩子,都是靠他自己閱讀、安排自己的事情,而且閱讀中發現的好詞佳句,他也會運用到寫作中。有一回,秦老師讓他們寫關於春天的小作文,他就運用了“小草弟弟探出了頭,桃花姐姐咧嘴笑了。”這樣的好句子,為小作文增色了許多。

  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我們一直這樣對他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這樣讓他養成有條理,有規律的學習習慣。放學以後和放假期間,做作業、預習、複習、玩耍時間都由他自己安排,我們不督促、不干涉。如果他自己安排的不合理,那他就要承擔後果。有一次,他沒讀英語就去玩了,我們也沒督促他。到了晚上,我們找了個藉口說買東西要出門,他一聽也要去。我們就問他自己的事情都做完了?他想想英語還沒讀呢,我們告訴他自己的事情沒幹完就不能和我們出去,說明他自己安排的不合理。他哭了,很想跟我們去,但有言在先,他也就乖乖在家讀英語了。事後還對我說:“媽媽,做錯事了就要受懲罰。”現在他很自覺,都是做完自己的事以後才去玩兒。上個週末,在我睡午覺時,他已經自覺的把功課全完成了。

  認真做題、細心檢查。兒子做題很認真,準確率高,但就是速度慢,特別是做數學題。我感覺這樣考試時檢查的時間就少了。以前我幫他檢查時只要發現錯題,就告訴他哪裡哪裡錯了,讓他改正。這樣就給他一個錯誤的資訊:反正媽媽還要檢查呢,錯了我再改。這樣的後果就是助長了他的依賴性,一點也起不到自查自改的效果。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我改變了方法,發現錯了不告訴他,直到他自己發現為止。這樣做的效果很明顯,他檢查的時候認真多了,自己能夠及時改正錯誤了。這次期中考試,他的數學得了滿分,就是因為檢查出了一道錯題,而且及時改對了。

  相信孩子,讓他去飛。這一點我做得不好。總是覺得他小,什麼事不會幹也幹不好,很多事我都替他包辦了。諸如冷了穿衣這類小事我也是不厭其煩的說,所以我的兒子就比較依賴我,在我面前就是一個小男孩,而在他爸爸面前就是一個小男子漢。他爸爸就很放手,什麼事都讓他自己去做。有一回上超市買東西,兒子就很自豪的說:“媽媽,你買東西需要多少錢,我給你算。”我一下子覺得他長大了,我誇了他一句:“你真棒!”他笑笑說:“我和爸爸出門都是這樣的。”我才發現是自己包辦了。這次他們班閱讀評比,秦老師表揚了幾位自己抄寫詞語的學生,我感到很愧疚。兒子也要自己寫的,但我總害怕他寫不好、寫錯了,又替他包辦了。看來,我一定要放手了,該讓他自己飛了,就像風箏一樣,線放得越長,飛得就越高。隨著孩子的成長,問題會越來越多,但我們相信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許多問題會迎刃而解。所以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家庭教育的重點,我們一定配合學校和老師把這件事情做好。

學習習慣的作文 篇9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言行舉止,或張揚,或含蓄,或不羈知分寸識得體,做一個有思想有張力的好學生。

  自律是心理慾望能掌控自如的人。到了遊樂場,或是百貨超市,總能看到一些為了遊玩專案或是玩具糾纏不休的小小身影,他們哭鬧,因為自己的小小慾望得不到滿足,這時我們一般都無法處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會一味地表明自己的立場有多正確,多數會讓孩子妥協,其實我們也可以試著各自降低自己心理期望值,不要讓孩子覺得我們是兩個相對的立場,這樣無法進行正確有效的溝通,只會讓小問題變大,大問題更突出。

  自律是能積極面對問題的人。每個孩子都會面對大大小小的無數次考試,考試成績只是掌握所學知識程度的表現之一,平時課內認真聽講,能積極舉手發言,課後能正視自己掌握不足勇於向師長提問,努力的端正學習態度,進步其實很簡單!可往往孩子的想法很簡單,我只是開開小差,這個問題有點沒弄懂不好意思問同學,問老師,這樣逃避問題,久而久之,學習效率會越來越低,掌握知識更加費力。

  自律是做一個學會感恩的人。人的一生能遇見很多良師益友,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遇見!感謝老師的知遇之恩,他們孜孜不倦地教導我們在漫漫長路上如何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步他們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感恩父母的陪伴之情,工作之餘輔導作業,多少個月光灑進窗戶的夜晚,他們跟你一同學習、共同成長!為遇見更好的自己,孩子我們一起加油,並肩作戰!

  讓我們共同加油,做新時代自律、勇敢、感恩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