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觀察螞蟻日記範文合集10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你有什麼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察螞蟻日記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察螞蟻日記 篇1
我觀察的動物是螞蟻。
早晨,我出來跑步,看見樓底下有一塊餅乾,上面佈滿了螞蟻,但是也抬不走這塊餅乾。這時,從餅乾上爬下來一隻紅螞蟻,向它們的洞穴爬去。過來一會兒工夫,只見一大群螞蟻跟在紅螞蟻后面衝向餅乾。當時,我很奇怪,怎麼這麼一會兒工夫的時間來了這麼多的螞蟻?一定是剛才那隻紅螞蟻從洞穴裡叫出來的。不過,螞蟻是怎麼在這麼一會工夫裡告訴這麼多“人”呢?
開始,我沒看出什麼異樣,過了一會兒,螞蟻們用觸角你碰碰我,我碰碰他的,這麼多的“人”都在集體活動,好像有個人在暗中指揮一樣。我一直在盯著螞蟻的觸角上面,在想他們到底在玩什麼名堂,搞什麼花樣。
觀察了好一會兒,也沒有看出什麼名堂。螞蟻碰碰觸角以後,一起把餅乾抬回了洞穴。回到家裡我問問媽媽,問問爸爸,才知道螞蟻不會說話,但是他們會用觸角彼此相碰來傳遞各種資訊。這是實際上也是一種語言,一種無聲的語言,但是無聲勝有聲,令人大開眼界。
現在,我總算搞明白了,螞蟻是怎樣“說話”的了。
老師評語:小作者愛觀察,會動腦,具有蜘蛛的探索精神。真棒!
觀察螞蟻日記 篇2
一天,我在看螞蟻,我看見五隻螞蟻好像怎樣搬死蒼蠅,一隻螞蟻說:‘就我們幾隻螞蟻怎樣搬呢?’一隻螞蟻用鬍鬚碰碰另一隻螞蟻,好像在說:‘我去多叫幾隻同伴。’螞蟻趕快回到洞裡,不一會兒,一隻螞蟻領著一群螞蟻過來了,它們齊心協力,最後把蒼蠅搬回了洞裡。我還看見幾只小螞蟻在搬一些食物,此時也就是累的滿頭大汗,最後把食物搬回了家。
透過螞蟻搬食物著件事情,我明白了以個道理,只要齊心協力,總能辦好每一件事情。
觀察螞蟻日記 篇3
今天,老師佈置了一個任務,寫一篇科學小論文,於是回家之後我就拉開書櫃,想找一本這方面的書參考一下。
一拉開書櫃,就聞到一股特別的味兒,原來是樟腦丸。我忽然記起以前看到過一本書,書上說過螞蟻怕樟腦丸,是真的嗎?我決定做一個實驗。
說幹就幹。我幾乎在圍牆的角落裡統統找了一遍,可是連螞蟻的影子也是沒見著。媽媽說:“你到家門口那棵樹底下找找。”我跑出家門,沿著那棵樹的邊,終於找到了幾隻螞蟻,它們向同一個方向快速地去爬著。我想:它們可能是接到新的運輸任務了吧。為了完成實驗,我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先用樟腦丸在它們面前畫了半個圓,螞蟻正在向前爬,突然停住了,轉了個身,向反方向爬去。我連忙在那個方向又畫了半個圓,這下螞蟻無處可逃了,它們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有的乾脆停在原地不動了,好像在思考對策。過了一會兒,有一隻螞蟻暈倒了,別的還在不斷的努力著,想衝出這個圓,不停地亂爬著。
慢慢地,樟腦味蒸發了,它們才終於逃出了那個“包圍圈”,繼續完成它們的運輸任務去了。
看來,螞蟻確實怕樟腦丸。真有趣!
觀察螞蟻日記 篇4
今天我又去觀察螞蟻了,在草坪上,我非常容易就找到了一個螞蟻窩,窩旁邊有一些小螞蟻在來回穿梭,像在逛大街,我決定給它們送一頓免費的晚餐。
我把麵包屑灑在地上,不一會兒,一隻米粒大小的螞蟻爬過來,用尖利的嘴巴叼起麵包屑搖搖晃晃地往窩裡爬,它的速度慢下來,不像剛才那麼輕盈,過了一會兒,他又爬出來,繼續尋找食物。我準備搞一個惡作劇,把水倒在螞蟻窩裡,非常快,螞蟻窩就被沖塌了,螞蟻們驚慌失措地跑出來,一個個神情慌張,那些命大的螞蟻在水邊爬來爬去,希望救出自己的同伴,有的螞蟻在水中掙扎著,奄奄一息的樣子,有的似乎又有了生命力,在水中踉踉蹌蹌,終於又逃到了安全的地方,還有的已經沒有生還的希望,就順著強大的水流漂走了。
過了一會兒,水乾了,螞蟻們默默無聞地收拾著同伴的屍體,我有些後悔,把剩下的麵包都給了它們。
螞蟻們忙完以後,又像剛才那樣有條不紊地繼續尋找食物,我不由地讚歎:每一個螞蟻都能按照規則生活,真是了不起!
觀察螞蟻日記 篇5
螞蟻是怎樣群體生活的?它們有什麼特異的本領把食物運輸到洞穴裡……我懷著好奇心來到草叢邊觀察螞蟻。
來到草叢,我仔細觀察。發現螞蟻成群結隊地爬著,就像一個“軍隊”在前行。在螞蟻隊伍的盡頭,有一塊很大的麵包屑,原來螞蟻在搬食物啊。我用手在搬食物的“軍隊”前劃了一條“溝”,前頭的螞蟻暈得團團轉,但當我的手拿掉後,螞蟻們又繼續井然有序地筆直往前走了。
這時,我發現了一隻白領。它的樣子很不一樣,身子比別的螞蟻大好幾倍,顏色也特別深。突然,我發現白領走進一塊石頭底下。我把石頭輕輕地搬開,看見裡面還有許多螞蟻和食物。食物除了麵包屑外,還有蘋果渣、死昆蟲等。食物旁邊有一隻大螞蟻,看上去比白領還要大,這大概便是蟻后。
不一會兒,螞蟻們都爬出了洞穴,往高處爬。我想大概要下雨了吧。
這次螞蟻觀察讓我懂得,小昆蟲也有大奧秘。還有很多小昆蟲在等待我們去發現。
觀察螞蟻日記 篇6
今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項觀察昆蟲的作業。在寫完其他作業後,我拿著筆和本子就下樓了。
觀察什麼呢?我在地上搜尋著。忽然,我看見一群螞蟻走進了一個小洞,於是我就決定觀察螞蟻。我蹲在地上,發現從小洞裡出來了幾隻螞蟻,其中一隻用它的觸角觸到了旁邊一隻螞蟻的觸角,第二隻又用它的觸角觸到了第三隻螞蟻的觸角,第三隻又觸到了第四隻螞蟻的觸角好像在傳遞著什麼資訊。
過了一會兒,從小洞裡又出來了幾十只螞蟻和前面的螞蟻一起向洞口的右邊走去,它們到底要幹什麼呢?只見它們走著,走著,在一隻死蟲子前停住了。哦,原來它們是在傳遞“右邊有食物”的資訊啊。這時,只見它們有的抬蟲子的頭,有的抬尾,有的抬腰,有的抬肩 ,不一會兒就回到了洞口。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洞口太小,蟲子塞不進去。螞蟻們也不著急,它們又召集了一些螞蟻去塞蟲子,最後硬是把那隻死蟲子塞進去了!
透過這次的觀察,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團結力量大!
觀察螞蟻日記 篇7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當我們坐在草坪上時,我看到了一隻小螞蟻在挖洞,突然我想到了老師最盡佈置的觀察的作文,也許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題材。
於是,我等螞蟻爬到地上時,就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它。我發現螞蟻有三對足,一個小腦袋,一個身軀,體型較小,是黑色的。突然,我看到一個洞穴,腦袋裡就起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想看螞蟻怎樣挖洞。
於是,我就捧了一把土埋住小螞蟻,不一會兒,它就鑽出來一個小洞眼兒,為了進一步觀察洞眼兒的寬窄,我就用水拌成泥再讓螞蟻鑽洞,鑽好後,我又用尺子切成兩半,看到一堆泥中有一道豎線,用放大鏡看還能夠看到螞蟻那細腳留下的印呢!
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動物世界大百科》給我看,一回家我二話不說先坐在課桌前仔細閱讀著這本書。終於我在第九十八頁找到了關於螞蟻挖洞這一篇,書上說螞蟻是靠那三對細小的足,一點一點的挖的,我想:螞蟻可真勤勞啊!挖洞要一點一點挖。
螞蟻就是擁有耐心和毅力的動物。
觀察螞蟻日記 篇8
星期六的下午,我在操場上玩。忽然,我發現前面有一串黑色的小東西在蠕動,我悄悄地走過去一看,噢,原先是一群小螞蟻在搬家呢!我蹲下來仔細地觀察著。
螞蟻搬家可真搞笑啊!你瞧,它們有的揹著螞螞蟻卵,有的揹著剛出生的小螞蟻,有的也許已經把東西運到新的住宅裡去了,然後又來搬,,它們的隊伍始終都有是整整齊齊的。突然,一隻螞蟻發現它們的隊伍旁邊有一隻毛毛蟲,只見它飛奔去告訴了自我的同伴,不一會,象龍似的隊伍向毛毛蟲湧去,它們用鋒利的牙齒在毛毛蟲身上亂咬,痛得毛毛蟲直打滾,一下子就壓死了幾隻大螞蟻,螞蟻們不服氣就又上來了幾隻。約20分鐘後,毛毛蟲一動不動地被螞蟻抬回了家。
原先,螞蟻也懂得團結。
觀察螞蟻日記 篇9
“螞蟻們都是是很勤勞的,他們分工明確,從不打架,”這句話是爸爸告訴我的;我半信半疑,於是準備去做一個實驗;到了樓下,我將一塊兒事先準備好的糖放在地上。過了大約五分鐘左右,我看見有一隻螞蟻過來了,它試圖想把那塊糖拖走。雖然螞蟻們都是大力士,但是這塊兒糖已經超出了他的承重範圍,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呀!又過了不久,出現了另一隻螞蟻,那兩隻螞蟻走到一起觸角碰觸角。我想,看來爸爸這次說錯了,誰說螞蟻不打架,這不是打起來了嗎?突然,一隻螞蟻走了,另一隻螞蟻還在糖的周圍轉圈。過了一會兒,哪一隻螞蟻又回來了,後面還有黑壓壓的一片,我大吃一驚,這螞蟻打架怎麼也拉人幫忙呀?當大隊人馬走到糖跟前才知道,原來是來幫忙搬運事物的。我長出了一口氣,以為那隻螞蟻會命喪黃泉呢!“你以為他們是在打架嗎?”不知道什麼時候,爸爸已經站在我的身後了,他說:“開始那兩隻螞蟻是在交流資訊,讓另一隻螞蟻去搬援兵,所以我說螞蟻之間很團結,是不會打架的。”
我們生活在各種團隊之中,都要有小螞蟻那種團結、互助的精神,這樣才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觀察螞蟻日記 篇10
週末,我和老媽去散步,突然看到樹底下有很多螞蟻,帶著好奇心,我蹲在旁邊觀察了一下。
它們排成長隊,個個昂首挺胸,從洞口爬出來。它們這是去哪兒呢?忽然,隊伍裡竄出一隻高大粗壯的螞蟻,它擋在隊伍前面,把頭伸向不遠處的一隻已經死去的毛毛蟲,命令道:“快快,把它抬過來,快去!”其他弱小的螞蟻不敢反抗,只好聽從。一隻小螞蟻先抬毛毛蟲的頭,另一隻抬“屁股”,然後其它幾隻小螞蟻抬中間,它們齊心協力,嘴裡喊著:“1—2,加油,1—2,加油!”不一會兒,毛毛蟲就被“送”進了螞蟻洞。
嘿,看那兒!兩隻螞蟻正在比武呢!它們互相鞠了個躬,兩手抱拳,做出準備開打的樣子。裁判員一邊做著手勢,一邊宣佈:“預備——比賽開始!”瞧,1號選手朝2號選手的臉部揮拳,“我閃!”2號選手巧妙地避開了拳頭,1號選手又朝2號選手的後腿踢去,“我再閃!”2號選手又巧妙地避開了;這次,2號選手要進攻了,它先朝1號選手的後腿踢去,1號選手沒來及閃,直接被2號選手撂倒在地,接著,1號選手被一頓拳打腳踢之後,不得不投降了,2號選手勝利!
原來螞蟻王國這麼有趣,我以後還要再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