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三單元]寫一首詩> 【精華】詩和遠方作文合集十篇

詩和遠方作文

【精華】詩和遠方作文合集十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和遠方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詩和遠方作文 篇1

  剛剛結束了和你又一輪的視訊通話,你正在加拿大吃早餐。潔白的瓷盤上,盛放著番茄芝士,培根,各式各樣的水果,國外必備的烤麵包和咖啡,看上去很是養眼。可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其實是你滿臉興奮的樣子。眼睛裡有著細碎的光,我很少見到如此的你。大部分時間,你始終是溫和的,臉上總是帶著點點笑意。學生曾為你寫了一篇文章,說你渾身上下散發出一種溫柔歲月的光輝,真是再恰當不過了。親愛的,在我眼裡,你真是一個溫柔的人。

  曾經朋友跟我很感慨的說:“你媽媽多好啊,我都想跟你換了”,我實在抑制不住笑意道,“我可不高興”。

  親愛的,你真的好好啊!你總是事無鉅細地照顧著我的學習和生活。你會在我考試複習期間興奮的帶我出去看場電影,買上一堆吃的;放假時,你會拉著我陪你逛街買衣服,可明明是陪你去的,你總是先給我好好選了幾件,本末倒置,最後在匆忙中簡單買點自己的。有時,你會向我撒嬌,讓我陪你去荷蘭花海,梅花灣,超市。我有時真不願意,可每次你一撒嬌,我就真的只能乖乖繳械投降了……

  可親愛的,關於我們生活的這些共同記憶,大多是瑣碎的溫馨。我們把彼此完完全全的展露給對方看,一同串起生活裡的柴米油鹽,充滿了煙火氣息。當然,我最愛和你窩一塊兒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愛你,羅西》、《怦然心動》……

  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卻也是不溫不火的。你從不曾在我面前勾勒出一幅有著宏偉前程的藍圖,你一向顯的胸無大志。安逸的性子,甚而讓你剛開始很抗拒出國這件事。你有點畏畏縮縮的,害怕即將到來的新體驗。可我也知道,更重要的原因是你放心不下我……

  現在的你,遠在地球的另一端。此時的我,已被燈光籠罩。而你終於迎來在加拿大的第一個充滿未知的清晨,開始你前所未有的體驗,這感覺很奇妙。

  我其實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你問我將來要幹什麼,我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可是一直有一個美好的願景,在我心間徘徊不去。

  我想在我們倆已經準備好的時候,在我長大了,我們一起去環遊世界。走在一個文藝的街道上,兩旁都種植著梧桐樹,高高大大的,地上有著點點光斑。我漫步在那兒,一手拿著冰激凌,一手牽著你什麼都不做,只是體驗著生活那份美好,那一定幸福感爆棚,那就是我的“詩和遠方”。

  我們一生會愛很多很多人。他們就像天空上的星星那樣,一閃一閃亮晶晶,可媽媽,你就是那輪月亮。一輪獨一無二的月亮。

  親愛的,我想和你一起去看這個世界。我的詩和遠方,就是讓我自己有實力和你一起去更多的體驗,擁抱這個世界。

詩和遠方作文 篇2

  高曉松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所以在柴米油鹽平淡無趣的日子裡,我們總在追求著些什麼來填補心靈的空缺,例如拿起枕邊的詩,或踏上未知的遠方。

  昨天,去聽了一場小型的鋼琴音樂會,雖不是什麼大牌明星演奏家,但卻讓我陶醉其中。我想對藝術的追求,本就不在乎排場,不在乎身份的,只要內心滿足愉悅那便是好的。這場音樂會是免費的,在場的聽眾約莫有600人,這活動的目的本意便是向普通大眾傳播文化藝術,提高精神追求。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畢竟像我們種普通消費者,若要花幾百,甚至幾千塊錢去聽某某大明星的演唱會,實在是太過奢侈。

  或許有人會說,普通老百姓只要衣食無憂便足夠了,聽演唱會這些有何價值,是能讓人不冷呢,還是能填飽肚子呢?確實不能,但藝術能讓我們發現生活更多的美好,或者說,這些精神糧食,能讓我們更幸福地生活。它更多的影響在人的內心世界,往往不是那麼顯而易見的。

  就拿這場音樂會來說,事後朋友問我有何感受。我說不出什麼豪言壯語,甚至是半句專業華麗的話,我也說不出來。我這隻能說好聽,大概我之前本就俗不可耐,所以拿不出更好的形容詞。我只知道,當琴鍵被撥動,我便隨之進入了音符的世界。那裡遼闊,安寧,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思緒在飄蕩,時而停留,時而追逐,沒有固定的節奏,只覺得人雖在座位上,心卻不知飄向了何處。或許是進入了演奏者的世界,又或許是我夢寐以求的自己內心的世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明白此刻的自己是最真實,最單純的。

  我想高雅與否,其實並不需要任何載體,不需要文章字畫,不需要管絃音樂,需要的不過是一個內心清淨的自己。心若安寧,哪裡都有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3

  這星期五,上智書院的學生來我們學校交流,我們和她們一起上了一節關於詩的朗誦的課,我們和她們一起學習《再別康橋》的背景並且朗誦。

  起初,大家難免會有些尷尬,但經過大家自我介紹,多說幾句話後,似乎也沒有什麼了。我們很快就進入了朗誦狀態。我們組是用廣州話來讀的,起初也有一些字詞讀起來很彆扭,但經過我們的討論之後就慢慢的熟悉了,我們也分配好了分段朗讀。後來經過幾分鐘磨合,大家也是越來越好了。

  很快,老師便開始一個一個組輪流朗讀不同的詩歌,不久就輪到了我們。

  我們站上去,可是大家都有點害怕,不敢站第一排……

  隨著紫瀅讀完了《再別康橋》的導言部分,音樂也因此響了起來,我們也開始了朗誦。一開始我們都有點害怕,除了幾個上過臺講過話的,包括香港的同學又有點小聲,怕讀錯什麼,但隨著幾位同學的帶領,也慢慢地大聲開放起來。不知不覺,很快就讀完了,也到了我自己獨誦的一個詞,兩個字——尋夢。我的呼吸也有點急促,緊張了起來。我提前做好了深呼吸,隨著大家聲音的靜止,在等待著我,我深沉地誦出了“尋夢”,聲音和節奏也算不錯,我的心也因此放下。

  不久大家幾組都朗誦完,這時老師竟然要為大家朗誦《鄉愁》,大家聽了都有點感觸,還為老師朗誦深為震撼。

  這次活動讓我對詩歌有一種很深的感覺,知道什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似懂非懂,生活不僅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4

  歲月靜好,執一卷詩書,踏著青春的節拍,徜徉在詩情畫意中,尋找人生的航向,描繪著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一蓑煙雨任平生

  初入青春,一系列困惑接踵而至,學習節奏快,與父母分歧多,與老師有隔閡……我彷彿陷入無邊無際的黑暗中,想要掙脫,卻找不到方向。小時候渴望長大,可長大後又嫌煩惱太多,恍惚間,我如迷途的小鹿,四處亂撞,不知何時,已遍體鱗傷。無意中,讀到東坡先生的《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東坡先生在寫這首詩時,正值仕途失意,屢遭貶謫,出門遊玩,偏遇下雨,卻無雨具,同行人皆抱怨。但東坡不以為然,聆聽雨韻,“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從詩句中,我看到了一個樂觀、豁達的詩人形象……依稀之間,一絲光亮照進了我的心田,於是,我學會了靜聽雨打芭蕉,細數秋涼;學會了煮水烹茶,笑對人生。

  以詩和遠方為伴,學會笑對風雨。

  關山度若飛

  我的青春是幸運的,不似秋瑾,“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不像李清照,“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學生時代,我有幸遇見了人生的貴人——可敬可愛的老師們。在我因考試失敗而沮喪的時候,有魏老師“擼起袖子加油幹”的鼓勵;在我取得成功而欣喜時,有鄧老師“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贈言;在我冥思苦想陷入疑惑時,有李老師的循循善誘;在我稍有進步而得意忘形時,有“西瓜蔡”教鞭的警醒……諸葛亮遇到了他的知音——劉備,自此,“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傳誦至今。我相信,在各路貴人的幫助下,人生路上,我也定能“關山度若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以詩和遠方為伴,學會感恩,拼將一死酬知己。

  為伊消得人憔悴

  常言道,初三試卷滿天飛。不錯!初三生活單調而又乏味,每天迎著朝陽趕往學校,披著星光離開校園,奔波於兩點一線之間。中考將至,不安的情緒隨之增強,害怕自己三年的奮鬥沒有回報,害怕錯過人生的第一輛“動車”,害怕未來與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百般無奈,坐於窗前,翻開《宋詞》,柳永的《蝶戀花》映入眼簾,一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觸動心靈,衝擊靈魂。是啊,中考不可避免,不如背水一戰,縱使沒有成功,至少未來回憶時也不會遺憾,而且還能驕傲地說:“拼搏過,無怨也無悔。”於是起身昂頭,繼續學習,“望盡天涯路”。

  以詩和遠方為伴,學會放手一搏,不給自己留遺憾。

  感謝詩和遠方陪伴我一路走來,點亮了我的時光,潤澤了我的青春,描繪著我美好的未來。

詩和遠方作文 篇5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城市像一個鋼筋鐵骨焊接而成的牢籠,禁錮了我們的身心,禁錮了我們的思想,禁錮了我們的靈魂。每日的朝九晚五,我們或許早已經睏乏,但是卻迫於生計,我們情願或不情願的依舊按照著這種固定而重複的節奏來日復一日的行走著,這條路或許一直沒有盡頭,可能對於大多數人,這隻能是無可奈何的苟且偷生。

  生活在困境之中的我們,卻也想透過那厚厚的牆磚和那阻止了清風飄蕩的玻璃往外望去,那遠方的天地一線之處,是否有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夢想。夢想與現實的無奈,時時環繞心頭,想走出去,卻又不敢與困頓其身的枷鎖來場掙脫的鬥爭。

  我們也許會想著,趁年輕多辛苦些,多賺取些經濟基礎,到老來時我們再去享受那詩和遠方的甜蜜。然而在如此高強度的辛勞與困苦中掙扎的軀體,到老來時我們究竟還有多少未透支完的健康和精力來走向遠方。那時的我們對於行走遠方的夢想,或許僅只剩下一句唏噓與無奈了。

  或許高曉松說的對吧,“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們渴望自由自在的翱翔,渴望高聳險峻的山峰,渴望清澈湍急的流水,渴望青榮翠茂的樹林,渴望波濤澎湃的大海。我們時常幻想著,一個揹包,一架相機,一輛單車,一把吉他,就這麼行走在崇山峻嶺間,行走在流水白雲中,走過川流不息的人群,去往那一個又一個美麗而嚮往的夢想天堂。

  我們渴望的太多,而身心卻難以走遠。如此昏昏度日使得我們愈加迷茫,望不清前起的道路,迷霧中的我們漸漸迷失,漸漸不知道前路何起,漸漸便再也尋找不到那條通往詩和遠方的道路。

  其實我們一直都在路上。心路一直前行,我們一直成長,那山那海,那青草那花香,只要我們心懷遠方,路就在前方。

  詩和遠方,它其實並不遙遠,閒來泡一壺清茶,看那茶香四溢,品茗潤乏身心,那遙遠而彌久的香甜甘露,滋潤著困頓迷惑的靈魂,那心境的安然閒適,就是那詩和遠方。

  或者聽一首喜歡卻許久未聞的音樂,輕輕躺在床上,聽著那曼妙的旋律在耳畔旋轉,慢慢遊進身體裡,遊進腦海中,遊進心靈間,那一刻的愜意,難道不也正是那詩和遠方。

  還或者,走出室外,來到大自然當中,尋那一方蒼翠挺拔的古樹坐下,什麼都不幹,就這麼靜靜的坐著,感受自然的微風輕輕拂過臉頰,感受自然的芳香微微觸及心底,那心境的安寧、舒適、恬靜,卻也不正是那詩和遠方。

  再或者隨手翻看一頁書卷,任思緒在書海中翱翔,泛波遊於知識的海洋裡,去觸碰那千古傳流的文字所帶來的深心洗滌,在那章句中揮灑著夢與青春的韻味,這何嘗不是那詩和遠方。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或許像古人那樣及時行樂會讓我們更活的自在些。“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再論愁”也許被人看作是玩物喪志,但是對於身在現實當中的普羅大眾來說,這樣的及時行樂沒有什麼不好,至少它能讓我們在身心俱乏時,偷得那浮生的半日清閒,在那短暫的時光中,盡情的享受那一刻的安然閒適,感受那一片心中嚮往的詩和遠方。

  因為它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心裡,在我們意願和心志所前行的路上。路上有那花香怡人,有那綠草芬芳,有那淡泊寧靜的安然閒適,有那詩意縹緲的遠景之方。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詩和遠方作文 篇6

  遠方的天藍得澄澈,讓人心醉;遠方的詩美妙婉轉,讓人神往。

  無意間在微博上看到了頗具文藝風的散記《我的詩和遠方》《被冷落的手機》,便也背上行囊想要去遠方,去逃離這被手機主導的城市。

  桂林的山水果然名不虛傳!那不高的疊山被雲霧繚繞,這般朦朧,似那羞澀尚未出閣的少女。隨便的一處池塘裡便可見池底的水草,妖嬈舞動,撩人心絃。天空很靜,安寧得像是飽飲母乳後酣睡的嬰兒,這般柔潤而又新鮮。身旁擦肩而過的遊客們幾乎都身掛名牌相機,頗有範兒地拍著在城市未曾見過的風景,這架勢像要把風景搬回家。過後,便坐在路旁的亭宇裡,低頭讚歎手機或是相機裡的簷牙高啄。

  我也是個俗客。看到美景也想用手機定格瞬間,每天發一波照片,用綺麗的語言,來期待一場接連不斷的點贊和類似於“真性情”“好文藝”這等讚歎之聲。

  有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去坐竹筏漂流。

  這竹筏由五六根又大又粗的綠竹排列製成,筏上有兩把躺椅,水會趁著竹筏的空隙滲上來,由當地船民掌船,一支長杆來回翻轉,竹筏便在這碩大的湖心漂流。坐於此上,腳踩汪汪潭水,周圍一片詩意盎然的美景,宛如一代隱居之士所在之處,妙趣橫生。期間,便偷摸違背遊客規定,拿起手機一通拍。

  可,一個晃盪間,“撲通”一聲,手機掉入湖中,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一直往下沉,往前飄……這河勢險峻,它又是個無情之物,頭也不回地流向遠方。因當地有明確規定:乘坐竹筏是不得使用手機,我只好訕然低頭。

  那幾天以後,我突然變得很空虛,開始心神不定。眼中的美景也逐漸千篇一律,我的手開始不知如何安放,變得焦躁。我不是來到了遠方?逃離了城市?為何會有這等感覺?

  夜晚讀書,想起此次遊歷,看到“偷渡”一詞,似乎是點睛之筆,引起我的思考:可能我的遠方只是個“好山好水好手機”的幻滅國度,它是我回避浮躁內心的.託詞。不經意間,一次次駕著手機之船偷渡回城!這是一次虛假逃離,這是一個時代的風氣,這是如今社會最大的悲哀!

  仰天長嘆!詩和遠方,奈何偷渡回城?

詩和遠方作文 篇7

  親愛的少年,不好選擇安逸,那就想背對著陽光而行,只看的見自己的影子。把所有的春光靜好還給疏疏漓落,把所有的庸庸碌碌還給過去的自己吧。明日的你,要胸中有丘壑,立馬振山河。

  人生而一樣,但或許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平凡的人,二是平庸的人。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對人生的態度,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差距太大了。也許這兩種人可能一輩子都沒什麼大作為。

  但是,平凡的人心中仍擁有夢想,依舊會最好自己的工作,在每天的努力中一步一步向夢想靠近,即使夢想最終實現不了,也不會因此感到遺憾,他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對未來充滿希望與憧憬;而平庸的人則恰恰相反,同樣是工作,他們只會把工作當成自己的謀生手段,每天在自己的抱怨聲中渾渾噩噩的度過,他們的夢想早已被現實生活中的繁雜和煩瑣所淹沒,他們不去關心是不是還有陽光,他們只關心,自己現在是否安逸…

  我看到這樣一個影片裡講:當年的王陽明,十三歲的時候問過他老師一個問題“師傅 何為天下第一等事?”又問了問他父親,他父親與老師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考取功名!”為什麼呢,無關其他,只因在當時,所有人的出路只有一個,那就是考取功名,中狀元。如果現在這個問題,問大家,“何為天下第一等事啊?”大家是不是絕大部分都會說“賺錢啊”可是…你們真的王陽明是怎麼說的嗎?他說“非也非也。”他老師反問他了,“那你說說,何為第一等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說到這的時候,他老師蒙了啊,這是什麼意思啊?這就是他想當聖賢人啊。他老師繼而說道“你想成為像老子,像孔夫子這樣的人,是不是有點太狂妄了!”王陽明說“老子是人,我也是人 他能當聖賢,我為什麼就不能當聖賢?”

  正是因為王陽明他十三歲立了大志,要成為聖賢,所以,王陽明這輩子,所有的追求都在成為聖賢,所以到最後,他真的成為了一代聖賢,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

  我看完這個影片,內心所想皆是當今社會上…還有多少人敢坦蕩的說出“我有夢想,我的夢想是成為什麼什麼”,很少了吧,甚至於,有時候提出夢想一詞,都會有人笑出聲…我就很納悶,這夢想難道不該是規劃未來,對未來充滿希望,憧憬著未來的一個非常美好的詞來著嗎?為何,到了現在,卻是“天真,愚蠢”的代言詞?我無法理解…

  最後,年少的我們,征途不只是眼前的安逸,還有未來的詩與遠方-我們的征途應當是星辰和大海。

  “沒有夢想的少年,就像鳥兒沒有翅膀,長大以後無法飛翔。”

  這裡墨陽,文筆爛爛,隨心而寫,遇君我幸

詩和遠方作文 篇8

  至此,我還是個學生,還是要學習,但,我仍在幻想,或許,在海的另一端,有一首詩,它叫《遠方》。

  也許以後,我到了非洲。終於看見了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數萬只動物在奔跑,那草原綠地像是渲染上去的。我來到東非大裂谷,走到了谷頂。谷真的很深啊,抬頭望向天邊,夕陽太美了,閉上眼,彷彿眼前還在灼燒著。

  也許以後,我到了歐洲。親愛的《蒙娜麗莎》,你還在那裡嗎?你的微笑很美,眼睛也彷彿在笑。米開朗基羅與達芬奇,你們的畫作——我想她們一定很漂亮,那幅《創世紀》引人遐想,那首詩中描繪到了。英國的那條本初子午線,總有一天,我會到達那裡,腳踏兩個半球,朗讀那首美麗的詩。

  也許以後,我到了北美洲。那是美國大峽谷?這真的可以在宇宙上,朝這裡看,就能看見?科羅拉多河在裡面流動,我已經感受到它流動了,很清涼,周邊焦紅的岩石把河水映紅了,一切看上去都很歡快,瞧,天上的雲在笑!

  也許以後我到了南美洲。我可以再欣賞一次巴西的“足球杯”嗎?那時候比賽很激烈吧?足球就在所有球員腳下滾動,風揚起了灰塵,汗水浸溼了他們的T恤,弄髒了他們的臉龐。

  也許以後,我到了南極洲。有雪,有企鵝,可以用雪來堆很多很多雪人。這些雪人立在那裡,比邊疆的白楊樹還直,頑強也可以從這些立在冰天雪地中的雪人體現出來,企鵝太令人喜愛了,它們比企鵝娃娃可愛多了,會走動,會成群聚在一堆,憨厚地令人發笑。

  總會有那麼一天,我走向了詩和遠方,那首叫《遠方》的詩會是我寫的,這首詩的開篇已經寫下了,不是嗎?

詩和遠方作文 篇9

  聽,一座千年古都在吟唱,沒錯!她就是洛陽城!

  清晨,聽到了許多的聲音傳來,有廣場上明星清脆的歌聲、警察在指揮的哨聲、以及人們歡天喜地的叫聲……這些聲音彷彿讓整個洛陽都充滿了生機,以前人數很少的長樂街和應天門附近的河道,從人煙稀少變成了人山人海,你肯定覺得人這麼多,一定都是來看明星了,不!這些人啊,一大部分的人都是來看洛陽城的名勝古蹟!

  公元68年,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馬寺,這裡亭臺樓閣,香火不斷,歷代高僧不遠千里求法,因為這是佛教的發源地!洛陽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這裡每個石佛都有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淵遠流長,還有數不清的公園、隋唐植物園、國寶花園……

  中午,當你逛累了古蹟,一定要去歷史文化古城:麗景門、洛邑古城去品嚐本地特色美食,洛陽不翻湯、洛陽燕菜、小街鍋貼、洛陽老八件、潘金和燒雞……這些都是洛陽的名吃,不僅吃到嘴裡味道純正,食後滿口餘香,而且光聽名字就讓人無限嚮往。

  晚上回到應天門附近,放眼望去,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燈火輝煌的應天門遺址會有美輪美奐的燈光秀,各種高科技光線打在城牆上,隨著光線的變化顯現出應天門歷史的悠久。如果你留心觀察,會發現很多大哥哥大姐姐穿著漢服,穿梭在廣場,如果沒有廣場舞的身影,你肯定以為你在古代呢!轉過身,你就會看到武則天工作和休息的地方——明堂、天堂。再往左邊看,就是古代帝王的居住地——九州池,這座唐宋園林白天是靜謐的,到了夜晚華燈閃耀,盡顯古代宮殿的輝煌,七彩的光倒映在池水中,波光中的皇宮如夢如幻,讓人彷彿到了仙境一般。

  如果你來到洛陽,這樣的美食美景一定不要錯過呀,僅僅一天,一定會讓你喜歡上洛陽!

詩和遠方作文 篇10

  在祖國廣袤的西北大地上,矗立著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敦煌。在這次九天甘肅之行的最後,敦煌緩緩走來,一層一層掀開了她厚厚的面紗,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她最珍貴的寶貝—莫高窟那如詩如畫般的美貌。

  那天小雨淅淅瀝瀝,絲毫阻擋不了我們如火般的急切心情。千年莫高,似一顆璀璨的明珠,坐落在一片渺無人煙的荒漠中。密密麻麻的洞窟星羅棋佈,錯落有致地排列在斷崖絕壁上。舉頭仰望,那古老文明散發出的神聖而莊嚴的氣息將所有人包圍、籠罩,沐浴其中,陶醉其中。穿過洞窟前曲折的迴廊,“吱呀—”鑰匙微轉,洞門應聲而開。漆黑之中,一股濃濃的但又不刺鼻的味兒撲面而來,顏料味嗎?不像!泥土味嗎?不像!呵,想必,這就是歷史的味道了吧!“各位遊客,請隨我來,”我們隨著講解員有序地步入洞中。只見兩尊大佛迎面端坐於佛龕中,眼睛微閉,神態安詳,嘴角掛著滿足的微笑,那樣親切,那樣和藹。菩薩、弟子伺立於兩側,好像正在認真聆聽佛祖講解佛法。高聳的洞頂中央,繪著一朵惟妙惟肖的青蓮花。那青蓮已完全盛開,片片花瓣奮力伸展向四面八方,似乎有嫋嫋幽香陣陣飄來,沁人心脾。

  啊,壁畫!順著講解員手電筒的光亮,一幅幅的壁畫驚豔呈現。我細細欣賞著。五彩斑斕的色彩和輕盈通透的線條,繪出了一幅又一幅巧奪天工的壁畫,繪出了一場又一場栩栩如生的景象,繪出了一個又一個美豔絕倫的飛天。壁畫上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解釋佛教意義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應有盡有,宏偉瑰麗,令人嘖嘖稱奇。壁畫上最引人注目的,則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了。瞧,飛天多麼千姿百態吶!有的臂挎花籃,採摘鮮花;有的反彈琵琶,金雞獨立;有的倒懸身子,從天而降;有的綵帶飄拂,漫天遨遊;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我靜靜地望著,感慨萬千,就像步入了一個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了對於敦煌莫高窟儲存至今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常書鴻。他與敦煌莫高窟,有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1935年秋天,常先生在法國看到了由伯希和編撰的《敦煌圖錄》,他驚訝萬分,方知祖國還有這樣一個藝術寶庫存在,內心被深深震撼了。為了好好研究並不使她再受破壞,他毅然決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國,建立了“敦煌藝術研究院”,成為其首位院長。但常先生考察莫高窟時,條件異常艱苦,經歷了重重艱難險阻,也遭遇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不幸,但他義無反顧,一旦決定絕不回頭,將一生奉獻給了敦煌藝術,終於獲得了寶貴的歷史資料,並引領一批又一批後來人為保護敦煌莫高窟持續的努力。常先生這種為藝術、為祖國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用詩來讚美,用歌來頌揚。他,難道不是我們有理想的當代人的榜樣嗎?

  如今,敦煌依然昂首屹立在遠方,她如詩般的千年歷史和輝煌文化,在無垠的祖國大地上熠熠生輝。啊,敦煌,我眼中的詩和遠方,我不會忘,也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