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三單元]寫一首詩> 實用的詩和遠方作文9篇

詩和遠方作文

實用的詩和遠方作文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詩和遠方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詩和遠方作文 篇1

  剛剛結束了和你又一輪的視訊通話,你正在加拿大吃早餐。潔白的瓷盤上,盛放著番茄芝士,培根,各式各樣的水果,國外必備的烤麵包和咖啡,看上去很是養眼。可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其實是你滿臉興奮的樣子。眼睛裡有著細碎的光,我很少見到如此的你。大部分時間,你始終是溫和的,臉上總是帶著點點笑意。學生曾為你寫了一篇文章,說你渾身上下散發出一種溫柔歲月的光輝,真是再恰當不過了。親愛的,在我眼裡,你真是一個溫柔的人。

  曾經朋友跟我很感慨的說:“你媽媽多好啊,我都想跟你換了”,我實在抑制不住笑意道,“我可不高興”。

  親愛的,你真的好好啊!你總是事無鉅細地照顧著我的學習和生活。你會在我考試複習期間興奮的帶我出去看場電影,買上一堆吃的;放假時,你會拉著我陪你逛街買衣服,可明明是陪你去的,你總是先給我好好選了幾件,本末倒置,最後在匆忙中簡單買點自己的。有時,你會向我撒嬌,讓我陪你去荷蘭花海,梅花灣,超市。我有時真不願意,可每次你一撒嬌,我就真的只能乖乖繳械投降了……

  可親愛的,關於我們生活的這些共同記憶,大多是瑣碎的溫馨。我們把彼此完完全全的展露給對方看,一同串起生活裡的柴米油鹽,充滿了煙火氣息。當然,我最愛和你窩一塊兒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愛你,羅西》、《怦然心動》……

  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卻也是不溫不火的。你從不曾在我面前勾勒出一幅有著宏偉前程的藍圖,你一向顯的胸無大志。安逸的性子,甚而讓你剛開始很抗拒出國這件事。你有點畏畏縮縮的,害怕即將到來的新體驗。可我也知道,更重要的原因是你放心不下我……

  現在的你,遠在地球的另一端。此時的我,已被燈光籠罩。而你終於迎來在加拿大的第一個充滿未知的清晨,開始你前所未有的體驗,這感覺很奇妙。

  我其實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你問我將來要幹什麼,我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可是一直有一個美好的願景,在我心間徘徊不去。

  我想在我們倆已經準備好的時候,在我長大了,我們一起去環遊世界。走在一個文藝的街道上,兩旁都種植著梧桐樹,高高大大的,地上有著點點光斑。我漫步在那兒,一手拿著冰激凌,一手牽著你什麼都不做,只是體驗著生活那份美好,那一定幸福感爆棚,那就是我的“詩和遠方”。

  我們一生會愛很多很多人。他們就像天空上的星星那樣,一閃一閃亮晶晶,可媽媽,你就是那輪月亮。一輪獨一無二的月亮。

  親愛的,我想和你一起去看這個世界。我的詩和遠方,就是讓我自己有實力和你一起去更多的體驗,擁抱這個世界。

詩和遠方作文 篇2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打動了許多人,已成為網路上的流行語。

  它源於高曉松在一篇文章中寫的一段話:“我媽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和我妹妹深受這教育。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適合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一分錢沒有,那麼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

  看看現在的人,被“事情”給捆住了,很難脫身到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去轉轉,但是我的身邊就有一位“騎”遍天下的人。

  他曾騎到阿拉善沙漠,見到過無私奉獻的胡楊,他曾騎到尼泊爾,體驗了什麼叫“窮遊”,他曾體驗過什麼是最難騎的路,他曾用一架腳踏車騎遍世界各地,他就是我們熟悉的喬老師,從他身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詩和遠方雖然美妙,但前提是你要有一個充滿知識的頭腦,不然你會一問三不知,喬老師怎能騎到過那麼多的地方,就是因為他有很大的知識量,有能支撐起的資源,如果你連學習都學不好,你還想追求詩和遠方嗎?你會被人笑的!

  詩和遠方聽起來很美好其實……

  就在前幾天我們騎行大潵原,騎行固然是詩和遠方,但你們不知道的是,在詩和遠方背後還藏著痛苦、累,我們從耕讀書院騎到大潵原,我們熱身推了30分鐘,之後才開始騎,一上車感覺那股勁一下就上來了,飛快的騎著,但是到一個大大的坡一個一個都像“慫包”一樣跳下車推著上,最後到達大潵原我們才體會到什麼叫遠方。

  詩和遠方是很美好,但如果你不付出你就不會嚐到這種美好,凡事都要付出才有回報。

詩和遠方作文 篇3

  在這花花世界裡,在喧鬧的城市中,詩歌如清泉般湧入人們的心頭,帶走一份焦躁與不安。

  從雞蛋殼內把蛋殼打破,帶來的是一種青春向上的生命力。詩歌作為人類的希望而存在,它給原本枯燥無味的城市帶來了一縷生機與活力。

  大理作為一座擁有深厚風土人情的城市,坐落在洱海旁。人們盡情享受著漫山遍野的花海,歷史悠久的建築物以及那自由翱翔的紅嘴鷗。我向往遠方,等到長的那一天來一次收走就走的旅行,旅途中有詩歌和美景伴我前行。

  古代的文人雅士不拘小節遊歷四方,旅途中交幾個知心朋友飲酒作詩可謂人生一大美事。

  詩歌的起源很早,後來漸漸被人廣為流傳,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辛棄疾等人被鮮為人知。我不禁感嘆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二十一世紀,試問有多少人能作出如此精美又被後人廣為流傳的詩來。

  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體現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無論是公園裡愛護花草的提示牌,還是廣告商的廣告牌,都讓我們與詩歌變得親密無間。城市中的一間間古老的書店裡透著明亮的光,總有人駐足觀望。書香的氣息扣人心絃,讓人難以忘懷。

  公園裡的長廊上雕刻著精美的文字,吸引著多少遊客的目光。詩歌的魅力讓這座城變得生動起來,多了幾分藝術氣息。

  人生的旅途中難免遇到很多不如意,但只要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生活的樂趣就會感到豁然開朗。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一座古城一種書香,驀然回首那人還在燈火闌珊處。“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如一本書上所說,所以失去的東西都將以另一種方式回來。

  一個人靜靜思考自己想要的詩歌和遠方,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你前進。與書做朋友,它可以傾聽你的煩惱也能為你排憂解難。人生的旅途你並不孤單,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走自己想走的路,為自己而活。

  詩歌帶給我一份寧靜,讓我在這大千世界中找到自我,走向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4

  回想起曾經逐漸被人遺忘的那一段歲月,似乎每個人都在感慨著歲月靜好,可是實際上在歲月靜好的背後,又是誰為我們承擔著生活的磨難呢?

  生活所帶給我們的風吹雨打,其實不僅僅是表面上我們能看到的這麼簡單,因為我們躲在大人的羽翼之下,被保護的很好,根本就不曾真正受到傷害。

  就好像我們在看很多電視劇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比電視劇裡的人物要幸福得多,哪怕我們從一開始就知道,那隻不過是我們想象出來的故事情節, 然而,生活當中總是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對比,才能夠烘托出來,我們此時此刻的幸福。

  現在有很多後來居上的後起之秀,他們寫出來的很多文章真的是讓人稱奇。描寫方法敘述態度都很獨特。

  但是如果再這樣方面上能夠顯現出自己的特點的話,我們根本就不能那樣飄在天上去創作,必須要腳踏實地才能夠真的把自己的底打好。

  我們也曾經經歷過很多的事情,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去見過很多的風景。儘管那個時候的我們似乎都顯著很不懂事,可是隻有經歷過太多事情的時候,才知道天真的可貴。

  正所謂知世故而不世故,只有你什麼都知道之後,有所選擇,才是真的可以保持自己的純真。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你可能根本就看不到那些時光對於你來講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貢獻。可是如果他們真的把這一切都當成你了以前都錯過的東西,你就會覺得這些對於我們而言都有太大的差別。

  生活帶給我們的風景,並不僅僅是眼前的苟且,還有未來的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5

  每個人的心中,一定都有一片理想的天地。也許是那一抹抹鮮紅燦爛的春光,為你帶來無限生機與希望;亦或者是那一簌簌附和著激情的浪花,隨你乘風破浪;……

  那天夜間,悶雷滾動,傾盆大雨隨之而來,雨滴敲打著我家窗戶。我扔下手中的筆,將那一筆未動的試卷掃向一邊,趴在書桌上,悶悶不樂地唉聲嘆氣著。我的怨氣被父親所聽見,父親走向我身旁,拍拍我的肩膀,說道:“在繁忙的生活中,要尋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物。”

  父親此番話語,如同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給我帶來了新的啟示。

  週末閒暇時分,我叫上自己的畫友,一同伴隨秋高氣爽的季節到附近一處成名的公園裡寫生。踏入這一片“世外桃源”落葉開始四處飄蕩,像極了幾個小不點在玩“你追我趕”的歡快兒戲。走到迎風搖拽的銀杏樹下,落葉堆積成一片金黃色的靚麗衣裳。陽光肆無忌憚地從樹葉的間隙中穿透而來,仰望天空,潔白無瑕又略有透光的白雲,毫無規律地散佈到湛藍的天空,卻似“點睛之筆”使那天空充滿生機。

  走到身後一處廣闊湖泊,落葉迫不及待地向水面跳去,這早已枯黃的落葉好似被湖水賦予了新生,隨著流水緩慢的節奏,依舊盡情歡快地在水面遨遊,毫不吝嗇地盡情施展自己的生命力,或許是想在這最後的季節,留下那一片屬於自己的生姿與色彩吧!此時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美景,真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啊!

  這宏大而廣闊的畫卷,似乎也啟示著我們,不要僅限於眼前的一處風景,還有更廣闊,更美好的詩和遠方!

  隨後我們登上遠方的山路,山路四周鬱鬱蔥蔥,蟬鳴不息,參天大樹為我們帶來綠樹成蔭,落葉被秋風席捲而散,迎面而來,似乎在向我們訴說登山之路的艱險與困難,正準備轉身離散的我們,再次聽到那不曾停息的蟬鳴,還有鳥兒的飛天鳴叫,彷彿是在鼓勵我們不要退縮,繼續向前,我們便再次鼓足勇氣和幹勁,向最高峰進發!

  最終,汗流頰背的我們帶著沉重的繪畫裝備,登上了最高峰,此時俯視下方,真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慨。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它能給你帶來愉悅,帶來希望……

詩和遠方作文 篇6

  至此,我還是個學生,還是要學習,但,我仍在幻想,或許,在海的另一端,有一首詩,它叫《遠方》。

  也許以後,我到了非洲。終於看見了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數萬只動物在奔跑,那草原綠地像是渲染上去的。我來到東非大裂谷,走到了谷頂。谷真的很深啊,抬頭望向天邊,夕陽太美了,閉上眼,彷彿眼前還在灼燒著。

  也許以後,我到了歐洲。親愛的《蒙娜麗莎》,你還在那裡嗎?你的微笑很美,眼睛也彷彿在笑。米開朗基羅與達芬奇,你們的畫作——我想她們一定很漂亮,那幅《創世紀》引人遐想,那首詩中描繪到了。英國的那條本初子午線,總有一天,我會到達那裡,腳踏兩個半球,朗讀那首美麗的詩。

  也許以後,我到了北美洲。那是美國大峽谷?這真的可以在宇宙上,朝這裡看,就能看見?科羅拉多河在裡面流動,我已經感受到它流動了,很清涼,周邊焦紅的岩石把河水映紅了,一切看上去都很歡快,瞧,天上的雲在笑!

  也許以後我到了南美洲。我可以再欣賞一次巴西的“足球杯”嗎?那時候比賽很激烈吧?足球就在所有球員腳下滾動,風揚起了灰塵,汗水浸溼了他們的T恤,弄髒了他們的臉龐。

  也許以後,我到了南極洲。有雪,有企鵝,可以用雪來堆很多很多雪人。這些雪人立在那裡,比邊疆的白楊樹還直,頑強也可以從這些立在冰天雪地中的雪人體現出來,企鵝太令人喜愛了,它們比企鵝娃娃可愛多了,會走動,會成群聚在一堆,憨厚地令人發笑。

  總會有那麼一天,我走向了詩和遠方,那首叫《遠方》的詩會是我寫的.,這首詩的開篇已經寫下了,不是嗎?

詩和遠方作文 篇7

  7月8日,太陽火辣辣的,雲彩都被燒得無影無蹤,大地像蒸籠一樣,熱得使人喘不過氣來。我無精打采地來到西湖區圖書館,走進四樓報告廳。看到主講的老師是孔慶根老師,我一下子精神抖擻了起來。因為前幾天杭州日報刊登了《今日桃李花他日翠柏與蒼松》,寫得很精彩。

  周珺老師介紹完後,孔校長來到了講臺上,他穿著一件藍t恤,繫著一條黑皮帶,帶著一副眼鏡,看上去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孔老師演講的主題是《“詩和遠方”與童年成長》,他向我們介紹了詩和遠方背後的人生哲學,帶領我們尋找幸福密碼。

  在提問環節,我對孔老師說:“請問您在創作過程中遇到過什麼挫折,是怎樣克服的?”孔校長回答他在剛開始寫詩的時候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用力過猛,他給別人看自己的作品時,大家給他的建議是要放鬆寫,這樣才能寫好。我想起了東晉陶淵明寫的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要寫得輕鬆自然才美。孔校長說他遇到過瓶頸期,他還是沒有放棄,堅持寫,最後到達了一個新階段。

  所以,“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會獲得成功。

詩和遠方作文 篇8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旅行,是我的“詩與遠方”

  我揹著行囊,來到了廬山。橫看,群山連綿;側看,山峰高聳。遠眺,在薄霧間時隱時現的山峰像一個含羞的少女;走近,蒼天翠柏偉岸挺拔。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掛在秀峰上的馬尾瀑布,從山頂直瀉而下,猶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令人不禁吟詠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瀑布前,立著詩仙李白的雕像。只見他左手握樽,右手持卷,神態自若,瀟瀟灑灑,彷彿千古名句馬上要脫口而出。微風拂面,一陣清涼沁入心底,令人神清氣爽,這一定就是傳說中的仙境和詩境吧?這就是我夢裡一直追尋的遠方吧?

  我揹著行囊,走在了一個不知名的小橋上,橋為木製,橋欄無雕飾,但並不顯簡陋。江南的水,靜靜地流過這座小橋。站在上面,倚著橋欄,能清晰地看到水底。紅白相間的魚兒在緩緩的水流中,緩緩地搖著鰭,擺著尾,為這澄澈的水增添了一抹色彩。不知不覺中,下起了小雨。煙雨迷離中,小橋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給小橋增添了一絲神秘感。站在橋上,看雨點滴落在水面蕩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魚兒似乎已熟悉了這一切,仍然不緊不慢地遊著。遠處的黑白小巷裡,傳來的悠揚的笛聲令人心曠神怡。雨滴也似乎怕打擾到我,它們輕輕地落在傘上,落在身旁,也落在我的心裡。橋、傘、魚、巷、雨,小河,猶如一幅動人的水墨畫,而我,在這點點墨跡中留戀,吟著我的詩,體味著我的遠方。

  我揹著行囊,行走在山路上。山路由青石鋪成,石頭中間的縫隙中,幾棵嫩綠的小草努力地探出了腦袋。路依山勢起伏,蜿蜒在翠竹、蒼松、山石間。陽光透過茂密的枝葉,灑在山路上,斑斑駁駁的。路並不窄,但茂密的植物或山石遮擋了你的視線,大多時候只可以看清前方不遠的路。但我沒有任何躊躇,因為內心早已被牽向遠方。那裡是心靈的驛站,可以領略自然之美,盡品詩情畫意,體味人生百態。夢想有時似乎遙不可及,但心懷遠方,“柳暗花明”終有期。

  身體和心靈,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因此,我選擇旅行。走過天涯海角,踏遍萬水千山,在世界的角落留下自己的詩意,我揹著行囊,奔向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9

  生活的時間的長岸無涯無際,一路光怪陸離、歡歌笑語,有時你只顧著應付魑魅魍魎,專注於“苟且”,但有時你累了抬頭,前方,周遭,盡是“詩和遠方的田野”。

  對於史鐵生,什麼是他的“苟且”,什麼又是他的“詩和遠方的田野”?我暫且來回想一下,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活到最肆意的年紀上突然癱瘓,這算不算是“苟且”?終日只能囿於一方輪椅中,卻要懷著血淋淋的心去看別的同齡人躊躇滿志,這算不算是“苟且”?一面心情焦躁暴躁衝母親發火,一面又心酸於母親的隱忍與關愛,這樣的無法自控與無法原諒的深度矛盾漩渦,算不算是“苟且”?

  算是了。

  不過想象中的普通人如若遇見如此的事,會怎樣?自生自滅,自暴自棄,整日活於痛苦與咒罵中,仿若一生的路上找不到亮光,找不到希望。

  但是史鐵生並不是普通人,也膽敢不會去做出那樣的事。他拉住了自己懸崖邊的馬,他選擇了接受。

  他於地壇裡終日的遐思與肯定和否定中,找到了獨屬於他的“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像極了初春時越冬而來的梅,內心冷傲卻也柔軟,像極了千濤萬浪後海面的波痕,一番平寂卻也歷經過風浪洗禮,像極了廣漠的荒野上砥礪站直的胡楊,它此時清脆生機,彼時或許受了風雨。史鐵生意志之堅韌、心志之成熟令我讚歎,而這樣的一個人能將目光從“苟且”中轉移出來而轉向“詩和遠方的田野”,其偉大處,也自不必說。

  生活一定有苟且之處,一定有逆意迤邐之處,一定有無涯的絕望和黑暗之處,一定有你所深惡痛疾的、恨之入骨的苟且之處。

  而重點是,你不得不經歷,你必須去經歷。

  一個經歷了“苟且”、經歷了困顧、經歷了絕望與黑暗的人,才會有機會會衝破“苟且”、衝破困顧、衝破黑暗,才能帶著一顆堅強而柔軟的、傷痕累累卻已結巴的、自尊自省的心,去迎接生命裡的“詩和遠方的田野”。

  如若沒有了“苟且”,我們只會單純而幼稚、沉溺於甜蜜的美妙中,直至溺死。

  如若沒有了“詩和遠方的田野”,我們只會陰暗而狠毒,墮落於苦痛的折磨中,直至累死。

  “苟且”和“詩”、“田野”是相對的,是相生相依、相滅相亡的,人之一生不能只有其一,而應二者皆有所品嚐和領會,我們哭過、笑過、失意過、歡欣過、痛苦過、狂喜過,我說這才是人生,這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