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
詩意1
詩意是一種表達,是詩人心中情感的抒發;詩意是一種境界,是讓我們品味詩人所知所感的紐帶;詩意是一種氣概,是一種超越語言表達力的情感。
讀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我們彷彿能夠看到仙山清澈盪漾的湖水和日月照耀下的金銀宮闕,聽到猿猴的清啼和天雞報曉的叫聲,似乎自己也身處天姥山中,徜徉在美好的山水之中。這就是詩意,繽紛多彩又引人入勝。
讀白居易《在家出家》,我們能夠清晰地體會到詩人以白描手法勾畫的生意盎然的意境。“清唳數聲松下鶴,寒光一點竹間燈”使我們能夠真切地體會到詩人參禪的心情和對未來的憧憬。白居易雖然一生清貧,仕途坎坷,但他的樂觀純樸卻千古流傳。這就是詩意,不必多華麗的優美,清新的意境、深含的哲理更能打動人心。
讀屈原的《國殤》,彷彿進入時空隧道穿越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站在藍田的戰場上,看將士們身披犀甲,手持吳戈,“英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的英勇氣概。這就是詩意,意境高遠,令人感慨。
其實詩意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學會體味,古詩就不再直白無味,而變得意境深遠,引人入勝,它們或悠揚悽婉,或磅礴奮志,或爽心蕩氣,或綿延悱惻,讓我們品位詩意,品位《詩經》的大象無形、《楚辭》的袒真壯烈和唐詩、宋詞、元曲的優美壯闊與引人入勝……
詩意2
陽光照射一處,這一處的花開了、這一處的樹爭先攀高了起來。這一處突然掘起一屋子,屋子裡,一桌、一椅、一書籍而已。
這是一間醜陋的屋子,只是有了我所以屋子不醜陋了。屋子裡的大廳,一桌、一椅一書籍而已。閒暇時,坐在椅子上手捧著一本書陽光肆意撒滿屋子,而樂亦無窮也。
屋外有花、有樹、有山。心情鬱悶時,可拿個水壺澆澆花、修剪修剪樹木,還可“採花東籬下,坐看雲起時。”如此,鬱悶何在乎?
來來往往的人都是文人雅士,沒有粗鄙的人,此時,幾張桌子,幾把椅子,交談各自的心得體會,彈彈樸素的琴,沒有嘈雜的樂曲擾亂雙耳,有的只是“清雅詩意”如此,何陋之有?
在在這屋子裡,掛幾副畫,養幾隻鸚鵡再來一個書櫃、一本筆記本、一支筆,樂亦無無窮也。
沒有靈感時,觀畫,就會想起中國風,一吹,靈感來了。煩躁時,觀畫,中國風再一吹,心自然就靜下來。此畫,詩雅之畫。看書寫文章疲勞時,可逗逗鸚鵡,此樂亦無窮也。
書櫃即精神食糧,每當閒暇時,抽出一本細嚼慢嚥,此味乃人間之美。閱讀時,碰到感興趣的句子時,一本,一筆,記載這難得美句,再仔細研究,樂亦在其中也。
一場清風,一場雨,使這清雅詩意更上一層樓。開啟門窗,滿滿的泥土之芬芳,在如此美好景色下,怎不去領悟自然美?
身在靜香書屋,留一段暗香於後。
詩意3
“春來江水綠如藍,花影妖嬈各佔春。”春天是一個滿詩意的季節。春,是文人墨客所青睞在佳境。是文人筆下在感慨,是墨客紙上在體載。春是美好的,春是新的開始。
我喜歡秋天的深邃,但我更熱愛於春的朝氣。我懷著熾痛的熱愛,向前走去……
春天無論在哪都是活躍的,充滿生機的,只只要我們懷著一顆熱愛於春的心。無論是什麼時候;還是什麼季節;或者身在何處。春天都是充滿生機與希望的,不管是鄉間,還是城裡,或者是心間。都是一番美景。
在鄉間的小道上,嫩花綠草點綴著大地,映襯著小路。嗅著路旁的花兒,看著清澈的溪水,魚兒們在嬉戲著。啊!春天,你來了。使我想起:“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感嘆。想起你走過的路程:春,當你來時大地,充滿著希望;當你走時大地,仍然充滿著希望,且熱情;當你走遠時,大地依然充滿著希望,且深邃;當你再接近時,大地還是充滿著希望,且豐富。
在城裡,你渲染著高樓、道路、江河。當飛燕在湛藍的天空飛舞時,當嫩草拔地而起時……也正詮釋你的美。仰望天空,不由的發出感春之言:旭日輕風春和煦,春風吹綠燕子斜。
在心間,春是明媚的。無論走向何方,前景都已染成一片綠,竹綠了,草綠了,水也綠了。帶著那份希望向前走去……
讓我們去感受、去領略春的魅力吧!
詩意4
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春風吹醒了世間萬物,春雨撫摸著大地,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樣子。
“天街小雨潤如酥”
春雨細細,綿綿的雨絲,一會飄到花兒的臉龐上,還沒來得及與它聊天,雨滴有飄到了小草的懷抱中,但還沒來得及與它親吻,就再次飄走了。它落在我的手上,它是那麼的晶瑩剔透,它在我的手中搖來搖去,好像一顆亮麗的寶石。春雨不但滋潤著花兒、小草,還滋潤著我們!
“櫻花紅陌上”
那一朵朵的櫻花,一片片的花瓣,就像是春天的使者,到哪兒都可以發現春天的蹤跡。它的花瓣是多麼的柔嫩,
多麼的可愛呀!瞧它,粉中帶白,白中泛著點點鵝黃的花蕊。然而,它的香氣清香如絲般在我記憶中來回繚繞。那櫻花的花蕊如此細小,卻可以帶給我們永恆的香氣。櫻花浮在水中,花瓣上的一點小露珠讓櫻花更加美麗,真是“山櫻如美人,紅顏不消歇”。
“忙趁東風放紙鳶”
快看,在嫩綠的草坪上,有三三兩兩的孩子們正快樂的玩耍,還有的拿著大風箏在奔跑,小女孩喊道:“快跑哦,不能讓風箏落地!”一陣風吹過,風箏順著風,飛上了藍天,那五彩繽紛、形態各異的風箏為藍天又增了幾分與眾不同。
春天是一首詩,它處處都有不一樣的詩情。我愛春天,正因春天又如母親的懷抱,讓我們的心更加溫暖!
詩意5
桃源微微有些細雨,空氣中瀰漫泥土的芬芳和桃花的香氣。我漫步在這人間奇蹟,幾瓣桃花零落,舞出幾分詩情畫意竟讓我不知覺吟出: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許是不忍,我終未折枝桃花把玩。一大片,一大團,全是粉紅色的桃花,沾著雨露,低垂著頭,像極了害羞的小姑娘。我上前細嗅,隨著鼻息的一呼一吸,那花香帶著清淡的香氣,若有若無般,令人捉摸不透。
走過那片桃花林,我卻定格在了原地。炊煙渺渺,在細雨中,又消失的無影無蹤。群山圍繞中的農舍,透著一股親和勁。沒有高樓聳立,只有簡陋茅屋;沒有水泥馬路,只有泥濘小道;沒有任何雕琢,不加濃妝豔抹。桃源,這,就是你的真面目嗎?
我佇立良久,就被熱情的農婦拉住手,親暱攀談。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因為飯後散步,見著桃林,很是喜歡,便跟來了。卻不想在科技發展,樓宇林立的21世紀,還有如此淳樸美景。鳥兒啼叫出婉轉的曲子,山泉敲擊出悅耳的鈴聲,我彷彿迴歸到了大自然那至純至美的懷抱,真好!
雨愈來愈小,我深深呼吸著來自桃源賜給我的清新空氣,卻急急從桃林返回。桃源雖是詩意蘊含,但,當真不是我這種都市世俗之人能駐足的啊!
詩意6
春天的清風吹拂著纖枝蔓腰的楊柳,迎春花笑迎未來;
夏日的鳴蟬唱著無止境的音符;秋天的楓葉跳著承接夏日的舞蹈充滿詩情畫意;冬日的枯樹迎接著凌烈寒風的挑戰;彰顯鐵骨錚錚的傲氣;繪成了一副幸福的畫卷。
春天,小草偷偷的探出了頭,柳樹吐出了嫩芽,迎春花競相開放,迎接著春天的到來,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夏天,太陽散發著強烈的光芒,人們在池塘邊的樹下乘涼欣賞著在池塘裡亭亭玉立的荷花,荷花花中的君子,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花中的極品。
秋天,豐收的季節大地一片黃澄澄的,農民伯伯正在收穫自己用辛勤勞動換來的果實。大地充滿了歡聲笑語人們都在慶祝收穫的'喜悅。
冬天,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裝,樹木都變成了光禿禿的,上面覆蓋了一層厚厚的雪。小夥伴們都在雪地裡玩耍,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玩的十分快樂。
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我愛四季!
詩意7
秋天,是一個充滿歡樂,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
初秋,像一個多情的少女,邁著輕快的腳步親吻著整個原野;她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的炎熱,送來陣陣清涼;初秋像一把鑰匙,開啟了秋天的大門。原野上,碧綠的稻田開始發黃;山間的樹葉開始變色;地上的小草脫掉綠裝,穿上黃綠相間的花衣服。這一切的一切,都在預示著一個豐收季節的即將到來。
中秋時節,菊花競相怒放,這一叢、那一簇,站在花叢中,聞聞這朵,瞧瞧那朵,清香醉人,使人心曠神怡。菊花可以入藥,製成的菊花茶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是盛夏必備的良藥。
深秋,藍寶石的天空飄著朵朵被霞光染了色的白雲,雄鷹在天空盤旋飛舞。田裡的稻穀金燦燦的,沉甸甸的穀穗綴彎了腰;地上一朵朵棉花白裡藏雪;高粱顆粒飽滿,紅得似火;輕輕一碰,大豆彷彿就要從豆角里跳出來似的。果園裡,碩果累累,看!蘋果和棗兒把臉頰都笑紅了,遠遠望去,像一個個小紅燈籠;梨和柿子掛在枝頭,多像天上的星星啊!架子上的葡萄,一顆顆晶瑩透亮跟寶石一般。一陣風吹過,送來陣陣果香撲鼻而來,我不禁陶醉了。
我愛秋天,愛它的香飄四野,愛它的天高氣爽,愛它的雲淡風輕。
詩意8
有一次,記者採訪余光中:“您是一個大詩人,您能告訴我們什麼是詩意的生活嗎?”余光中回答說:“生活裡面光有真理、有美德還不夠,還應該有藝術、應該有美。有一位美國億萬富翁,他很喜歡他的小女兒。有一天他看到小女兒帶笑地走過來,心花怒放,那一刻他就在想如何形容他的女兒多麼可愛,他想了半天說,啊,你美麗得像一張百萬圓的大鈔!這說明,一個人雖然很富有,可是在詩意生活上可能是一個非常貧窮的人,因為沒有想象,連讚美女兒也想不出一句詩來,有那麼多錢有什麼用呢?所以美是不能量化的,它是一種質,不是一種量。所以王爾德說,現在人的毛病就是什麼東西都知道它的價格,可是沒有東西你能知道它的價值。”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和詩意,而是缺少發現美和詩意的眼睛。但是,光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還是遠遠不夠的。余光中略舉億萬富翁讚美女兒可愛美麗時貧瘠的表達能力,就讓人頓然領悟到了缺乏美和詩意的表達力,生活將會是多麼無趣和糟糕,只有擁有更多美和詩意的表達力,才能真正讓生活充滿美和詩意。由此啟示我們,有詩意的生活,就是學會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並且創造美的生活藝術。
詩意9
經常有人抱怨生活太機械,沒有詩意。其實,在生活中,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帶有詩意。不過,這詩意,卻需要你去細細體會。
就拿家鄉村裡的那條泥土路來說說吧,它也蘊藏著一種詩意。看看上面深深的車轍和幾個淺淺的腳印,是誰印上去的,已無從查起。但是,那一道道的車轍,難道不是歲月的痕跡?這深深的車轍,不知被多少代人的車輪踩過,它儲存到現在,穿過歲月的雨雪風霜,來到我們的年代。難道說,這不是一種詩意?
山間那奔流的小溪也有一種詩意。清流在山中歡樂的奔湧,碰到懸崖,就出現一條瀑布,“如萬丈白練直搗而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小溪,這瀑布,難道還能稱為“世俗”,還能說沒有詩意嗎?
山,不管它是披一身綠色矗立山谷,還是一片荒涼,都含有美妙的詩意。青山當然沒有說話,古人描寫的詩句可不少。青山綠水,雨霧繚繞,這是一種多麼美妙的意境!哪怕是光禿禿的山,期間也有詩意。連綿的黃土山,大片大片厚重的蒼黃和妖嬈的豔紅,難道不能令人詩興大發?
生活中其實處處有詩意,但是很少有人能看到它。所以,讓我們擺脫機械乾枯的“流水線”生活,一起過詩意的生活吧!
詩意10
“萬紫千紅總是春”下雨過後我漫步在公園裡,感受了春天濃濃的詩意。
瞧,雨後公園,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藥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臥枝蔓,嬌豔嫵媚。這裡有近景有遠景,有動有靜,有情有姿,隨意點染,參差錯落。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十分惹人喜愛。所以,我發現了這樣一首詩:“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公園耳盈鳥語,目滿青枝,綠紅相扶,異馥誘人。一幅春意欲滴的畫面便展現在面前,不再描寫春景,轉而抒情。春意濃郁,靈感忽生,“朝來庭樹有鳴禽,紅綠扶春上遠林。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
我遠遠望去,太陽照著參天大樹,幾隻小狗到處吠著,到底在吠什麼?人在半山腰,準備到達山頂,我腦海裡浮現了這樣一首詩:“遠目隨天去,斜陽著樹明。犬知何處吠?人在半山行。”
湛藍的寶藍色的天空中,飄浮著柳絮般的雲朵。田間的柳樹上,柔軟的枝條早已抽出了嫩綠色的柳葉。小燕子是報春的使者,匆匆地從南方趕來,告訴人們春滿人間的歡快。
噢?那是什麼?正探頭探腦地在那裡張望著?走近一看,原來是發芽的小草頂開了頭上的泥土,正在欣賞著這個美麗的世界。
春天的詩意,我一個個把它品味出來,我希望我的生活也含有濃濃的詩意。
詩意11
放假,回了老家,只為了再去看看那間老屋。老屋孤零零地立在風雨中,時光侵蝕著它的門。我徘徊在門口,卻第一次發現:原來老屋那麼美。
鐵門上已經鏽跡斑斑,輕輕一推。伴隨“吱嘎”一聲,灑落一地鐵屑。一陣煙雨濛濛中,周圍好像又煙霧繚繞,又見爺爺坐在門檻上靠著鐵門,手裡提著菸袋“叭嗒叭嗒”大口地抽著,吐出縷縷菸圈,惹得我蹦跳著用手去托起那陣陣煙霧。然後在一地的橙黃中,飯菜就飄香了。
院子中的那棵不知名的樹好像又長高了,輕輕用手去抱了抱那樹幹,又粗了一圈,樹下淋不到雨,偶爾也有幾粒水珠滴落到髮梢。又見奶奶拿著蒲扇,坐在躺椅上,輕輕地搖著扇子。而我就搬張小凳坐在她身旁,數著天上的滿天繁星,聽她說哪一顆是牛郎,哪一顆是織女
那個不起眼的角落裡,火盆依舊還在。隱隱約約中,又見鄰居們都圍坐在牆角。火盆中的火苗向上躥著,映紅了那一張張簡單卻淳樸的臉。大家把手擱在離火不遠的地方,然後天南地北地侃侃而談,談著一天的勞作,談著市場上又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談著哪家又添了小豬或養了小狗我也依偎在他們身邊,聽著那些新奇的事兒,不時地向火盆中添些柴。有時聽得入迷了,直到火苗躥上襪子燒到了腳趾,才會“哇”地一聲回過神
來,這時候,院子裡總會漾起一片歡聲笑語。
詩意12
我的童年充滿詩意。不是林妹妹葬花那樣充滿令人憐惜的詩意,也不是江南古鎮那樣美好的詩意,而是像詩中小兒一樣,有著無憂無慮的天真。那時的我是最愛那片桑林的。桑葚冒出了頭,這時,我和小夥伴朝這個眨眨眼,朝那個招招手,立刻聚到一塊兒,嘀咕兩句,便向桑林奔去。
此時,我們是多麼興奮呀!嘰嘰喳喳,像一群快樂的小鳥,飛向那片綠色的小世界。一走進桑林,“嗖”地一聲,像一支支離弦的箭,直向桑葚結得最多的樹射去。瞧,嫩綠的淺紅的桑葚多可愛!一顆顆、一串串,擠擠挨挨地懸在枝頭,藏在葉間,好似一個個調皮可愛的娃娃。有的藏在桑葉後,卻不小心露出了半邊臉;有的偷偷地扒開樹葉往外瞧,擠眉弄眼的,似乎在扮鬼臉;有的卻大模大樣地坐在高高的枝頭,得意地搖晃著身子或挺著圓圓的肚皮向我們炫耀。微風拂過,林子裡立即響起了桑娃娃颯颯的笑聲,那綠油油的能捏出水的葉兒也彷彿在向我們招手。那些平日裡文文靜靜的孩子們,嗖地一下,兩下三下,像小猴子一樣攀上了樹枝,這時,我們就選著個兒大的、紅的桑葚往嘴裡塞。可此時,桑葚還酸得很,我們才扔進口裡幾顆,就被酸得齜牙咧嘴,“哇”的一聲全吐了。一邊一個勁兒地嚷“酸哇”,但嚷了一陣,挑泛紅的又吃起來,不吃得牙齒快酸掉了,是不會罷休的。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桑葚的顏色在變,味道也在變。到了梅子黃時,桑葚已經熟透了。這時,我們再也顧不上大人的警告,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又飛進了桑林。此時,只要一抬頭,就是滿眼紅豔豔、紫顫顫的桑葚,好似千萬顆閃亮的星星,泛著光彩,彷彿只要風兒一吹,便能吹破它們那薄薄的皮兒,吹出那紫色的汁水來。我們大氣也不敢出,小心翼翼地踮起腳,摘下一顆往嘴裡一扔,呀,真香!真甜!香得我們鼻子都癢癢的,舒服極了。那甜甜的汁水一直流進了我們的心窩裡,吃完一顆,渾身都覺得甜滋滋的。我們放開肚皮一個勁兒地吃,吃得直打飽嗝兒。吃飽了,我們又熱鬧地嬉戲起來,吵啊叫啊,玩得不亦樂乎。我們一個個也都變了樣兒,臉上紅一塊紫一塊的,衣服也是這兒一團那兒一片的紫色,成了名副其實的“花衣”,衣袖上,嘴邊也全染著桑葚的香味兒,一顆顆童心也被染得美滋滋、甜蜜蜜的。這是詩中才有的畫面,雖然已如夕陽已經散去,但仍留在我心中,那詩意的香味,甜絲絲的。
詩意13
經過昨天一天的遊覽,我對江南的美景有了深刻的印象,漸漸地喜歡上了這裡。今天一早,我和小夥伴們繼續我們的江南之行。
上午,我們參觀了兩個地方,楓橋風景名勝區和錦溪古鎮。一說到楓橋,我就自然地想起唐代詩人張繼的那首著名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在這裡,我果然看到了著名書法家沈度書寫的這首詩的石碑,別提多激動了!
接著我們來到了錦溪古鎮。我看到這裡保持著古樸的江南水鄉風貌,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如畫般優美的水鄉長橋。遠遠望去,就像一條玉帶在水面上蜿蜒,古樸美麗。既然來到水鄉,當然要坐一回江南的客船了,我們幾個小夥伴悠然地坐在小船上,美麗的船孃給我們唱著動聽的歌曲《映山紅》,我們幾個也情不自禁地一起唱起來。
下午我們又去參觀了西湖景區和浙江大學。走在西湖邊上,看著碧綠的湖面,心情也跟著涼爽起來。
浙江大學可是一所有著悠久歷史的名校了,座落在美麗的杭州。校園環境優美,來到這裡,我彷彿也受到了感染,決心要努力學習,將來也要考上一所這樣優秀的學校。
詩意14
秋中到底有什麼呢?是落葉?是碩果累累?它們的確在秋中,可它們都只是表象。我覺得,秋中有的是濃濃的詩意。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楓葉中有詩意,它在秋天時,即將掉落,枯萎,就用盡自己剩餘的力氣,把自己最美的一面毫無保留地展現給遊人們。讓自己沒有遺憾地掉落在地上,落葉歸根,讓楓樹在第二年長出更美的葉子,迴圈反覆,楓樹就越來越美了。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中也有濃濃的詩意,它在凜冽的秋風下生長著,在百花枯萎之時開放自己繡球一樣的花兒。它一身傲骨,高尚堅強,高潔不屈,在秋天裡開放出唯一也是最美的花兒!
“寧如鑿空使,遠致石榴花。”在秋天中,讓農夫們最喜歡的是什麼?那就是果實了,在秋天的滋養中,果實們都長好了,把自己最美味的一面展現給了買者。人們品嚐著美味的水果,卻不知它們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承受了多少。它們在風雨中生長,在烈日下默默地受著路,還在那兒獨自頂著刺骨的寒風。可是,它們沒叫出一聲苦,只是在默默生長,還將自己奉獻給了人們,真是偉大啊!
秋天裡,詩意無處不在,萬物皆有詩意!
詩意15
張靖桐喜歡詩詞是出了名的,有多喜歡呢?她一天不背詩詞就覺得缺點什麼,東師附小的校本教材《小學生必背古詩詞210首》,她已經倒背如流啦。背得多了,她就開始嘗試寫詩啦,這不,她在學校舉辦的作詩大賽中,一舉拿下三年級亞軍,小小地驕傲了一回呢。
詩詞為她推開了一扇窗,讓她看到了更多美麗的風景;詩詞為她結交了八方朋友,讓她收穫了許多珍貴的友誼。
張靖桐的閱讀可不不僅侷限於詩詞,如果你看到了她的閱讀書目,一定會嚇一跳:童話故事、文學名著不奇怪,歷史、戲劇也說得過去,竟然還有《時間簡史》這類連大人看了也難懂的科學書!對於她來說,飯可以不吃,書卻不能不讀,簡直嗜書如命。廣泛的閱讀讓她有了一雙會觀察世界的明亮眼睛,讓她的作品有了難以置信的成熟度。
雖然如此愛書,但你可不要以為她是個書呆子,她還熱愛自然,敢想敢做,喜歡運動,還曾得過吉林省雅峰杯青少年高爾夫賽女子組冠軍呢。怎麼樣,她是不是得讓你刮目相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