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三單元]寫一首詩> 詩意地生活作文

詩意地生活作文

詩意地生活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意地生活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詩意地生活作文1

  題記:在這個物質財富極其發達的世界,人們越來越醉心於外表地光鮮,流連於金錢的炫目,在急速旋轉的時空中,丟掉本心,渾渾噩噩。

  社會的發展及進步,必然伴隨著物質生活的進步,但人類精神生活卻在被一步步腐蝕。

  很少有小孩子能感受到:“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的淡泊適然,也不會享受到:“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的幽靜奇幻;又有哪個自詡為詩人大家屑於:“犬吠水中聲,桃花帶露濃。”的意境,確實,那些東西老了,舊了,既浪費時間,又無聊,絕對不比電腦上的奇幻畫面,想要看雄奇的山峰,清澈的照片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但,你能感受到“揮動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魄麼。

  我承認我是一個“舊人”或者一個超前的人。有時,會伴一杯清茶,在隨茶香氤氳旋舞的思維中捧起書卷,繼而沉溺其中;有時,又會邀二三密友,騎上腳踏車,去看那紅白相融盡得可愛的花開的雲蒸霞蔚,在樹下談天說地;儘管學業忙碌,我也會在週六晚上拋竿垂釣,和魚兒進行一場惡戰,或是冬日裡在水庫享受一下“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超俗自傲,遺世獨立;即使沒有收穫,我也早有準備,拿出鐵籤,穿上羊肉,生起火,考起羊肉,看魚兒奈我何?這點大概是古人所沒有的。

  有人說我“不務正業”,我承認;有人說我“低階趣味”,我也承認;也有人說我“思想陳舊,不能與當今日新月異的社會同步”,我也承認。

  但是,沒有發現麼?人們的生活就像一架水車,週而復始地運轉,平淡無奇,即使有時候去郊外轉轉,也不過是自我安慰,在那裡,他們並沒有找到自己的歸依,心靈的寄託。越來越多的出現心理問題,理論上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患有心理問題,這恐怕也是社會環境造成的。

  當然,我也是唯物主義,但我深知物質上的追求沒有盡頭,面對黃金在舞蹈,奇珍異寶在閃爍在閃爍,笑著對自己說:“那不是我的追求。”那才是我想要的:於喧囂之中脫俗,獨居與湖邊,晨讀暮釣,過的是“侶魚蝦而友麋鹿”,享受的是悅耳的鳥鳴,黃昏的夕陽……

詩意地生活作文2

  在這現代繁雜的塵世上,追求物質的享受是所有人的夢想,漂亮的衣服,香車華廈誰不愛呀。可是上帝也有打盹的時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好的運氣。如果你有幸擁有了這一切,那麼恭喜你了,你是上帝眷顧的寵兒,你應好好珍惜這一切,應該懷著一顆慈悲的心,讓你的財富使更多的人受益。如果你沒有得到上帝的垂愛,那也不必憂傷失意,大自然的所有都是我們取之不盡的快樂源泉,那清風明月,山川河流,自然有我們享用不盡的美感,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有一顆寧靜淡泊的心,你依然可以快樂幸福。上帝是吝嗇的,不會把所有的好東西給同一個人,有此則少彼,那些富有的人自有他們的煩心事,商場上的爾虞我詐,酒桌上的虛於應酬,讓他們殫精竭慮,早生華髮。哪有精力去欣賞大自然賜予我們的良辰美景。這樣說有點自我安慰的意思,當你盡了最大的努力仍然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我就勸你別太跟自己較勁,讓自己輕鬆輕鬆,知足常樂。

  我和老公都是工薪階層,靠每月有限的工資維持家用,但我家每天都笑聲不斷,其樂融融。遇上好天氣,我們會帶上孩子,騎上腳踏車心血來潮去郊遊,躺在綠色的草坪上,聽流水潺潺的從身邊流過,看天上飄浮的片片白雲,自覺心曠神怡,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心,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偶爾在街市上看到好看的布料,我會想著買一塊,換上新的窗簾,不用花多少錢,就讓自己的小家又換出一種新意來。因為我總能保持快樂的心情,對一切淡然處之,皮膚一直很有光彩,同事們都問我買的什麼高檔的護膚品,我只是淡然一笑,內心的充實愉悅就是世上最好的化妝品。

  雖然生活中總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事,但我們的心態卻由自己來決定,你可以沒有華麗的衣服來修飾自己,但內心的高貴,優雅的氣質卻是自身修煉的結果,你可以沒有豪華的住宅,精美的傢俱,但那種別具匠心的擺設,卻要靠一顆冰雪聰明的慧心去設計,還有家裡那種和諧美滿的氣氛卻是金錢買不來的。把樸素的日子過出一種情調來,讓平淡的日子充滿詩意。在你年老的時候,你會了無遺憾的回憶自己的一生,可以微笑著說自己快樂過了,是一個幸福的人。

詩意地生活作文3

  掬一捧清水,我便醉倒在春風裡。空氣中盡是幽幽的香氣,那些無比珍惜的年華便從指尖繞過,無聲無息。

  詩意,詩意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意是徐志摩的“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詩意是“恰似那滿城的春雨,飄灑在我心底”。每個與文字有著不解之緣的人,都在現實中或是夢中追尋著那個詩意的心靈港灣。我們的生活不是至善至美,但我們的心靈卻可充滿詩意。

  常有人說:“現實真是太殘酷了!”現實中的平凡與庸俗是與詩意格格不入的。海子、海明威、三毛都在生命燦爛的季節自盡,他們的文字無不鼓勵人們熱愛生活,堅強向上。當他們內心完美的詩意生活與現實相違背時,他們走向了極端。讀他們的文字時,我哭了,不是因為女孩的多愁善感,而是因為他們的詩意生活找不到與現實的結界時我哭了。我突然悟到詩意是建立在現實上的,他們太熱愛詩意,我們平凡人同樣有自己的幸福,那是需要用心去領會的。不要過於追求虛妄,其實平凡也是詩意地生活。

  詩意可以是一杯香茗,可以是一池清水,可以是一縷花香。在這千變萬化的世界裡,任何東西都蘊藏著詩意。而我們就在這無限的詩意中生活。幾米寫過“街上的燈忽明突暗,我的大頭鞋打在石板路上寂寞的響,我知道這條路上不是我一個人走過”。他有嚴重的病痛折磨他,卻沒有放棄心中的夢。他用畫筆和空靈富有哲理的文字影響了多少迷茫的人們。因為他詩意地生活,為生活的渴望讓他心靈芬芳,被詩意包圍,文字中、畫面中能讀出詩的意境,那麼他一定是把病魔也當作是人生中的一首詩了,他一定幸福地生活著。放開緊閉的心,去擁抱生活中的詩意吧!詩意地生活就是把任何苦難都當作詩去品味。然後釀出人生的甘霖。

  胡蘭成說:“他喜歡用透明玻璃杯喝紅酒”。張愛玲最終離開了他,別人眼中委瑣的愛情,可只有沉浸在其中的人才知道,那是詩。醉的感覺就是詩,如果有一刻你因為一件小事而心靈沉醉,那就是詩意地生活。

  熱愛平凡的人,熱愛世界萬物、熱愛上天施壓給你的苦難,把現實與詩般的心境交融在一起,那樣你就能詩意地生活,不要抱怨生活中無詩意。

詩意地生活作文4

  海德格爾說:“人應當詩意地棲居。”當飛鳥翱翔於天際,當鮮花盛開於大地,當人們臉上綻放出微笑,詩意便開始在生活中流淌。人應當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源自人們內心的和諧。季羨林曾說過:真正的和諧是人內心的和諧。“真正的和諧是人內心的和諧。”試想,一個內心渾濁不堪的人如何能夠讓生活充滿詩意呢?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往往是其內心的真實反映。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瀟湘館,在那一叢青翠的綠竹下迎風灑淚,對月抒懷,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譎的詩。而渾身散發著酒肉臭的薛蟠卻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開河胡謅些“一個蚊子哼哼哼”的葷段子。內心和諧,充溢著對萬物的愛的人才可以詩意地生活。特蕾莎修女給每一個窮人帶去關愛,愛讓她的生活充滿詩意;皮埃爾神父為無家可歸者送去溫暖,關懷讓他的生活充滿詩意;袁隆平院士為飢餓中的人們送去希望,愛讓他的生活充滿詩意。當人們內心和諧,帶著對萬物的愛去生活,人們才可以學會如何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人們需要從閱讀中汲取養料。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可以變得詩意。當人們從儒、道、墨法的典籍中探究為人之道,當人們從司馬遷的竹簡中開啟歷史的明鏡,當人們從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裡頓悟文章之法,智慧便開始滋潤人們乾涸的靈魂,給靈魂注入詩意。當人們從陶淵明的菊花中思索隱逸之士的情懷,當人們從史鐵生的地壇中感念生與死的變遷,當人們從盧梭的瓦爾登湖畔拾獲人生的寧靜,思維便開始給心靈插上翅膀,讓心靈翱翔於詩意的天空。從閱讀中收穫智慧,從閱讀中學會思考,人們才能懂得詩意的生活。

  詩意地生活,人們需要讓自然撫慰自己浮躁的心靈。現代人的生活充斥著為了生計和未來的奔波,充斥著嘈雜的汽笛聲與喧鬧聲,充斥著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戒備。人們需要在清風的吹拂下,在小鳥啁啾中找回生活的詩意。莽莽蒼蒼的森林給詩意棲居的莎士比亞帶來了濃郁憂傷的情懷,潺潺流動的多瑙河給施特勞斯家族帶來了優美的音韻,古老滄桑的鳳凰古城給詩意棲居的沈從文帶來了歷史的質樸與深刻。自然的靈動與純淨,讓人們更加詩意地生活。

  當人們內心和諧,帶著愛心去生活,當人們從閱讀中獲取智慧與思緒,當人們到自然中尋找撫慰,人們才可以如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所寫,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作文5

  如果你有兩塊麵包,你當用其中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柏拉圖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該如陶潛“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採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該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般的飄逸灑脫。

  詩意地生活,抑或許應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般的溫婉簡約。

  然而,在生活急遽變化的現代社會里,我們既不可能像陶潛一樣隱居深山,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樣率性而為,更不可能學易安整日對紅花綠葉訴愁思。難道詩意地生活只青睞古人,而將忙碌的現代人摒棄在外?

  答案是否定的。不能隱居,誰說我們不可在心中開闢一方心靈田園?不可率性,難道在適當的時機也不可放縱一下自己的情感?不要多愁善感,就不能傾吐自己心中的愁思?

  清晨起來,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歸去來兮辭》,讓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風,伴隨著自己的精神,放飛到自己靜諡,溫馨的心靈田園,讓自己的心沉澱、沉澱,在現代都市的躁動之中收穫一份世外的寧靜。這難道不是在詩意地生活嗎?

  在足球比賽勝利之後,你忘情地在雨中的球場裡狂奔,任由汗水、雨水,甚至還有激動的淚水混合著流過臉頰,打溼衣襟。有人對你的這種舉動感到不理解,問一場小球賽的勝利何以令你高興至此。但我說,你這正是在詩意地生活。一次小的勝利是以令我們歡欣鼓舞,一將小的成功也足夠讓我們盡情狂歡。不要收斂自己的情感,讓它自由地奔放吧!

  心裡有了不順心的事情,可是身邊沒有聽眾,這時候如果將這些事情都鎖在心中,只能徒添自己的煩惱。不如選擇一種現代的方式詩意地生活吧!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上自己的煩心瑣事,就像對花草傾吐自己的愁思一般。花草不能言語,但是這些“花草”卻能替你排憂解難,讓心中的不愉快更快地消逝。這難道不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嗎?

  其實,要詩意地生活,也就是要照顧我們的精神世界。哲人的話說得好,在物質豐富的時候,千萬不能虧待了自己的精神。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鋼筋水泥的現代都市裡,如古人一般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作文6

  掬一捧清水,我便醉倒在春風裡。空氣中盡是幽幽的香氣,那些無比珍惜的年華便從指尖繞過,無聲無息。

  詩意,詩意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意是徐志摩的“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詩意是“恰似那滿城的春雨,飄灑在我心底”。每個與文字有著不解之緣的人,都在現實中或是夢中追尋著那個詩意的心靈港灣。我們的生活不是至善至美,但我們的心靈卻可充滿詩意。

  常有人說:“現實真是太殘酷了!”現實中的平凡與庸俗是與詩意格格不入的。海子、海明威、三毛都在生命燦爛的季節自盡,他們的文字無不鼓勵人們熱愛生活,堅強向上。當他們內心完美的詩意生活與現實相違背時,他們走向了極端。讀他們的文字時,我哭了,不是因為女孩的多愁善感,而是因為他們的詩意生活找不到與現實的結界時我哭了。我突然悟到詩意是建立在現實上的,他們太熱愛詩意,我們平凡人同樣有自我的幸福,那是需要用心去領會的。不要過於追求虛妄,其實平凡也是詩意地生活。

  詩意能夠是一杯香茗,能夠是一池清水,能夠是一縷花香。在這千變萬化的世界裡,任何東西都蘊藏著詩意。而我們就在這無限的詩意中生活。幾米寫過“街上的燈忽明突暗,我的大頭鞋打在石板路上寂寞的響,我明白這條路上不是我一個人走過”。他有嚴重的病痛折磨他,卻沒有放棄心中的夢。他用畫筆和空靈富有哲理的文字影響了多少迷茫的人們。因為他詩意地生活,為生活的渴望讓他心靈芬芳,被詩意包圍,文字中、畫面中能讀出詩的意境,那麼他必須是把病魔也當作是人生中的一首詩了,他必須幸福地生活著。放開緊閉的心,去擁抱生活中的詩意吧!詩意地生活就是把任何苦難都當作詩去品味。然後釀出人生的甘霖。

  胡蘭成說:“他喜歡用透明玻璃杯喝紅酒”。張愛玲最終離開了他,別人眼中委瑣的感情,可僅有沉浸在其中的人才明白,那是詩。醉的感覺就是詩,如果有一刻你因為一件小事而心靈沉醉,那就是詩意地生活。

  熱愛平凡的人,熱愛世界萬物、熱愛上天施壓給你的苦難,把現實與詩般的心境交融在一齊,那樣你就能詩意地生活,不要抱怨生活中無詩意。

詩意地生活作文7

  爺爺老了,七十多歲快八十了吧,奶奶呢,也六十歲了。他們的年代裡,男子比女子大十來歲也屬正常,總之,他們是到一齊了,然後就有了爸爸,再然後就有了我們,一戶生活在農村裡的平凡家庭。

  好像從我記事起,爺爺就一向是忙碌的。他揹著鋤頭出去侍弄他的農田、土地;他在園子裡種菜,栽果樹;他去給人家幫一點力所能及的忙……很健康很歡樂很自在地活著。奶奶呢,就在家裡喂她的那群雞,吆喝著兩隻狗,洗乾淨爺爺的衣裳,一邊等著爺爺多年不變的“命令”:“老婆子,在幹什麼?快煎茶吃!”奶奶就放下手中的活計,假裝埋怨地說:“這麼快就回來休息啦。”然後很認真地去為爺爺煎茶,端送到爺爺手中,與他坐著一邊喝茶一邊閒談。

  奶奶一向都勤儉樸素地持著她跟爺爺的家。雖然兒女們都早已長大成家,她不必再為吃穿而省吃儉用,可是她依舊用著最原始的柴灶。她說煤火只用來煮飯太浪費,氣又太貴,所以還是燒柴好。於是,在那些野草瘋長的季節裡,我和妹妹就跟著爺爺的斧頭活躍在山野間,砍倒、捆紮,揹回家、排開、曬乾,一捆捆的柴草就進了柴房。於是,無數個炊煙梟梟的時刻,我和妹妹就能夠在奶奶的灶堂裡看到畢畢剝剝的聲響裡奶奶通紅的笑臉。異常是在冬日,爺爺燒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則搶著依偎在爺爺身邊取暖。一串串歡聲笑語隨著炊煙升上天空,訴說著冬日的溫暖。

  我不明白,爺爺奶奶是否也有感情,也懂得感情。奶奶曾告訴我,她是別人介紹給爺爺的。也許一開始,他們之間是什麼也沒有的。可是在時間的磨礪下,在相互的依靠與信任裡,他們之間的感情卻是超越了感情的。有一次,爺爺很突然地病了,病得很重,奶奶揹著爺爺偷偷流淚,我安慰她沒事的.,爺爺會好的。可是她說了一句話,讓我幾乎熱淚盈眶。她說:“要是老頭子死了,那我就隨他一齊去。”從那次以後,奶奶對爺爺就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我從那時起,才明白,原先這世間真有永恆的存在。

  我時常望著爺爺奶奶夫唱婦隨的身影想,真正詩意的生活,就該是這樣的吧,詩意,就在最平凡的生活裡呀!

詩意地生活作文8

  海德格爾說:"人應當詩意地棲居。"當飛鳥翱翔於天際,當鮮花盛開於大地,當人們臉上綻放出微笑,詩意便開始在生活中流淌。人應當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源自人們內心的和諧。季羨林曾說過:"真正的和諧是人內心的和諧。"試想,一個內心渾濁不堪的人如何能夠讓生活佈滿詩意呢?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往往是其內心的真實反映。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瀟湘館,在那一叢青翠的綠竹下迎風灑淚,對月抒懷,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譎的詩。而渾身散發著酒肉臭的薛蟠卻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開河胡謅些"一個蚊子哼哼哼"的葷段子。內心和諧,充溢著對萬物的愛的人才可以詩意地生活。特蕾莎修女給每一個窮人帶去關愛,愛讓她的生活佈滿詩意;皮埃爾神父為無家可歸者送去暖和,關懷讓他的生活佈滿詩意;袁隆平院士為飢餓中的人們送去希望,愛讓他的生活佈滿詩意。當人們內心和諧,帶著對萬物的愛去生活,人們才可以學會如何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需要人們從閱讀中汲取養料。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可以變得詩意。當人們從儒、道、墨、法的典籍中探究為人之道,當人們從司馬遷的竹簡中開啟歷史的明鏡,當人們從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裡頓悟文章之法,聰明便開始滋潤人們乾涸的靈魂,給靈魂注入詩意。當人們從陶淵明的菊花中思考隱逸之士的情懷,當人們從史鐵生的地壇中感念生與死的變遷,當人們從盧梭的瓦爾登湖畔拾獲人生的寧靜,思維便開始給心靈插上翅膀,讓心靈翱翔於詩意的天空。從閱讀中收穫聰明,從閱讀中學會思考,人們才能懂得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人們需要讓自然撫慰自己浮躁的心靈。現代人的生活充斥著為了生計和未來的奔波,充斥著嘈雜的汽笛聲與喧鬧聲,充斥著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戒備。人們需要在清風的吹拂下,在小鳥啁啾中找回生活的詩意。莽莽蒼蒼的森林給詩意棲居的莎士比亞帶來了濃郁憂傷的情懷,潺潺流動的多瑙河給施特勞斯家族帶來了美麗的音韻,古老滄桑的鳳凰古城給詩意棲居的沈從文帶來了歷史的質樸與深刻。自然的靈動與純淨,讓人們更加詩意地生活。

  當人們內心和諧,帶著愛心去生活,當人們從閱讀中獲取聰明與思緒,當人們到自然中尋找撫慰,人們才可以如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所寫,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作文9

  我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中學生,對生活的認識不像小學生那樣膚淺,也不像高中生認識的那麼抽象。我心中所向往的充滿詩意的生活不像很多人想幹一番大事業,更不想過青年人所向往的浪漫生活。我的生活只要平淡如水,沒有社會上的險惡,崗位上的競爭。對於“詩意的生活”,我的理解是:身邊有知心朋友,有陶冶情操的音樂,還有我的良師益友——書。

  每一天能全身心地投入看書中,聽音樂中,嬉戲中,過著像陶淵明隱居世外桃源的生活,沒有了批著分數的試卷,爸媽在耳邊的督促,班主任的諄諄教誨,好自在,好舒暢。左手託著書籍硬硬的感覺,食指被快速翻動的書頁弄得發癢的感覺,聽著書頁時而躍躍時而嘩啦歌唱般的感覺,每一天看一本自我喜愛的世界名著,沒有人會說這是不務正業。古語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看書,便是要看見顏如玉,看見黃金屋。看魯迅手拿筆桿,肩挑大樑,一身正氣;看莎士比亞,便要看出一代藝術巨匠燦爛的智慧;看霍金,便要看出物理天才在逆境之中對宇宙從容的詮釋;看奧斯特洛夫斯基,便要看出人生對命運含笑的俯視和挑戰;看海明威,便要看出人對待生命應怎樣的不屈不撓。

  僅有書的生活是乏味的。

  下雨的時候,我輕輕地躺在睡椅上,手握一份報紙細細品讀,我用心傾聽著雨點的奏樂。雨點打來,打在樹葉上,打在石頭上,打在屋頂上,打在玻璃窗上,打在泥土上……這些聲音——那麼寧靜,那麼溫柔,就像愛的播種者,向大地撒下愛的種子。雨是寧靜的,沒有太多的喧鬧。心是寧靜的,沒有過分的奢望。

  只是看書,還有堅持了雨點伴奏的生活,融入到大自然之音的生活之中,這樣的生活缺少了歡樂。

  每一天傍晚,和我的好朋友一齊踏浪花,一齊離歌,一齊與海共舞。偎依在朋友懷裡看那潮起潮落,在金色的沙灘上撿各種各樣的貝殼。在廣闊的草原上驅馬飛馳,躺在柔軟的草地上對藍天白雲大聲呼叫,傾訴你所有的秘密。

  我心中的詩意生活是如此的完美,只是這樣的充滿詩意的生活需要我不斷去追求。

詩意地生活作文10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該如陶潛“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該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般的飄逸灑脫。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般的溫婉簡約。

  然而,在生活急劇變化的現代社會里,我們既不可能像陶潛一樣隱居深山,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樣率性而為,更不可能學易安整日對紅花綠葉訴愁思。難道詩意地生活只青睞古人,而將忙碌的現代人摒棄在外?

  答案是否定的。不能隱居,誰說我們不可在心中開闢一方心靈田園?不可率性,難道在適當的時機也不可放縱一下自己的情感?不要多愁善感,難道就不能傾吐自己心中的愁思?

  清晨起來,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歸去來兮辭》,讓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風,伴隨著自己的精神,放飛到自己靜謐、溫馨的心靈田園,讓自己的心沉澱、沉澱,在現代都市的躁動之中收穫一份世外的寧靜。這難道不是在詩意地生活嗎?

  在足球比賽勝利之後,你忘情地在雨中的球場裡狂奔,任由汗水、雨水,甚至還有激動的淚水混合著流過臉頰,打溼衣襟。有人對你的這種舉動感到不理解,問一場球賽的小小勝利何以令你高興至此。但我說,這正是在詩意地生活。一次小小的勝利足以令我們歡欣鼓舞,一次小小的成功也足夠讓我們盡情狂歡。不要收斂自己的情感,讓它自由地奔放吧!不錯哦

  心裡有了不順心的事情,可是身邊沒有聽眾,這時候如果將這些事情都鎖在心中,只能徒添自己的煩惱。不如選擇一種現代的方式詩意地生活吧!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上自己的煩心瑣事,就像對花草傾吐自己的愁思一般。花草不能言語,但是這些“花草”卻能替你排憂解難,讓心中的不愉快更快地消逝。這難道不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嗎?

  其實,要詩意地生活,也就是要照顧我們的精神世界。哲人的話說得好,在物質豐富的時候,千萬不能虧待了自己的精神。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鋼筋水泥的現代都市裡,如古人一般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作文11

  你們明白茉莉花是怎樣生活的嗎?

  它並不需要多麼好的生存環境,也不需要多麼名貴的生活用品,它不需要那無謂的名貴花盒,它只是要情,它只是要有人會每一天澆水給它,看著溫暖的太陽,嗅著天氣自然的芳香,那麼它就是最美的!

  人生也是如茉莉一般的,一家人的和睦共處,造就了一個溫馨的家。當你最難受、最艱苦難熬的日子裡,默默陪伴你一齊吃苦的那個人,想起他時,你會笑。當父母把你當寶貝看待,卻要把你鍛鍊成材,他們在一旁為你鼓勁,這時體會感到幸福,你會感到未來生活是那麼完美的。

  雖然我們家不如別人家那麼富裕,可是我們家很和睦,父母很疼我們,就讓我們感受到無盡的愛和溫馨。它和別的家一樣也不一樣。一樣的是父母也會吵架,可是他們是床頭吵,床尾和。不一樣的是,他們總是那麼愛我們,那麼疼我們。他們很少影響到我們。只是一味的關心這個家,愛護這個家,讓他不會受到損害。

  就像那一年,爸爸還沒有摔著的前一年。正值春節,媽媽忽然得了流行感冒,高燒不退,只能住院。臨走前,她反覆叮囑我:“今日你爸要從工地上回來,本來是想做點好吃的,為你爸接風,此刻看來只好買一些熟菜了。孩子,記住,等你爸吃完飯再講媽住院的事。”

  可是,爸爸最終還是沒聽我講完精心編造的故事,一口菜未動便直奔醫院……

  那一夜,爸爸一夜未歸。

  第二天一早,我捧著精心修剪好的茉莉,去探望媽媽。輕輕推開門,我才發現爸爸的頭伏在媽媽的胸前,雙手緊握住媽媽的手,睡的正香。媽媽臉上也滿是笑意。陽光從窗戶中的夾縫鑽進來,整個房間充滿了溫馨。也許是我的腳步聲驚醒了爸爸,他頭一顫,將媽媽的手輕輕放在床上,起身拉著我往外走……

  “爸,你怎樣不在床上睡?”我問,“我怕你媽晚上有事不叫我,我握住她的手,手指一動,我就會醒。”說完爸爸已去買早餐了。

  我輕輕開啟房門,媽媽已經醒了,對我說:“孩子,來幫媽媽捶捶腿,剛才你爸睡著,我一動也不敢動,就怕吵醒了他,此刻腿都麻了。”

  我聽了,驚詫的看著媽媽的腿,這難道不是愛的魔力嗎?我的家不需改善,只要往前進,因為愛在我們之間發酵著。

  我陶醉在這充滿了愛,富有詩意的生活中。

詩意地生活作文12

  如果你有兩塊麵包,你當用其中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柏拉圖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當如陶潛“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採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當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般的飄逸灑脫。

  詩意地生活,抑或許應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般的溫婉簡約。

  然而,在生活急遽變化的現代社會里,我們既不可能像陶潛一樣隱居深山,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樣率性而為,更不可能學易安整日對紅花綠葉訴愁思。難道詩意地生活只青睞古人,而將忙碌的現代人摒棄在外

  答案是否定的。不能隱居,誰說我們不可在心中開闢一方心靈田園不可率性,難道在適當的時機也不可放縱一下自我的情感不要多愁善感,就不能傾吐自我心中的愁思

  清晨起來,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歸去來兮辭》,讓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風,伴隨著自我的精神,放飛到自我靜諡,溫馨的心靈田園,讓自我的心沉澱、沉澱,在現代都市的躁動之中收穫一份世外的寧靜。這難道不是在詩意地生活嗎

  在足球比賽勝利之後,你忘情地在雨中的球場裡狂奔,任由汗水、雨水,甚至還有激動的淚水混合著流過臉頰,打溼衣襟。有人對你的這種舉動感到不理解,問一場小球賽的勝利何以令你高興至此。但我說,你這正是在詩意地生活。一次小的勝利是以令我們歡欣鼓舞,一將小的成功也足夠讓我們盡情狂歡。不要收斂自我的情感,讓它自由地奔放吧!

  心裡有了不順心的事情,可是身邊沒有聽眾,這時候如果將這些事情都鎖在心中,只能徒添自我的煩惱。不如選擇一種現代的方式詩意地生活吧!在自我的部落格上寫上自我的煩心瑣事,就像對花草傾吐自我的愁思一般。花草不能言語,可是這些“花草”卻能替你排憂解難,讓心中的不愉快更快地消逝。這難道不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嗎

  其實,要詩意地生活,也就是要照顧我們的精神世界。哲人的話說得好,在物質豐富的時候,千萬不能虧待了自我的精神。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鋼筋水泥的現代都市裡,如古人一般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作文13

  我們首先必須生活著,然後才看生活得詩意與否。

  小姨是雜誌社的特約撰稿人,那本雜誌的第四版是她的專欄——“生活的詩”。而小姨本人對詩的熱愛已經到了狂熱的地步,組織了在當地小有名氣的詩社。每逢週末,小姨便像逢了重要的節日,盛裝打扮,與社員們聚在一起,談詩論詩,賞詩做詩。

  姑姑是與詩“八竿子也打不著”的農婦,可她在農貿市場卻是響噹噹的人物。她的白菜是最青最嫩的,她的蘋果葡萄是最水靈的,她的雞蛋是出了名的有營養,甚至有人說,從她那買去的雞,熬了湯能治病!其實我知道,顧客寧願繞遠路也要到姑姑這裡來,衝的是她的熱情誠實。

  我去過小姨家,整個兒就像古典而標準的中式“藏經閣”。進門便見裝裱一新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再往前走幾步,李白、杜甫、王勃、李清照,挨個兒跟我打了招呼;開啟臥室門,梭羅的那句“在瓦爾登湖上詩意地棲居”分外打眼。面對一屋子的書和姨父小聲的數落,小姨吐吐舌頭,調皮地說:“囡囡,別理他,小姨我就是愛書。”

  我也去過姑姑家,青磚房,昏暗的燈光,姑姑忙裡忙外,絲毫不停歇,在她的廚房裡,鍋碗瓢盆恣意奏著打擊樂;在她的院子裡,雞鴨鵝豬快活地唱著合唱曲。見我來了,姑姑挺不好意思:“娃,俺家亂,你別介意,來來,隨便坐。”

  我的小姨是所謂:“文學青年,”“十指不沾陽春水”,過著“文化人”的生活。

  我的姑姑是別人眼中的“大老粗”,幹慣了粗重的活計,過著普通農婦的生活。

  我一直試圖弄明白,這樣有著天壤之別的兩個人,在談及自己生活之時,眼中快活滿足甚至自豪的光彩為何會如此相似?

  小姨覺得她一直詩意地生活著,姑姑是不明白什麼叫詩意的,但在旁人——我看來,她也有詩意的生活。

  或許因為她們同在樂觀而向上地生活,在自己的領域做到最好,獲得了滿足。

  也許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詩,樂觀而充實便是詩意。

  我的“雅人”小姨和“俗人”姑姑,同在一片藍天下詩意地棲居。

  詩意離我們很近,我們活著,樂觀充實地活著,便可以宣告——

  我正詩意地活著。

詩意地生活作文14

  詩意一詞源於詩,也是詩人的一種個人精神境界的體現。李白對月酌飲,杜甫駕驢雨中行,這能夠說是詩意了吧。可如水的月色下孑然一人,形影相弔;雨中的吟詩作賦無人應和,任涼雨澆溼一身,這份詩意可能有所不全,甚至有點淒涼的意味。

  詩意卻並非詩人的專屬詞。

  我認為,有大眾共同的欣賞與認可,風景才成好景;一個人的詩意不是完整的詩意。正如我們說和諧,說的是整個社會的和諧,而不是某個家庭的和諧;是生活方方面面的和諧,而不是片面不全的和諧;說的是全中國以及中國同世界關係的和諧,而不是中國某一個地區的和諧。

  在我看來最能體現一種詩意的段子是《論語·侍坐》中曾點的夢想:暮春時節,春天已經著裝。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青少年,到沂河裡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兒回來。

  暮春時節,萬物勃發,這是大自然的詩意,和大人、少年一齊洗浴,這是人們共處的詩意,迎風詠唱而回,這是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詩意。這不就是一個幸福、自由和富碩國家的夢想狀態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們友善、互助,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心態,一同享受有節餘的自在生活。

  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日,人們追求目光由餐飽逐漸轉向了精神層面,人們渴望內心的充實和富足。

  人們期望有了足夠的薪水以後還能有時間和自由處理這些金錢,改善生活,人們期望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家人,享受親情,而不是無止境的高壓力的工作,期望自我的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期望能與同事、鄰里建立起和睦的關係,期望身邊的人都健康而富有活力……期望有更多傍晚悠然的散步,博物館、藝術館的遊覽,期望有穩妥的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障,期望在享受社會給予的關懷之後能回報社會。

  這也是我以為最詩意的生活。更是每一箇中國公民的夢想。但我們離這樣的生活還很有距離。中國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激烈的競爭為公民帶來壓力。人們也逐漸發覺,競爭一詞背後也有個“和”字,在這個字的支援下,這樣的競爭才是良性競爭,才會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這個“和”是我們取得一切成功的大前提。當然,中國有它內在的強大生命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不斷調整、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的步伐下,有本事建立一個優秀的大環境,建立起良好的文化氛圍,不僅僅經濟高速發展,也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內心帶來更多幸福感。

詩意地生活作文15

  太陽每一天東昇西落,行人每一天匆匆而過,我們都在看似乎靜的生活裡奮力地拼搏。若說詩意地生活,在我看來並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馬紮羅之雪時的浪漫,不是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紛繁現世之中,留一方淨土種夢想,然後一刻不停去奮鬥,直至收穫人生一片金黃麥田。

  這種生活的詩意正是王國維《人間詞語》中人生三境界。

  夢想。是第一層境界:“獨上高樓,望斷天涯略”。是夢想點燃星星之火,是夢想洗去茫茫塵埃,是夢想讓我們一眼望斷天涯,開始追尋之旅。泰戈爾曾說:“我詩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夢想。”正是心中有夢想才會奮力去追詩意的天堂。詩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個夢想,不論它是黯淡還是光輝,也不論它是渺小還是偉大,若無夢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開出絢爛,夏日的星辰如何閃爍銀輝,人生之路,如何揚帆起航,衝得一片詩情到碧霄?

  奮鬥。是第二層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鳳棲梧》中訴說對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詩意,等待奮鬥去實現夢想。現世中,詩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奮鬥的斧劈開夢想的石,捲起千層浪來比萬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統天下的夢想,便每一步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南制百越,收為象郡,奮鬥的腳步一刻都不曾停止,最終待得麾滅六國,橫掃中原的壯觀場面。奮鬥讓夢想熠熠生輝,讓人生之路越走越寬,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瀟灑自由,躊躇滿志,擎起人生一片豔陽天。這等人生,誰人敢說不詩意?!

  收穫。是第三層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奮鬥之泉澆灌夢想之田,秋天,便是收穫的季節。這一片金黃的麥田,折射出一段閃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論這“麥田”是大是小,也不說這收穫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穫,便已是一種結果,成功了,便收穫鮮花與掌聲,失敗了,便收穫一段經驗幾多教訓,然後從頭再來。就像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詩,你的成功與失敗都是那片片詩情,點點詩意。”收穫,是收穫夢想,收穫奮鬥,收穫一段詩意的人生。

  我們的生活雖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但夢想讓它明亮,奮鬥讓它真實,收穫讓它有一片金黃的款款詩意。

  用執著打破命運的鎖,把生活活出詩意,種下夢想,不懈奮鬥,相信終會有“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