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與詩詞相伴作文(精選9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青春與詩詞相伴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的青春與詩詞相伴作文 篇1
青春的我們總是急於抓住青春的韁繩,我的青春與詩詞相伴,是怎樣的一種愜意啊!
踏上青春的道路,你看,在岳陽樓上帝范仲淹高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零丁洋話說報國情懷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雁門高亢的是李賀:”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高尚情操,杜甫也在黑暗中低吟:”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老當益壯的辛棄疾也歡唱了:”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蘇軾的激昂高亢;”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的報國情懷還有張養浩: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憂國憂民。
走在青春的長廊,你聽,馬致遠: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遊子情懷是那麼綿長!還有那匆匆的”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還有海殘夜年邊”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思鄉,李白對酒高歌”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情懷引人思索,東坡大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
伴著青春的昇華,你看,李煜的愁苦是何其酷肖”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商隱”我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愁苦引人憐憫。委婉的李清照”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還有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清幽的愁樂讓人激發心中的不滿與憤恨。
在我們擁有青春時,我與詩詞相伴,聆聽千百年的文章,品味不通平凡的故事,在古詩詞的殿堂,緊緊抓住青春的韁繩,有了古詩詞的相伴,讓我擁有不同平凡的青春。
我的青春與詩詞相伴作文 篇2
從小,我便痴迷於詩的世界。那一首首或雋永或慷慨或婉約的詩,那一篇篇或清新或激昂或深情的詞,一次次觸動著我的心絃。我想,今生,我算是與詩詞結上了緣,就讓這些經典成為我每個夜晚的枕,伴我入眠,陪我長大。
我聽見汨羅江邊屈原正在長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該是有多麼痛心,讓他懷揣著夢想投身汨羅江;該是有多麼決絕,讓他對他所深愛的國家毫無眷戀。一代愛國詩人成了“詩魂”,留給世界最後一聲悲憤的吶喊,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史上寫下最悲壯的一幕。
我迷戀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李白。你看,黃鶴樓中,一向豪放不羈的李白望著好友乘坐的帆船漸行漸遠,這一別可能就是一輩子,不覺悲從中來,“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是他目送友人遠行,心中默默的祝願。當聽見好友王昌齡被貶龍標,遠在千里之外的李白愁從心起。遙望天上皎皎明月,只能將一腔擔憂與關切託與她,讓輕風與明月能替自己捎去那份牽掛。我讀到的李白,不僅僅只是會彰顯浪漫主義之風的詩仙,也是一個心憂天下,友情至上的平凡之人。
我看見貶至黃州的蘇軾,夜半無心睡眠,欣然於如積水般澄澈透明的月色,與同樣被貶的友人張懷民一起庭院中賞月,感嘆“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被貶謫的悲涼,曠達的胸襟,皆在這寥寥幾字之中。樂觀的東坡,大筆一揮,寫下“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每每讀到此句,我都會肅然起敬。
我佩服偉大領袖毛主席,那份慷慨豪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是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這是紅軍時代的毛澤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是長征時期的毛澤東;“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蟲,全無敵”,這是晚年的毛澤東。而在我心中,最美不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我也喜歡悠然自得的陶淵明,喜歡一代詞帝李煜;我還喜歡文武雙全的辛棄疾,喜歡清新婉約的李清照……我想,我喜歡的,應該是所有關於詩詞的美好。
今生有夢,詩詞為枕。
在詩詞的世界裡,我尋到了前世的自己。多少次夢迴大唐,與李白對飲,與杜甫交心;多少次神遊大宋,與蘇軾賞月,與王安石博弈。
我喜歡坐在窗前,迎著月光,手捧一卷詩詞,默默地看,靜靜地品。有人說讀書可以改變人的容顏,那麼讀詩詞改變的應該是人的氣質。那種從舉手投足,一顰一笑中顯露出的溫文爾雅,眉目間晃動著的淺淺陽光,歲月與詩詞會給我最好的答案。
我的青春與詩詞相伴作文 篇3
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中,16歲的武亦姝取得冠軍,她精通古詩詞文化,冠軍實屬名歸,而對詩詞,不少家長認為高考默寫只佔5分,不值得學生學習和背誦,但我認為是值得的,追求詩和遠方,與詩詞相伴而行,豈不是件愜意而愉悅的事呢?
不少家長存在疑問,是因為他們被新時代的功利性風氣所籠罩。節奏越來越快的資訊時代,微信、電視劇、電影等成為人們閒暇之餘消遣的方式。而以往人們或許會在閒適時掏出一本詩集。人們把酒吟對的局面不再,自然而然地不注重詩詞的運用。同時,家長們用急功近利的心態去看待高考,沒有深入瞭解教育不只是應試教育。由此看來,不好的社會風氣限制著人們對詩詞文化的瞭解。
縱觀歷史,詩詞文化成傳承千年,影響千年,與人相伴千年。唐詩宋詞元曲等詩詞文化是我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中華文化之瑰寶,是我們精神的食糧。古人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對國家忠貞熱愛的壯志豪情;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友情;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表明要珍惜光陰……古人用詩詞傳達著他們的情感,詩詞中蘊含著他們的感受,諸如此類的詩詞傳承至今,併為世人所引用,從牙牙學語後不久吟誦的《憫農》、《靜夜思》,到高中所學的《離騷》、《師說》……古詩中文化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賦予教育意義的詩詞影響著我們,我相信詩詞教育並非追求高考,那個部分默寫更多的在於學習運用,領悟是古詩文畫的韻味。
詩詞文化是有深度的,生活中,文人雅士出口成詩,體現出它的詩詞文化修養極高。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往往抱有羨慕敬佩之意,有詩詞吟誦的文章中提升長文章的魅力,同樣,高考中詩詞不只佔5分,在作文中,運用詩詞,會瞬間提升了作文的深度。
詩詞文化的影響如此之大,我們要繼續發揚傳承,使它一直與我們相伴而行。葉嘉瑩對古詩詞文化的熱愛,康震對詩詞的鑽研,都對我們有借鑑。有關部門應該鼓勵多籌備如詩詞大會等節目,學生們更注重師資學習,如此的詩詞氛圍薰陶著我們,甚好!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應與詩詞相伴而行。
我的青春與詩詞相伴作文 篇4
從年幼到少年,對它之愛漸漸深厚。——題記
古人云:“人生若只如初見。”可真是如此嗎?讓我與詩詞相伴的日子為你揭曉答案。
痛苦·初戀
初次與詩詞的見面,是在兒時。媽媽將?唐詩三百首?介紹給了我,並要求我每日背誦一首。對於貪玩好動的我,背誦下來是極其困難的一件事。我一會兒玩,一會兒睡,然後再背一會兒。一日漸去,我卻依舊背不下來。媽媽懲罰我,不得吃零食,不得看電視,直至將其背下。年幼的我自然不開心,於是憎恨上了詩詞,將它視為自己的仇人,見到它便沉下臉,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對於年幼的我來說,詩詞是我痛苦的初戀。
青澀·愛戀
再次與詩詞打交道,是在小學語文書上的一首首詩詞,突然變得可愛了起來。令我感到悲涼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讓我感到溫暖的是“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使我感到閒適的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些古詩詞將我的心填滿了,酸甜苦辣鹹各種滋味,夾雜在心中,那些對它的恨也彷彿悄悄溜走,取而代之的是在是心底裡蔓延著日漸深刻的喜愛。於是,詩詞成了我青澀的愛戀。
甜蜜·深戀
重視詩詞是在初中,我再次更加深刻地瞭解那一首首詩詞背後是作者的內心思想,是他們當時的社會狀況。每讀一首詩,就是在與文人墨客在面對面地交流,聽他們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和經歷,我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豐富。詩詞讓我離不開它了。如今的我,一日不讀詩詞嗎,便坐立難安,和它在一起我變得滿腹詩書。就這樣日久生情,詩詞就是我甜蜜的深戀。
在我與詩詞相伴的日子,詩詞令我成長,令我蛻變,令我通曉世事。人生不止如初見,對詩詞之愛,永不動搖。
我的青春與詩詞相伴作文 篇5
詩詞是我國古代文人留下的文化結晶。曾有一段時間,我與詩詞相伴,那段時間讓我收穫頗豐。
那是小學五年級時,語文老師給了我們幾條作業讓我們選擇一條完成,我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背古詩。原因很簡單,不用動筆而且好背。
接下來的日子我便開始與古詩詞相伴。
與詩詞相伴的日子是痛苦的。那時的我背古詩不求甚解,只管背。許多詩詞如果不理解意思自然難背。當時,“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這句話怎麼也背不出來,我便用好記的諧音去背。“單于”我把想成“饞於”,還有“夜遁逃”用諧音“葉聖陶”去背。就這樣,我總算勉勉強強背了下來。更好笑的是下面這首詩。“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我竟然畫面感十足的把句意理解為“左手牽著一頭黃牛,右手拍著蒼蠅”。現在想想,蘇東坡的一首如此激昂的詞竟然被我硬生生理解成了一首田園詩,也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與詩詞相伴的日子也是美好的。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情感,詩人們以詩明志。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志氣,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氣,于謙“粉骨碎身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骨氣……都深深打動著我。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風景,詩人們寄情於詩中。春天賀知章讚美柳樹“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夏天楊萬里賞西子湖畔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秋天杜牧對楓葉林的讚美“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冬天柳宗元孤獨的感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與詩詞相伴的日子讓我學會了品味詩詞的美好。我的小學老師曾經這樣對我們說過:“當別人面對一樹梅花時,別人也許只會說:‘哇,好美!’時,你卻能夠用‘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來讚美。”
現在,我不再不求甚解地背古詩,也不再用那些搞笑的諧音去背古詩。與詩詞相伴,讓我們一同品味祖先留下的智慧瑰寶。
與詩詞相伴的日子有酸有甜,但當我現在回憶起來,那段時光卻是令人懷念的。
我的`青春與詩詞相伴作文 篇6
青春時的我們總是匆匆忙忙,而能與詩詞相伴,是一種怎樣的愜意呀!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詩詞也是如此。與詩詞相伴,我感受到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與詩詞相伴,我感受到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與詩詞相伴,我感受到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與感動。
與詩詞相伴,無論何時都能感受到四季的美。
“一日之際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一年的開始,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冰雪融化,草木萌發,春雨綿綿,正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街上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景色朦朧,卻又富有生機。
夏天的天氣太過炎熱,呆在家裡也是閒得慌,不如去外頭走走。這不,無意間看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色。那青翠欲滴的荷葉,還有荷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令我欣賞。
秋風蕭瑟,落葉紛飛,心中的寂寞與淒涼似乎也顯露出來。“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我彷彿看到對家鄉分外思念的詩人和他心底的萬千思緒。“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那遠在邊塞的戰士們,是否也會常常思念家鄉的親人呢?
冬天來了,萬物陷入沉睡,那皚皚的白雪,讓景色更加素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那雪似乎和花兒一樣潔白。就在冬天嚴寒中,“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松柏卻屹立不倒,萬古長青,正所謂“松柏有本性”。
與詩詞相伴,我的生活更加充實。我彷彿能看到思念情郎的女子的音容笑貌;我彷彿能聽到春夜清脆悠遠的竹笛聲;我彷彿能聞到秋雨過後,空氣裡瀰漫的清新氣息。
“腹有詩書氣自華”與詩詞相伴的每一天,都是對靈魂的洗滌,對情操的陶冶。
我的青春與詩詞相伴作文 篇7
詩詞藏於心,歲月不敗人。
題記
泱泱華夏大國,五千年文化孕育炎黃子孫,而詩詞,正如那熠熠生輝的瑰寶,歲月流逝卻不掩其華,反而更為其增色。它蘊含著中華優秀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思想的積澱。每當清閒,我總愛背上一兩句詩詞,與它相伴,何其有幸。
讀詩詞時,一切都好像靜了下來,手捧一掬清茶,閉上雙眼,歷史的變遷,情感的噴湧,與古今聖賢的對話好似一一體驗。
詩詞,讓我瞭解豐富多樣的情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好像看到了壯志難酬卻又充滿希望的李白,那是一份信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好像看到了中秋佳節,卻苦與親人不得相見的蘇軾,那是一份美好的祝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我彷彿看到了亡國卻仍懷念故鄉,懷著無限惆悵悲哀的李後主,那是一種奢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彷彿看到了自信人生的青年杜甫,那是一種志向;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我似乎看到了歷經苦難卻又自豪無比,懷有天下大任,捨我其誰之曠達胸襟的毛主席,那是一份驕傲。
詩詞,讓我領悟生活的真諦。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讓我學會堅持不懈、不怕困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讓我學會無私奉獻;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告訴我要不斷汲取知識。
當文化基因流淌於血脈中,鐫刻於靈魂,哪裡怕什麼歲月不待人,與詩詞相伴,在真理中歷練,不斷提升自己,詩詞將繼續引領我在人生的長河中乘風破浪,直向前行。
我的青春與詩詞相伴作文 篇8
踏過刀光劍影仍談笑風生;雄辯九洲亦不忘初心;千帆歷盡不辭辛勞;信手招來滿城風雨。詩,如酒,如緞的月光,如練的雲靄,如江城攬盡風華里的最深一抹痴妄。與詩詞相伴的日子,亦讓我在低到塵埃時,驀然尋到花。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喜歡唐詩。不似宋詞“輕攏慢捻抹復挑”的婉約,也不似元曲的“斷腸人在天涯”。他獨特,亮眼,奪目,即使日月無光,亦伴酒迎風,融了三兩搖搖欲墜的暮色。昨日還在“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肆意江湖鮮衣怒馬少年時,今日便跌跌撞撞,闖進“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上元佳節良夕此夜。唐詩,是李白的桀驁不馴,是“仰天大笑出門去”的“不管生前身後事”;是王維偶聞的靜夜,亦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一縷似霧裡看花鏡中識人的惆悵。與唐詩相伴的日子啊,在望盡天涯路時,仍能一壺酒,慰風塵。
年長了些,經歷的的瑣事雜事也多了,生活難免對你下手。那段日子裡,陪著我的,是宋詞。曾記得木心的話:“唐詩伴酒宋詞下茶,當真不錯。”飲盡烈酒後方能飲一壺茶。把散亂的時光,都一併煮了。豁朗,重見霽月清風,也能“一蓑煙雨任平生”微雨頓中一笠迆,抬頭,剛好望見長安石畔的月,在不能爭氣的日子裡,信手低眉安身一隅,也學子瞻的樂觀開朗,也在宋詞的百轉千回中,祭茶也敬當初。
與詩詞相伴會晤,似是離了很久的友人風塵歸來,攜了酒,與你會面時,仍覺似是故人歸,而不曾有半分遺忘。
唐詩宋詞,一個如酒,一個如茶,酒裡方解千愁,茶裡能為慰平生。搖啊搖,入了江南雨色,沾衣欲溼,吹面不寒楊柳風,原來,料峭冬寒已盡,已到了春天啊。
與詩詞相伴的日子,颯寒吹動楓紅,也是希望也是離憂。
與詩詞相伴的日子,凜冽拂過肩雪,亦是溫柔似是冷鋒。
與詩詞會晤的日子,人生到此何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俯首低眉,眾裡尋他千百度之時,仍見塵埃裡,開出一朵花。
我的青春與詩詞相伴作文 篇9
吟一首詩,讓千年經典惹人戀;
歌一闕詞,讓蕩氣迴腸滿心田;
品一支曲,讓溫暖注滿心扉間。
千年的經典,千年間的回頭,恍然間,那一段與詩詞相伴的時光,逐步顯現。
唐時,國泰民安風雨順。一座青山,一條綠水,一個朦朧的身影,矗立岸橋邊,“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只見一葉扁舟,飄然而去。失意之時,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念友之時,他思念:“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期盼家鄉之時,他低吟:“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清水溪溪,山島竦峙,他登上廬山前,讚頌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他便是李白,一位盛唐詩人,一位歷史謫仙,一位久見青蓮。他提著劍,握著酒,在那遠之的鸞清之地,飄香四溢。
與唐詩相伴,輪迴經典,惹人貪戀。
宋時,炮火紛飛響雲霄。一條小溪,一座亭苑,一股青氣,浮面而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赤壁之戰,烈火燎原,他卻揚起嘴,露出一絲不羈的笑容,高聲歌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是他對親人的思念與牽掛。“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他對世間自然萬物的讚歎。“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狼,右擎蒼”,這是他越老越有精神與力量的真實寫照。他,便是蘇軾,一位東坡居士,一位千年詞人,一位宋朝詞派的象徵。他雖不被朝廷重用,但依然拂袖輕淡,笑看人生。
與宋詞為舞,蕩氣迴腸,撒滿心田。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元時,在那金山秋水旁,一棵老樹,一匹戰馬,一位身影,跨馬而行。“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他唱出的曲,雖沒有豪情壯志,也不洶湧澎湃,但眼神中卻流露出一絲悲傷,便是馬致遠,一位元代詞人,永遠矗立。
與元曲相伴,溫暖,溢滿心扉。
詩詞捧一卷,品味千年狂人的豪情,體味歷史謫人的悲傷……
那一段與詩詞相伴的時光,封存心間,揮毫寫下。一篇詩詞,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