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清明節作文(1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清明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1
“清明時節雨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確,今天下雨,我們全家也的確要去掃墓。
上午八點,我和媽媽從石獅市第二實驗小學出發,天下雨了,我和媽媽只能頂著沉重的安全帽前往永寧鎮外高村。到了老家,一進門就見奶奶樂呵呵地走過來了,我們先去“小墓”——靈堂阿太的骨灰盒,插上幾根香,祈求阿太在天保佑。
“小墓”拜完了,該去拜“老墓”了,在拜“老墓”之前,要拜全村人的大墓,我們先把我大伯和他的家人叫來去拜大墓,燒完香放完炮,拜完之後,我們終於到了自家人的墓面前,這個墓是“墓中墓”大墓裡有四個小墓,我阿太的墓是第二、三個小墓,見到親人的墓,大家馬上行動起來,大伯先把墓邊的草除了,我在用漿糊把假錢貼在墓上,又拿紙花在周圍貼上,最後燒金、放鞭炮,便回家了。
對了,清明祭掃活動量大,不妨吃些草莓來振奮精神,軀趕疲勞。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2
今天,我去奶奶家後面的竹園掃墓。一路上,我帶著一種奇怪的心情來到奶奶家,一會兒悲傷,一會兒激動……嗯,反正是一種奇怪的感受。
終於,人齊了。我們來到奶奶家後面的竹園,那裡有一座墳墓。墳的下面是用石頭搭的四面石壁,上方呈半圓形,長滿了很多雜草。墳前有一塊石碑,媽媽說這叫墓碑。這時,我才知道這是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墓,雖然從來沒有看見過,但是我的心裡還是很傷心。墓碑的前面有一張石塊搭成的小桌子,是用來擺放祭品的。這不,奶奶開始擺了,她把準備好的菜放在桌子上,四個角上各擺一碗米飯,還擺放著兩碗酒。這時,姑婆靠在墓旁傷心地哭起來,大家都在勸她不要哭了。爺爺把蠟燭點上,又把袋子裡的元寶等倒在地上,用打火機點著。大夥兒不停地對著墳拜著,連平時最淘氣的幾個哥哥也一聲不吭。
祭拜完了,我帶著傷心離開了竹園。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3
乘著清明小長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郊外的顧村公園踏青賞花。
雖然早就聽說這個公園又大又漂亮,但當我們來到公園的時候,還是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
顧村公園共有三個入口。我們從3號門進入,一下子感到它的面積似乎比我們的十個學校還要大,走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兩旁是大片大片綠油油的草坪,彷彿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
而此刻,我們已置身於花的海洋,隨處可見各種鮮花正在競相開放,有紅豔似火的茶花、有嫵媚嬌豔的桃花、有純潔爛漫的櫻花——還有很多都叫不出名天的顧村公園裝扮得五彩繽紛,絢麗多姿。
我愛春天,因為春天給萬物帶來了勃勃生機。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4
清明節到了,我和爺爺一起去掃墓,走了許久,看到了一座墳墓。墳墓上長滿了青草,爺爺說:這是我們祖先的墳墓。,開始拔草吧!成為爺爺用手,用力的把草連根拔起,我也照樣,草被我和爺爺快拔光了,我這時正拔著一根草,我一拔摔了一跤,我氣憤地站了起來,用力一拔草被連根拔起,摔跤後,我心裡想我今天,我不信我拔不起來,,我正想著時,草被爺爺拔了起來。
燒紙錢,放鞭炮,打火機拿出來紙放到地上,慢慢點燃了,到紙燒沒了,鞭炮好吵啊“啪啪”的聲音。
灑美酒,一壺酒在爺爺手裡然後,手慢慢的傾斜,就灑在了地上可是為什麼要灑在地上呢?原來是尊重長輩啊!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5
今天雖然下著雨,但是我過的很有趣、很充實。
我吃好早飯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做作業,我把家庭作業全部做完了,媽媽也訂好了《里約大冒險》的電影票。今天我們一家人去老家給我奶奶掃墓去了。
我們為了不堵車,我們早早地吃完中飯就出發了,公墓里人果然不多。我們透過長長的、兩邊都是松柏的大路,我問媽媽:“媽媽,為什麼兩邊種著這麼多的柏樹?”媽媽說:“因為松柏長青、代表……”“長生不老!”“對啦”終於,我們走到了奶奶的墓前,上好菜、點好蠟燭,再燒上紙錢,我們就一起拜了起來。
掃完墓,我們慢慢地離開,突然對面的山頭著火了,冒著濃濃的煙霧,還有人們不斷地驚叫聲,過來一會兒,火被撲滅了,在自然界裡使用火苗正是要小心啊!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6
清明節的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妹妹到南山坳去掃墓。
我們經過柑子坪到南山坳,南山坳的景色真美呀!油菜花黃黃的,一陣風吹來,油採花在向我們招手點頭,路旁粉紅的小花呢……一隻只蝴蝶在花中不斷飛舞,一群群蜜蜂在花間不斷歡唱,像是讓你走進仙界。到了祖父母的墓前,我們分工掃墓,爸爸掛清明紙,五顏六色的紙條把墓地打扮得很漂亮,媽媽、妹妹、我燒香紙,外公鋤草,把墓地打掃得乾乾淨淨,一縷縷清煙飄上天空。我們的工作做完了,就一個個的磕頭許願。我給祖父母送一個棒棒糖。該放禮炮、炮竹了,爸爸用打火機一點,禮炮直衝上天,隨著“啪!”的一聲就炸開了。“噼!噼!啪!啪!”的炮竹聲,震耳欲聾,打破了山林的寧靜。
掃幕結束了,我和媽媽、爸爸、外公、妹妹踏上歸程。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7
清明節到了,我第一天準備回我爸爸的老家去上墳,因為媽媽給我說:“清明節有一個傳統,週日就是要去給逝去的親人上墳掃墓,用來紀念去世的親人”。我姥姥、姥爺也都去我媽媽的老家上墳去了。
第二天,我準備去摘草莓,到處玩一玩,去公園轉一轉,順便叫幾個同學來一塊去玩耍,尋找春天的蹤跡。
第三天,是星期一,我就想問了:“今天是星期一,應該去上學,怎麼放一天假呀?”哦原來最近是清明節要放三天假,原來是這樣,我覺得今天真的是個特殊的一天,我們準備去超市買點生活用品,再歇一歇。
我的清明節計劃很好,我覺得一定會就是一個快樂的假期,你的清明節怎麼樣呢?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8
今天早上,我起來十分的高興那是因為今天我們家要去奶奶家掃墓。過了一會兒,我們都弄好了,於是我們就開始了去奶奶家的路程。
一路上,我們一家一邊吃零食一邊說笑和神仙一般的爽快。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奶奶家。一到奶奶家我就和奶奶說說話、談談家常。因為長時間在南京上學所以不能和奶奶經常在一起。
這時,爺爺走過來對我們說:我們馬上去掃墓聽了之後十分高興因為我十分喜歡掃墓時那一種熱鬧。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向墓地出發了。我們穿過了一棵棵大樹、跳過一個個大坑終於到了墓地。一到墓地我就幫著大人燒錢、金、銀元寶。過了一會兒,我看到火燒的很旺於是就上去磕了三個頭。然後,爸爸媽媽也去磕了三個頭。最後,每個人都磕過了,於是,我們就把火沒了。
今天真高興啊!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很小的時候,奶奶就教會了我這首古詩,可當時我並不明白詩中的意思。今天又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爺爺奶奶回老家給她的爸爸、媽媽燒紙、掃墓。奶奶提前疊好了幾個大大的蓮花盆,還有很多的金銀元寶。每次清明節從老家回來,奶奶總是很難過的樣子,可能奶奶太想念她的父母了吧。
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學校開展了“網上祭先烈”活動,我和媽媽積極響應,我們每天都透過網路投票、留言。我馬上就要加入少先隊了,馬上要帶上我盼望已久的紅領巾了,媽媽告訴我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今天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能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應該感謝那些不知名的革命先烈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深深地緬懷他們吧!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10
清明節是一個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周代,為的是讓我們定期去到過世的親人的墓前,紀念他們
清明節掃墓是一件嚴肅的事情,連我們這些好動的小孩,也安靜了下來我們一大家子來到了蕭山褚山,紀念我的太爺爺太奶奶據我爺爺說:“太爺爺已經在這青山綠水中靜靜地沉睡了近40年”太奶奶在我的印象中是慈祥的可親的的老人我們來到了墳前,周圍到處是大樹還有一隻只小鳥在樹間飛來飛去,地下也都是活力煥發的小草探出了自己的頭爺爺說:“安東把墓上的雜草給拔了,讓墓地更加整潔肅穆”我們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獻上了鮮花,擺上了水果糕點,祭拜祖先我在碑前深深地鞠了三躬,以寄託我對祖先們的思念我們把帶過去的包裝袋,裝進了包裡,還順路把山上的一些紙屑、塑膠袋、瓶子也裝進了袋子中帶下了山
我帶著思念的情感的回到了家。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11
有一首歌唱道:“春雨濛濛的下,啊!春雨濛濛的下。沙沙沙沙……”,每年的清明節都會下雨。可是,今年卻沒有下,讓我不禁感到乏味。
在回老家的路上,湖邊的垂柳把溪水當作梳妝的鏡子。柔軟的桃花開了,這種境界彷彿是世外桃源。我、媽媽、爸爸去給爺爺掃墓,經過一年的氣候,墳墓上的樹木有些凋零。因此,到了清明節,我們前去看望,清除雜草,添些新土。
爸爸告訴我:“宋代晏殊在《春景》詩中曰:“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農曆三月的清明節,為親人掃墓祭祀,是中華民族充滿人情味的一種民族習俗,是對已故親人表達哀思與懷念之情的傳統方式。其間蘊含著濃郁的親情,深沉的寄託,虔敬的孝心,自是此俗綿延千年而為廣大民眾所認同的主要原因。在親人墓前植樹,用一束鮮花寄哀思,緬懷親人對自己的賦育之恩。”
爺爺啊!謝謝您對我的愛!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12
清明節是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同時也是遠足踏青,親近大自然的節日。
清明假期裡的一天,春光明媚,媽媽帶我和哥哥去外面踏青。
路邊的迎春花,玉蘭花,榆葉梅。五顏六色,競相開放,美麗極了。
走著走著我們發現一棵玉蘭樹上開著很多白色的花,但有一個枝條上開著紫色的玉蘭花,看上去非常特別。我驚奇的問媽媽:“一棵樹上怎麼會有兩種顏色的花呢?”媽媽說:“那枝開紫色的`花枝是嫁接上去的。”
那邊還有成片的榆葉梅,有紅色的,有白色的,粉紅色的,煞是好看。哥哥摘了一朵粉紅色的榆葉梅,看上去很像縮小版的荷花,聞上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來踏青,賞花的人很多,不時有人在花叢中拍照,用DV機錄影。春天來了,春天真美啊!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13
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他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殊氣氛。人們帶上清明果`紙錢。
上山掃墓。在清明節這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插上柳樹枝,告訴人們清明節到了。最有趣的要數吃雞蛋和剪頭髮了。清明節那天一定要吃雞蛋,雞蛋裡面還要放點蔥。因為蔥和聰是同音字,所以雞蛋裡放點蔥人們叫"聰蛋"也就是聰明蛋了。還有就是清明節那天一定要剪頭髮,剪了頭髮會變聰明起來,所以人們稱"聰明頭"。你說奇怪不奇怪。
這就是我們那裡的清明節,我愛這已有2500年的歷史和獨一無二的清明節。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14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節祭拜祖先,是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們一起去掃墓,一路上,有的人扛著鐵鍬,有的人拿著燒火的鐵桶,有的人胳膊肘裡挎著所謂送給死去的親人用的“錢幣”,還有的人提著水果抱著鮮花。俗話說得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還沒到墓區,遠遠就傳來了哭聲,哭聲裡飽含著悲傷、痛苦,飽含著對死去親人的悲痛和懷念。
奶奶把自己折的“元寶”等一些送給老祖宗用的東西統統放進一個鐵桶裡,用火燒的方式送給在天之靈的老祖宗們!
願我們活著的人能平安、健康的活著!願死去的親人能永遠地安息!
小學生清明節作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見了這句詩詞,大家一定想到了清明節吧!清明節要掃墓,是為了祭奠逝去的親人。
今年的清明節天氣陰。咱們一家子來到陵園,首先引入眼簾的是陵園裡的非常多墳墓上“彩旗招展”,其實那是用彩紙製作成的花朵,插在那兒,說明親人已來祭奠過了。人們紛紛帶著各種祭品來祭拜在這兒安息的親人。
我氣喘吁吁地爬上山坡,臉上的表情不知不覺間嚴肅起來。一陣微風吹過我臉龐,大樹在左右晃動,灰色的雲朵從頭上飄過。在這裡,有慈祥的、最愛我的阿太,有從未見過的爺爺。我來到他們的墓前,一聲不吭。我為去世的親人擦乾淨墳墓上的灰塵,點上一炷香,插上一朵花,放上一些食品,並燒了紙錢,願他們在那邊過得好。我恭敬地拜了又拜,也做了祈禱。
我一直堅信,在這個世上去世的親人一直沒離開咱們,他們只是到了一個咱們看不到的世界,依然快樂的生活著。